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走水焙的巖茶,為什麼茶湯會有些渾濁?

2021-01-07 騰訊網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走水焙的巖茶毛茶,曾經喝過很多。

從試茶的經驗看,麻花發現了個問題。

好多沒有真正焙到火的巖茶,泡出來的茶湯都容易帶渾濁,這是怎麼回事?

茶湯渾濁,不是好事。因為從肉眼看,就直觀感覺比較髒,有較多雜質。

但沒有焙火的茶,泡出來的茶湯略微帶一點渾,那要看具體情況。

毛茶的茶湯渾濁,和它沒有進一步精製有關。

巖茶的加工,步驟很複雜。

大致上,茶青鮮葉採摘後,倒青,做青,炒青,揉捻,復炒,復揉捻,才到走水焙。

巖茶的採摘是開面採,和其它大部分茶葉相比,採得相對老一些。

已經達到「開面」要求的巖茶,葉片已經發育得比較成熟,葉表面的蠟質層略厚。

而在巖茶初制時若是搖青太重,或者揉捻太重,那葉片表皮容易部分受損,從而脫離。

這部分脫落下來的植物表皮,會影響茶湯的清透程度。

簡單初制,只經過走水焙的巖茶,毛茶內部的含水量得到進一步乾燥。

但巖茶的條索內,還沒有開始正式焙進火。

再加上,毛茶還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精製,沒有進行色選風選去除雜質等,半成品的毛茶內自然會因為部分雜質的存在,導致茶湯容易被泡渾濁。

話說,也有的人認為品質足夠好(原料好,做青適中,工藝到位)的巖茶,哪怕是沒焙火、沒精製,泡出來的茶湯也不會渾濁。

但客觀來看,這種情況比較少。

比如現在到了七月,進入暴曬暴熱的季節。

要是沒塗上厚厚的防曬,裸著皮膚到海邊去曬上半天。

這一番折騰下,哪怕原先是皮膚再好的人,也能被曬脫一層皮。

從毛茶湯水易渾濁的這點,就能看出來巖茶的做青和揉捻非常重要和關鍵。

揉捻程度的輕與重,不僅影響到巖茶的發酵程度,還會對茶湯的清澈透亮程度造成影響。

從挑潛力股的角度看,如果是一溜的毛茶擺在面前。

那毫無疑問,湯水清一色看起來透一點的,亮一些的,湯色外觀更能佔優勢。

走水焙的巖茶,沒有焙進火。

對合格的巖茶成品而言,焙火是不容缺少的一道工序。

只有焙火,才能鞏固巖茶的品質。

在高溫的焙火下,巖茶條索內的部分雜質會消失。

並經過更進一步的精製和篩分後,巖茶成品的雜質能進一步祛除。

故而,完成系列加工,得出最終成品的巖茶,泡出來的茶湯一定要清澈透亮。

按林馥泉先生的話,「巖茶水色一般須呈深橙黃色,清澈鮮麗,且須以衝泡至於第三、四次水色仍不變淡者為貴。」

從中可以歸納出三個要點。

1、巖茶的湯色一般是金黃,深橙黃色。

發出紅湯的巖茶,大多是發酵程度過了頭,品質不高。

2、巖茶的茶湯要清澈。

一杯好茶,看起來就乾乾淨淨。

清澈明亮,沒有任何雜質。

湯麵上能有光圈感,晶瑩有光澤,從直觀上就能加分。

3、巖茶的茶湯不易淡,不能泡過兩、三次後,湯色就落下去了。

按正常的用蓋碗泡茶,用本派提倡的快出水方法,一泡巖茶的風味展現像是一幅徐徐拉開的山水畫。

巖茶風味浸出的規律,呈拋物線那般。

先是緩緩上升,然後再徐徐下降。

最開始前五、六衝泡茶時,用快速並勻速的速度泡茶,內質豐富的優質巖茶迎來風味釋放拐角點的時機,沒那麼快。

換言之,最少也要等到第六泡左右,快出水的茶湯顏色才會略微變淺,味道逐漸變淡。

等到了拋物線的拐點後,整泡茶已經被泡淡了,後幾衝泡茶要適當延長些許時間,再倒出茶湯,風味浸出更全面,泡出來的茶湯滋味更濃淡適中。

茶湯清澈,是一泡優質巖茶的基礎點。

巖茶的審評過程中,基礎的感官審評標準是這樣的,茶葉必須要做到潔淨,不含非茶葉物質,沒有異味、無異臭、無黴變。

茶湯的狀態要求,清澈明亮。

在審評巖茶的湯色時,往往能看到不少的專業評語。

「**水仙,湯色橙黃,清澈明淨深亮。」

那這些術語,究竟是在說什麼呢?

