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月薪過萬,嘴上說不如小縣城月薪5000,但為何不願回去?

2020-12-17 小生探職場

當代年輕人畢業之後,70%以上的畢業生都會選擇去大城市打拼,因為在他們的認知裡面,他們深知城市的差距,在對於自己未來就業,職業發展,安家置業方面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

對於大城市充滿期待,抱有高預期和高期待。如果說對於大城市的生活沒有一定的輪廓認知的話,多數人對於小縣城的生活想必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不方便的交通,很慢的生活節奏,一到晚上就是出來遛彎和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在小縣城的生活壓力不大,但是作為一個年輕人來講,有種說不出來的排斥感。

於是,很多人選擇到大城市去追尋自己的夢想,踏進城市的第一刻,就覺得這裡的一切都好,這裡有更多的工作機會,這裡有最前沿的行業知識,這裡有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這裡有自己喜歡明星的演唱會。

於是在心裡默默發誓:「一定要在這裡紮根下來,再也不回去了。」

在這裡工作1年,2年,慢慢開始發現現實並沒有剛來的時候想像的那麼好,對於這座城市和對自己的期待也沒有那麼高了。

高昂的房租和生活成本,讓很多人不斷搬家更新出租房住址,用長時間內的通勤來換取較低的居住成本。口袋裡的錢總是發了還,還了繼續欠,一直在流通但從未有積蓄。

而且無論是生活在小縣城還是大城市,人總是有一種通病,總覺得自己過得不如別人,就像大家考取體制內工作的「圍城」現象一樣,裡面的人總覺得自己的生活過得不如外面的人好,但是外面的人又在羨慕裡面的人,拼命竭盡全力在往這個圈子裡面擠。

不知道你是否聽過這樣的例子,在北上廣月入過萬的人,總覺得自己比不上三線小城月薪三四千的人的生活,覺得人家那才叫生活,自己是生存。

而且即使他們覺得自己在大城市的工作生活沒有小城市好,他們也不會立馬捲鋪蓋回去,嘴上說著羨慕,但是在行動上卻是毫無表現的。

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是你對大城市認識得不夠透徹,還是你對小縣城的誤解太深

實際上我們從大環境上來講,近年來南方的一些新一線城市吸引年輕人的能力不斷增強,毫無疑問,對於年輕人來說,首選的就業城市不是一線城市就是新一線城市,之所以的有人月薪3000也要死扛在大城市,這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

大家都在說這一代的年輕人壓力比誰都大,不能像80後一樣靠勤奮努力還有可能實現財務自由,不能像70後一樣抓住時代的機遇,抓住風口就能實現財務自由,這一代的多數年輕人,兩樣都佔不到,只能靠自己。

對於在外打拼的年輕人來說,很多人都是沒有選擇的,他們來到這座城市就是為了賺錢。

都沒資源,沒背景,沒人脈,每個人都是背水一戰,不像在縣城裡的生活,有家人和親戚幫襯,不會顯得那麼吃力,但是在大城市,他們有且只有自己,他們只能靠自己實現逆襲和翻盤。

之前在社交網站上看到了一位年薪30萬網友的分享:

「現在自己每個月的到手2萬多一點,房貸一個月8000塊,車貸一個月3000塊,剩下來的還得供一大家子生活,年薪30萬雖然看上去不錯,但是依舊生活吃力,等以後孩子大了,各種花銷會成倍增長。」

「大學同學都覺得自己很風光,但是生活成本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漲,但是自己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已經到了天花板了。」

你覺得風光的地方,可能恰恰是很多人想逃離的地方

相反,大家可能會覺得小縣城的生活壓力會小很多,生活節奏慢,行業發展慢,給人一種慢生活的感覺,但是慢生活背後的真相是,小城市除了居住成本相比於一線城市稍微低一點之外,物價什麼其實也並不低,生活成本其實也並沒有降低很多。

