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袒胸露腹竟娶到「女中筆仙」,成就一個知名典故

2021-01-16 富春翎宇

「書聖」王羲之出身東晉名門望族王家,以書法名傳後世,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大家不知道的是,王羲之的妻子郗璿書法寫得也很好,被人稱為「女中筆仙」,說起王羲之和他妻子能結成良緣,還有一段趣事,成為知名典故。

郗璿是東晉太傅郗鑑的女兒,同樣出身名門,說起郗鑑,年輕的時候名望德行聞名鄉裡,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他在鄉間避禍,生活困難,缺衣少食,鄉人敬重他,輪流給他做飯吃,當時,他的侄子和外甥跟著他,他帶他們一起去吃飯,時間長了,鄉鄰供養不起,他不再帶孩子去,而是吃飯時,把飯含在兩頰旁,回來後吐給這兩個孩子吃,兩個一同存活,並一起渡江到東晉,開始顯達的人生。

言歸正傳,根據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箋疏雅量第六》記載,郗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鹹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臥,如不聞。郗公云: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王氏譜曰:逸少,羲之小字。羲之妻,太傅郗鑑女,名璿,字子房。

王羲之

說的是郗鑑有個叫郗璿的女兒,知書達禮,才貌雙全,她的書法十分了得,被稱「女中筆仙」,郗鑑十分疼愛自己的女兒,想要為她找個好夫婿。他想起王家是名門望族,子弟眾多,聽說個個才貌俱佳,長輩王導是當朝宰相,和自己關係不錯,就想在王家子弟中選個女婿,於是他寫信給王導,說出自己想法。王導為人通情達理,看到自己朋友相託,王郗兩家門當戶對,心裡也想和他結為親家,就回覆說:「那好啊,我家裡子弟很多,到家裡挑選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誰,我都同意。」郗鑑得到回覆十分高興,讓管家帶著重禮,到王家來,先摸摸這些子弟的底。王家眾多適婚男子,聽說太傅要來選婿,個個都很高興,一個個精心準備,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

東床快婿

再後來郗府的管家來到王家,看到王家子弟個個青年才俊,心裡不知道讓老爺推薦哪個好。再後面,管家看到東邊書房裡,有一個人臥在床上,靠著牆,袒胸露腹,心裡奇怪堂堂相府,怎麼還有這麼不懂禮節的人,一問之下才知道,這個人小名叫逸少,也就是王羲之。原來王羲之對書法太過痴迷,看到東漢著名書法家蔡邕的古碑後,就入了迷,滿身心想著這個古碑上俊逸的書法,忘了選婿這件事了,自己找了個安靜的地方,臥在床上,想著書法,因為天氣熱,就隨手脫掉外衣,袒露胸腹,毫不在意。管家瞠目結舌,問他話也不答理。

管家回到郗府,對郗太傅把在王家所見所聞一五一十的說了起來。王家果然名不虛傳,家裡年輕男子,都風度翩翩,聽說我們來選婿,做了精心準備,誠意十足。說完,他重點提到東邊書房床上有一個公子,袒胸露腹的躺著,若無其事。郗鑑聽說後,哈哈大笑,我要選的就是這個不加粉飾、隨性而為的人。郗鑑親自來到王家,看到豁達又文雅,才貌雙全,書法上造詣很深,和自己女兒十分般配,當場就和王導定下這門親事,把王羲之擇為快婿。郗鑑有識人之明,選了個好女婿,王羲之後來成為聞名天下的大書法家,和妻子郗璿婚後感情很好,生了七子一女,都是人中龍鳳。後來,人們把這個趣事稱為"東床快婿",一直流傳至今。