湯色的術語裡,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針對的是茶湯顏色。

金黃,指以黃色為主,微帶有橙色,有深與淺的區分。

橙黃,黃色中帶點橙色,像橙黃、橘黃色。

紅湯,指茶湯淺紅,或暗紅色,多出現在陳茶或發酵、烘焙過頭的巖茶裡。

淺薄,指茶湯的內質物欠缺,泡出來的茶湯略清淡。

第二部分,要求的是茶湯的清透程度。

清澈,指茶湯清淨,透明,光亮,沒有沉澱。

混濁,指茶湯內有大量的懸浮物,透明度差。

明亮,茶湯深而透明,明淨的概念與之相同。

暗,對應的是茶湯色澤不明亮。

分清這些基礎湯色評審術語,在觀看一杯巖茶的茶湯時,也能說出一點道道來了。

焙火,能鞏固巖茶品質。

焙火,也能確定一泡巖茶的風格。

從巖茶的加工情況看,基本上毛茶的製作早在5月份就完成了。再晚一些,不過是拖到6月。

等到接下來的這一段時間,巖茶都在焙火、審評、焙火這樣的流程裡度過。

毛茶要要一段時間後,才能進行焙火。

焙火後,審評一下巖茶的狀態,準備做再下一步的精修。

故而, 巖茶裡火功較高一些的茶,現在還沒有這麼早就上市。

對巖茶的加工而言,有兩大要點。除了做青,就是焙火。

焙不同的火功,能讓巖茶擁有千姿百態的風味。

現階段的2020年巖茶新茶,成品茶的火功以輕火、中輕火居多。

巖茶的輕火,不是指焙火次數的減少,簡單焙一、兩次就直接成型。

具體的還是要看每戶茶農在制茶時的焙火風格,以及做青的狀態。

將巖茶每焙一道火,造成的變化都不一樣。

相對火功較高的足火茶。整體上中輕火的巖茶,焙火溫度和焙火次數、時間都要少一些,條索內吃到的火沒這麼深。

從幹茶外觀上,輕火,中輕火的色澤常以咖色/褐色居多,顏色不會太深。

如果幹茶看起來特別綠,並且聞起來也沒有任何一絲烘焙香氣,焦糖香弱的茶,那不能算輕火。這種沒有一點焙火痕跡的巖茶,是走水焙的嫌疑特別大。

區分走水焙和輕火茶,看幹茶,聞香氣,甚至看茶湯的清透程度,都能作區分.

