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上市銷售遇「冷」 金華市民茶葉消費漸趨理性

2020-12-21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04月21日訊一年之茶在於春,對於懂茶愛茶的市民來說,頭茬春茶的香氣是不可或缺的。不過,今年3月上旬一場突如其來的「倒春寒」,給熱情的茶客澆了盆冷水,更讓茶農、茶商遭受了不小的衝擊。

  眼下本該是春茶銷售旺季,但記者走訪市區茶葉經銷店、茶葉交易市場了解到,受惡劣天氣和經濟大環境影響,我市春茶市場近3年來交易量與交易額均出現逐年降低的情況。

  遭遇倒春寒

  頭茬春茶減產

  都說春茶是寶,夏茶是草,而清明前上市的茶葉,是茶中佳品,素有茶貴如金的說法。過去,其身價曾一度「扶搖直上」,市場上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高檔茶並不少見。然而,今年3月的一場倒春寒,讓茶葉最嫩的「頭一茬」被大面積凍傷,茶農損失不小,春茶市場打起了「寒顫」。

  市點絳唇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邵蓮香告訴記者,由於倒春寒影響,今年公司茶葉生產基地春茶減產至少30%。「倒春寒一來,忽冷忽熱的天氣對於茶農來說,實在不是個好消息。」邵蓮香說,氣溫快速升高,頭茶迅速長過頭,而急劇的降溫降雪又讓剛冒出的鮮翠芽凍傷或凍死,猴年裡上好的第一茬春茶近半受損棄摘。「頭茬嫩芽是最好的,能賣最高價,可今年也是減產最多、損失最重。」除了嫩芽被凍壞外,邵蓮香還提到,由於連綿陰雨,降水過多,對茶葉的品質也有影響,香氣略有不足。

  磐安的陳忠釵是個有著20多年種茶經驗的老茶農。在他的四五十畝茶園裡,今年的頭茬茶芽頭全被凍死了。「本來指望那批茶葉能賣個好價錢,可惜一點都沒有了。」說起被凍死的頭茬春茶,老陳很是心疼。他說,前兩年效益好的時候,每年有20萬元收入,今年能保本就不錯了。

  4月14日,記者來到市供銷社下屬的浙中茶葉市場,茶農們在市場內主要通道兩側擺著地攤,攤位間徘徊的顧客不多,有的蹲在攤位前抓一把茶葉看看顏色、聞聞香氣,有的直奔熟悉的茶農稱斤論兩。

  「早幾年前,這個市場可熱鬧了,茶農數量多,來買茶的人也多。」一名來自麗水的茶農告訴記者,除了今年惡劣天氣影響春茶產量和品質,金華春茶市場這種「冷清」的局面已有兩年,麗水松陽的茶葉一級批發市場興起分流了金華的市場。「不過我在這邊還有些老顧客,而且金華交通更便利,今年市場方面還有些優惠政策,所以我還是選擇來這裡交易。」他說。

  高價茶葉賣不動

  茶葉消費平民化

  記者在浙中茶葉市場走訪發現,茶葉經銷商反映的市場遇「冷」,很大一部分體現在高檔茶葉品種的銷售上。隨著「三公消費」縮減,節儉之風盛行,高端茶市場趨冷。曾經精美包裝身價金貴的高檔茶基本銷聲匿跡,中低檔價位的新茶零售銷量還不錯,高檔茶葉量價齊跌,普通簡易包裝的茶葉成為市場主角。

  邵蓮香打開店內一個裝得滿滿當當的大包裝袋,抓了一小把茶葉給記者看顏色、聞香氣。「這是今年開園採摘的第一批,你聞聞,這茶香氣多好。這樣的好茶,前年批發價能賣到1000元/公斤,今年卻只能賣700元/公斤。」她無奈地把茶葉放回袋後說,以前賣1000元一公斤的時候客人搶著買,杭州的茶商都來她這兒批發。今年這批貨的價格相當於成本價上只加了10%,但量走得還是很少,10多天過去,幾乎沒賣出多少。

