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主頁】,查看更多信息。
「材料是鋼鐵等實物」,這是記者深入了解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之前的膚淺認識。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神舟飛船升天,「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入海,這些科技夢想的實現,離不開材料學科人才的貢獻。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涉及領域小到名片、水杯,大到國家重大項目建設,與生活息息相關。
上天入地 培養各異
開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院校人才培養各異,側重不同。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研究範圍全面、研究水平領先。在2006年和2012年全國一級學科評比中,清華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均被評為全國第一。對於該專業人才 的培養,清華針對不同學生的理化基礎,採用靈活的培養方案,尊重學生個性化需求,根據學生興趣,設立側重物理或側重化學基礎的兩個基礎課程系列,由學生自主選擇相關基礎課程。清華每年設立10餘項學生科研訓練項目,接納低年級本科生進行科技研究訓練;早期課題研究訓練項目,大一、大二本科生提前進入老師的實驗室,學做科研,體驗科研。此外,「種籽基金」項目從大一、大二學生中選拔一批具有科研潛質的優秀學生,由名師指導,實行早期科研訓練,畢業後直推博士;畢業班學生的綜合論文訓練則是「真槍實彈」地進行科研活動,大四學生在導師指導下;參與國家項目或企業合作項目的部分研究。
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在歷次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穩居前三名。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李磊介紹,學院師資配備在全國同類學科中名列前茅,學院舉辦「中國材料名師講壇」,邀請世界學科「大腕」進校舉辦講座,讓學生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大師,了解最前沿的科學發展趨勢。北科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班是學校實施國際化戰略的重要舉措,旨在與國際著名大學接軌,培養國際化拔尖人才。該實驗班作為校級教學實驗班,已被列入「北京高等學校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2012年前,實驗班學員從入校新生中選拔。其後,直接從高考生中錄取。實驗班課程全部採用英文教材,由在國外有豐富留學經歷的教授和國外資深教授全英文授課。從第三學期起,實驗班為每名學生安排教授擔任學術導師,指導學生參加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此外,在校期間,實驗班學生有機會在歐美等地著名大學進行1至2個學期的交流學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瞄準國家重大專項開展工程應用研究。該校材料學院副院長李松梅介紹,該專業採取導師制,除了教授給學生當班主任外,還單獨配備導師。此外,學院非常重視實驗和研究,北航在材料學科領域曾經兩次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現有2名院士都由本單位培養產生,近兩年新增材料領域院士中還有2名是在科研院所工作的北航材料學院本科畢業的校友。這些獲獎的項目和實驗室都對學生開放,學生有實驗需要時可以去找導師。大三時,學院會從150名本科生中選拔出25至35人組成一個實驗班,實驗班的學生可提早參加科研組,有更多的科研機會。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王敏介紹,該校是中國最早建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高校之一。上海交大材料學科有幾個特點:高師生比,學院有280餘名教職員工,其中院士4名,而學院每年招收本科生150名左右;國家級基地多,為人才培養奠定堅實基礎;創新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完善;學術氛圍濃厚,學院每年設大學生創新項目計劃40餘項,本科生連續三屆獲得「挑戰杯」全國大獎;國際合作項目多及注重第二課堂教育。
學科排名靠前的西北工業大學,擁有「航宇材料技術科學」教育部一級科技創新平臺和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超高溫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不同行業背景的高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也突顯行業特色。北京化工大學在化工材料方面更具特色,北京林業大學側重林木方向,北京工業大學注重材料與資源、能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北京服裝學院在服裝方面頗具特色。
君子愛「材」 考之有道
2013年在京招收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40餘所本科院校中,既有綜合性大學,也有行業特色高校,如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
但是,不同院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招生類型有所不同,有的按材料大類招生,有的直接以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招生。
清華大學該專業每年招本科生約130人,學制四年。學生用3年左右的時間系統完成基礎理論、人文科學、工程技術基礎和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和實踐後,將選擇不同專業方向深入培養。
上海交大該專業近年在京計劃招2人左右,學校根據志願情況調整各專業實際招生數,儘量滿足考生志願。該專業在京錄取分數一般高出一本線120分左右。
李松梅介紹,北航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採用「大類招生」方式,一志願滿足率高。學生從大一到大三上學期不分方向。在這兩年半裡,學生重點學習材料學基礎課程,其中有9門是核心課程。大三下學期,學校根據學生平時的成績和興趣等綜合因素,將他們劃分到材料科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與自動化、高分子及複合材料、納米材料科學與技術等學科方向。「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牢固掌握專業基礎,也方便學生做好與研究生課程的銜接。」該校每年有70%以上的材料學本科生畢業後繼續讀研。
李磊介紹,北科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全國最早開始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大類招生,每年招生約400人。學生入學前2年學習基礎課。三年級後,學院100%滿足學生興趣,按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學、材料成形與控制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功能高分子材料、表面科學與工程、納米科學與技術等若干個專業方向培養。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不排斥女生,北科大、北航等高校該專業錄取的女生都佔1/3左右。
考生要注意,材料學科對身體條件有要求。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任何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於800度的考生不宜就讀材料科學類專業。患有輕度色覺異常(俗稱色弱)的考生不能被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錄取;患有色覺異常Ⅱ度(俗稱色盲)的考生不能被材料物理、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等相關專業錄取。因此,考生要根據個人身體情況,結合體檢要求及院校招生簡章要求科學報考。
各行各業 盡顯其「材」
每年填報志願前,家長都很關心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和出國、考研機會。
該專業畢業生就業範圍到底有多寬?除了常見的冶金、航天領域外,其實各行各業都離不開「材料」。在各領域,該專業畢業生可謂「無孔不入」。畢業生可以到石油系統就業,參與石油運輸管道的設計和維護;可以到汽車行業就業,用鋰離子電池或太陽能電池代替石油;甚至可以到銀行就業。不管是哪個領域,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對口率非常高。無論是在國家建設還是日常生活領域,該專業畢業生都能發揮專長,盡顯其「材」。
不同院校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有所不同。學科排名靠前的院校,不僅就業不愁,升學率也高。
北航材料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江表示,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大部分繼續讀研或出國留學,升學比例超過70%,其中國內讀研超過50%,出國留學近20%。該專業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很「搶手」,每年一次就業率超過99%。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內的企業招聘會優先考慮北航畢業生。該專業畢業生在本領域有強大的競爭力。另一方面,由於材料學科是交叉基礎學科,涉及各行各業,畢業生可選擇的就業範圍非常廣。
李磊介紹,北科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今年一次就業率達到95.17%,其中45%進入國內一流高校及研究機構深造;此外,本科生畢業出國率達到20%,學校與國外一流高校保持密切合作關係,學生在校就可選擇合作項目,實現國外第二校園學習。
上海交大材料學院每年本科生就業率維持在99%左右,其中出國深造率高達44%,國內深造率為37%,主要去向為國內一流高校及研究機構。本科生就業主要集中於上海電氣、中國銀行等國有大型企業,以及通用汽車等世界500強企業。
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新材料的需求與開發,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在各行業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這為此專業畢業生提供了很好的就業機會,就業形勢會越來越好。(記者 邱乾謀 許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