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有人告知,實在很難想像在繁華熱鬧的購物中心,會有一家名為前言後記的咖啡書店,抵抗著電影城和電玩城的喧囂裹挾,自顧自地將文藝範演繹得淋漓盡致。
我問店主:「這個店的選址好像和一般的咖啡書屋不一樣,不會覺得吵嗎?」
店主是個有著甜美笑容的姑娘,她隨手抽出一本書晃了晃:「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
繁華深處有清幽
前言後記位於銀泰中心高層,拾級而上,從一樓到八樓,不過是短短一瞬間。然而現在城市的節奏,始終太快,心裡慢不下來。因此在電影城和電玩城之間看見這樣一家書店時,恍惚有了一種時光穿梭感。
爬滿了綠蔭青藤的玻璃門,深棕色的木質外牆,暖黃色的燈牌,低調的內涵裡,承載著時間的厚重,好似在向來往的路人娓娓道著一個老故事。
推門進去,仿佛走入了另一個世界,忙碌的心瞬間安靜了下來。
入眼即是高低有致的木櫃書架,上面擺著整齊的書本和精緻的筆記本,類似於民國時期的圖書風格,詮釋著歲月的質感。一盆綠植佇立在最高的原木柜上,在燈光的投影下顯得生機盎然。店裡的氛圍安靜淡雅,充滿著人文氣息與知性的風格。書籍布置不似平常書店裡那般墨守成規,而是錯落有致,一些書擺在架子上,一些則立在書臺上,不刻板老套,也不顯得過分隨意,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
書臺上還擺放著琳琅滿目的工藝品,形狀各異的玻璃水晶瓶子,精美的復古鐵製花盆,珊瑚狀的陶瓷工藝,雕刻繁複的銅質花朵。它們或含蓄地倚著書本,或姿態優美的立在柜上,仿佛等著懂得的人來垂青。
店的面積不大,140多平方米,裝修也不華麗,反而有一種清新樸素之感。深色的吊頂,復古式樣的吊燈,橘黃色的光從不同的方向匯聚,與木質地板相映成趣,將一切渲染的淺雅而又不失內涵,深沉又不顯得凝重。溫馨感從這個小空間裡流露出來。
閒暇獨處,或是和二三好友來這裡,鼻息裡都是書香和木香,一定會享受一段美好的時光。
當咖啡遇上書屋
有人說最好的生活應該是這樣:午後的陽光,斜斜的照著,倚著木椅,懶懶的陽光懶懶的心,手執一本書,白淨的瓷杯裡,沏著一杯咖啡,還在冒著熱氣。抬頭,看著即將落山的太陽,黃昏依舊,靜水流深。
前言後記裡的生活,完全就是以上文字的拓片。
我想,大抵文藝青年和熱愛生活的人會愛死這裡。
這個不大的空間裡,陳設著3000多種圖書,電影、文學、哲學、經濟、美食,甚至還有文玩類的鑑賞書籍。無論你抱著什麼目的來這裡,都可以尋到自己感興趣的一本。
坐在百年原木長桌旁,或陷在舒適的皮質沙發裡,溫暖不刺眼的光線從頭頂靜靜傾瀉。店員會給你沏一杯拿鐵或摩卡,精緻的藍色陶瓷,隨處可見的綠色植物,玲瓏的飾品點綴。翻開發黃的扉頁,時光的水漪從書頁中緩緩流過,空氣裡瀰漫著咖啡的醇香,一切都顯得韻味悠長。
從櫥窗向外看去,外面的世界無比喧囂;而這裡,時間似乎停滯了。一卷書籍,可以偷走壞心情,偷走喑啞枯澀的時光。一杯咖啡,就消磨了半晌。
曹靖華在《採得百花釀蜜後》裡說:「總之,這些前言、後記,可以說是交給讀者的一把開門入室的鑰匙。」
而前言後記這間咖啡書店,未嘗不是一把開啟心靈旅行的鑰匙。
坐在這裡的時間無須付錢
店內放置著幾個簡樸的木架,古舊的小擺設配合著各式各樣的明信片靜靜地躺在架子上。清新寫意的風景,可愛賣萌的動物,還有古典清雅的文學圖片,一幀一幀,刻滿了一個個故事。我隨意抽出一疊,是關於古代風箏紙鳶的介紹。店主說,這一套買的人不多,現在的年輕人還是更喜歡時尚清新的東西。我笑了笑:「總有一些年輕人是與眾不同的吧。」
「其實來這裡的不僅僅是年輕人,還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一坐就是一整天。」她拿起一本書翻開,那是席慕容的詩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裡面有一句詩是這樣的:「翻開那發黃的扉頁,命運將它裝訂的極為拙劣,含著淚,我一讀再讀,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大概上了年紀的人可以在這種文藝的地方緬懷昨日的時光」。我附和道。
一本書,有前言和後記。前言是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面的文字,後記是書籍正文後面的文字。如果前言是朝陽裡的初綻的花,後記則更像是落日裡的一抹剪影。但此前言非彼前言,此後記非彼後記。這家前言後記,它是一處心靈的棲息地,一個飄著墨香的書店,一個充滿魅力的容身之所。
偶然邂逅,帶著遲疑走進來,才發現這裡別有洞天,靜謐和安逸隔絕了外界的一切喧囂。來到這裡的人,只需要將思緒沉靜,躲進書裡乘涼,蟬鳴和蒲扇悠悠而至,書香和木香清淺緩歸。安靜的心,飛過群山,飛過海浪,最後與藍瓷杯裡的咖啡相遇,仿佛一個站在前門大街灰塵當中的人,逢了一場空山新雨,最後道出的就是斂翠青青春煙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