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枚航天主題「郵票」之爭

2020-12-13 廣寶軒文化收藏

第一枚「航天」 主題的郵票應該花落誰家?這是個有趣的問題,是早期的同溫層飛行探險郵票?還是火箭郵政的郵票?是航天先驅齊奧爾科夫斯基的郵票?還是第一枚人造地球衛星的郵票?大家一同來探討一下吧。

1.早期同溫層飛行探險郵票

1931年5月27日,瑞士醫學教授奧古斯特.皮卡特(1884-1962)首次搭乘氣球進行同溫層飛行探險試驗成功,最大飛行高度達到海拔15,781米,創下當時人類飛行高度新的世界紀錄。在比利時政府的財政資助下,1932年8月18日上午5時03分,皮卡特教授和來自比利時的柯欣斯先生乘同溫層氣球升空,創下最大飛行高度海拔16,250米的新世界紀錄。1932年11月26日,為了紀念皮卡特教授對同溫層氣球飛行探險作出的貢獻,比利時王國政府郵政機構專門發行了三枚一套的雕刻版紀念郵票,主圖是升空的皮卡特同溫層氣球,圖的右下方文字記錄了皮卡特教授兩次創紀錄的同溫層飛行時間:1931年5月27日和1932年8月18日。

2.最早的火箭郵政郵票

古巴集郵俱樂部1939年10月15日在哈瓦那進行了第一次正式的火箭郵政發射。古巴在1939年發行的「火箭郵政實驗」 郵票,這枚郵票的面值為10分,上面加印了「1939年郵政火箭試驗」字樣,是首枚火箭郵政郵票。

3.早期發射V-2火箭的郵票

1948年11月5日,美國發行了一枚「布利斯堡百年紀念」郵票,郵票圖案表現了德克薩斯州布利斯堡火箭發射基地和著名的V-2運載火箭發射場景,這枚郵票上方標有「布利斯堡百年紀念」(FORT BLISS CENTENNIAL)字樣。該郵票面值為3C,齒孔為10.5×11,刷色為橙紅色,發行量6456萬枚。埃爾帕索市郊的布利斯堡位於美國的一個軍事基地內,建於1848年,1945年德國戰敗後,德國科學家馮·布勞恩帶領一批人員到達布利斯堡,為美國的火箭研製提供全面協助。1946年初到1951年7月,在布利斯堡火箭發射基地研製和發射了70枚左右的V-2火箭。

4.早期的航天科學奠基人齊奧爾科夫斯基的紀念郵票

1951年8月15日蘇聯發行了一套16枚帶有為人類科學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俄羅斯科學家肖像的郵票。一枚上是航天科學奠基人齊奧爾科夫斯基的肖像和一枚火箭。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人類從此進入了利用太空飛行器探索外層空間的新時代。3天後的10月7日,蘇聯發行一枚面值40戈比的《齊奧爾科夫斯基誕生100周年》紀念郵票,數量為200萬枚。該票以齊奧爾科夫斯基肖像為主圖,背景描繪人造衛星和火箭等航天景物,蘇聯專印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紀念郵票在1個月後的11月5日才面世)。

蘇聯1957年11月28 日還發行過一枚在《齊奧爾科夫斯基誕生100周年》紀念郵票下部用黑色加蓋俄文「57年10月4日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字樣的郵票,成為第一枚加蓋文字的人造衛星郵票。

5.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紀念郵票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蘇聯郵政為紀念衛星發射成功於11月5日而發行的兩枚郵票(《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每枚面值 40戈比。郵票的背景呈深藍和天藍兩種顏色,上面畫有地球,一顆衛星在圍繞著它運轉。

