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晉江梧林:探索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與社區治理融合互促的新路徑

2020-12-21 人民網福建頻道

漫步福建晉江梧林,時光穿越其中。

這座600多年的古村落背靠石鼓山,面朝梧垵溪。行走梧林,如同置身一個村落式的百年建築博物館:外牆斑駁的朝東樓、被古榕籠罩的德鑨宅、號稱「九十九門」的養德宅、孔雀成雙飛的胸懷祖國樓、初代「單身公寓」夢菜家聲樓……

因清末以來發展的、以南洋為主的華僑集群,這裡現存閩南華僑建築群保存完整、工藝精湛,有明清古厝、近現代哥德式和羅馬式洋樓、南洋番仔樓等136幢,2016年入選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梧林傳統古村落。楊百欣攝

2017年晉江市啟動梧林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規劃用地1900畝,投資初步概算10億元,需徵收240幢房屋,涉及400戶、海內外16000多人。新塘街道結合項目推進認真抓實「強基促穩」工作,探索項目徵遷助推社區發展的協同治理路徑,運用民主協商機制,有效組織群眾參與和支持梧林傳統村落保護開發,推進項目發展與社區治理融合互促、共建共享,煥發鄉村振興活力。

固態保護促共建

「這裡都是我們的祖宅,居民們對徵收多多少少都會產生牴觸情緒,我作為這裡的黨員,應當將政府的理念同他們講。政府整體的規劃改造不是『把根拔掉』,而是讓我們祖輩的文化和精神在這裡更好地『生根』。」原住民蔡馬追說到。

蔡馬追是梧林蔡氏的原住民,同時也是一名黨員幹部。在項目徵遷的過程中,面對其他同族宗親的牴觸情況,他主動請纓,挨家挨戶地做工作。這裡大部分樓屋的產權結構複雜,多為家族兄弟後代多人共有,很多人已多年定居海外。為做好徵遷協商工作,他多次到菲律賓等地,2年多時間前後跑了五、六次,用自己總結的「兩條根」理論說服了大部分房屋所有人。

梧林古榕樹。晉江市新塘街道辦供圖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梧林注重發揮社區黨組織引領作用,以「社區議事會」為平臺,發動群眾做群眾工作、華僑做華僑工作、老人做老人工作,以協商對話、辯論討論等方式,引導群眾訴求途徑正常化、權益維護合法化。

「為什麼很多人樂於接受徵遷,除了認同政府的改造理念,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將片區最好的地塊拿出來給遷出的原住民蓋安置房,用『真誠』打動了他們。」新塘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施榮進說。

為打消原住民的疑慮,聚焦項目涉遷群眾關注的安置住房、公益教育等問題,新塘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經多次與華僑鄉賢、社區居民協商討論,另行徵收項目周邊地塊,配套建設400套閩南僑鄉風格的安置房和優質市級公辦實驗幼兒園,保留家門口的「生活圈」,充分保障群眾權益,柔性處理徵遷矛盾,促進利益協調、矛盾化解和自我消融,實現徵遷前零亂拆、零搶建,徵遷後零上訪、零糾紛。

夢菜家聲樓。楊百欣攝

據了解,梧林改造項目聘請北京清華同衡設計院規劃設計,堅持「原汁原味、原貌重現」原則,對各歷史時期有價值的建築,採用傳統工藝保護修繕,著力打造高品質文化休閒空間,實現「見人見物見生活」,留住城市人的精神家園。

目前,梧林社區240幢房屋已全面完成徵收籤約和產權置換,已修繕及保留現狀古建築83 幢,拆除不協調建築,較好地保護了古建築原貌。

活態傳承促共融

好女還須佳婿配,「千裡」姻緣一線牽。北京青普旅遊文化便是梧林項目經過多方比選覓得的「佳婿」。

「梧林青普團隊圍繞『體驗』核心,意將梧林打造成一個閩南文化與華僑文化的活態體驗中心,從形、聲、聞、味、觸五感,構建『活態閩南』慢生活場景。也是正基於共同的理念和目標,新塘街道、文旅集團與北京青普很快籤約成為運營合作夥伴。」晉江市梧林青普文旅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靜說到。