  邵蓮香說,從供不應求到少有人問津,茶商們不得不主動降低高檔茶葉價格,走平民化銷售路線。以前最搶手的是批發價600元一公斤的茶葉,今年最受歡迎的已變成100~400元/公斤的品種了。

  在市區江南和信路一家茶葉經銷店裡,記者看到了「春茶特價」的牌子,主要針對中檔價位的禮盒裝。「往年這個時候,店裡的人忙得不可開交,從去年開始,春茶生意越來越冷清了。最近除了周末賣得多一點,平時每天能賣出三四斤就算不錯了。」店主說,目前零售價600~800元/公斤的龍井茶比較受歡迎,現在高檔茶葉基本沒銷路,店裡主要靠中低檔茶葉來跑量。

  「茶葉價格下來了,對一般消費者來說是好事。」這名店主說,他們也在考慮轉型,如何結合品茶文化來包裝、推廣大眾化消費的茶葉。

  為吸引茶農,金華農產品批發市場今年免收茶農進場交易服務費和寄存費,並做好司磅、寄存、開水、水杯的免費供應。據悉,這一措施受到不少茶農好評,效果顯著,今年進場交易的茶農比去年明顯增加。此外,市場方面還將舉辦茶葉電商培訓班,一方面引導商戶轉變觀念,掌握電商交易方法,另一方面構建茶葉市場網上交易平臺,通過市場微信公眾平臺的二次開發,打造網上茶葉商城,讓經營戶入駐開展交易。

