(聚焦海峽論壇)張志軍偕臺胞拜媽祖 感受閩臺緣

2020-12-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廈門6月13日電 題:張志軍偕臺胞拜媽祖 感受閩臺緣

  作者 林春茵

  備受外界關注的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訪臺消息已對外披露。就在他即將首次訪臺之前,他來到與臺灣有著深厚關係的福建,與前來參加第六屆海峽論壇活動的臺胞先進行親密接觸。

  湄洲島,是「海上和平女神」媽祖林默娘的故鄉,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13日,媽祖文化活動周活動在湄洲島繼續展開,上萬名臺胞跨海上島謁祖進香、齊拜媽祖。

  「躬逢其盛,能與這麼多的臺灣鄉親在這裡相會,我感到十分高興。」在12日的媽祖文化活動周開幕式上,張志軍用閩南語問好後,向臺灣萬名媽祖信眾如是說。

  這位國臺辦主任在致辭中也向臺胞們追述起海峽兩岸間的媽祖情緣:當年,大陸先民供奉著媽祖,跨越「黑水溝」去開發臺灣,媽祖信仰也由此在臺灣生根發芽,枝繁葉茂。如今,臺灣有媽祖宮廟數千座,信眾過千萬,影響遍布寶島各地。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臺灣媽祖信眾就衝破藩籬,前來大陸尋根謁祖。1987年,大甲鎮瀾宮組織媽祖進香團繞道日本來到湄洲祖廟進香,開啟兩岸媽祖文化交流先河。

  「臺灣媽祖聯誼會成立以來,始終不渝地積極推動兩岸媽祖文化交流,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增進兩岸同胞感情、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見到臺灣媽祖聯誼會會長鄭銘坤等臺灣眾媽祖宮廟代表,張志軍與他們交談甚歡。

  對於兩岸媽祖文化交流,張志軍用「高度重視」、「大力支持」、「積極推動」三個詞語表達了鮮明的態度。他解釋道,因為它所代表的「熱愛和平、扶危救困、慈悲博愛、無私奉獻」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構成了兩岸同胞重要的情感紐帶,契合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潮流;因為兩岸基層民眾可以通過交流,傾聽彼此的心聲和願望;因為它有利於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有利於營造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

  在兩岸信眾齊拜媽祖祭祀大典中,張志軍隨兩岸信眾一起向媽祖金身上清香、敬花籃,同祈兩岸幸福和平。

  他表示,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處在鞏固深化階段,迎來了更多機遇,可以大有作為;同時也面臨著新老問題和幹擾。「但我相信憑著兩岸中國人的智慧,我們一定能戰勝困難和挑戰,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參加完媽祖文化活動周開幕式,張志軍又馬不停蹄趕到中國莆田工藝美術城,走訪三家臺資木雕企業,赴泉州參觀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莆田是「中國木雕之鄉」,是全球最大的沉香、檀香木雕集散地,也是全球最大的沉香木工藝精品生產交易基地。了解到莆田正在聯手臺灣高端香道企業打造兩岸傳承中華文化的總部並藉此催生新興產業時,張志軍稱,如何加強與臺企合作,「需要大的思維,找到一個好的平臺。」

  在隨後參觀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的行程中,國家級文物「蚶江對渡碑」影像資料吸引他駐足端詳。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清政府開通蚶江至鹿港的對渡航線,對臺貿易經蚶江出入。此後,兩地商貿、文化交往不斷,更有端午節期間在蚶江、鹿港兩地舉行的兩岸對渡儀式沿傳至今。

  聽到在剛剛過去的端午節舉行兩岸對渡文化節,兩岸民眾循舊俗海上潑水、龍舟競渡、捉放鴨等等的解說,張志軍笑了,「我們就是同乘一條船、共渡一片海的一家人」。(完)