那些總覺得在小縣城混混日子上班,就能輕鬆實現買房買車的人,一定是沒體驗過小城市生活的人,小城雖然月薪5000已經是不低的工資,但是物價還是一樣的高。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在一線城市每一杯十幾塊錢的奶茶,在三線城市同一款奶茶也會賣十幾塊,他不會因為你的工資少了而發生變化。

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當地的收入水平是呈正相關的,大城市雖然有較高的薪資起點,但是同樣有你感到可怕的房租,小城市雖然沒有那麼高的工資,但是相匹配物價水平,也不會讓你輕鬆實現買房買車。

我們再來和大家算算要有多少收入,才能在小縣城過上體面的生活呢

首先我們先得對體面生活定一個框架:有車有房,吃穿不愁,小孩基本教育無壓力,手頭上有閒錢,算是小資的生活。

拿自己老家來說,三線小城市,房價在1萬到1萬五左右,首付在20-30萬,按照多數人的收入水平,不吃不喝需要2-3年,除去吃喝等各種費用大概需要存個4-5年,月供大概需要在每個月3000元左右。

另外再來講講買車,一般都是20萬價位起步的車,如果貸款的話,每個月的月供也會在3000塊左右,即使是兩個人每個人5000塊的月薪,也同樣過不上體面的生活,再加上未來的孩子的教育撫養等各種費用,雖然餓不死,但是也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小縣城與大城市,除了房價,差別更大的可能在於交通、工作強度、人情關係這些瑣碎而又無孔不入的因素。

不願意承受這些壓力的人退居小縣城,更有野心的人拼命留在大城市

在小城市生活習慣的人,會覺得城市的醫療,教育等這些都是觸手可及的東西,這些是自己實實在在可以把握在手裡的東西,而且小城市的人情味濃,在這裡生活的人有煙火氣,懂得過日子。

而另一面的大城市,有現磨的手工咖啡,有24小時的便利店,有喜歡明星的演唱會。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即使大城市有好的基礎設施,有更好的教育和醫療資源,但是很多人其實最終是無法享受的,因為安家置業買房的成本很高,大城市的工作生活經歷對於多數人來說,也僅僅是人生當中的一段經歷罷了。

但是話說回來,無論是小縣城還是大城市,最終還是個人選擇的問題,我們不能以結果為導向就去判斷一個選擇的對錯,因為如果單單是從結果來講的話,對於多數人來講,選擇大城市最終的結果還是會回老家

大城市有繁華的一面,但是多數人在負重前行,小城市雖相對安穩,但是也有很多人想跳出舒適圈。人就是這樣,永遠不滿足於現狀,永遠進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往哪個方向進步,希望你做的每一個決定,都目標清晰。

慢慢學會接受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有差距並不可怕,有差距才是社會的真相,腳踏實地,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情,堅持到底,哪怕是一段經歷,也是值得回味的。

