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交通大學類腦計算與智能學術研討會舉行

2020-12-19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2018年11月23日,由上海交通大學腦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智能交互與認知工程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和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仿腦計算與機器智能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18上海交通大學類腦計算與智能學術研討會在交大閔行校區電院3號樓200號報告廳召開。

出席本次研討會的嘉賓和專家有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兼職教授張鈸,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員、IEEE Fellow王飛躍,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杜久林,中國科學院計算所陳雲霽研究員,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IEEE Fellow郭天佑,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IEEE Fellow李遠清,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洪波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杜一平教授、童善保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微納電子學系劉景全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呂寶糧教授、張麗清教授、盧宏濤教授、趙海教授、俞凱特別研究員等。來自全國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公司的120餘名專家學者、技術人員和研究生參加了會議。

張鈸院士首先做題為Towards a Robust and Explain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報告。他針對目前深度學習方法存在的問題,即魯棒性差和不可解釋性,介紹了三類解決方案,分別是:數據驅動結合知識驅動,跨學科研究尤其是神經科學,以及常識和常識推理。針對這三類方法,他列舉並分析了國外學者以及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

王飛躍做題為「平行認知:認知科學的回顧與展望」的報告。他首先介紹了認知科學的起源,認知革命及其主要成果,還有錢學森等中國學者對此做出的努力。平行認知的關鍵就是從大定律小數據到大數據小定律的轉換。他認為人類進入三個軸心時代,即人性、理性和智性覺醒,平行認知是關鍵。

杜久林介紹了大腦的複雜性,對人腦和斑馬魚腦進行了比較。由於斑馬魚腦的系統比較簡單,可以通過活體成像等方法,探索魚腦神經元細胞的工作機理,了解魚腦的結構和神經元之間的連接。他認為在解析斑馬魚全腦神經聯接結構和功能圖譜後,有望將斑馬魚大腦結構和功能原理的研究成果應用於類腦計算與智能。

陳雲霽指出,深度學習處理器的出現主要出於兩個原因:深度神經網絡是迄今為止智能信息處理最好的模型,但通用的CPU和GPU處理人工神經網絡效率低下。針對傳統的ASIC結構無法解決深度學習大量計算需求的這一問題,他們引入了硬體神經元虛擬化、深度學習指令集和稀疏神經網絡處理器結構三種解決方案,成功地開發了寒武紀晶片並在華為手機等產品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

與會專家圍繞類腦智能研究、腦機交互、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等主題分別發表了精彩報告。

上海交通大學類腦計算與智能學術研討會於2015年第一次舉辦,迄今已舉辦四屆。研討會聚集了國內類腦計算和智能領域的頂尖專家,介紹領域內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國內外研究動向。

