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廣東援助扶貧協作地區資金671億元

2020-12-05 中國經濟時報

  中新網廣州12月3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東省政府新聞辦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廣東省扶貧辦二級巡視員宋宗約表示,2016年以來,廣東省實際承擔了對廣西、四川、貴州、雲南4省(區)14個市(州)共93個貧困縣的幫扶,累計援助扶貧協作地區各類幫扶資金671億元。

 

  同時,廣東省派出黨政幹部480人、教師醫生等人才9597人,引導13710家企業實際到位投資3543億元,實現消費扶貧金額591億元。目前,受幫扶的4省(區)14個市(州)93個貧困縣已全部實現摘帽。

  「廣東省各級主動作為,積極實踐,創造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廣東經驗。」宋宗約表示,廣東運用廣東扶貧濟困日平臺動員社會力量支持扶貧協作,助力掛牌督戰;創新推動中西部22省區387萬貧困勞動力在粵穩崗就業;創建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推動消費扶貧進入「快車道」;粵桂協作首創貧困村致富帶頭人「雙培雙帶雙促」培訓模式。

  據統計,廣東在財政援助資金、社會幫扶資金、派出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引導企業實際投資額、消費扶貧、穩崗就業、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投入、完成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節餘指標跨省域調劑任務等九項指標,均走在全國前列。

  在發布會上,深圳市委副書記鄭軻表示,深圳肩負著涉及9省54縣的對口幫扶任務,累計選派8048名幹部人才,投入到對口幫扶的財政資金達445億元,以先行示範標準完成了扶貧各項任務。

  今年以來,深圳努力克服經濟下行、疫情防控等影響,投入到對口幫扶的財政資金達45.4億元,比2019年還多9.8億元,推動實施一批農村道路建設、危房改造、易地搬遷、飲水安全、學校和醫院建設等項目。(完)