相關焦點

  • 一線城市的月入過萬和四線縣城的月薪5000,你更願意選擇哪一個?
    在我國的大型城市來看,月入過萬其實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上至網際網路、金融從業人員,下至滴滴司機、外賣員,月薪在萬元以上的大有人在,可是一線城市的月入過萬,真的要比四線小縣城的月薪5000過得好嗎?一個畢業三年的學生,在一線城市月薪達到15000也可以算是非常優秀了,但是這卻並不代表著月薪15000就等於到手15000,首先是個人所得稅和保險就要交近2500元,這還是僅僅是按照最低的五險一金來繳納。
  • 月薪過萬佔比:上北深位居前三 廣州不如寧杭
    (原標題:月薪過萬佔比: 上北深位居前三 廣州不如寧杭) 在全國月薪過萬人數佔比城市排名中,上海、北京、深圳名列前三位。
  • 月薪5000,在泉州能過什麼樣的生活?網友直呼:一言難盡
    這幾年隨著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經濟不斷發展,物價也隨著上漲,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十幾年前的月薪5000跟現在的月薪5000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現在看到泉州市區內的房價,哪個小區不是一平方米就按萬為單位的,普通老百姓打工每個月領5000塊的工資就算不吃不喝,都不夠買到一平方的房子,網友直呼太難了……小編認識的一位朋友小劉說,他今年28歲,來泉州工作三四年了,至今還沒結婚,目前工資扣掉醫保社保個人所得稅能領到實際到手的工資就5000左右,可到年底的時候卻沒存到什麼錢
  • 開眼|在北京月薪3萬依然過著苦逼的生活 月薪5000的人:別浪!
    在北京月薪多少能過上舒服的生活一直是大家爭論的話題,馬雲曾說過自己其實也有「小目標」:一個月有個人民幣2萬至4萬元,有個小房子、有個車,有個好家庭,是最幸福的。然而在北京有多少人能月薪2萬至4萬元?據某招聘網站發布的《2017年夏季求職期平均薪酬城市排行榜》北京再次高居第一,9791元!
  • 月薪過萬不算多,月收入低於這個數就是「窮人」?分界線並不準確
    月薪1w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筆豐厚的報酬,但在一線城市來說並不是絕對的高薪,尤其是有些行業中,比如程式設計師、網紅、美容行業,化妝品行業,可能只是正常的工資水平。
  • 在北京月薪一萬,卻還是一個窮人,是什麼讓他們如此貧窮?
    月薪上萬是很多人奮鬥的目標,覺得月薪一萬就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變得非常好了。不過就有一位朋友說自己在北京月入1萬,卻活得像窮人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現在很多人月收入都是5000塊錢以下的,如果能夠月薪1萬,就超過了大多數人,只不過月入1萬在不同的城市,過著不一樣的生活。在三線城市1萬塊可以奔小康了,但是如果在一線城市,可能1萬塊還只是城市裡面的窮人而已。為何月薪1萬還是一個窮人,是什麼讓他們變得如此貧困。這位朋友就說是因為房租。
  • 身邊人工資都是幾千塊,為啥感覺月薪過萬很普遍?原因很簡單!
    很多人上網會發現,現在各行各業的工資好像都達到了月薪過萬的水平。特別是那些高大上的行業,月薪過萬好像只是及格線,比如金融、網際網路、律師等。就連街邊擺攤賣煎餅,開滴滴的司機師傅,送外賣和快遞的小哥也被說成月薪過萬。好像,月薪不過萬就沒有資格上網。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在南陽「月薪過萬」的人是什麼樣?生活質量並不高,捉襟見肘
    在南陽這個在三四線城市搖擺的城市來說,月薪10000以上,算得上這個城市的佼佼者了,但月薪1萬以上,真能過得瀟灑嗎?真實的現狀究竟如何?今天我們就這些收入過萬的南陽人進行相對系列的分析,看看他們的生活究竟是怎樣的?
  • 月薪過萬,在中國處於什麼水平?
    馬上要過節了,親朋好友碰到一起,難免會問一下對方過去一年過的怎麼樣?那麼,其中的收入恐怕也是不可避免的。超過全國97%的「高薪人士」到底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一個月收入多少才算正常?這也是微博上的一個話題,那麼在這個帖子下面,就有群人叫做「月收入過萬的窮人」。
  • 【星座控】月薪3千,月薪1萬,和月薪5萬的十二星座長啥樣
    月薪五萬:活得就像月薪5000 月薪5萬的金牛座,生活依然很簡單,不浪費,有基本的品質就夠了。表面看起來就像月薪5000的人。沒花出去的錢都拿來錢生錢,滾雪球了。
  • 為什麼感覺中國人月薪過萬很普遍?專家給出答案:說出來你別不信
    而且關於收入,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大家普遍覺得月薪過萬很常見,不管是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的,還是送外賣的,很多人都說自己月薪過萬。特別是在網上,很多人說自己輕輕鬆鬆就能月薪過萬,而且有人表示自己身邊的都是年薪幾十萬的人,甚至有人表示自己和身邊的朋友都是資產上千萬。