2019年11月,晉江文旅集團、新塘國投公司、北京青普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組建運營公司作為梧林傳統村落的運營商,對傳統村落的自然、人文景觀資源進行文化商業再造,建設一個「體驗式閩南僑文化度假目的地」。

梧林傳統古村落。楊百欣攝

圍繞「家國情、醉閩南、意南洋」三條主線,由梧林項目辦和社區黨組織牽頭,利用入戶調研、懇談、對話等方式,組織動員群眾收集整理「梧林故事」,用「傳承」替換「繼承」,以情促遷,協同推進項目徵遷和文化展示。

梧林廣泛徵求社區海內外群眾意見,確定閩南面線、手工醬油等文創產品目錄,建設傳統非遺體驗工坊和浸沒式戲劇演出點,由原住居民參與介紹和展示;以青普行館、德鑨樓群、僑批館為重點,打造「共融共贏」的地方特產孵化平臺,形成城市文旅活態文化體驗新名片。

梧林成為遊客拍照「打卡地」。楊百欣 攝

不久的將來,人們來到梧林,在1930年的老洋樓裡呷一口南洋下午茶,與傳統手工匠人一起製作綠豆餅與家人同享;在僑批館中感受「情系家園、心懷桑梓」的家國情懷時,周圍原住民烹煮薑母鴨的香氣撲鼻而來;百米開外的百畝紫色花海旁,富有僑鄉特色、原汁原味的文創集市正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業態提升促共享

「發展成果人人共享」是梧林社區徵遷改造的生動詮釋。

梧林項目二期坑仔堀片區作為集成電路產業園的重要功能補充區,規劃引進大師工作室、精品酒店等高端業態。

在業態提升過程中,梧林充分尊重社區居民主體地位,召開專題協商會,邀請社區「兩委」、老人協會、群眾代表和項目運營方充分動議,決定將社區集體土地折價入股運營公司和業態投資公司,讓居民變股東,共享發展紅利,不僅讓土地資源「活起來」,更讓群眾腰包「鼓起來」。

截至2020年7月,新塘街道所有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均已超20萬元。

梧林僑批館。晉江市新塘街道辦供圖

梧林項目的物業公司吸納大量原住民就業,梧林人蔡馬超便是其中一員。他說:「通過這種方式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不用再跑出去了,還能夠參與到後期的建設運營中。雖然還是掃自己家門口那片地,但是意義不一樣了。」目前,物業公司已經聘用的19個安保和20多個清潔員都是當地居民,隨著後期運營規模的擴大和豐富,會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孩子們在社區玩耍。楊百欣攝

同時,引導周邊社區梯次接續、補位業態,協助社區居民就地就業創業,讓項目核心保護區的文化體驗、特色餐飲、休閒娛樂、品質住宿4種業態融入社區,帶動梧林及周邊上郭、湖格、荊山等社區700多戶居民發展家庭式業態,滿足集成電路科技人才娛樂休閒需求,助力一二三產有機融合。

梧林人蔡良基有一棟早年自建的樓房位於梧林傳統村落核心區的西南面,這次,他計劃將這四層樓房改造成民宿,接待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他說:「除了獲得經濟收入,我也能以親身見聞讓到來這裡的人更好地感受閩僑文化,這也是一種精神歸屬。」

老舊改造是城市發展現階段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也是改善城鄉面貌、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民生實事。晉江市梧林社區全面統籌,積極探索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與社區治理融合互促的新路徑,更好實現以項目帶動抓治理、惠民生、促發展。

(責編:陳楚楚、陳藍燕)

