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量採購和醫保談判,對創新藥的機遇和挑戰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醫藥魔方

作者:張自然

2015年國務院44號文發布以來,我國的醫藥研發得以突飛猛進的發展,帶量採購的低價傳遞效應和醫保談判的大幅降價給創新藥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時也伴隨著機遇。

挑戰:縮短市場預期

一、帶量採購:專利懸崖

在我國,長期以來,創新藥專利過期(原研藥)後仍壟斷著市場,直到4+7開啟的專利懸崖才扭轉這一局面,通過了一致性評價的低價仿製藥實現了對高價原研藥的替代,以首批帶量採購的4+7試額增加了30%,而原研藥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則雙雙下降,分別下降了18%和22%(圖1),專利懸崖呈現,使原研藥獨佔市場的傳統周期大幅縮短,創新藥的銷售預期大幅降低。

二、醫保談判:醫保懸崖

所謂「醫保懸崖」即醫保談判成功時價格即斷崖式下降,而非等到專利到期時價格才下降。

過去,儘管醫保目錄更新很慢,但進入醫保的品種一般仍延續較高的定價,但自從2016年首次國家醫保談判開始,高價新藥必須先經過談判大幅降價後才有望進入醫保,到目前為止,共進行了4次(2016-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價格均被腰斬,降價幅度分別為59%、44%、56.7%和60.7%(圖2),大幅降低了創新藥的市場預期,在醫保控費、帶量採購降價大背景下,今年的醫保談判降價幅度仍將較大。

帶量採購的專利懸崖和醫保談判的醫保懸崖,給創新藥的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

機遇:騰籠換鳥、以價換量

其實,帶量採購和醫保談判給創新藥帶來挑戰的同時,也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目前,醫保控費的主要方式是騰籠換鳥、以量換價,即在醫保基金總盤子不再大幅增長的背景下,將通過仿製藥降價和對原研藥替代節省的醫保基金,用於支付新藥的花費(騰籠換鳥),同時,用品種進入醫保後銷售增長的預期換來了藥企的降價意願(即以量換價)。

一、帶量採購:騰籠

到目前為止,已進行了四次國家級藥品帶量採購,分別是4+7、4+7擴面、第二批和第三批,與四次國家醫保談判一樣,都出現了價格腰斬,平均降價幅度分別為52%、59%、53%和53%,按約定採購量測算,每年費用從659億下降到120億,節約了539億元,按報銷比例60%計算,可為患者節省216億,同時為醫保基金節省323億元,這就為更多新藥進入醫保騰出了空間(圖4)。

目前,國家級藥品帶量採購涉及的品種數量和市場區域還較小,僅涉及化學藥的112個品種,尚未涉及中藥和生物藥,在區域上也僅以公立醫療機構為主,尚未大規模涉及民營醫院和零售藥店,在應採盡採的趨勢下,將有更多的品種和更廣的區域納入帶量採購,也將為新藥進入醫保騰出更大的空間。

當然,帶量採購節省的醫保基金除用於支付新藥的花費外,部分還要用於獎勵醫療機構,這也是國家醫保局、財政部發布的《關於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工作中醫保資金結餘留用的指導意見》的要求。

二、醫保談判:換鳥

1、進入醫保的品種數量更多

9月18日,國家醫保局公布,正在進行的2020年醫保談判,通過了廠家申報審查的品種達到751個,其中,僅2015.1.1~2020.8.17之間新批准上市的品種就多達209個,如按2019年(新增)的談判成功率測算,則今年將有120多個新藥進入醫保,與前4次談判成功品種的總數相當(圖5),這與帶量採購為其騰出的醫保空間有直接關係。

這209個通過了廠家申報審查的新藥中,諾華佔了8個,是所有藥企中最多的,其他外企如輝瑞、楊森和賽諾菲分別有7個、6個和5個。就本土藥企而言,恆瑞和正大天晴的最多,各有5個,豪森有4個,百濟神州、歌禮、科倫、人福醫藥和興齊眼藥各有 2 個。

2、進入醫保的速度更快

此前,國家醫保目錄短則4年(2000~2004)、長則8年(2009~2017)才調整一次,很不利於創新藥的發展,自2016年開始的一年一度的醫保談判,大大加快了創新藥進入醫保的速度,如部分第3批醫保談判成功的品種,從產品上市到成功進入醫保的時間間隔已由原來的20個月(如阿法替尼和帕唑替尼)縮短到了不足5個月(如安羅替尼和塞瑞替尼)。

3、以價換量

經談判成功進入醫保的品種,其銷售也實現了快速提升,如2019年11月第四次醫保談判唯一成功的PD-1代表、信達藥業的達伯舒(信迪利單抗),2020年上半年銷售高達9.21億元,而進入醫保之前的2019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銷售額則只有3.32億元和6.84億元;奧希替尼經2018年10月第三次醫保談判成功後銷售也快速上升,2019上半年、2019下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分別達到了4.7億元、7.4億元和8.8億元,藥企通過談判使品種進入醫保,實現了以價換量的回報(對藥企而言是以價換量,對官方而言則是以量換價)。