  • 中國月薪過萬的人數沒多少?但「這數」超80%人,你在其中嗎?
    曾幾何時,月薪過萬成為我國一些年輕人的「口頭禪」。但事實上,在中國,月收入超過1萬的人並不多。即使在上海、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月薪超過1萬也不容易。可以看出,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的人可能也就只有幾千萬,那些在網上炫富月入過萬隻是門檻的人,大部分都是些鍵盤俠,真實月入過萬的人並不多。
  • 許多人月薪數萬?別被騙了,平均6千才是中國人的工資真相
    / 01 /關注工資「中位數」▲北上廣平均月薪每年看到的城市平均月薪報告,很多城市的平均月薪都超過了6000,更不要說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了,基本上平均月薪都在1萬以上,不少二線城市收入都高達七八千。2020年,深圳的工資中位數為5199元,上海是6378元,北京是6906元,而新一線城市的工資中位數都沒上6千。如果再看得更遠一些,脫離一二線城市。2020年上半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1655元,其中工資性收入13232元。也就是說,城鎮打工人今年平均月薪是2205。
  • 深圳一線教師月薪2.6萬被酸!網友:月薪10萬都合理!
    注意,不是年薪2.6萬,而是月薪,也就意味著一年的總收入在30萬左右,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對教師收入的認識。一線教師每個人的觀點都應該受到尊重,不過作為工作十幾年的一線教師,我還是要指明幾點:1、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難處,沒有經歷過就沒有發言權
  • 全國月薪過萬人數不足三成,6億人月收入僅1000元,你信嗎?
    根據騰訊這份市場調研報告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月薪過萬人數比例最高的6個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南京,杭州和廣州。其中月薪過萬人數比例達到30%以上的也只不過是北京跟上海兩個城市,連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月薪過萬的人數比例都不足15%,更不要說其他城市了。
  • 國館丨工作10年,月薪5000,這才是成年人的生活真相
    別說月薪十萬,多數人現在連月薪過萬都難。而這些人最為擔心的就是:月薪一萬的一無所有,那還沒過萬的恐怕就要負債纍纍了?說實話,我自己看著也覺得很可怕。一直以來,但凡關於錢的話題,總能精準引起人們的焦慮。尤其是對已經踏入社會很久的人而言,更加深有體會。
  • 月薪輕鬆過萬的藍領工作有哪些?為你推薦這些!
    說到月薪過萬,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金融?市場?還是IT網際網路?在我們的慣性思維裡,高收入人群不管是在哪個行業,一定都是白領或者金領的形象穿搭。是那些踏著自信的步伐,穿梭於高檔商務樓宇,腳下生風的高級行業菁英~然而現實是,我們寒窗苦讀多年大學畢業後,突破層層面試拿到offer,卻發現格子間裡的小白領的月薪真的是「白領」。
  • 工作很輕鬆月薪5000元,工作很辛苦月薪10000元,你會選哪個?
    輕鬆工作月薪5000元,辛苦工作月薪10000元,選哪個,這個問題是職場上問及最多的事情,其實,選擇哪個都沒有錯,如果說有錯的話,那一定是你選擇的背後邏輯的錯誤背後邏輯一我現在還年輕,可以辛苦工作賺10000
  • 男人月薪2萬,是一個什麼樣的水平?聽聽這3位女人的看法吧!
    實際上,穩定的情感是需要一定的經濟上的實力作為基礎的,那麼最普遍的也是最方便衡量一個人經濟上的實力就是通過月薪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一個月薪兩萬的男人在女人的眼中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得分具體情況一個男人月薪兩萬,得看他的工作年限以及他的工作地點。
  • 三十歲的我,月薪5000元,是在浪費人生嗎?
    最近,有網友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三十歲了,月薪還只有5000元,快要養不活自己,我是在浪費人生嗎?」這個問題聽起來有些無奈,也有些悲涼。人生的意義不能僅僅以金錢來衡量。但作為一名職場人士,你的價值絕大程度上是和你的收入掛鈎的。月薪5000元,對於一個三十歲的年輕人來說,雖然不至於下結論說是「浪費人生」,但確實面臨非常大的現實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