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世紀保存至今的兩座教堂尖塔,是這座壯觀建築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1763年哈布斯王朝建造的聖十字教堂。關於這座教堂的資料很少,與之前的幾座教堂相比,顯得樸實無華。
捷克總統府所在地,也是舊皇宮所在地,毗鄰馬蒂亞斯城門,因其內部存放馬蒂亞斯皇帝的封號和徽章而得名。
總統府大門是哈布斯堡王朝風格的建築,門柱上建造於1771年的「巨人與神的戰鬥」雕像充滿了力量感。
當代「好兵帥克」,左邊這位小哥估計站的無聊,一直在哼小曲,別以為我沒聽到啊。說實話,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我們以丹麥為例,捷克的衛兵是我目前所見穿著打扮最不講究的衛兵了,這身制服不論從顏色還是款式的搭配值得商榷(原先一身灰的制服堪比保安)。
廣場上最豪華的建築還要屬東北角的總主教宮(Arcibiskupsk? palác),布拉格教區的總主教就住在這裡。總主教宮是天主教的總主教府。1564年,布拉格總主教安東尼·布魯斯·莫海爾尼採將其改建為文藝復興風格,17世紀,改建為巴洛克風格。門楣上有總主教的徽號。
位於布拉格城堡廣場南側的施瓦岑貝格宮(Schwarzenberský palác)是一座文藝復興宮殿,建於1541年布拉格城堡大火之後的1545年-1567年,最初屬於洛布科維奇(Lobkowicz)家族,1719年歸屬施瓦岑貝格家族。這是布拉格最早的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建築之一。牆壁上的黑色裝飾,產生天然石砌築的立體效果。1948年2月捷克政變後,施瓦岑貝格宮改為軍事史博物館。2002年,施瓦岑貝格宮成為布拉格國立美術館的產業,2008年起開始用作美術館。
小酒館的裝潢別具一格,這裡和維也納RIB餐廳一樣,也是下沉式的類似防空洞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