相關焦點

  • 首屆科技人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為回應上述問題,2019年10月10日至12日,「首屆科技人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四十周年高端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召開,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協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哲學與人文國際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Philosophy and Human Sciences,UNESCO)、亞洲新人文網聯
  • 上海交通大學「仁術濟世,刊學同行」研討會舉行
    為落實《關於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加強學校醫學期刊質量與服務建設,促進學校醫工交叉學科的融合發展,期刊中心攜手上海交通大學女教師女醫師學術交流協會,聯合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於2020年11月27日下午在張元濟講堂舉辦「仁術濟世,刊學同行」研討會,近30位來自仁濟醫院五本學術期刊編輯部的編輯老師及學校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應邀參會
  • AICC2018人工智慧大會詮釋「計算改變世界」
    北京時間2018年9月12日,AICC2018人工智慧計算大會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本次大會由中國工程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主辦,亞洲超算協會和浪潮集團聯合協辦。大會旨在圍繞AI需求研討AI計算,促進AI技術創新與合作發展。本次大會將有2000多位來自網際網路、金融、公安、能源、醫療、科研院所等行業領域研究人員、開發者、用戶和工業界代表參加。
  • 第五屆上海交通大學創新設計論壇舉行
    12月18日—19日,第五屆上海交通大學創新設計論壇在滬舉行。本次論壇以「數字增強創新,設計賦能轉型」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在創新設計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做主題報告,分享並探討知識網絡時代背景下創新設計的發展趨勢和應用案例。同時,論壇設立創新設計主論壇,藝術與智能設計主題論壇暨設計計算與設計智能研討會、體驗與互動設計、設計管理和社會創新等並行主題論壇。
  • 首屆全球華人城市治理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
    6月11日-12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聯合主辦,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南開大學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學公共政策系和中國留美公共管理學會合辦的「首屆全球華人城市治理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舉行。
  • 類腦計算系統讓通用人工智慧或將不再科幻
    如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美國德拉瓦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科研團隊的一項突破性研究,或將加速類腦計算和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的到來。
  • 「深地液氙暗物質、中微子探測」 國際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四川...
    2020年12月1日-2日,由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李政道研究所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四川研究院承辦的「深地液氙暗物質、中微子探測」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dark matter detection and neutrino physics with deep underground
  • 「智能計算與應用」同濟大學數學中心揭牌成立
    11月24日,「智能計算與應用」同濟大學數學中心成立揭牌儀式在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致遠樓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石鐘慈,中國工程院院士崔俊芝,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平文,校黨委書記方守恩,教育部科技司基礎處副處長李人傑,校長助理童小華以及來自教育部、上海市教委領導,中國科學院、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的專家學者,以及數學科學學院師生代表逾百人出席了揭牌儀式,儀式由副校長顧祥林主持。
  • 「八仙過海」比拼類腦計算—新聞—科學網
    路演現場,學生在向參觀者解說團隊作品。 10月的清晨,涼風習習,就連平時人來人往的清華大學校園也透著秋意,只有寥寥幾人行色匆匆地趕著路。位於清華校園東側的羅姆樓前也是如此,除了停滿的車輛,再無行人。 類腦計算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向外探索宇宙,探測著浩瀚宇宙深處的引力波。而向內,科學家們也在不斷地剖析著人類自身。這其中,人腦也是一個神秘的「宇宙」。人類試圖賦予計算機以人腦的「思維」與「智慧」,模擬人類大腦儲存和信息處理的基本規律,這種基於神經形態工程發展起來的新計算技術就是類腦計算。
  • 第四屆「人工智慧與未來法治」學術研討會在貴州大學召開
    2020年11月27日-28日,「人工智慧與未來法治」學術研討會在貴州省貴陽市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山東大學法學院、西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和貴州大學聯合主辦,貴州大學法學院承辦,並獲得了《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支持。
  • 外語課堂教學的實證研究研討會_學術講座_上海交通大學新聞學術網
    常輝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當代外語研究》國際第二語言加工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二語習得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英語教學研究分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語言學研究會常務理事、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Studies聯合執行主編、《第二語言學習研究》副主編、《教育語言學研究》編委。
  • 設計教育理念國際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成功舉行
    2019年11月20日-21日,以「設計教育應對當下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為主題的設計教育理念國際研討會成功舉行。本次研討會由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主辦,雲集了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義大利、荷蘭、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近100位世界著名大學的知名學者、設計教育專家出席,旨在針對建築、風景園林、設計、城市設計教育等設計類學科領域內的教育現狀進行深入思考。
  • 計算領域學術前沿動態:高性能計算與量子模擬研討會在深圳超算舉行
    由鵬城實驗室量子計算研究中心和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聯合主辦的「高性能計算與量子模擬研討會」11月1日在深圳超算舉行。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鵬城實驗室、南方科技大學、中山大學、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鴻之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校、機構及企業的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並圍繞著中國量子計算研究的進展、未來超級計算機與量子計算機的應用領域等進行深入探討。深圳超算中心主任馮聖中研究員主持了本次研討會。
  • 新世紀中外"合拍片"大型學術研討會在上海戲劇學院舉行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主辦,上海戲劇學院電影學學科、《當代電影》雜誌社承辦,上海電影家協會、上海影視戲劇理論研究會協辦的「資本、文化:中國電影的『破』與『立』——新世紀中外『合拍片』大型學術研討會」在上海戲劇學院舉行。
  • 上海交通大學-滴滴出行聯合實驗室年度研討會舉辦
    2019年6月10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滴滴出行聯合實驗室年度研討會在軟體大樓專家樓舉辦。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約翰·霍普克羅夫特計算機科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和滴滴出行的專家學者參與了本次研討會。
  • 新時代,新海派:第十九屆海派文化學術研討會暨海派文化與香山文化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由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指導,上海大學主辦,上海大學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廣東省中山市社科聯、中國區域文化專業委員會共同承辦,上海大學博物館(海派文化博物館)協辦,上海宋慶齡研究會、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特別支持的「新時代·新海派——第十九屆海派文化學術研討會暨海派文化與香山文化學術研討會」於11月14日在上海大學寶山校區國際會議中心順利舉行。
  • 「上海大學與五卅運動」學術研討會在滬召開
    (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5月30日,為紀念「五卅運動」發生95周年,上海大學與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上海紅色文化研究院、上海市中山學社、上海市歷史學會聯合主辦的「上海大學與五卅運動」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大學召開。
  • 同濟大學聯合主辦首屆全國智能建造學術大會,用人工智慧賦能建築...
    -19  瀏覽: 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同濟大學、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同濟大學承辦的首屆全國智能建造學術大會,12月17日在上海舉辦,大會以「數字孿生與智能建造」為主題。
  • 「大數據、公共管理與城市治理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
    6月1-2日,「大數據、公共管理與城市治理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舉行,本次研討會由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聯合主辦。來自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荷蘭、國內十餘所高校的數十位專家學者,以及來自騰訊等相關業界人士參加了研討會。
  • 國際大學生類腦計算大賽舉辦
    本報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趙婀娜)10月19日—20日,2019年國際大學生類腦計算大賽在清華大學舉辦。本屆大賽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科研院和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承辦,吸引了國內外科研機構的200餘支隊伍報名參加,參賽作品涵蓋硬體、算法、應用等多領域,最終組委會評選出16支隊伍晉級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