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貼出了一張自家小區電梯裡的「檢討書」,迅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這封筆跡稚嫩,還配有好幾個拼音的檢討書出自一名8歲的孩子。因為他乘電梯時,因為好奇貪玩就把所有的樓層按鍵都按了一遍。
小孩媽媽獲知此事後,先跟孩子講述了亂按電梯按鍵的後果,然後要求他寫一份檢討書,並張貼在電梯間,因此有了這篇紅遍網絡的「檢討書」。
據小孩媽媽講述,孩子做這件事時雖然還小,可能只是因為調皮,並無惡意,但做錯了就是做錯了,不能因為孩子小就給他找藉口。不然,下次他可能會幹出更腦洞大開的事來。
「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教育孩子,一定要有原則,不能因為結果而忽略事件過程的惡劣性。孩子做錯事了,家長一定要告訴他錯在哪裡,並及時引導他改正!
網友評論:
「這位媽媽三觀很正,相信孩子是無意的,但處理方法很好!」
「這才是有擔當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將來差不了!」
「前段時間幾個孩子踩踏人家的汽車擋風玻璃,結果父母說不能肯定就是他家孩子踩壞的,對比一下,家庭教育的高下立見。為這位媽媽點讚!」
「熊孩子背後大多都是熊家長,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方法很給力!」
1
每一個好孩子背後都是一個成功的家長
莫言曾說: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某公交車上,小孩暈車嘔吐了,媽媽忙著照顧孩子,並不停向周圍乘客和司機師傅道歉。
「不好意思,孩子把車弄髒了,稍等一下,我馬上就清理乾淨。」
雖然司機師傅暖心地說他會清理,乘客們也紛紛遞上紙巾讓媽媽先照顧孩子。但這位媽媽還是蹲在地上,用手認真地將嘔吐物一點點清理出去。這時候,可愛且幸福的小寶寶就安靜地站在座椅旁邊看著媽媽。
這一刻,媽媽用行為詮釋了什麼是言傳身教!
一個優秀的孩子,從來都不是靠每天宣講一堆大道理、碎碎念來產生效果的。父母的以身作則才會深深印入孩子的腦海。
看看季子越、許可馨之流,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比起父母的文化程度,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應該是父母的認知、行為和習慣。有些東西,不是補習班就能學到的。
2
一流的父母會教育孩子如何面對錯誤
我們經常聽到,也最反感的一句話就是,「孩子還小,等他長大了就好了!」
一句孩子還小,似乎成了孩子們可以任意破壞規則的尚方寶劍!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不是一夕造就。
腐肉出蟲,魚枯生蠹。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因為事小就肆意放縱。正確約束孩子,給孩子自由的同時,還應制定規矩和原則,這才是對孩子最正確的教育。
當孩子犯錯時,爸爸媽媽應如何應對呢?
1、先立規矩
有人說,孩子還小,不要用太多規矩禁錮了孩子的自由發展。但是,自由發展並不是任意妄為。我們想要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就需要遵守這個大環境的規則。
如果說自由是「糖果」,規則是「棍棒」,相信沒有哪個孩子會喜歡棍棒而放棄糖果。
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首先建立一定的規則。
如果孩子違反了規矩,家長決不能聽之任之,應及時了解孩子行為的原因並及時溝通、約束。
自由,是規矩之內的,絕不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2、不過度保護
擔心孩子餓著就追著餵飯;擔心孩子哭鬧就購買本不需要的玩具;擔心傷著燙著就拒絕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
一名33歲的女生在大學畢業後10年一直在家無所事事、啃老,從沒有出去打過工,並指責父母「你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家長們愛子、護子心切。殊不知,這樣全方位360度的保護,會讓孩子逐漸失去了為自己、為他人負責的意識。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培養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讓孩子在溫暖的牢籠中退化了本該飛翔的翅膀!
3、共同面對
孩子犯錯了,很多家長對孩子就是一味責罵,如果其他人指責則馬上又換了一副面孔「我的孩子輪不到你來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護短」!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犯錯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要教會孩子正視自己的錯誤並改正。一味指責孩子,只會讓他學會逃避。
問題出現了,家長首先要教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數落。跟孩子共同面對,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勵,不管有什麼困難,爸爸媽媽都會跟你一起努力解決。
這種支持和信任,是孩子成長路上最有力的底氣!
結語:
小孩按了電梯按鍵,我們可以理解他的調皮、無心之舉,但這並不是家長可以放任的理由。雖然只是一封簡短的「檢討書」,但這位媽媽正確的是非觀肯定已深深印入孩子的腦海中。
最好的教育不是來自書本,而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