蘭亭序

相關焦點

  • 王羲之與東床快婿典故的由來
    我最喜愛的書法家王羲之,是東晉司徒王導的侄子,王家在那時,可是東晉王朝的名門望族,有名的琅琊王氏。王羲之,字逸少,祖父王正曾官至尚書郎,父親王曠曾為淮南太守。王羲之幼年時並無超常之處,甚至說話還帶點口吃。
  • 王羲之髮妻才女郗璿為何被稱為女中筆仙
    少年時代,郗璿就寫得一手好書法,是遠近聞名的才女,素有女中筆仙之稱,可見其書法技藝非同一般。郗璿[xuán],字子房,父親郗鑑是東晉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書法家。郗家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世家。郗鑑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尤善草書,卓絕古勁,流傳至今的《災禍帖》書寫沉穩,下筆流暢,豐茂宏麗。
  • 東晉書法奇才,中國「書聖」王羲之
    在父親王曠的啟蒙下,王羲之年幼時就開始學習書法,並且很是痴迷,少年時又跟隨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衛夫人誇獎王羲之將來的成就一定會大大超過自己,成為著名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為後世留下了許多苦練書法的典故,他隱居山中,專心致志的臨摹鍾繇和張芝等人的楷書、草書作品時,用了無數竹葉、樹枝、木片、山石,紙張絹帛,更是不可勝數。
  • 送子彌勒——那個袒胸露腹、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佛
    袒胸露腹、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佛,不僅是幸福生活的偶像,同時還是多子多福的象徵,被人們賦予「送子彌勒」稱號。這肚大腰圓的「送子彌勒」,居然與送子觀音一樣,享受人間不息的香火。彌勒為梵文,讀作「阿逸多」,意為「無能勝」,佛教菩薩之一,佛寺中常有他的塑像。據《彌勒經》載,公元前6世紀,彌勒出生在印度波羅國大婆羅門,與釋迦牟尼是同時代人。
  • 天下第一行書被後人景仰,王羲之何以有這樣的成就
    其中《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作者王羲之的書法歷經千年而不衰,被大眾所喜愛,在書法領域獨享尊榮。話說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國晉朝的一位大書法家。他出身於魏晉名門琅琊王氏,據說七歲就表現出來在書法上的天賦和喜愛,他勤奮好學,17歲時把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朝起暮歸,反反覆覆,樂此不疲。
  • 袒胸露腹、笑迎天下的彌勒佛曾經健美帥氣
    杭州靈隱寺彌勒佛造像一生補處 佛陀接班人每當我們走進寺院,首先看到的便是袒胸露腹、笑迎天下的彌勒佛。在佛教意義世界裡,彌勒代表大慈,與象徵大智的文殊、大行的普賢、大悲的觀音、大願的地藏合稱為五大菩薩。上生信仰指的是彌勒入滅後往生兜率天以菩薩身說法的彌勒菩薩,而下生信仰是指彌勒從兜率天下生人間、成就佛道、度化眾生的彌勒佛。此尊彌勒菩薩,正襟危坐於四方寶座,這種坐姿在《造像量度經》中稱為「善跏趺坐」,表示彌勒將誕人間弘法。
  • 你不知道的 王羲之(中)
    在上流社會已經很有名氣,有一次皇帝要去北郊祭祀天地,於是就下了一道聖旨給王導,指明,讓他的侄子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然後讓匠人按照王羲之的字雕刻出來,可是叫人拿到木板後,把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發現王羲之的書法墨跡一直印到木板裡面去了,叫人削進三分深度才見底,所有人都驚嘆王羲之的筆力雄勁,筆鋒力度漸能入木三分,這裡就有一個典故交入木三分。
  • 王羲之袒腹東床
    只有一位公子在床上袒胸露腹躺著,仿佛沒聽見一般。」郗鑑說:「正是這個好!」經過打聽查問,原來這個人是王羲之,於是把女兒嫁給了他。魏晉時期是一個個性極度張揚王羲之袒腹而臥,卻被選中為婿,是因為郗鑑欣賞他的淡定從容、灑脫率真。
  • 她是女中筆仙,和王羲之相濡以沫生七兒一女,幼子和父親並稱二王
    對於王羲之來說,郗璿於他既是夫妻,也是摯友,更是知音,他們的結合成就了我國歷史上的一段佳話。王羲之和郗璿相濡數十載,生了七個兒子一個女兒,其中兒子王獻之在書法上的造詣和父親王羲之不相上下,兩人並稱「二王」。
  • 無心插柳柳成蔭,書法大家王羲之誤打誤撞娶到才女
    首先,王羲之從小勤奮刻苦,每天什麼都不幹,就是練習書法,為了練習書法,他經常廢寢忘食。傳說有一次,王羲之在書房練字,忘記吃飯,家裡人就將飯菜送到他的書房,王羲之拿起饅頭蘸著蒜泥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過了一會,家人又進來,發現這王羲之的嘴已經沾滿墨汁了,原來王羲之是誤將墨水當成了蒜泥吃了。這酸爽,簡直難以想像。