相關焦點

  • 漳州新城茶葉批發市場春茶上市 價格「平民化」
    進入5月份,正在漳州春茶大量上市的時節。在平和縣崎嶺鄉彭溪村,村民曾建南高興地說:「今年白芽奇蘭茶價格比往年增加了15%左右,茶葉還沒烘乾,茶商和茶企業就來收購了。」每年的五一節後,都是春茶上市之時,作為白芽奇蘭茶的原產地,彭溪村的茶葉特別受到廈門和漳州客戶的青睞。  目前,漳州全市有茶園40多萬畝,年產量7萬多噸,產值30億元。
  • 清明春茶上市 普洱春茶價格漲幅最高達50%
    &nbsp&nbsp&nbsp&nbsp又到春茶上市的季節,清明小長假期間,昆明茶葉市場的明前茶陸續上市,吸引了不少嘗鮮者。記者走訪發現,今年春季新茶價格懸殊,從每公斤百元到萬元不等,普洱春茶價格漲幅達30%到50%,其他單品價格與去年同期差別不大,包裝簡單的平價茶葉受到客戶青睞。
  • 新茶提前一周上市 市民挑選春茶有講究提防以次充好
    「西湖龍井、碧螺春也上市了,但是價格太高,基本不太進貨,打算過一段時間看看價格,再進行銷售。」該店負責人介紹說,新茶上市,前來購買的市民挺多,一些市民購買兩三百元一斤的回家自己嘗新,一些中高檔價格的,顧客一般都會買來饋贈親友,要求包裝精美一點。「現在我們店賣的主要是黃山毛峰還有安吉白菜,碧螺春、西湖龍井也有少量在賣,如果想買其他的茶葉,可以交定金,我們再幫忙進貨。」
  • 消費升級下傳統茶葉引來業態創新
    來源:新華日報江蘇的「明前茶」剛剛上市。近期,茶園觀光採制等體驗式消費成為熱門。這兩年,在消費升級背景下,傳統茶企正在通過各種形式實現業態創新、金融創新,加快企業擴張發展。還有企業試水網際網路金融新模式,嘗試以「茶+網際網路+金融」,實現茶葉消費人群和投資人群的轉化。隨著江蘇普遍升溫,春茶上市成為眾多茶葉消費者翹首以盼的大事。近日,從業內人士那裡了解到,今年春茶已經上市,價格相比往年稍漲。
  • 浙江泰順:茶葉生產逆市飄紅 多渠道發力保春茶銷售
    周悅磊攝 中新網浙江新聞4月25日電(見習記者 周悅磊 通訊員 林夢鷗 蘇聳南)受疫情影響,今年茶葉大縣浙江泰順春茶採摘、收購、生產以及銷售等各個環節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保證春茶正常銷售,該縣創新銷售模式多渠道共同發力,實現春茶銷售逆勢增長。
  • 「中國名茶」安溪鐵觀音春茶上市 新茶質優價升
    ,茶農在忙著交易剛剛上市的春茶。 郭斌 攝    4月26日,正值鐵觀音春茶大量上市期間,安溪中國茶都的交易火爆,攤位緊張。 郭斌 攝   中新網安溪4月26日電 (林永傳郭斌)時下,第一波春茶正大量上市,不少愛茶人士一飽口福。
  • 淮安春茶搶「鮮」上市 價格比往年貴一兩成
    原標題:春茶搶「鮮」上市     進入3月,隨著天氣轉暖,淮安的春茶開始少量上市。昨日,記者走訪了解到,受到去年冬季冰雪天氣的影響,今年春茶產量有所下降,價格也比往年貴10%-20%。
  • 嶗山春茶價格略降但仍金貴 市民為嘗鮮直奔茶廠
    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春茶的產量還非常少,價格一斤在1000元到3000元之間,最貴的甚至可以賣到5000多元一斤。雖然價格昂貴,但春茶的香氣實在太過「誘惑」,有的市民直接開車奔到山裡的茶廠去買茶。據茶廠負責人介紹,嶗山春茶批量上市還要等到4月底,到時價格還會有所下降。
  • 理性消費,區塊鏈拒絕茶葉消費欺詐
    茶葉與可可、咖啡合稱為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隨著疫情的發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了解到茶葉的保健功能,同時,也更加注重茶葉的消費安全,回歸理性消費。茶葉富含茶多酚、咖啡鹼、胺基酸、維生素以及多種微量元素等450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化學成分,日常多飲茶,有利於提高自身免疫力,對抗多種病毒,如流感病毒、SARS病毒、愛滋病病毒、腺病毒和人類皰疹病毒等(詳見浙江大學茶學系屠幼英教授主編的《茶與健康》),然過度炒作概念,把茶葉當成神乎其神的高價產品,既不符合茶葉的基本屬性,也不符合人們的消費理念,茶葉首先是消費品,茶產業應該講理性消費,走創新路線。
  • 春茶上市高檔茶葉價格下滑低檔茶葉價格上漲
    泡杯春茶,沐浴著春日的暖陽,這樣舒心的日子,讓愛茶的人們心馳神往。都說春茶貴如金,今年樂山春茶價格如何?記者日前趕赴峨眉山市雙福鎮大西南茶葉市場採訪了解到,高檔茶葉由於受送禮減少影響,價格有所下滑,銷量有所減少,但低檔茶葉由於需求變化不大,加上人工費用上漲,價格出現上浮。
  • 今年春茶價格多與去年持平,綠茶佔行業比重超六成