相關焦點

  • (聚焦海峽論壇)兩岸潮漲媽祖情 臺胞湄洲朝聖寄期許
    晨誦媽祖,夜聽俚歌,梳媽祖頭,嘗媽祖糕……17日,兩百餘名臺商臺胞在「媽祖故裡」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展開以媽祖信俗為主題的研習之旅。為期3天的臺商臺胞媽祖文化研習活動正在湄洲島舉辦,率先開啟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受疫情所困,今年前來參加活動的臺灣嘉賓主要是在大陸的臺商臺胞。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常務副會長、江蘇崑山慧聚天后宮負責人孫德聰率45人前來體驗媽祖信俗。
  • 緣聚媽祖 融澤兩岸——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側記
    海峽論壇12年,媽祖文化活動周也連續辦12屆,兩岸民眾不斷深入了解彼此、心靈相契,拜媽祖、敘鄉情、談合作,為了更美好的未來攜手打拼,著力把媽祖故鄉打造成為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中華媽祖情,兩岸一家親。
  • 臺胞「媽祖故裡」福建湄洲島「晨拜媽祖」
    圖為「媽祖故裡」福建湄洲島舉行「晨拜媽祖」儀式。 張斌 攝圖為臺胞參加「晨拜媽祖」儀式。 張斌 攝圖為兩百餘名參加媽祖文化活動周的臺胞在「媽祖故裡」福建湄洲島參加「晨拜媽祖」。 張斌 攝圖為「媽祖故裡」福建湄洲島舉行「晨拜媽祖」儀式。 張斌 攝9月18日,兩百餘名參加媽祖文化活動周的臺胞在「媽祖故裡」福建湄洲島參加「晨拜媽祖」。當日,以「中華媽祖情 兩岸一家親」為主題的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在福建省莆田市舉行。
  • 情系閩臺緣 六萬臺胞走進閩臺緣博物館
    中新社泉州二月十五日電 題:情系閩臺緣 六萬臺胞走進閩臺緣博物館  中新社記者 黃瑤瑛  臺胞重要祖籍地之一的福建泉州市西湖邊,大陸第一個對臺博物館——閩臺緣博物館就坐落在這裡,吸引海內外遊客特別是臺胞絡繹不絕前來參觀。
  •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在福建莆田舉辦!
    以「中華媽祖情 兩岸一家親」為主題的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於2020年9月16日至23日在福建省莆田市舉辦。本屆活動周由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莆田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等單位承辦。
  • 兩岸潮漲媽祖情 臺胞湄洲朝聖寄期許
    (聚焦海峽論壇)兩岸潮漲媽祖情 臺胞湄洲朝聖寄期許  中新社福建湄洲島9月18日電 (林春茵 林群華)晨誦媽祖,夜聽俚歌,梳媽祖頭,嘗媽祖糕……17日,兩百餘名臺商臺胞在「媽祖故裡」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展開以媽祖信俗為主題的研習之旅。
  • 兩岸潮漲媽祖情 臺胞湄洲朝聖寄期許
    (聚焦海峽論壇)兩岸潮漲媽祖情 臺胞湄洲朝聖寄期許中新社福建湄洲島9月18日電 (林春茵 林群華)晨誦媽祖,夜聽俚歌,梳媽祖頭,嘗媽祖糕……17日,兩百餘名臺商臺胞在「媽祖故裡」福建省為期3天的臺商臺胞媽祖文化研習活動正在湄洲島舉辦,率先開啟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受疫情所困,今年前來參加活動的臺灣嘉賓主要是在大陸的臺商臺胞。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常務副會長、江蘇崑山慧聚天后宮負責人孫德聰率45人前來體驗媽祖信俗。
  • 海峽論壇今日開幕!2000名臺胞與會,以「雲」破障
    來來來~快跟上小閩一起聚焦活動現場!本屆論壇以「兩岸新時代 科技新融合」為主題,設2020海峽科技專家論壇主會場和海峽兩岸管理論壇、海峽兩岸社區衛生健康服務研討會、第十一屆海峽護理論壇、海峽能源電力融合發展論壇、海峽兩岸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研討會、閩臺鄉村特色產業融合發展交流會6個分會場,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 於9月17日至27
  • 臺胞湄洲島拜媽祖:從「瘋狂行為」到成常客
    中新社福建湄洲島11月2日電 題:臺胞「登陸」湄洲島拜媽祖:從「瘋狂行為」到成為常客  作者 郭熙嬋  「因為一個夢」,促成了臺胞謝銘洋30年前的首次湄洲島之行。  謝銘洋出生於臺北一個小漁村,村民世代信仰「海上保護神」媽祖。1981年初,村旁宮廟裡媽祖神像不翼而飛,讓村民們驚慌失措。
  • 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啟幕 臺胞盼臺灣直航湄洲島常態化運營
    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周6月10日在「媽祖故裡」福建湄洲島啟幕,多位來訪臺胞嘉賓表示,期盼臺灣直航湄洲島能早日實現常態化運營。6月10日,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開幕。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見證兩岸情緣