6.中國「航天」一詞的來歷

中國「航天」一詞的來歷來源於錢學森先生的提議,1964年1月錢學森在給《航空知識》中提出,大氣層內的航行是「航空」,而大氣層外的航行是「航空間」。1967年9月11日,錢學森首次提出了「航天」一詞。將人類在大氣層以外的飛行活動稱為「航天」,而在大氣層以內的飛行活動稱為「航空」。那麼「航天」提到的大氣層的邊界在哪個高度呢?卡門線是位於海拔100公裡處通常用來作為外太空與地球大氣層的界線。這個定義被國際航空航天標準制定和記錄保存的機構-國際航空聯合會接受。此線以馮·卡門(Von Kármán)命名,馮·卡門是錢學森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時的導師。所以「航天」應該是指 卡門線為界的100公裡外的太空。

7.第一枚「航天」 主題的郵票應該花落誰家?

對於早期1933年人類同溫層飛行探險達到的20公裡的高度的意義,近代航天科學奠基人齊奧爾科夫斯基在1933年發表的看法:「飛向同溫層,對實現我的念念不忘的幻想,也就是同溫層飛機飛向大氣層外以及星際範圍來說,具有很大的意義。自然,這還是一件遙遠的事情。」所以,早期同溫層飛行和預想的同溫層飛機並沒有達到航天科學奠基人齊奧爾科夫斯想要的太空飛行目的。人類同溫層飛行探險達到的20公裡的高度 ,離外太空與地球大氣層的界線100公裡處的卡門線還有很大的距離,所以同溫層飛行還應該屬於大氣層內的「航空」飛行範疇。A4火箭(後改名V-2 火箭)的成功發射在十幾年後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中的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和美國都通過仿製德國 V-2火箭建立了火箭和飛彈工業。1957年10月4日蘇聯用仿製改造後的P-7運載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開創了人類的航天紀元。美國,馮·布勞恩和他的團隊基於V-2火箭技術的基礎上的開發出木星-C探空火箭(Jupiter-C)在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將西方第一顆人造衛星探險者一號成功送上空間。1946年初到1951年7月,在馮·布勞恩領導下,美國布利斯堡火箭發射基地研製和發射的V-2火箭飛行高度已經達到212公裡,突破了「卡門線」。與強悍的V-2火箭相比,古巴火箭郵政試驗中使用的火箭簡直就是個玩具而已。所以本文把1948年11月5日美國這枚「布利斯堡百年紀念」與V-2運載火箭發射場景郵票作為現代航天主題 的第一枚郵票。其實爭論哪枚郵票是航天的第一枚郵票其實並無多大意義,更有意義的是每一枚航天郵票內所承載的那段珍貴的歷史。