帶量採購和醫保談判在帶來挑戰的同時,也通過騰籠換鳥、以量換價,為創新藥提供了醫保擴容的機會。隨著帶量採購覆蓋範圍的逐漸擴大以及醫保談判的提速,創新藥進入醫保的數量將更多、速度更快、銷售上升更加迅速。面對帶量採購的常態化和醫保談判一年一次的制度化,挑戰已不可規避,創新藥企唯有主動應戰並承接政策的紅利才是上策。

相關焦點

  • 醫藥股屢創新高明年最大看點是醫保談判和集採
    與之對應的是創新藥代表企業恆瑞醫藥在12月迎來了歷史高點,單月股價漲幅超33%,市值突破6000億元創歷史新高,市值新高時點正是醫保準入目錄談判結束的時候。今年12月國家醫保準入目錄將國產藥PD-(L)1抗體藥物納入了談判範圍。最終恆瑞醫藥(600276.SH)、百濟神州(06160.HK)與君實生物(01877.HK)的PD-1抗體藥物談判成功。
  • 帶量採購+納入醫保,國產抗癌藥格列衛比印度便宜
    在電影中,印度產的仿製藥比原研藥的價格便宜很多,從印度走私仿製藥的男主角成為「藥神」。可如今,「藥神」要失業了!近日,有消息稱國內的格列衛——甲磺酸伊馬替尼片,因為帶量採購政策,價格已經比印度產的還要便宜。
  • 醫藥行業深度報告:挑戰與機遇
    國家談判體系下,國內藥企挑戰與機會並存在當前醫保準入談判和帶量採購這兩種國家藥價談判模式下,國內藥企挑戰和機會並存。挑戰先行,真正全球性競爭來臨,國外製藥巨頭通過醫保準入談判搶佔中國市場意圖明顯;國內醫藥企業估值體系面臨調整,帶量採購成 本控制為王,國內仿製藥公司估值未來逐漸向國外看齊;創新藥醫保準入談 判,進口藥降價入醫保,擠壓國內創新藥市場空間,但同時也為國內製藥龍 頭公司帶來強者恆強的機會。
  • 帶量採購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目的和意義?
    二、帶量採購,砍價砍到見骨頭  11 月 5 日,心臟支架打響了帶量採購的第一槍,但大家都沒想到,第二槍來得這麼快。  9 天后,一場骨科耗材帶量採購談判召開,由山東 7 市聯合開展。  可能大家會好奇,國家帶量採購,為什麼率先拿心臟支架和骨科開刀?  帶量採購,目的就是要擠出高值耗材虛高的價格水分,取消層層代理和回扣。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讓老百姓看得起病。實際上,國家決心大力整治早有端倪。
  • 集採之下,創新藥面臨的不僅是挑戰,更是機遇!
    實惠是真的實惠,看看第三批集採~「單價」<1毛錢的最低中標品種:集採之下,醫藥行業的洗牌,洗掉的不僅僅是醫藥仿製,更是洗出了醫藥創新!所以,超哥認為,集採之下,創新藥面臨的不僅是挑戰,更是機遇!從中標品種數量來說,齊魯和石藥集團無疑是最大的贏家,均有8個產品中標,揚子江有7個產品中標居第2。二、藥品集採倒逼藥企「源頭創新」——專利機遇自2018年12月「4+7」個試點城市啟動藥品帶量採購以來,藥企已經歷三輪「洗禮」。藥品集採不斷擴圍,促使市場競爭更充分,讓老百姓用上好藥、治得好病。
  • 全國首次骨科創傷類和血液透析相關產品市級聯盟帶量採購在淄博進行
    11月14日,全國首次骨科創傷類和血液透析相關產品市級聯盟帶量採購在我市進行,93家國內外生產企業參加現場議價,中選產品將覆蓋七市600餘家醫療機構。砍價砍價 不斷挑戰「看病貴」 醫保談判,分釐必爭,只為讓百姓花最少的錢用上救命救急的好耗材。 「聽說血透設備就要集採了,盼這一天盼了這麼久,總要親眼看看才心安。」
  • 醫保談判首日 中成藥獨家品種降價三成開局!
    要知道,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中成藥製造業的收入和利潤今年前三季度的跌幅均超5%,而且中藥類上市公司營收及增幅也是七大子行業下降最多的,約為-6.3%。利潤更是增速下滑-13.5%,這讓很多中藥企業承壓。  獨家品種躺著都能掙錢的時代過去了,更何況各地也開始對中成藥開展帶量採購。
  • 國家帶量採購落地有什麼影響 4+7帶量採購是什麼意思
    未來可以關注: 產品線長且持續具備創新能力,並有能力做增量的公司 創新毫無疑問是未來非常確定的方向。並且從每一個產品的生命周期來看,需要企業具備持續創新的能力。當前面的成熟產品進入到生命周期的下降階段時,有新產品跟進。
  • |帶量採購|刀刀直|淄博|骨科
    全國首次骨科創傷類和血液透析相關產品市級聯盟帶量採購在淄博進行,中選產品最高降幅94%「三公砍價」刀刀直砍看病貴□淄博日報/淄博新聞網/掌中淄博記者 常旭 魏敬敬 張銳 通訊員 鄧天福 齊迪 報導「舌戰」9小時,
  • 政府企業齊勠力,打造醫藥行業創新高地
    本次論壇聚焦「醫藥創新與產業升級」的主題,領導專家們就中國醫藥城的產業政策、醫藥行業新形勢下的挑戰與機遇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為醫藥行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戰略思路。中國醫藥城黨工委副書記吳翔、標點信息集團董事長吳少彤出席會議並作精彩致辭。