    陳健鷹的這種感受在十年後得到了強化。2002年,他又參加了一場足可載入閩臺交流「大事記」的活動。早年舉辦閩臺緣展覽和籌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時,不少臺胞就熱心滿懷地捐贈文物資料,近年來不少臺灣同胞更是無私地捐出了族譜、譜牒。  2010年,大陸臺商最集中的蘇州崑山建成華東地區最大的媽祖廟——慧聚天后宮,慧聚天后宮是臺商們的心靈之園,正如媽祖信仰是兩岸中國人共同的精神家園。
  • 閩臺緣博物館開館10周年 累計接待臺胞近70萬人次
    東南網5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劍波) 18日,「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館十周年」系列活動在泉州舉辦。據悉,自2006年5月開館至今,閩臺緣博物館已接待觀眾近千萬人次,其中臺胞近70萬人次。當日,來自海峽兩岸的多位同胞向閩臺緣博物館捐獻了文物和譜牒文獻資料。
  • 緣聚媽祖 融澤兩岸
    海峽論壇12年,媽祖文化活動周也連續辦12屆,兩岸民眾不斷深入了解彼此、心靈相契,拜媽祖、敘鄉情、談合作,為了更美好的未來攜手打拼,著力把媽祖故鄉打造成為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中華媽祖情,兩岸一家親。
  • 臺胞絡繹不絕跨海赴湄洲祖廟拜媽祖
    原標題:臺胞絡繹不絕跨海赴湄洲祖廟拜媽祖  中新社福建湄洲島10月30日電 (高亞成 林群華 林春盛)由臺灣10家媽祖宮廟組成的聯合進香團300多信眾,30日來到「媽祖故裡」福建莆田湄洲島,進香朝聖拜媽祖。
  • 尤權在海峽論壇大會上發"邀請函" 希望臺胞參與自貿區建設
    東南網6月1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靜嫻 吳曉平 常海軍)在昨日舉辦的第七屆海峽論壇大會上,福建省委書記尤權上臺發表了講話。他的發言內容聚焦到兩岸民生經貿的議題上,尤其是對兩岸在福建自貿區的合作進行了闡述。「去年7月,我到臺灣訪問,媽祖廟、蚵仔煎、同宗村、紅磚厝,讓我宛若置身於閩南。」在致辭中,福建省委書記尤權回憶起去年率團訪問臺灣的經歷。他說,走親訪友,聽到的都是熟悉的鄉音,體會到的是濃濃親情,感受到的是謀和平、促發展、求共贏的心聲。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館10周年 接待觀眾近千萬名
    閩南網5月18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自2006年開館至今,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接待觀眾近千萬人次,其中臺胞近70萬人次。時值「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館十周年」系列活動於今日正式開幕。當天,數位臺灣同胞現場向閩臺緣博物館捐贈珍貴的文物史料,與會嘉賓們就博物館的功能、作用和發展等議題開展討論。
  • 150多名臺胞臺商集聚媽祖健康城,參加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參觀考察活動
    9月18日下午,150多名臺商臺胞代表集聚媽祖健康城,參加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參觀考察活動。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俞建忠,市臺港澳辦主任陳再新、市臺聯黨組書記陳朝英等,區黨工委委員、宣傳部長王義勇,管委會副主任謝少華陪同。世界媽祖同一人,兩岸同胞一家親。
  • 海峽論壇:民間交流是兩岸不變的主題
    第八屆海峽論壇6月11日在福建廈門拉開帷幕。據介紹,今年共有128家海內外媒體、近700位記者報名參加採訪。作為「5?20」臺灣政局變化後第一次兩岸大型交流活動,海峽論壇吸引了眾多目光。在兩岸關係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候,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如何推進,人們期待在海峽論壇上找到答案。
  • 臺胞樂見海峽論壇如期舉辦:顯示兩岸人民擴大交流、共創和平的決心
    (聚焦海峽論壇)臺胞樂見海峽論壇如期舉辦:顯示兩岸人民擴大交流、共創和平的決心中新網廈門9月21日電 (閆旭)對第十二屆海峽論壇的如期舉辦,金門民意代表陳玉珍樂見其成,並通過視頻表達祝福。她說,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海峽論壇依然能夠如期舉行,這充分顯示出兩岸人民想要擴大交流、相互往來、共創和平的決心。
  • 聚焦第十屆海峽論壇 海協會會長張志軍:一灣淺淺海峽阻隔不斷兩岸...
    張志軍出席第六屆兩岸公益論壇並講話。詹託榮攝    人民網廈門6月5日電 (詹託榮)「淺淺的一灣海峽,政治上的人為因素,都阻隔不斷兩岸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扶持的手足之情。」5日,第六屆兩岸公益論壇在福建廈門舉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講話中如是表示。    張志軍首先指出,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引用《禮記·禮運》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