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在漢墓發現一堆竹簡,翻譯成書後外國專家傻了:絕對不可能
在我國漫長的封建歷史中,有一個朝代對我們影響十分深遠,這個朝代就是漢朝,一個強大且富足的朝代。漢朝之所以對我們有著這麼深遠的影響,是因為我們漢族這一名稱就是自那以後形成的。除此之外,漢朝還為我們留下了漢服和很多精美的文物。
我們在網絡或電視媒體中可以看到很多關於漢代墓葬的介紹,在這些漢代墓葬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很多舉世震驚的文物,這些東西每一件都是古代能工巧匠智慧的結晶,在諸多文物中最出名的當屬金縷玉衣,它做工精美堪稱一絕。不過我們今天所說的並不是它,而是兩本漢代的古籍。
經常看考古類節目或者研究考古類文獻的人可能會知道,我國湖北江陵絕對是一塊風水寶地,這一帶集中了大量不同朝代的墓葬,包含從周朝到魏晉時期,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漢墓。在眾多漢墓中,張家山的比較特殊,在最初發現的時候並沒有發掘,而是到1983年,由於地質變動這個墓葬可能會被地下水淹沒,考古專家為了保護文物,對其進行了搶救性挖掘。
挖掘工程一共持續了兩個多月,可是諸如青銅器、玉衣之類的文物都沒有出現,專家發現了大量的竹簡,於是專家組迅速成立了破譯小組對這些竹簡進行解讀。最終發現,這上千枚竹簡總共為八本書,其中兩本是失傳已久的孤品,分別是《引書》與《算數經》。
《引書》與《算數經》的出土,對中國的醫學史和算術史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更震驚了世界,外國的專家和學者看到我國專家翻譯的內容後,大吃一驚,感覺:這絕對不可能!那麼這兩本令外國學者專家大吃一驚的書究竟寫了什麼呢?我下面為讀者一一介紹一下。
《引書》一書主要是關於醫學的古籍,這本書是戰國時期著成的,因歷史久遠而在近代失傳,早在1990年的相關期刊上有關國內學者就專門講述了它詳細內容,裡面主要寫了以道家思想為引導的養生方式。
早在秦朝時期的就有養生之術與中醫、道家不分家的傳聞,這本書就是一個佐證,書中記載的下頜關節脫位整復術和叩齒術,這兩種矯正手法直接改寫了世界醫學史,很多學者都不願意相信我國古代能寫出如此手法。
另一本《算數書》的名氣就要超過第一本很多,正如我們在課本中學到的一樣,我國古代在數學研究方面比較突出,原以為三國時期的《九章算術》應該是我國最早的數學著作,可是這本《算數書》要比《九章算術》還要早幾百年。這本書的出現足足將中國數學史提前了幾百年,更改寫了中國在世界數學史的地位。
不過後來專家們在湖南一個古墓中出土的竹簡的內容中發現了乘法口訣,證明了我國在戰國時期就有了乘法口訣,《算數書》則不再是我國最早的數學古籍了。
儘管我國出土了這麼多的古籍,但是西方學術界總是質疑我國在世界數學史和醫學史上傑出貢獻,否認這些竹簡古籍的真實性。
小編認為,我國的文化源遠流長,不屑於爭辯真偽,把古籍中的古人的智慧消化吸收,促進我國現代科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