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筆為劍記錄戰「疫」
——致敬廬陽區四裡河街道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鄭家美惠
2020年春節,一場疫情突如其來,中華大地全員戒備,共同抗疫。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務必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而這其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自己手中的工具,去記錄這個特殊的時期,記錄身邊感人的點滴,竭盡所能地傳遞社會正能量。
00後小姑娘的「大」決心
如果說起00後,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可能還是青澀、幼稚的代名詞,但如果你用這樣的眼光去看鄭家美惠,你就太小看她了。不滿20歲的鄭家美惠是一名00後的城管宣傳人員,去年12月剛剛入職合肥市廬陽區四裡河街道城市管理部。本以為可以有條不紊的慢慢鍛鍊自己的時候,疫情爆發了。這對這對剛走出校園不久的她來說,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和難得的人生歷練。
「剛開始也是挺害怕的,但是畢竟已經從學校裡走出來了,現在在工作中崗位上,我覺得就應該學著大人的模樣去做好崗位上自己的本職工作。同事都在奮戰,我也不能退縮。」鄭家美惠回憶起疫情剛發生那會,仍然記憶猶新。社會閱歷尚欠的她,只覺得應該「學著大人的模樣做好工作」,但這份決心,卻彌足珍貴。
1月25日大年初一,鄭家美惠和城管部其他26名同事一起在請戰書上鄭重地籤下自己的名字,要求加入抗疫一線工作。這可能是她前20年的人生中,籤過的最沉重的名字,因為這意味著,她將拋去年齡的禁錮,和所有抗疫一線的戰士們一樣戰鬥。「單位同事的積極和熱情感染了我,既然我在這個崗位上就應該去做這個事情。」鄭家美惠並不覺得自己的決定多麼偉大,也許在別人眼中她還只是個小姑娘,但她偏要讓所有人看到,她的「大」決心。
以筆為劍戰疫中的「特殊力量」
「疫情工作總結起來一個字就是「累」,但很溫暖。」回憶起疫情期間的工作,鄭家美惠有太多難忘的記憶,「下大雪那天,因為當時各小區的卡點就是一個特別漏風的紅帳篷,條件就是簡陋,之后街道臨時調來了貨櫃,還送來了薑茶,那時候就很感動。」有時候感動來的就是這麼單純,一杯冬天裡的熱茶就夠了。
也許是學美術多年體內的藝術細胞使然;也許是出於一名城管宣傳人員的責任感使然,鄭家美惠逐漸開始用畫筆記錄戰疫中的點滴。第一次創作就是在籤請戰書時,可能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緊張嚴肅又鼓舞人心的時刻,鄭家美惠突然來了靈感,美術專業畢業的她很快就創作出了一幅水粉畫,27名身著藍色制服佩戴藍色口罩的城管隊員躍然紙上,畫面下方的請戰書和一枚枚鮮紅的手印格外醒目。
自此,鄭家美惠筆耕不輟,陸續創作了許多美術作品。她說,她的靈感主要來源於身邊的同事。因為是宣傳工作出身,她對社會熱點事件、新聞事件都保持著高敏銳度,每天都會通過手機、電視關注到醫護人員救治患者的場景,所以她的很多作品都是這類題材。其中一幅描述的是4位醫護人員推著一名患者衝向手術室的畫面,繪畫採用速寫的方式,非常寫實,令人動容。
還有一幅畫描繪的是兩名身著厚重防護服的醫護人員,額頭滲出汗水,雖然看不到面容,但是眼神從容自信,似乎正在微笑,他們比出的大拇指的手勢,讓人充滿信心,整幅畫面簡單樸實卻震撼人心。這些畫,使得鄭家美惠成為戰疫中的一股「特殊力量」。
「我的這些畫,有執法人員有醫務工作者,他們眼裡只有群眾而沒有危險,他們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我覺得他們特別了不起,深受感動。」鄭家美惠如是說,「畫畫是富有情感的事情,鏡頭是定格的一個瞬間,書寫時光的人,總有一天也會隨時光老去,但這些曾經見證並記錄的瞬間,永遠都在那裡,鍛造青春最美的芳華。」
是的,總有一天這個時代的人都會老去,疫情時期的記憶也會逐漸模糊。但這些被記錄、被刻畫下的瞬間,卻可以永遠保存,當年的那份感動,那份一往無前、捨身忘我的精神,也將永遠鐫刻在世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