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枚「航天」 主題的郵票應該花落誰家?這是個有趣的問題,是早期的同溫層飛行探險郵票?還是火箭郵政的郵票?是航天先驅齊奧爾科夫斯基的郵票?還是第一枚人造地球衛星的郵票?大家一同來探討一下吧。
1.早期同溫層飛行探險郵票
1931年5月27日,瑞士醫學教授奧古斯特.皮卡特(1884-1962)首次搭乘氣球進行同溫層飛行探險試驗成功,最大飛行高度達到海拔15,781米,創下當時人類飛行高度新的世界紀錄。在比利時政府的財政資助下,1932年8月18日上午5時03分,皮卡特教授和來自比利時的柯欣斯先生乘同溫層氣球升空,創下最大飛行高度海拔16,250米的新世界紀錄。1932年11月26日,為了紀念皮卡特教授對同溫層氣球飛行探險作出的貢獻,比利時王國政府郵政機構專門發行了三枚一套的雕刻版紀念郵票,主圖是升空的皮卡特同溫層氣球,圖的右下方文字記錄了皮卡特教授兩次創紀錄的同溫層飛行時間:1931年5月27日和1932年8月18日。
2.最早的火箭郵政郵票
古巴集郵俱樂部1939年10月15日在哈瓦那進行了第一次正式的火箭郵政發射。古巴在1939年發行的「火箭郵政實驗」 郵票,這枚郵票的面值為10分,上面加印了「1939年郵政火箭試驗」字樣,是首枚火箭郵政郵票。
3.早期發射V-2火箭的郵票
1948年11月5日,美國發行了一枚「布利斯堡百年紀念」郵票,郵票圖案表現了德克薩斯州布利斯堡火箭發射基地和著名的V-2運載火箭發射場景,這枚郵票上方標有「布利斯堡百年紀念」(FORT BLISS CENTENNIAL)字樣。該郵票面值為3C,齒孔為10.5×11,刷色為橙紅色,發行量6456萬枚。埃爾帕索市郊的布利斯堡位於美國的一個軍事基地內,建於1848年,1945年德國戰敗後,德國科學家馮·布勞恩帶領一批人員到達布利斯堡,為美國的火箭研製提供全面協助。1946年初到1951年7月,在布利斯堡火箭發射基地研製和發射了70枚左右的V-2火箭。
4.早期的航天科學奠基人齊奧爾科夫斯基的紀念郵票
1951年8月15日蘇聯發行了一套16枚帶有為人類科學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俄羅斯科學家肖像的郵票。一枚上是航天科學奠基人齊奧爾科夫斯基的肖像和一枚火箭。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人類從此進入了利用太空飛行器探索外層空間的新時代。3天後的10月7日,蘇聯發行一枚面值40戈比的《齊奧爾科夫斯基誕生100周年》紀念郵票,數量為200萬枚。該票以齊奧爾科夫斯基肖像為主圖,背景描繪人造衛星和火箭等航天景物,蘇聯專印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紀念郵票在1個月後的11月5日才面世)。
蘇聯1957年11月28 日還發行過一枚在《齊奧爾科夫斯基誕生100周年》紀念郵票下部用黑色加蓋俄文「57年10月4日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字樣的郵票,成為第一枚加蓋文字的人造衛星郵票。
5.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紀念郵票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蘇聯郵政為紀念衛星發射成功於11月5日而發行的兩枚郵票(《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每枚面值 40戈比。郵票的背景呈深藍和天藍兩種顏色,上面畫有地球,一顆衛星在圍繞著它運轉。
6.中國「航天」一詞的來歷
中國「航天」一詞的來歷來源於錢學森先生的提議,1964年1月錢學森在給《航空知識》中提出,大氣層內的航行是「航空」,而大氣層外的航行是「航空間」。1967年9月11日,錢學森首次提出了「航天」一詞。將人類在大氣層以外的飛行活動稱為「航天」,而在大氣層以內的飛行活動稱為「航空」。那麼「航天」提到的大氣層的邊界在哪個高度呢?卡門線是位於海拔100公裡處通常用來作為外太空與地球大氣層的界線。這個定義被國際航空航天標準制定和記錄保存的機構-國際航空聯合會接受。此線以馮·卡門(Von Kármán)命名,馮·卡門是錢學森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時的導師。所以「航天」應該是指 卡門線為界的100公裡外的太空。
7.第一枚「航天」 主題的郵票應該花落誰家?
對於早期1933年人類同溫層飛行探險達到的20公裡的高度的意義,近代航天科學奠基人齊奧爾科夫斯基在1933年發表的看法:「飛向同溫層,對實現我的念念不忘的幻想,也就是同溫層飛機飛向大氣層外以及星際範圍來說,具有很大的意義。自然,這還是一件遙遠的事情。」所以,早期同溫層飛行和預想的同溫層飛機並沒有達到航天科學奠基人齊奧爾科夫斯想要的太空飛行目的。人類同溫層飛行探險達到的20公裡的高度 ,離外太空與地球大氣層的界線100公裡處的卡門線還有很大的距離,所以同溫層飛行還應該屬於大氣層內的「航空」飛行範疇。A4火箭(後改名V-2 火箭)的成功發射在十幾年後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中的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和美國都通過仿製德國 V-2火箭建立了火箭和飛彈工業。1957年10月4日蘇聯用仿製改造後的P-7運載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開創了人類的航天紀元。美國,馮·布勞恩和他的團隊基於V-2火箭技術的基礎上的開發出木星-C探空火箭(Jupiter-C)在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將西方第一顆人造衛星探險者一號成功送上空間。1946年初到1951年7月,在馮·布勞恩領導下,美國布利斯堡火箭發射基地研製和發射的V-2火箭飛行高度已經達到212公裡,突破了「卡門線」。與強悍的V-2火箭相比,古巴火箭郵政試驗中使用的火箭簡直就是個玩具而已。所以本文把1948年11月5日美國這枚「布利斯堡百年紀念」與V-2運載火箭發射場景郵票作為現代航天主題 的第一枚郵票。其實爭論哪枚郵票是航天的第一枚郵票其實並無多大意義,更有意義的是每一枚航天郵票內所承載的那段珍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