  • 國家醫保談判疊加第四批集採 藥企「瑟瑟發抖」
    因為國家還是鼓勵創新和研發,所以這也直接會體現在價格上。」王穎分析說。  在王穎看來,企業沒有自己的創新或者獨家品種,只是仿製藥的話局面會很被動;有獨家品種或者創新藥的企業,還可以爭取降價的幅度和速度都放緩。「用現有的仿製藥作為收入的基礎,養活企業,用以往賺的錢來投入研發,或者購買創新品種才是解決燃眉之計,但有理想的企業還是要做長遠規劃,買和自己研髮結合。」
  • 江西省醫療保障局藥品和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工作成效新聞發布會在...
    充分發揮了醫保戰略購買作用,切實提高了醫保基金使用效率。2020年元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講到「老百姓常用的許多藥品降價了」,這是對藥品集中採購工作的高度肯定。下面,我從國家集中採購、省級集中採購和跨省集中採購三個層面,向大家介紹我省今年以來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工作的情況。
  • ...拜年信|致醫藥行業中的你:在「拼刺刀」的帶量採購中見證行業...
    就在春節假期前夕,有醫藥公司老總親自飛到上海在第二批全國藥品帶量採購現場「拼刺刀」。儘管大家心裡都有預估,但結果出來的時候,誰都倒吸一口涼氣,再緩緩吐氣,將它變成一聲嘆息。據統計,本次第二批全國藥品帶量採購共77家企業中標,平均價格降幅53%,最高降幅達98.33%。
  • 帶量採購影響才剛剛開始,製藥業的...
    癌症患者:吉非替尼是肺癌的靶向藥。甲磺酸伊馬替尼片和培美曲塞則是癌症患者的常用藥。上表引自醫藥經濟報,價格僅供參考其他藥品會不會跟進降價?目前,試點帶量採購的藥品只有上述30餘種。不過,從《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上海地區補充文件》內容來看,同品種未中選的最高價藥品,也將迎來降價。
  • 一文讀懂「4+7帶量採購」:有什麼好處?如何影響藥企?
    那麼,「4+7」藥品帶量採購指的是什麼?對於藥價、醫藥市場和藥企會產生哪些影響?什麼是「4+7帶量採購」?據人民日報報導,帶量採購是在集中採購的基礎上提出的,指的是在藥品集中採購過程中開展招投標或談判議價時,要明確採購數量,讓企業針對具體的藥品數量報價。
  • 山西省11個市醫保部門全面實現藥品耗材帶量採購
    12月3日,省醫保局傳來消息:我省11個市已全面實現通過組建市域聯盟開展藥品耗材帶量採購,全省三個市域聯盟低值耗材集中採購中選結果將於2021年1月份起執行。  今年年初,山西各市醫保部門從一次性使用醫用耗材入手,分別選擇靜脈留置針、血液透析器、一次性輸液器等低值醫用耗材,開展了集中帶量採購談判議價試點工作。全省11個市首批低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平均降幅超過55%,預計一年可節約相關耗材費用上億元。
  • 利國惠民,應儘早開展「胰島素」帶量採購【愛傳遞】
    胰島素」進行國家藥品帶量採購,可以先從競爭充分、市場份額較大的種類開始。 二 建議依據 (一)儘早對「胰島素」進行國家藥品帶量採購,節約醫保基金。
  • 4+7帶量採購是什麼意思?藥品帶量採購背後透露的邏輯
    「4+7」的招標結果和背後的邏輯,到底意味著什麼?  何為4+7帶量採購?  11月15日,《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文件》在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正式公布,採購目錄共31個品種,多為慢病用藥和常見用藥。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的範圍包括了4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7個省會城市——瀋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共11個城市,因此簡稱為「4+7」。
  • 4+7帶量採購全國擴圍 醫藥股還要跌多少?
    4+7帶量採購全國擴圍開標結果終於要出爐,雖然知道結果不會有多好,但總算是要把預期給兌現了。24日早上,香 港市場的醫藥股就出現大跌。午後,4+7帶量採購全國擴圍開標結果在市場上流傳。部分A股醫藥股出現閃崩行情。京新藥業午後直線跳水跌停,報價11.85元。恩華藥業亦跳水跌停。
  • 國家醫保談判:天價藥更加「接地氣」
    來源:貝果財經國家醫保談判:天價藥更加「接地氣」本報記者/高瑜靜「通過談判,藥價少一分是一分,對於用到這些藥的患者和家屬而言,就是100%的減輕負擔,用得起就意味著希望。」上海市醫保局價採處處長龔波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