相關焦點

  • 航天系列郵票水漲船高
    如2000年發行的《中國「神舟」飛船首飛成功紀念》郵票一套2枚,面值1.6元,目前市價在22元;2003年 《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特別紀念郵票一套2枚,面值2.8元,現在市場價漲到了35元;2006年《中國航天事業創建五十周年》紀念郵票一套2枚,面值1.6元,現在市價8元;2007年,發行《中國探月首飛成功紀念》郵票1枚,紀念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成功升空,面值1.2元,現價8元。
  • 中國第一枚《教師節》郵票設計背後的故事
    我身邊有一位讓我很欽佩的老師,三十多年前他設計了中國第一枚《教師節》郵票,且一直與教師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是有著設計師和企業家身份的老師——張磊。  1986年9月10日,郵電部發行了中國第一枚《教師節》郵票。在這枚郵票發行前一年的1985年1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正式通過了國務院關於設立教師節的議案,並決定在第二年的9月10日發行《教師節》紀念郵票。但根據當時中國郵票的決策、規劃、設計、印製規律,每年的新郵發行至少要有三年的提前量,《教師節》郵票必須特事特辦。
  • 第一枚展現五星紅旗的郵票
    從此,莊嚴的五星紅旗在世界的東方高高飄揚,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象徵的旗幟,曾無數次飄揚在方寸郵票之中,值得藏家關注和研究。  1949年11月1日,由東北解放區旅大郵電管理局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紀念》郵票一套1枚(見圖),郵票圖案以北京的前門為背景,左側半圓形立體齒輪上鮮明印有「1949」的年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紀念」紅色隸書票名,右側是一面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和一顆黃色的五角星且光芒四射,五角星內繪有毛澤東主席揮動左臂的形象,國旗下勾畫岀長城、工廠、機器和群眾遊行隊伍。
  • 新中國第一枚國慶紀念郵票
    原標題:新中國第一枚國慶紀念郵票為了銘記開國大典盛事,1949年11月1日,位於遼東半島的旅大解放區郵電管理局發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紀念》郵票,它是新中國成立後誕生的第一套紀念國慶的郵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紀念》郵票,全套一枚,票幅規格為30×27毫米。郵票圖案以北京前門為背景,左側半圓形立體齒輪上鮮明印有「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紀念」 紅色隸書票名,右側是一面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和一顆光芒四射的黃色五角星,五角星內繪有毛主席揮動左臂的形象,國旗下勾畫岀長城、工廠、機器和群眾遊行隊伍。
  • 劉善文:珍貴的新中國第一枚國慶紀念郵票
    為了銘記開國大典盛事,1949年11月1日,位於遼東半島的旅大解放區郵電管理局發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紀念》郵票,它是新中國成立後誕生的第一套紀念國慶的郵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紀念》郵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紀念》郵票,全套一枚,票幅規格為30×27毫米。
  • 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郵票實寄封。
    曬曬前年拍的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實寄封兩枚,1841年寄出,帶羽毛筆寫的信件內件,信件寫的是十八世紀期間英國商人討論投資事宜,這手這字體太漂亮了。 黑便士是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郵票之父——羅蘭·希爾爵士(Sir Rowland Hill)的「便士郵政法」引發了一場世界郵政的重要革命,同時也導致了世界郵票的女皇——「黑便士」的誕生。1839年8月17日,英國議會通過了實行均一郵資制的1便士郵資法和預付郵資制度。英國政府於1840年5月6日正式發行及使用。
  • 世界第一枚郵票,市場價格上千萬,黑便士郵票
    雖然說現在郵票市場一直很不好,但是還是對於珍惜郵票的影響還是不大的,我國第一枚郵票是大龍郵票,當時的大龍郵票還是和國外學的,那麼世界上面的第一枚郵票是什麼呢,英國在1840年發行的黑便士郵票是第一枚郵票,很多老集郵愛好者都知道的,其市場價格在幾千萬元,這個在拍賣會上都能查到的,都是一些知名拍賣行的拍賣會
  • 第一枚生肖郵票締造價格神話,有它就賺到了
    庚申年猴票一直是收藏界備受矚目的焦點,可謂是整個生肖郵票版塊的旗艦,是整個郵票收藏市行情強弱的風向標。1980年猴票培養和帶動了無數郵票收藏愛好者和投資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收藏投資理念和風格,而藝術大師黃永玉也被郵迷們尊稱為生肖郵票鼻祖。
  •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是什麼樣
    每枚郵票都有自己的故事,但你可知郵票的起源?全世界總共寄出超過1400億封信,現代郵政以簡便,迅速,高效著稱,貼上郵票,填寫地址郵編,投入信筒,就可以等待信件平安到達目的地了。 而郵票的出現對於現代郵政的發展可謂功不可沒。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郵票的早期歷史和發展吧!