相關焦點

  • 2016年以來廣東累計援助扶貧協作地區幫扶資金671億元
    2016年以來廣東累計援助扶貧協作地區幫扶資金671億元2020-12-07來源:廣州日報2016年以來,廣東省累計援助扶貧協作地區各類幫扶資金671億元,派出黨政幹部480人、教師醫生等人才9597人,引導13710家企業實際到位投資3543億元,實現消費扶貧金額591
  • 今年東部4城市援助甘肅資金28.25億元
    新華社蘭州12月20日電(記者王朋)記者從甘肅省扶貧開發辦公室了解到,在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下,今年1月至11月,東部4城市援助甘肅資金達28.25億元,重點用於未脫貧、已脫貧和新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產業扶持、就業培訓、危房改造、安全飲水等項目。
  • 深圳寶安 河池都安扶貧協作攜手奔小康
    在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中,廣東廣西緊密協作,其中深圳市寶安區對口援助河池都安,雙方聚焦貧困村、貧困戶,共同發力,讓瑤山同胞和全國人民一道步入小康。請聽廣西臺的報導:去年,深圳寶安、都安啟動粵桂扶貧協作八仙產業園建設,項目總投資1.8億元,其中深圳幫扶資金3000萬元,園區主要安排八仙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新區的5000戶村民就業。目前,產業園一期工程已經完工,帶動 104個貧困村入股分紅,並解決搬遷戶2500人就業問題。
  • 「佛涼特色」的東西部扶貧協作之路 人在涼山有「遠親」
    9月26日,在涼山州喜德縣魯基鄉廣東(佛山)新村,村民吉伍爾坡高興地帶著記者參觀他的新家。「以前住的是土坯房,現在住的是小洋樓,沒法比。」2016年8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安排部署,廣東省佛山市對口扶貧協作涼山州。雙方制定實施一系列扶貧協作協議,在安全住房、教育醫療、產業就業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
  • 山海情緣結碩果——青島隴南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高質量推進
    4年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將兩個相距1800多公裡的地區緊緊聯繫在一起,用「東西協作」模式,開啟了助推隴南脫貧之路。自扶貧協作工作開展以來,依託隴南市的豐富資源和青島市的產業優勢,兩市把產業合作作為脫貧奔小康的核心任務,出臺了《隴南市經濟開發區青島產業園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為青島企業入隴創造了條件。
  • 揚州:凝聚「五心」在榆開展扶貧協作
    榆林市市長李春臨表示,揚榆扶貧協作與經濟合作開展以來,榆林市委、市政府積極搶抓新一輪東西部扶貧協作歷史機遇,認真踐行揚榆兩地「全面對接、全面學習、全面提升」總要求,形成了「政府援助、人才支持、產業合作、社會參與」的幫扶工作格局。愛心 消費扶貧,在黃土高原釋放愛的力量「吃出以前的味道!陝北橫山優品,黃土高原優質農產品登陸揚州。」
  • 讓群眾端穩增收飯碗(東西部扶貧協作一線探訪)
    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譚江泉,就這樣開始了在廣東東莞的一天。  環江縣地處廣西西北部,大部分地區屬於喀斯特地貌和巖溶山區。這裡聚居著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的毛南族。受歷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響,環江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當地群眾生活困難。
  • 東西協作「義嘉親」 浙江省武義縣與四川省嘉陵區開展扶貧協作
    嘉陵區西河流域萬畝茶桑基地人才交流、項目攻堅、產業合作、勞務協作……2018年新一輪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開展以來,浙江省武義縣與四川省嘉陵區結成幫扶對子,兩地秉持「義嘉親」協作幫扶理念,以「先富帶後富,共奔富裕路
  • 廣東茂名市委主要領導到上林縣調研扶貧協作項目-茂名,三農,時政...
    廣東茂名市委主要領導到上林縣調研扶貧協作項目_圖片新聞_上林縣人民政府 6月10日—11日,廣東省茂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許志暉率隊到上林縣調研扶貧協作「攜手奔小康」項目。許志暉一行先後來到縣振林·澳益漁耕新韻扶貧項目、縣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服務中心、明亮鎮明澄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扶貧車間項目、澄泰鄉達謀生態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粵桂扶貧協作項目,實地了解項目運行發展及輻射帶動情況
  • 寶安幫扶都安大化 探索協作扶貧新路
    ■ 深圳特區報記者 葉志衛 通訊員 王金龍 文/圖 都安、大化兩個「瑤山」地區,和寶安相距七八百公裡,雖然相隔距離很遠,但在扶貧工作上卻是「一家親」。 奔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根據上級部署,2016年10月,寶安區和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對口開展扶貧協作。
  • 紅橋區援助155個項目 助力受援地區脫貧
    圖片由紅橋區委宣傳部提供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以決戰決勝的決心力度助力受援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主題新聞發布會,對紅橋區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情況進行發布,詳細介紹其具體工作舉措和亮點成效
  • 《光明日報》聚焦中山與昭通扶貧協作:知心幫扶補短板 加力築牢...
    截至2020年11月,中山累計投入各類資金11.92億元,實施「兩不愁三保障」協作項目434個,選派黨政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483名,引進43個產業項目落戶昭通,援建產業園區6個,建設扶貧車間31個,實際完成投資26.85億元,採購和銷售昭通農特產品6.19億元,幫助31763名貧困群眾實現就業增收。
  • 激發扶貧協作機制的效能(中國道路中國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⑧)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銀川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要求「東部地區要增強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下更大氣力幫助西部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廣東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堅決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開展了多層次、高水平、全方位的扶貧協作,取得顯著成效。
  • 中國農業銀行廣東分行、重慶分行來秀開展定點扶貧幫扶工作
    據了解,中國農業銀行定點幫扶我縣以來,累計為我縣投放各項貸款112億元,支持我縣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款2.16億元,累計援助我縣幫扶資金5892萬餘元,累計發放惠農e貸2.6億元,為我縣脫貧攻堅提供了強大的金融支持。
  • 大山與大海的合奏——東西部扶貧協作助推雲南打贏脫貧攻堅戰
    怒江州屬於我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也是直過民族傈僳族、怒族、獨龍族聚居區域,還有3個縣市尚未脫貧摘帽。   格力小學由珠海市格力集團捐建,是維拉壩珠海社區配套的學校。2018年正式開學後,珠海市每年安排5位支教老師,給格力小學帶來最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水平。
  • 在脫貧攻堅一線打一場首善標準的硬仗——北京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產業是致富的希望,也是京保扶貧協作的重中之重。」北京市掛職幹部、保定市副市長李強說,3年來,北京市共投入京保扶貧協作資金2770萬元,用於建設34棟鴿舍和購進深加工生產線。產業園項目建成投產後可增加就業崗位2000個。
  • 廣州市召開扶貧宣傳工作座談會 扶貧幹部書寫廣州故事
    在畢節,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擬投資16億元,建設規模化蔬菜種植基地等10個項目;廣東中和實業集團在織金縣投入資金6.5億元建設「織金中和生態旅遊園林綠化生產基地」;廣東奧園集團在威寧縣投資15.9億元建設城市綜合體,推動廣州雪松文旅投資有限公司與畢節市政府籤訂了合作框架協議擬投資50億元打造烏江源百裡畫廊旅遊開發項目等。
  • 山海同心 共奔小康——天河區•大方縣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2016年9月,貴州•廣東扶貧協作工作聯席會議在畢節召開,明確天河區結對幫扶大方縣,自此,天河區便與大方縣結下不解之緣。  天河之水天上來,大方人民大機遇  開展結對幫扶以來,天河區發揮優勢,盡其所能,結合大方縣實際與需求,傾入真情實意、注入真金白銀、踐行真抓實幹,以全區之力助大方脫貧,在資金投入、項目建設、人才交流、產業推動、勞務協作、攜手小康等方面給予鼎力支持,加快了大方脫貧攻堅步伐,為2020年大方實現「全面同步小康」目標提供了強大支撐。
  • 武文霞:協作促發展聚力高質量
    東莞印發《東莞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全面加力行動方案》,創新採取「包幹制」,按照「1 1」模式落實雙覆蓋,組織東莞市16個市直部門或單位、8家國有企業、82個村社區、135個民營企業和18個社會組織,採取「一企對一村」「一企對多村」「多企對一村」等方式,結對幫扶昭通鎮雄縣96個掛牌督戰村,實現掛牌督戰村結對全覆蓋、雙覆蓋,全方位挖掘貧困地區發展潛力,推動產業、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的「東西協作」共建跨區域合作扶貧
  • 財政部:2016年至2020年連續五年每年新增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0...
    黨的十八大以來,財政部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根本遵循,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最大政治責任、最大民生工程,全力以赴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是投入力度持續加大。按照「大扶貧」格局要求,把脫貧攻堅擺在財政支出優先保障地位,確保投入力度與脫貧攻堅任務相適應,充分發揮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