相關焦點

  • 福建念好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三字經」
    供圖  福建將鼓勵臺胞參與城市管理和基層治理,推廣臺胞參與社區建設管理試點;擴大招聘臺灣社工,評定10家省級臺灣社工就業示範基地;支持臺灣團隊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省級「三支一扶」面向臺胞設置專崗。
  • 泉州傳統村落之晉江梧林:閩南古建築講述南洋華僑史
    東南網記者 林婕 攝東南網8月28日訊(記者 謝玉妹 林婕 文/圖)如果不是聽說,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喧囂的晉江市區,還隱藏著這樣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傳統村落——梧林。沿著晉江新塘街道的東西三路拐進梧林大道就到達了梧林社區。和許多沿海的村莊一樣,梧林村落入口平平無奇,讓人難以想像這是一個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地方。
  • 晉江:雙節好去處 到梧林傳統村落穿越百年
    閩南網9月30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 通訊員 丁志儉)9月30日下午,梧林傳統村落項目招商推介會在晉江市新塘街道梧林傳統村落朝東樓廣場圓滿舉辦。梧林村落  據介紹,梧林項目按照 「固態保護、活態傳承、業態提升」的理念,三管齊下,做到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形留神留鄉愁。
  • 「文化+」助力晉江創新突圍
    「要像經營一個世界品牌來經營晉江文化。」帶著對晉江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考和理解,《皮囊》作者蔡崇達近日回到家鄉晉江,舉行「文化產業:晉江的可能性」主題分享會,與晉江文化企業負責人及文化產業優秀人才代表等,共同探索晉江IP資源發展文化產業的方向。作為國內知名新生代青年作家、媒體人,蔡崇達一直期望以個人影響力助推家鄉晉江的文化產業發展。
  • 福建挖掘傳統村落文化內涵 促保護發展良性互動
    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我省深入挖掘傳統村落的文化內涵,促進保護與發展良性互動——讓傳統村落「活」起來東南網4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宏雄)福建,是中國著名僑鄉,擁有逾千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承載著八閩兒女濃濃的鄉愁。
  • 晉江梧林傳統村落保護開發項目開放核心區部分線路
    今年國慶節期間,福建省重點項目——晉江梧林傳統村落保護開發項目將正式開放核心區部分線路。結合「百年閩僑 梧林軼事」主題活動,梧林傳統村落將以沉浸式體驗方式,帶領大家體驗梧林「家國情、醉閩南、意南洋」的獨特魅力。
  • 晉江梧林華僑建築群洋樓古厝將"活化"成新景觀
    福建日報記者李向娟攝   漫步在晉江新塘街道梧林古村落,仿佛翻開一部厚重的近代華僑史書。近日,記者來到梧林古村落採訪時發現,一棟棟瑰麗多樣的古厝洋樓,造型各異,充滿著異域風情,如哥德式建築、古羅馬式建築、中西合璧民居等等,追憶著老一代晉江華僑「走南洋」的艱難歲月,也講述著一個個海外創業有成、返鄉尋厝的溫馨故事。
  • 泉州傳統村落之晉江梧林:閩南古建築講述南洋華僑史
    東南網記者 林婕 攝如果不是聽說,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喧囂的晉江市區,還隱藏著這樣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傳統村落——梧林。沿著晉江新塘街道的東西三路拐進梧林大道就到達了梧林社區。和許多沿海的村莊一樣,梧林村落入口平平無奇,讓人難以想像這是一個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地方。
  • 晉江:發展全域生態旅遊 主客共享「大美晉江」
    依託強大的實體產業優勢,近年來,晉江積極推進工業與旅遊深度融合,大力發展工業旅遊、觀光工廠等業態,引導鼓勵一批企業建立觀光區域、體驗區域,讓遊客以一種全新的角度去體驗生活,探索工業旅遊中的晉江特色。除了「工業、節慶+旅遊」,晉江還全力推進「農業、會展、文化、體育、研學、生態+旅遊」模式,推動旅遊與各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形成多業聯動、產城一體、文旅融合的旅遊新局面。其中,「體育+旅遊」是晉江全域生態旅遊培育的一個新業態。
  • 晉江梧林傳統村落保護開發項目開放核心區部分線路【組圖】
    [新聞頁-臺海網]臺海網10月1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今年國慶節期間,福建省重點項目——晉江梧林傳統村落保護開發項目將正式開放核心區部分線路。結合「百年閩僑 梧林軼事」主題活動,梧林傳統村落將以沉浸式體驗方式,帶領大家體驗梧林「家國情、醉閩南、意南洋」的獨特魅力。
  • 僑鄉梧林古村落煥新生 打造「閩南僑史館」
