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於丹〈論語〉心得》的收穫
於丹〈論語〉心得》的收穫我平時只看一些和地理有關的紀實性的書籍或歷史性的書籍,其它的書籍很少看。仔細傾聽感覺曾經遙遠而枯燥的《論語》一下子就變得豐富和溫和起來。於丹教授用最樸素語言,講述了孔夫子的關愛別人就是「仁」,了解別人就是「智」這一最簡單的道理;《論語》告訴我們的不僅是遇事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予要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後來,我兒子大學畢業回家時帶回來一本《於丹〈論語〉心得》。
-
心靈的盛宴——讀於丹《論語》心得
心靈的盛宴——讀於丹《論語》心得 來源:山西日報 2010年03月29日07:17 春日的午後,手捧香茗,細讀《論語
-
保安員自撰20萬字讀論語心得 夢想在北大做演講
高考落榜後幹了十年保安,譚景偉稱自己這十年理解了《論語》的智慧,並用他對生活的感悟寫出了20萬字的《論語》心得,取名《論語布衣解》。「悲觀地說,我這三十年寡淡得像一杯白開水,樂觀地看,上天有意成全我,讓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譚景偉稱,目前最大的想法是到北大演講自己的《論語》心得。
-
於丹論語心得讀後感
近期仔細讀了於丹《論語心得》這本書,雖不是大徹大悟,但也觸動心靈。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說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主要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
-
成也《論語》,敗也《論語》,我們要重新認識《論語心得》
希望不要信口開河,題目作者另加於丹,北京師範大學學者教授,因《論語》而出名,如今又因《論語》掃地。真可謂「成也《論語》,敗也《論語》」。當初的「偶像」如何淪為「落湯雞」的,公眾的評說紛紜,但有一點是集中在於丹對《論語的心得》之中。我聽於丹的講演,只有兩次。第一次覺得於老師文採飛揚,第二次再聽,發現於丹老師講話的其中一個特點,愛把一句話拆開分為兩句,以對專家級教授來說,很不適宜,因為教授向來以簡潔明了為第一要求。如此說話,給我留下的印象有譁眾取寵之嫌。
-
那年讀《於丹〈論語〉心得》給我的力量
《於丹〈論語〉心得》,此書目錄,是一、天地人之道;二、心靈之道;三、處世之道;四、君子之道;五、交友之道;六、理想之道;七、人生之道。2008 年,北京奧運會,那是全世界的盛會.,更是中國的夢想成真。《於丹〈論語〉心得》,書中於丹教授認為,《論語》的精髓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於人的內心,天地人就會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就會變得無比強大。此書中的這句話給了我力量。它使我意識到,人要有理想的天空,更要有腳踏實地的行動,去面對前途的迷茫。
-
於丹"論語熱"燒到日本 安倍預訂《心得》日文版
不僅是日本民眾、出版商關注於丹的《心得》,政治家們也想借這本書分析未來中國的走向 一本《論語心得》不光紅遍大江南北,甚至在同樣尊崇孔子及其《論語》的近鄰日本,作者於丹的名氣也不脛而走。 孔子後人「搶譯」《論語心得》 安排於丹此行的,是孔子第75代直系子孫、長年在日推廣孔子文化的孔健先生,他現任日本《中國巨龍新聞》總編。年初回國時,聽說於丹的《論語心得》在國內很暢銷,就找來一讀。沒想到,這一讀竟不能釋卷,甚至情不自禁地想把這麼好的作品翻譯成日文。
-
《論語》致孝&應對——學習心得
《論語》致孝-心得:一個儒者的人格,首重孝順。一個人若不孝順而大談利他為民服務的話,一定是虛假的。所以要培養儒家君子要在家庭中盡孝做起,孝是中華民族核心倫理價值。第一次讀《孝經》聖治章第九: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對這句心裡有相應有慚愧有自省。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孝弟"是儒家本體價值,是實施"仁"的具體實踐要求。
-
日本掀起「於丹熱」 安倍預訂日版《論語心得》
孔子後人「搶譯」《論語心得》 安排於丹此行的,是孔子第75代直系子孫、長年在日推廣孔子文化的孔健先生,他現任日本《中國巨龍新聞》總編。年初回國時,聽說於丹的《論語心得》在國內很暢銷,就找來一讀。沒想到,這一讀竟不能釋卷,甚至情不自禁地想把這麼好的作品翻譯成日文。
-
於丹被稱「女孔子」 《論語心得》何以熱日本
《於丹〈論語〉心得》學者於丹寫的《論語心得》在日本大熱。年初《論語心得》紅遍神州大地時,即引起了日本社會的關注,不斷有日本人詢問如何買到《論語心得》,更有人希望得到百家講壇的電視錄影帶。據說,日本首相安倍曾經說過,要先把《論語》讀一讀,才能當好總理。安倍的秘書也說,等日文版《論語心得》9月出版後,首先要一本。《論語》等中國古代經典所宣揚的儒家思想符合日本社會的思想意識。作為高度發達、日趨保守穩定的國家,孔子的「仁、義、禮、智、信」,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語錄與普遍日本人的思想十分吻合。
-
經典不光是用來讀的,還要與生命相融——《論語》學習心得
《論語》這幾年都在讀。《論語》裡聖人的智慧與我們生命生活息息相關。這次有幸聽杜寶瑞老師講《論語》,更加明白了文義及為人處事之道理。禮,是發於心的,用別人舒服的方式為禮,並非生硬自以為是為禮。經典不光是用來讀的,對成年人來說,還要經典與生命相融,活出來。孝,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惟盡心盡禮,方能心安。世俗規範要遵循,而我們內心也是需要與禮相應,誰願意將父母過世後暴屍於野呢?
