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對現代作家的熱愛,讀了賈平凹老師的三部曲作品,每一部都比較厚重,但發現老師的特點就是寫生活雞零狗碎的事情,而且最後都是感人至深。
其實三部曲裡面,可讀性最高的是《浮躁》,然後《廢都》是名氣最響的,而《秦腔》獲得了茅盾文學獎,讀來是最為深沉的,也是最為賈平凹老師風格的代表。
在今年九月份,賈平凹老師出版了《暫坐》最新長篇小說。其實這部書並不算長,也就21萬字左右;可這部書寫的卻是眾生相。更確切地說,是寫的當下女子的生活悲苦與艱辛奮鬥的故事。《暫坐》是賈平凹老師70歲之前的最後一部長篇,如果你熱愛讀書,特別是現代的書,這部優秀的作品不可錯過。
《暫坐》主要圍繞一個名人弈光和十二個女子的關係展開,而這十二個女子,本來她們自己起名為十二金釵,仿的紅樓夢,因為過於通俗,後來她們封自己為「十二玉」。暫坐是個茶莊的名字。賈老師說,起初想寫《暫坐》,也是因為他自己住的樓下一個茶莊搬走了,然後他深深的懷念著茶莊裡面的女子們,她們每人都儀態萬方,優雅高貴,賈平凹老師特想為她們立一個傳,就有了《暫坐》的由來。
這部書,還是日子的破煩瑣碎,這是賈平凹老師的一貫寫作手法,不過這次更多的是人物在對話,而且人物更多。對話有開會的,有報告的,有訴說和爭論,有說是非的。不過眾生說話,何嘗不就是俗世,從而就有了佛渡眾生。《暫坐》裡眾姊妹說各種事,自己的事,社會上的事,說別人在說她們的事,風雨冰雪,陰晴寒暑,吃喝拉撒,柴米油鹽,生死別離,喜怒哀樂。凡是生活,便是生離死別的周而復始地受苦,在隨著時空輪流過程的善惡行為來感受種種環境和生命的果報。
眾生相,其實就是世界,也是人世間,這便是《暫坐》中的故事。我們得信服作家,因為他們有一雙非同一般的洞察力明眸,把生活赤裸裸的擺放在你面前,讓你來評判和感受。書中最後暫坐茶莊的爆炸,也暗合了呼啦啦如大廈傾倒,最後落了一片白茫茫的大地真乾淨,也是樹倒猢猻散。
印象最深的,是夏自花從開始生病住院,然後他們姊妹們輪流去醫院照顧她,直到最後夏自花的離世;其實這中間,梳理了她們姊妹各自的關係,在關係的脈絡裡,尋找著各自的身份和位置。夏自花的婚姻,是極為不幸的,夏自花是一個美麗出眾的女子,她是模特出身,但嫁給了一個有家室的男子,那個男子在最後出現了,他和夏自花雖然有了孩子,可他和原來的老婆,還是沒有離婚,也沒給夏自花名分。感覺夏自花的生病甚至離世,都和她的不幸婚姻息息相關。如果她有段幸福的婚姻生活,那麼她就不會這麼早早地離開人世。
《暫坐》中的眾姊妹們,其實都是單身女子,要麼是沒有對象,要麼是離婚自己獨自過活的。賈平凹老師就介紹說,他在寫作中,最為困難和迷惑的,也就是她們這些女子都不結婚活著離異後不再結婚,其實女子應該是最會戀愛的,但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呢?世上的事千變萬化,情感也不保就不會常變,正如那麼一句話:別說我愛你,你愛我,咱們只是都餓了。
雖然這句話有些殘酷和醜陋,現實中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可以問下身邊的人,他們的婚姻幸福嗎,幾乎沒有人說自己的婚姻過得美滿,不是有這樣的問題,就是有那樣的難題,很多人會說,要不是因為孩子,早就不會再過了。曾經有科學調查,生活中,百分之九十的婚姻都是不美滿的。這也是人類的一種可悲,也是一種情感的無奈。
書為什麼叫暫坐呢,細想我們的人生也就是一場暫坐。在時間的長河中,我們只是來這人世間暫坐一趟,而人和人之間,彼此更多就是暫坐一會,就相互離開了。因此,暫坐,也暗合人生的悲涼與蒼罔。
在書中,賈老師作為一位長者,已經看透許多人情世態,更多的表現出了佛家的透徹與智慧。讀一本書,不能你聽別人說這書是寫什麼的書,而是你要知道這是寫什麼的過程,怎樣寫了什麼。
幸福不是由地位、名望、權力、金錢可以獲得的,幸福是一種沒有任何依賴的存在狀態。有依賴,就會有恐懼。幸福存在於自由之中,在自由之中去認識事實,而不是混亂、困惑。生活是各種關係,是關係的過程,是與他人,兩個人或十個人,與社會建立關聯的過程,需要我們共同面對。所有的行進,都是一種試探和追問啊。
這些都是賈平凹老師呈現給我們的人生智慧。有些是至理名言,讓人讀來警然醒悟,醍醐灌頂;我不自覺地就記錄了下來,作為以後人生道路的參考和提攜。
關於書的寫作結構與手法,這點我是對老師最為敬佩的。掩卷深思,發現都是些雞零狗碎的事,可老師能生生地寫幾十萬的洋洋灑灑大文,還可以把它推進到一種震撼人心的境地,這就是水平。想起那麼一句話:人是性格決定命運,而在書中,是人物性格決定著事情的發展。也許這就是根由。總之,賈平凹老師是現代作家中的鬼才,這是實至名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