走水焙的茶,火沒有焙到位的巖茶,湯色都容易帶點渾濁感。

喝茶,本質上是修身養性的一件事。

除了香氣滋味上的審美,視覺觀感上的審美也很重要。

對廣大茶友而言,茶湯渾濁鐵定不是好事。

走水焙的毛茶,還沒焙進火。

這樣的茶,哪裡能有半點巖茶該有的味道嘛。

更何況,毛茶泡出來的湯,還更容易渾濁。

加上這一點,更是讓人不能原諒了。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和星巖:巖茶茶湯裡的學問,你知道多少?
    ,例如正巖產區的土壤肥沃,供給茶樹生長的營養元素豐富,茶樹吸收的健康元素更多,茶湯最終表現為清澈、明亮;而洲茶的土質多為黃土,茶樹吸附的塵土更多,茶湯最終表現為略帶渾濁。從上面幾點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不論茶湯色澤的深淺,從視覺上看一杯好巖茶的茶湯一定是清澈、明亮不渾濁的。在我們平時泡茶的時候衝泡時間、衝泡次數、衝泡方法也會造成茶湯顏色的影響。衝泡時間指的是在衝泡的時候出水快慢,「坐杯」是會影響茶的湯色的。
  • 白茶、綠茶、普洱茶都不焙火,為什麼就巖茶要焙火呢?
    前有「茶湯裡的茶皂素是好東西,是茶湯的精華」,後有「梅子酸就是武夷酸」。當然,這些都是人云亦云的說法。其實都不對。真理只掌握在少數人那裡。要是在學習的時候從了眾,隨了大流,沒有自己的觀點,那這個學茶的過程就要走彎路了。
  • 茶圈怪談,喝武夷巖茶的頭道茶湯,會導致結石?
    再看了很多介紹巖茶的視頻/文章/直播後,他更是看暈了,不知該信誰。他之前聽朋友說,喝巖茶之前要留一杯頭湯。但是今天又從*老師那聽到了一個驚悚的說法,「喝巖茶的頭道茶湯,會導致結石。」嚇得小A茶友一連在後臺發了多條留言,想問問麻花的看法。點開一看,哎,這不又是一則典型的茶圈怪談嘛!
  • 正念茶修:了解巖茶
    5 巖茶的生產工藝焙火工藝,是一大難度。增加一度、多一分鐘焙火,都會對巖茶的品質產生巨大的影響。按照焙火的程度,分為欠火、病火、輕火、中火、足火、高火。欠火茶即巖茶沒有充分焙火,導致巖茶的品質被破壞,多見於只經過走水焙的毛茶或因為發酵不足、不敢深焙的茶,為不合格的火。
  • 答疑解惑,輕火武夷巖茶裡黃色的葉片,到底是個什麼存在?
    遠在千裡外的李麻花接收到茶友的信息,自然要答疑解惑,輕火巖茶裡的黃片,到底是個什麼存在?輕火茶裡的黃片,是什麼?這些黃片,看著似自然曬乾的橄欖,微微帶有黃綠色。這些黃片,是一些相對比較老成的葉片。大部分的巖茶,以一芽三四葉的為標準採摘, 倘若採摘時手速快,不下心把第五六葉也採摘下來,那麼,就會出現一些美麗的意外。
  • 如何區分輕火巖茶、中火巖茶和足火巖茶?花3分鐘就夠了!
    有些說不清道不明。解讀成「巖骨花香」,這「花香」倒是很好理解,那這「巖骨」呢?巖茶為什麼又會有骨頭呢?這就是為什麼專家學者要花上一輩子時間去研究巖茶的巖韻。而巖茶的山場,也是一大神秘話題。巖茶的山場,主要體現在不同種植地的氣候、土壤對巖茶品質的影響。
  • 喝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頭道茶湯是倒是留?
    喝武夷巖茶,頭道茶湯,在那些喝茶老江湖眼中,是還魂湯一般的神奇存在。在第一道茶湯中,有不少巖茶揉捻後留下的口感物質,不少喝巖茶經驗老道的人,會將其放到最後喝,待到一衝衝茶味喝過後,在回過頭,細輟品嘗頭道茶淳和的滋味。這樣喝了能讓人精神為之煥發的茶湯,被視作還魂湯一樣的存在。
  • 經驗之談,從茶湯顏色分辨巖茶的火攻!
    有的是淺黃色,而有的巖茶是橙紅色,甚至有些紅褐色?不少茶友都很好奇:「同樣是巖茶,這巖茶的湯色咋就差別這麼大?難道是質量不好?」今天這篇文章,村姑陳就與茶友們一起來探索一番關於巖茶湯色的奧秘。說的通俗些,巖茶茶湯有這麼多顏色,主要是因為色素的不同。巖茶的湯色主要來源於茶黃素、茶紅素、兒茶素氧化物、黃酮類及多酚類物質。組成茶多酚的有花黃素與花青素,這些物質大多能溶於熱水的有色物質。其中花青素的種類很多,有黃色、有綠色。兒茶素在加工過程中,會發生部分氧化,變成極易溶於熱水的黃色物質。
  • 倒茶時茶湯渾濁?不明白哪裡出了問題?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茶湯不夠透亮,反而有些許渾濁。這泡剛剛衝出來的普洱茶湯,和小青之前聞到的香氣,怎麼一點也不匹配呢?小青開始疑惑的看著老師傅了,懷疑他是不是拿外山茶忽悠小青呢。「師傅,這茶湯為什麼有點渾濁啊?」原來隨著近幾年,普洱加工工藝的不斷精細、認真,因工藝而導致的茶湯渾濁現象已經是越來越少,可以說幾乎是沒有的,但世事無絕對,總有那麼幾個漏網之魚。但是這方面的原因只會導致輕微的渾濁,而且不是第一泡茶湯。