-
百家講壇:於丹論語心得
;2、於丹莊子心得;3、於丹論語感悟;4、於丹遊園驚夢。北京師範大學於丹教授娓娓道來,為我們講授《莊子》心得。目錄DVD11 夢幻之美2 深情之美DVD23 悲壯之美4 蒼涼之美DVD35 詼諧之美6 靈異之美DVD47 風雅之美內容簡介 《論語心得》是北京師範大學於丹教授做客《百家講壇》,從七個方面,為觀眾朋友講述她解讀《論語》的心得。
-
讀論語名句,學做人智慧【論語心得】第22集
真正受歡迎的人,他們不只用自己的觀念評價別人,也會用別人的眼光審視自己。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用的下別人的錯,才有更多人寬容你。擅長尊重別人的人,總有跟多的善意來敲門。2.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分享書單】於丹《論語》心得
於丹的《論語心得》,我也十分喜歡。看了《於丹論語心得》,我才發現,原來我們現在遇到的很多問題,孔子,都已經給我們解釋過了。開篇的第一句:大家別以為孔夫子的論語高不可及,現在我們必須得仰望他,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我們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簡單的幾句話就說明我們現代生活中也是需要從論語中獲得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的。
-
於丹《論語》心得兩年賣500萬冊 英文版權創紀錄
於丹《論語》心得兩年賣500萬冊 英文版權創紀錄 2008年11月28日 11:51 來源:新京報 昨天是《於丹〈論語〉心得》出版兩周年。記者從中華書局獲悉,《於丹〈論語〉心得》的發行量已突破500萬冊!而它的姊妹篇《於丹〈論語〉感悟》發行量也突破了100萬冊。
-
《於丹(論語)心得》有感
今天禮拜天,閒來無事,又拿出那本我買了許久的書來看,《於丹(論語 )心得》看這本書會給人很多的啟示,可能很多人對她很陌生,很多人很喜歡,也有很多人聽說過不是很了解。她寫的那些成了我閒暇無事之時的必看書,看到了於丹教授對論語的註解,深感自己的淺薄。這可能就是我喜歡她的原因。佛家有一個小故事挺有意思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緣,走到河邊,見一個小姑娘正發愁沒法過河。老和尚對姑娘說,「我把你背過去「。於是就把姑娘背過了河。
-
從於丹《論語心得》看經典的傳播模式
> 從於丹《論語心得而具體到《論語心得》的評價,我則不能同意陳先生「有積極作用就要寬容」的說法,因為這話極模糊,非中庸,卻有點鄉愿。 與陳先生相反,我認為「軟傷」可以寬容,因為「軟傷」是見仁見智問題,只有當與不當,無所謂「傷」與「不傷」,硬傷卻是要儘量避免的。比如要使《論語》走進千家萬戶,就要保證走進千家萬戶的是《論語》而不是別的東西,如果硬傷累累,就難稱名符其實。這是動機與效果的矛盾。
-
《於丹〈論語〉心得》中文版權輸出的啟示
《於丹〈論語〉心得》中文版權輸出的啟示 □中華書局總經理 李巖 中華書局多年來一直在弘揚和傳承中華文化、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方面不懈努力。初步統計,近10年來,該社版權輸出126項、引進269項,其中大部分是哲學、歷史、文學方面圖書。
-
當《論語》與大眾相遇:你有你的心得嗎?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6月24日下午2:00分,由中華書局和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組、曲阜市人民政府發起並攜手新浪網聯合舉辦的中華杯"我的《論語》心得"網絡徵文大賽啟動儀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
-
陳衛平教授:於丹《論語》心得的「硬傷」與「軟傷」
《於丹〈論語〉心得》是當下普及儒學的標誌性讀物,其在《百家講壇》上一亮相,就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邊是大眾稱讚它為醇香好酒,喝得有滋有味;一邊是有些學者列舉其學術「硬傷」,以為如此解讀《論語》不能容忍。我認為即便有這些「硬傷」,也應當對其持寬容的態度。寬容的理由之一:從社會層面來看,於丹的《論語》心得有其積極作用,即喚起了人們對於儒家經典的文化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