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5日,湖北省招辦公布湖北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第一批以及藝術本科(二)錄取院校徵集志願投檔線。
三峽大學雖然不在省會武漢,地處宜昌,但位於中國水電之都,三峽大壩、葛洲壩工程所在地,水電特色在三峽大學得以更好的體現。
三峽大學有5個徵集志願名額,理科投檔線為565分,高於第一批錄取分數控制線521分44分。
8月21日,湖北省2020年第一批本科批次投檔,我校理工類投檔線543分,文史類投檔線539分,分別高省控線22分、8分,錄取線再創歷史新高。截止24日,我校已完成全國29個省(市、區)的投檔錄取工作,錄取各類新生5626人,生源質量顯著提升。
今年三峽大學理工類專業最低錄取分超所在省批次線平均分58分,超過2019年12分,再次刷新記錄。在已完成錄取工作的省份中,理工類投檔線高出所在省批次線100分的省份有6個,分別是河北省、遼寧省、福建省、山東省、廣東省、海南省,其中遼寧省高出195分;高出70分的省份有8個,高出60分的省份有10個,高出50分的省份有13個,高出30分的省份有21個,佔該校全國招生省區的三分之二強。普通文史類投檔線高出當地批次線60分以上的省份有3個,分別是河北省、山東省、海南省,高出50分以上的省份有5個,高出20分以上的省份有11個,高分省份在數量上較去年進一步增長。在今年湖北疫情形勢之下,外省分數逆勢上揚,充分反映了該校在全國範圍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較高的認可度。
從考生位次來看,在已完成錄取的省份中,理工類普通專業錄取最低分在江蘇、河南、廣東、四川、陝西等多數省市錄取位次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陝西省位次提高了21262名,廣東省位次提高了9532名,四川省、福建省均提升了2000多位,天津、黑龍江、河南、廣東、四川等省市位次均在本省市生源排位前10%。
高考綜合改革省份錄取情況好於預期。2020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4省市作為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實行新的錄取模式,開展了以「專業+院校」為模式的志願填報及錄取工作。山東省、海南省最低專業投檔分分別超批次線102分、105分,北京市、天津市超出批次線53分、54分,生源狀況呈現良好態勢。高考改革省份的錄取實踐,為該校進一步優化專業設置、科學編制招生計劃積累了寶貴經驗。
三峽大學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和原湖北三峽學院於2000年5月25日合併組建。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的前身是於1978年成立的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先後隸屬於水利電力部、能源部、電力工業部、國家電力公司,1996年與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成為「211工程」建設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原湖北三峽學院是由原宜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宜昌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宜昌職業大學於1996年合併而成。
學校辦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23年,1978年開始舉辦本科教育,是國家首批學士學位授予單位,1996年開始舉辦碩士研究生教育,1998年開始培養博士研究生。學校面向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60餘個國家(地區)招生,在全國全面進入一本招生。
學校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具有推薦優秀本科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少數民族預科生資格,招收來華留學生和中國政府獎學金生(CSC)資格、招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授課)來華留學生的資格,免試招收香港地區學生資格。
學校是國家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學,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2018年,學校被省人民政府列為「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水利工程、土木工程、電氣工程等3個學科被列為「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目前,三峽大學已成為水利電力特色與優勢比較明顯、綜合辦學實力較強、享有一定社會聲譽的綜合性大學。
作為原電力部直屬院校之一,三峽大學畢業生在電力系統就業率較高。
8月19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龐驍剛一行來校調研,深化校企合作,指導三峽大學能源電力專業高質量發展。
7月7日,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毛偉明給三峽大學黨委書記李建林、校長何偉軍回信時表示,國家電網公司將與三峽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領域加強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春天的桃花節、秋天的金黃銀杏飄落,三峽大學四季分明,學習環境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