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明:以刀為筆 譜寫東陽木雕新篇章

2020-07-09 中工網

記者 夏琳 孫樂怡

人物名片黃小明,1965年出生於東陽,16歲從事東陽木雕,系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木雕藝術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國家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現任中國非遺保護協會木雕專業委員會主任、浙江省工藝美術學會會長、浙江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等職。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浙江省博物館舉辦木雕藝術展。

黃小明:以刀為筆 譜寫東陽木雕新篇章

《金玉滿堂》(紅豆杉)

黃小明:以刀為筆 譜寫東陽木雕新篇章

《九龍戲珠》臺屏(椴木、花梨)

黃小明:以刀為筆 譜寫東陽木雕新篇章

《乾隆寶座》(金絲楠木)

在被稱為「中國木雕之鄉」的浙江東陽,有一個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就是黃小明。這位木雕界最年輕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在不斷探索未知領域的同時始終與時俱進,賦予了東陽木雕新時代的審美與價值。日前,記者走進了他的木雕藝術館,聽他暢談自己的藝術、追求與人生。

突破傳統 「雕」出新意

漫步藝術館,展廳內呈現的是黃小明從藝40年各個時期的代表作,極具個人風格,用「耳目一新」這個詞語來形容黃小明的作品再合適不過了。

一樓展廳最顯眼的位置,放置了一套乾隆皇帝寶座,仿佛無聲述說著黃小明為北京故宮複製「國寶級文物」的傳奇經歷。2005年,黃小明主持北京故宮皇極殿乾隆皇帝金漆蟠龍寶座複製工程,寶座由龍椅、屏風和地臺三部分組成。要複製一把200多年前的皇帝寶座,其間難度之大,令人無法想像。黃小明表示,為了做好這一項目,那段時間他夜以繼日地搜集各類書籍資料中有關乾隆寶座的相關記錄,對古代宮廷文化進行深入研究,並三次到瀋陽故宮現場測量數據。通過繪圖、選材、雕刻、大漆、貼金、罩漆等數十道繁複的工序,歷時近兩年終於復原了「康乾盛世」時期中國宮殿寶座的輝煌風採。這套經典之作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永久性收藏,並被視為東陽木雕界「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作品」。

在藝術館斜對面,還有一座「個木園」。那是黃小明歷時四年建造的全木雕花樓,融木雕與建築於一體,以古法技藝結合現代居住功能。它是一座園林,一座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一座東陽木雕的「博物館」。創意源於生活,同時也需要融入個人的巧思和無限的想像力。在「個木園」裡,大到雕花門板房梁,小到燈籠窗花,甚至是銅雕的蓮花座落水管都別出心裁。

從藝多年來,黃小明始終堅持「創新永遠,創意無限」,他創作的每件木雕作品,既汲取東陽木雕的傳統印痕,又張揚獨立思考的強烈個性。他獨創的「速寫木雕」「超寫實木雕」「竹簡式木雕」「取景框木雕」,無一不是根植於傳統而突破傳統,同時在不斷的創新之中獲得了傳承可發展的生命力。

為東陽木雕傳承注入時代活力

黃小明如今所取得的成就,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和鼓勵。在父親的影響下,他從16歲起開始學習木雕,從此走入東陽木雕的藝術殿堂。一步一個腳印,扎紮實實打基礎,他從一名木雕學徒成長為木雕大師。

在位於五樓的傳承館裡,詳細介紹了東陽木雕總廠8位創始人的藝術歷程。黃小明師從亞太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馮文土,屬「木雕宰相」之稱的黃紫金第三代嫡系傳人。多年來,他始終踐行「守護非遺,傳承技藝」的時代使命和擔當,通過在清華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大學等高校舉辦學術講座,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機構舉辦藝術展覽,開展與美國、法國、斯裡蘭卡等國的文化交流等,提升東陽木雕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運用網絡授課和視頻直播講解等多種與時俱進的方式,讓東陽木雕傳承走進大眾,走進生活。

當前,我國的一些非遺項目正面臨著後繼傳承無人的困境。黃小明作為金華市政協委員,近年來一直關注的問題就是非遺傳承發展。他坦言,在自己的招徒過程中也碰到了傳承人難找等問題。在他看來,如今能夠真正沉下心去學習、堅持下去的人實在太少。「現在的年輕人心態相對浮躁,他們只看見了大師獲得成功的光環,認為3年、5年足夠成為一名大師了,這不太現實。」他說自己在做學徒的時候,從來沒想過自己要成為大師,「我們這一代人學手藝的時候,都認為學手藝是一件很光榮的事,一心想著我要做的比別人更好,要付出加倍努力。」

為了行業的發展,黃小明一直身體力行、親力親為。2016年,他通過網際網路在全球尋找優秀傳承人群,共招收了21位木雕徒弟,陸續開展非遺進校園等活動,在他的帶領下,「黃家班」寫下不少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傳承與發揚的故事。此外,他還多次向政府提議能夠出臺一些鼓勵政策,吸引年輕人加入進來。同時,他也期盼著有更多的大師出現。

期待60歲時舉辦一場純藝術展覽

近些年,黃小明一次又一次地將東陽木雕藝術搬上世界舞臺:他為2016年G20峰會主會場、蕭山機場專用候機樓、西湖國賓館宴會廳等場所創作了各式大型壁掛、中式家具及木雕裝飾,獲得了廣泛的好評。2018年,上合組織峰會在青島啟幕,黃小明用作品抒發自己的藝術情懷,同時向世界展現中國文化自信,展示東陽木雕藝術的無限魅力。

日前由中宣部舉辦的2019年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評選,黃小明榜上有名,成為木雕界唯一獲此殊榮的藝術家。「獲得這項殊榮也是社會對我的肯定,同時也激勵我更努力地去做好本職工作,創作出更多更好的藝術作品。」