    位於梧林傳統村落內的僑批館。 蘇素華 攝中新網福建晉江5月3日電 (孫虹 吳冠標)起源於明洪武年間,發展於清代,興盛於清末民初……在僑鄉福建晉江,歷經數百年滄桑的「中國傳統村落」梧林重煥新生。而想要發揮出它更多的文化價值,就要站在它原有的歷史文化角度之上注入新的內容,把它的歷史與當下人的生活方式結合,讓當下的人們能真實地看到、感受到、體驗到它的厚重。」梧林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運營公司總經理宮琳娜如是說。梧林傳統村落的部分古建築仍在修繕中。
  • 晉江梧林傳統村落保護開發項目開放核心區部分線路「組圖」
    臺海網10月1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今年國慶節期間,福建省重點項目——晉江梧林傳統村落保護開發項目將正式開放核心區部分線路。結合「百年閩僑 梧林軼事」主題活動,梧林傳統村落將以沉浸式體驗方式,帶領大家體驗梧林「家國情、醉閩南、意南洋」的獨特魅力。
  • 晉江僑批「不了情」
    臺海網11月15日訊 據晉江新聞網報導 僑批紙短,家國情長」。一紙僑批,記載的是華僑的創業史,訴說的是遊子的思鄉情,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體現了華僑愛國愛鄉的赤子情懷,更見證了僑鄉晉江發展的變遷。作為中國著名僑鄉,「僑批」是晉江僑鄉發展歷程的重要記載文獻。
  • 探索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發展路徑
    日前,由陝西師範大學、榆林市榆陽區人民政府主辦,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承辦的「歷史經驗與現實路徑:黃土高原地區生態文明建設暨鄉村振興學術研討會」在榆林召開。與會學者探討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多元路徑,以期共同推動高校理論研究與地方發展實踐深度融合。
  • 從「經驗治理」到「科學治理」:深圳探索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徑
    深圳城市治理從「經驗治理」邁向「科學治理」——探索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徑營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城市環境,深圳市加強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市容管理、城中村治理等工作,全力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智能化,探索出了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徑。
  • 專家研討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
    由中國民協、江西省民協主辦的2020中國(江西·上饒·婺源)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論壇12月16日至17日在江西婺源舉辦。本次活動包括古村落調研、論壇開幕式和主旨發言。12月16日,與會專家先後赴婺源縣豸峰村、江灣古鎮、江西徽逸古典建築有限公司、汪口村等地進行調研,走訪了當地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街巷,在江西徽逸古典建築有限公司觀摩當地工人古建築修繕、木製雕花等工藝。12月17日,本次活動主旨論壇在婺源篁嶺村召開。
  • 發展全域生態旅遊 主客共享「大美晉江」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作為享譽全國的「品牌之都」,晉江擁有製鞋、紡織服裝2個超千億元產業集群和建材陶瓷、裝備製造等5個超百億元產業集群,榮獲「中國鞋都」「世界茄克之都」等15項「國字號」區域產業品牌。依託強大的實體產業優勢,近年來,晉江積極推進工業與旅遊深度融合,大力發展工業旅遊、觀光工廠等業態,引導鼓勵一批企業建立觀光區域、體驗區域,讓遊客以一種全新的角度去體驗生活,探索工業旅遊中的晉江特色。
  • 都江堰「多元共治」 一座旅遊城市的社區發展治理路徑
    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都江堰市如何立足「兩個率先」發展戰略,形成轄區群眾全民參與社區治理的強大合力,助力全域旅遊提升?三年磨一劍。都江堰市通過不斷的創新實踐,已初步探索出一條適合旅遊城市社區發展治理的有效路徑。
  • 蘭溪新聞網丨論古村保護·道融合發展 中國古村落保護與發展論壇在蘭舉行
    19日下午,以「論古村保護·道融合發展」為主題的中國古村落保護與發展論壇在蘭溪蘭湖旅遊度假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業界人士匯聚一堂,共同關注中國古村落保護工作,為古村落傳承發展出謀劃策。蘭溪自唐鹹亨五年建縣以來,有近1400年的歷史,保存著全國最為完整的古城古鎮古村體系,境內傳統村落、歷史文化村落、文物建築的等級和數量,均居全省前列。
  • 閩南僑鄉傳統村落向公眾開放
    10月1日,福建晉江梧林傳統村落項目向公眾開放。走在古老的村落、沿街的建築,充滿時代感的場景布置,仿佛讓人穿越到了一百年前。在其中上演的沉浸式歌仔小戲《王府招親》更是吸引了眾多遊客的駐足。演員們穿著古樸的服飾,與現場觀眾親密互動,觀眾們也親身參與到劇情當中,現場一片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