  •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王羲之生平軼事不斷,人生因書法而傳奇
    由於不斷的王朝更迭,戰事連綿,人們長時間處在一個動蕩的時代。但是就是這樣一種生於憂患的時代,卻是人們精神上最自由,最智慧,最熱情的一個時代,孕育了書法家,畫家,詩人,藝術家,思想家等,可以說魏晉六朝將文藝玩到了骨髓,玩到了巔峰。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出生在東晉時期,同時期還出現了一位偉大田園詩人陶淵明。
  • 書法名家風流灑脫,年少時袒胸臥床見客,卻娶得名門美妻
    被魯迅稱之為名士教科書的《世說新語》共有三十六篇,內容非常豐富,妙趣橫生,書中不少經典故事都成為後人常用的典故。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當時文學之士的思想、生活和當時社會的風貌。提到中國古代書法家,有一個人不能不說,他就是人稱「書聖」的東晉書法家王羲之。
  • 原來王羲之也是一個心機boy,為娶老婆費盡心思
    最近沉迷於東晉這段歷史,深挖真是精彩紛呈,可謂是一個寶藏王朝,出了許多非常與眾不同的名士,今天我們就說一個王羲之的典故。王羲之,東晉著名書法家,幾千年來名聲一直都非常顯赫,他的那一手字讓多少人頂禮膜拜,他的豐功偉績我想大家都了解,就不多加贅述了,咱們講一件他娶妻的趣事。東晉時期,第一士族琅琊王氏盛產青年才俊,太傅郄鑑給丞相王導寫了一份手書,意尋一個王家兒郎做女婿,王導回書說「君往東廂,任意選之。」
  • 中國歷代文人故事:一代書聖王羲之
    作為一代書聖,王羲之在傳頌在中國書法史的名作相當的多,如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黃庭經》、《樂毅論》       王羲之出身於書法世家,伯父王翼,王導;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當時頗負盛名的書法家。王羲之每每苦練書法,練字時,總是凝眉苦思,廢寢忘食。每到一個地方,更是跋山涉水,到處尋找歷代碑刻與書法資料。
  • 坦胸露腹的他不但娶到國色天香的妻子,還寫出了享譽天下第一行書
    只有王羲之,好像什麼也沒聽到似的,坦露著肚皮躺在東邊的竹榻上吃燒餅。來人回去後,把看到的情況稟報給郗大將軍。當他知道東榻上還靠著一個不動聲色的王羲之時,不禁拍手讚嘆道:這正是我想要的女婿啊!於是郗鑑便把女兒郗璿嫁給了王羲之,正所謂歪打正著:坦胸露腹的王羲之娶到國色天香的妻子郗璿王羲之
  • 王羲之被稱為書聖,雖說有天賦但更多是後天不斷的練習所致!
    王羲之出身於書法世家,伯父王翼,王導;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當時頗負盛名的書法家。王羲之每每苦練書法,練字時,總是凝眉苦思,廢寢忘食。每到一個地方,更是跋山涉水,到處尋找歷代碑刻與書法資料。王羲之急急忙忙來到相府,因為天氣實在太熱,就隨手脫掉外衣,袒胸露腹,邊喝著茶,邊想著蔡邕的書法。阮裕見他這般神情,驚呆了,問他話也不答理。阮裕把王羲之袒胸露腹的事,稟告郗鑑,郗鑑不禁拍手道:「真有此事!好一個任性率真,胸襟豁達的公子呵!」打聽後知道是王羲之,後來郗鑑就把女兒嫁給他。
  • 王羲之東床快婿的故事
    最後,郗府管家來到東跨院的書房裡,就見靠牆的床上一個袒腹仰臥的青年人,原來王羲之在來相府半路上再三賞玩東漢著名書法家蔡邕的古碑後,沉迷不已,什麼事都不放在心上,相親的事早忘光了。當他急急忙忙來到相府,因為天氣實在太熱,就隨手脫掉外衣,袒胸露腹,邊喝著茶,邊想著蔡邕的書法。管家見他這般神情,驚呆了,問他話也不答理。
  • 王羲之的「書聖」是誰定的?
    在後世臨摹的眾多作品之中,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代表了王羲之書法的最高成就,也代表了中國書法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成就千古「書聖」美名王羲之的書法對後世影響極大,此後幾千年中,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蘇軾、黃庭堅、文徵明、董其昌等歷代名家均對其書法倍加推崇。
  • 書聖王羲之不僅為我們留下2個影響至今的成語,還留下一千古之謎
    其中書聖王羲之是最具個性的,他為我們留下2個影響至今的成語。王羲之則被尊為「書聖」,在書法藝術史上其影響之大,成就之高,發展之全面,可謂是空前絕後。他自幼酷愛書法,真、草、隸、篆俱佳,尤善長隸書。他是中國傳統書法藝術星空中一顆最明亮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