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位於四川樂山市市中區凌雲路2435號,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形臥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的組成部分。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
觀景大佛像
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
大佛為彌勒佛坐像,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佛像通高71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是我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爬九曲棧道九曲棧道是與修建佛像同時開鑿的,位於大佛右側的石壁上,自上而下盤旋至大佛腳,被詩人們譽為「崖壁上的交響詩」。它削壁穿洞,架虛構空,藏奇露險,婉蜒曲折,似一條騰空而起的巨龍,隱藏在樂山大佛左側棲鴛、兌悅兩個峰的懸崖絕壁間。
觀「樂山睡佛」
樂山睡佛全身長達4000餘米,佛頭、佛身、佛足由烏尤山、凌雲山和東巖聯襟而成,四肢齊全,體態勻稱,面目清秀,安詳地漂臥在青衣江山脊上,仰面朝天,慈祥凝重。
拜訪凌雲寺
凌雲寺建於唐代,後荒廢,今寺為明、清所建。
凌雲寺建築雄偉,布局嚴謹,是由由天王殿、大雄殿、藏經樓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築。目前,凌雲寺已開闢成「樂山大佛陳列館」,館內陳列大量實物、文獻等,展示了樂山大佛九十年建造史和歷代維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