  • 普洱茶茶湯渾濁是什麼情況,是茶葉不好嗎?
    一、冷後渾普洱茶內質豐富,有幾百種化學成分,茶湯會出現「冷後渾濁」的現象。熱茶湯通透明亮,放涼後茶多酚結合其他物質形成不溶於水的絡合物,使茶湯渾濁。如果重新加熱後,渾濁消失,茶湯恢復透亮,可判斷是「冷後渾」。冷後渾屬正常現象,茶友不必介懷。
  • 信陽毛尖衝泡出來的茶湯,為何湯色會顯得渾濁不清澈呢?
    信陽毛尖衝泡一杯,茶水渾渾不透明,不是茶葉裡的髒東西,而是茶葉嫩芽上的「毫毛」,水一衝,都掉在茶湯裡。只有信陽毛尖才會有。信陽毛尖衝泡出來的茶湯渾濁,很多人會碰到這樣的情況,那麼為什麼湯色會顯得渾濁不清澈呢?其中的原因與其衝泡方式、白毫量以及製作工藝有關。
  • 為啥普洱茶的茶湯會渾濁,具體原因你了解嗎?
    有時候我們喝茶會以茶湯的好壞來評定該茶葉是否是好茶。在我們衝泡普洱茶的時候,有時會發現茶湯很渾濁,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個:一是芽頭居多,茶葉顯毫;二是茶多酚與空氣接觸氧化,茶湯易變色;三是普洱茶餅製作過程中附著的雜質。
  • 武夷巖茶的頭道茶湯是什麼?是俗稱的「還魂湯」,還是孟婆湯?
    他之前聽朋友說,喝巖茶之前要留一杯頭湯。但是今天又從*老師那聽到了一個驚悚的說法,「喝巖茶的頭道茶湯,會導致結石。」嚇得小A茶友一連在後臺發了多條留言,想問問麻花的看法。點開一看,哎,這不又是一則典型的茶圈怪談嘛!
  • 在衝泡碧螺春茶時,為什麼泡出來的茶湯,顯得渾濁不清澈?
    我們平時衝泡碧螺春茶的時候,香氣,滋味,口感都不錯,但就是茶湯渾濁不清澈,喝茶的心情往往會受到影響,甚至,還會糾結於茶湯中的不明物,而放棄品飲。喝著清澈透亮的茶湯,總是能讓人心情愉悅。如果遇到的是一款茶湯渾濁的茶,難道這款茶就不是好茶嗎?
  • 你泡的茶湯總是很渾濁!可能是這些情況引起的
    第二種情況,如果有些餅茶壓制的比較緊,或者是沱茶,撬茶時撬的很碎,衝泡時碎末多,也會導致茶湯渾,像龍珠就很少會有這種情況。 第三種情況,有些茶葉片肥壯,尤其非常顯毫,絨毛比較多,衝泡時茶湯中毫毛比較多,茶湯也會表現不通透,這種情況多見於春茶的生茶; 第四種情況,
  • 紅茶放冷後變渾濁,還能喝嗎?
    除了武夷巖茶,武夷紅茶一直以來也是頗受關注。這不,最近有茶友問到十三夷,說自己託朋友從武夷山桐木關茶農手裡購得一款正山小種紅茶,剛衝泡時茶湯確實清澈透亮,湯色也是極好看的。可因臨時有事外出了一會兒,再回到茶桌時,發現冷卻的茶湯竟然變得渾濁,這是怎麼回事呢,是不是紅茶質量不佳所致,還能喝嗎?
  • 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普洱茶,可以根據茶湯湯色判斷品質嗎?
    因為茶葉的品類太多,每一款都有著不同之處,白茶,紅茶,巖茶或者綠茶都不盡相同。 比如,看一款茶的湯水是否渾濁,是否帶有雜物等等。 好茶的湯水,清澈透亮是最低的要求,要是這個要求都無法滿足的話,一款茶的湯水渾濁不堪,帶有雜質,那麼這款茶也就不建議大家繼續喝了。 喝多了對身體或許會有所損耗啊。
  • 武夷巖茶不同程度的炭焙及品質呈現
    武夷巖茶獨特品質的形成除了做青之外,烘焙工藝尤為重要,其技術性也最強,是形成武夷巖茶特有香氣和獨特的茶湯口感風韻的關鍵工序。武夷巖茶烘焙的目的與作用  傳統武夷巖茶製法可分為十三道工序,即萎凋(兩曬兩晾)、做青(搖青、做手、靜置)、炒青、揉捻、復炒、復揉、初焙(毛火、走水焙、搶水焙)、揚簸、晾索、揀剔、復焙(足火)、團包、補火。
  • 什麼是返青,巖茶返青對滋味有何影響
    ,茶葉放久了,再拿出來泡,會不好喝了,這就是茶葉經過長時間的存放,導致返青。有人說"返青"的巖茶,用手輕微的捏,幹茶會有點溼軟,其實不會,茶葉吸收一點水分都會導致其"返青",如果用手捏會高就變得有點溼軟,那這水分吸收得有點多。
  • 為什麼有的巖茶衝泡之後,會有油味?村姑陳幫你點出三個原因
    為什麼有的巖茶衝泡之後,會有油味? 做茶這麼久以來,每天收到的關於巖茶的諮詢,比白茶的,要多很多很多。 看來,列位看官對巖茶的認識,相較於白茶,更缺乏,更粗淺。 想來是李麻花文章寫得不夠精細之故,該打屁股。嗯,今年她就不要發紅包回家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