  • 世界上第一枚母親節紀念郵票背後的故事
    1934年的第20個母親節,美國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母親節紀念郵票,以紀念這一節日。1934年初,為了紀念第20個母親節,曾任全美士兵母親協會主席的麥克魯斯夫人,向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出在母親節發行一枚紀念郵票,以紀念這一節日。身為總統和集郵愛好者的羅斯福親自設計了這枚郵票的草圖。
  • 世界上的第一枚郵票亮相南京
    在「龍騰盛世生肖賀歲」2012年南京收藏投資交流會暨生肖文化品鑑會上,展出了價值百萬元的「文革」時期珍郵「全國山河一片紅」,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現場拍賣,還有市值180萬的「庚申年猴」整版全品郵票亮相。
  • 世界第一枚郵票剛出來就有人收集郵票了!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是在1840年5月6日由英國正式發行的。這枚郵票圖案採用維多利亞女王頭像,面值7便士。發行當天,大英博物館的約翰格雷專門到郵局買下了這枚郵票,並作為紀念品保存起來,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以收藏為目的收集郵票的人。
  •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來洛
    15日下午,紀念大龍郵票誕生140周年系列珍郵品鑑會在西工區上陽宮文化園舉行,中國郵票博物館首席鑑定專家關鶴舞,著名鑑寶主持人、表演藝術家王剛等人參與活動。>  15日下午,紀念大龍郵票誕生140周年系列珍郵品鑑會在西工區上陽宮文化園舉行,中國郵票博物館首席鑑定專家關鶴舞,著名鑑寶主持人、表演藝術家王剛等人參與活動。
  • 新中國的第一套郵票:四枚異色異值
    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是英國羅蘭·希爾爵士發明的黑便士。中國最早的郵票是清朝的大龍郵票。 郵票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新中國的第一枚郵票。1949年10月8日,我國發行了《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郵票。
  • 第一枚冬奧會郵票竟是錯票!
    這幾天,北京冬奧會修改會徽的事情很多朋友都有聊起來,所以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枚冬奧會郵票的故事。 第一枚冬奧會郵票是美國郵政當局為迎接第三屆冬奧會於1932年1月25日發行。
  • @杭州人 杭州郵政史了解一下 這個展覽還有世界上第一枚郵票!
    展品包括傳統集郵類、郵政歷史類、郵政用品類、航空類、航天類、專題類、極限類、圖畫明信片類、開放類、現代類等十大類。參展作品來自全市區縣(市)集郵協會和行業分會,共展出郵集88部,規模達200餘框。「我是共和國的同齡人,人生見證了國家從站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
  • 新中國誕生的第一枚國慶題材郵票,很多人表示沒見過,一起來看
    新中國誕生的第一枚國慶題材郵票,很多人表示沒見過,一起來看我國自從成立以來,發行了各種題材的郵票,題材鮮明,主題突出。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郵票是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國慶題材郵票。為了隆重慶祝我國的開國大典盛事,1949年11月1日,遼東半島的旅大解放區郵電管理局發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紀念郵票》,這枚郵票是我國成立後誕生的第一套紀念國慶的郵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紀念郵票》全套一枚,票幅長度30毫米,寬度27毫米。發行量10萬枚,停止使用。
  • 世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我國第一套郵票「大龍」,本周二有眼福...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我國第一套郵票「大龍」,世界級珍郵清代紅印花加蓋郵票,都將登場亮相……在開展前夕,錢報記者提前去拜訪今年88歲的林衡夫老先生,聽他講述自己的集郵故事。跨越178年,見到世界上第一枚郵票 最近天氣潮溼,除溼機24小時工作幫助保存杭州集郵圈的郵友們說起林衡夫,都是一股子敬佩。「他手上的郵票寶貝不少!
  • 中國第一枚「世界地球日」郵票首發 IP卡同發
    中新網5月13日電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學會、國家郵政局和中國網通日前在北京舉行了「世界地球日」主題活動———我國第一套「世界地球日」郵票·電話卡首發式。
  • 航天郵票價格上漲 專家認為收藏價值較大
    航天郵票價格上漲 專家認為收藏價值較大 2008年10月07日 11:38 來源:新京報   儘管「神七」郵品尚未在市場上大量出現,但以往發行的航天郵品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價格上漲。記者從多個商家處了解到,去年發行的《嫦娥奔月》(中國探月衛星首飛成功)版票(面值12元)由8、9月份的34元漲到目前的45元左右。而2003年發行的「神五」郵票(全名為《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小版張,面值14元),前兩月已跌至30元左右,目前回漲到約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