    業內人士還表示,今年春茶價格保持穩定,春茶成本與銷售在不出現大波動的情況下,價格體系多保持不變。綠茶佔據行業六成以上比重首屆世界高山綠茶論壇暨峨眉高山春茶節由峨眉山市政府主辦。據了解,近年來綠茶的消費群體趨於理性,注重品質,品牌消費意識不斷強化,茶葉的渠道逐漸融合,茶業延伸也在逐步深入。春茶的消費,成為元旦春節「兩節」外的另一消費熱點時段。王慶表示,未來在政策支持下,企業應鞏固高端綠茶產品的安全性與標準化,從消費品的視角進行茶品研發。
  • 陝西春季茶葉生產穩步推進 已生產春茶5100噸
    西部網訊(記者石永波 通訊員梁軍青)記者4月3日從陝西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今年我省春茶生產穩步推進,受開採面積增加,採摘期延長、降水、採工增多及線上銷售增加等因素影響,預計全省春茶較去年同期產量約增加5%-8%。截至3月底,全省已生產春茶5100噸,呈現產銷兩旺態勢。
  • 淘寶發布《春茶消費數據》信陽毛尖進入四大「熱搜茶」
    由於今年春季氣溫偏高,河南信陽毛尖已進入明前茶的黃金採摘期,電商平臺上也都開始預售或是銷售今年春茶。儘管南方城市在春茶消費中佔有絕對的統治地位,但是信陽毛尖還是憑實力進入了今年四大熱搜春茶品種。信陽毛尖「喜提」四大春茶熱搜4月2日淘寶發布《春茶消費數據》,今年的淘寶春茶季比往年更加火爆,3月份春茶的成交量同比漲兩成。
  • 東家App助力各地匠人銷售春茶
    每年的3、4月份,是春茶採摘上市的高峰期,今年,受疫情影響,各地春茶的採摘、加工、銷售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湖北地區。目前,儘管多地都給到了相關政策支持,但由於春茶產品的特殊性,過了適銷期後,茶葉價格得不到保障,「賣茶難」的問題更加凸顯。疫情當前,各大線上平臺也紛紛出力,助力各地春茶銷售。
  • 廣東省茶葉銷售去年達到25萬噸
    「電商、80後90後是今年茶葉市場的關鍵詞」,廣州國際茶葉交易中心副總經理許桐軒說:隨著電子商務平臺日趨成熟,新生消費力量興起,市場消費結構發生改變,茶葉推廣場景正從茶室向抖音平臺轉移。  茶葉賣到抖音上,30歲以下消費者佔比超40%  「近兩年,茶類投資領域呈下行趨勢,以茶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數量少,表現一般,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新中式茶飲興起」,在剛結束的第二屆桂臺(梧州)茶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秘書長梅宇向記者分享數據稱,2018年發生11起新中式茶飲融資,有超20億元投資,新中式茶飲發展勢頭較好。
  • 三農在線:佛手春茶集中上市
    導語:進入四月中下旬,又到了蘇坑佛手春茶的集中上市期。今年的佛手春茶價格與去年基本持平,而且非常暢銷。趁著天氣晴好,蘇坑各地的茶農們正紛紛趕製新茶。茶農王穎彬是蘇坑鎮的茶葉製作大戶,幾天來,他都忙著製作茶葉,在他的茶葉加工廠,只見制茶師傅們正在各道工序上忙得熱火朝天,一股股清醇茶香四溢,一批批優質佛手春茶正從這裡新鮮出爐。王穎彬介紹說,在春茶這一季,他可以做兩千多斤,每天做的茶葉,幾乎都是當天就銷完。
  • 江北回來了丨恆康茶葉市場,邀你來品春茶
    春茶從大自然中來,本身帶有新春的活力,利於人體吐故納新、採納真氣。如今江北各行業都在逐漸復甦,位於江北石馬河街道的西南最大的茶葉市場——恆康茶葉市場,也恢復了往日的樣子。清明已過,春茶已出,我們,一起來逛逛吧。
  • 理性看待茶葉「天價」與「農藥殘留」
    近期,春茶陸續上市,茶葉便成了上周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但茶葉的「天價」和曝出的「農藥殘留」,卻將其從價格和質量兩方面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18萬元一斤的西湖龍井、22萬元一斤的「熊貓茶」、13萬元一斤的信陽毛尖……相對老百姓日常消費而言,這些都堪稱「天價」。
  • 錯過春茶會損失1/3年營收!3月春茶季將啟,鄭州茶葉商戶有何打算
    一年之計在於春茶,這是所有茶商的共識。但在疫情之下,茶葉市場閉市,開店時間未定,客戶不能(敢)上門,春茶產地源頭也面臨著用工難、成本增加的問題,這些,都增加了今年春茶市場的不可預期性。「如果春茶季做不好,我們今年至少損失三分之一的營收。」一茶葉批發商戶表示。
  • 春茶市場"紅"肥"綠"瘦
    27日,記者在濟南茶葉批發市場看到,約半數茶莊都在門口顯眼位置擺放了紅茶招牌,有些茶商還專門對紅茶進行促銷,受此影響,不少本來沒打算買紅茶的市民臨時改了主意。    濟南市茶葉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薛德全說,春季本是綠茶大量上市的時候,秋冬季節才是紅茶的天下。按說現在的茶葉市場應該是「一片綠」,但今年來自南方的紅茶正一點點擴大市場份額,一副摩拳擦掌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