對於黃小明來說,身上的光環越多,其責任就越大。多年的汗水與收穫,離不開自我的探究和總結。「多年的創作歷程下來,如果不做梳理和總結,可能做來做去還是逃不出傳統的禁錮。現在我已經有很多新的雛形作品在構思了,有幾次跟幾個藝術家交流,他們說你做出來完全是不一樣的一種表現形式。」

今後,黃小明傾向於創作更多純藝術的作品。同時,他想更好地運用「兩條腿」走路,「一是針對客戶的作品,偏重於實用性能;另一種完全是從我的思想迸發出來的個人創造,比如禪意、文化的,讓人看了第一感覺是我們也不斷用心傳遞文化,這很重要。」

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從沒想過放棄,四十年的與木為伴,木雕已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喜歡這個行業,它是我一輩子最偉大的事業。」

相關焦點

  • 藝術人生|黃小明:以刀為筆 譜寫東陽木雕新篇章
    記者 夏琳 孫樂怡在被稱為「中國木雕之鄉」的浙江東陽,有一個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就是黃小明。這位木雕界最年輕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在不斷探索未知領域的同時始終與時俱進,賦予了東陽木雕新時代的審美與價值。日前,記者走進了他的木雕藝術館,聽他暢談自己的藝術、追求與人生。
  • 黃小明:推動東陽木雕藝術進化
    黃小明,1965年出生於東陽,16歲從事東陽木雕,系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木雕藝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木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其主持複製的北京故宮皇極殿乾隆寶座獲首屆艾琳國際工藝精品獎金獎。現任中國非遺保護協會木雕專業委員會主任、浙江省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等職。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浙江省博物館舉辦木雕藝術展。
  • 黃小明東陽木雕藝術展即將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寄情與木明志匠心——黃小明木雕藝術展」將於9月26日開幕,此次展覽旨在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木雕藝術,同時也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黃小明從藝近40年藝術成就的全面展示。
  • 黃樹銀、黃小明父子把東陽竹編、木雕藝術展辦到了浙博
    ……他們是1985年至1987年黃小明在浙江省工藝美術學校學習時的同窗好友,聽說黃小明來杭辦展,十幾人相約前來道賀並敘舊。1985年,在原東陽木雕總廠木雕設計院工作的黃小明通過考試,進入省工藝美術學校,開啟了求索東陽木雕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融合的藝術歷程。
  • 緣木問道——黃小明東陽木雕藝術展即將亮相浙江省博物館
    傳統與現代的激情碰撞藝術與生活的完美融合緣木問道——黃小明木雕藝術精品展即將亮相浙江省博物館境有界,心無疆讓我們一同期待與黃小明大師一起暢遊東陽木雕的藝術王國黃小明大師全新東陽木雕力作首次亮相
  • 跟著木雕去旅行:東陽木雕大師黃小明的馬爾地夫之旅
    《跟著木雕去旅行》是一檔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東陽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黃小明個人旅行遊記形式展現全球各地優美的自然風光與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並解構黃小明大師東陽木雕作品背後創作故事的欄目。今天,就讓我們跟隨黃小明大師,一起去「漂浮」於印度洋的人間仙境馬爾地夫看一看吧……
  • 緣木問道——黃小明東陽木雕藝術精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館開幕
    緣木問道——黃小明東陽木雕藝術精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館開幕3月30日上午,「緣木問道——黃小明木雕藝術精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盛大開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木雕藝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木雕」代表性傳承人、北京故宮皇極殿乾隆寶座複製者、2016杭州G20峰會主會場木雕創作者黃小明大師攜眾多東陽木雕匠心之作隆重亮相。
  • 故宮博物館中的東陽木雕黃小明大師複製乾隆寶座成就木雕傳奇
    負責此項工程的負責人感覺到難度很大,為此專門組成了專家小組花了幾年的時間來尋找合適人選,最後由國務院招標辦進行統一的招標,經過層層篩選,確定全國7家企業入圍,又經過專家的嚴格審核考評,最終東陽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黃小明大師脫穎而出,成為中標者。
  • 東陽木雕綻放九華山-黃小明大師探索佛教裝飾藝術
    黃小明大師,喜歡傳承與創新並重,並懂得「借力用力」,一次偶然機會翻閱東陽籍著名學者王仲奮的書籍,發現王仲奮考證「徽派建築」其實是由「東陽幫」工匠依據東陽傳統民居的營造法式建造而成。某種程度而言,它是對靈山梵宮為代表的東陽木雕佛教建築現代裝飾模式的傳承與創新,而且在「張揚個性」方面做得更為顯著,徽派特徵、地藏文化特徵非常顯著。同時,通過木雕語言與現代環境空間藝術的結合,使弘願堂內的生活氣息更加明顯,實用功能也更突出。
  • 跟著木雕去旅行——東陽木雕大師黃小明的神秘南極之旅
    望著這些雄偉的冰川,黃小明大師對大自然造物的神奇肅然起敬,不禁感嘆:南極的風才是最厲害的雕刻家!  登陸長城站!為偉大的科學喝彩  在大海上航行了兩天,到第三天的下午,大家在船上就已經可以看到喬治王島(King George Island)和納爾遜島(Nelson Island)了。
  • 東陽木雕非遺傳承人黃小明作品欣賞
    黃小明,1965年出生於東陽,16歲開始從事東陽木雕,至今已近四十載。他有很多頭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木雕藝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木雕」代表性傳承人,2016杭州G20峰會主會場木雕創作者,首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展的東陽木雕藝術家……這位被譽為業界「金手指」的大師,用雙手為大家雕刻出一件件藝術品,而其中隨便一件就驚豔四座。
  • 匠心中國黃小明:以木為源 刀下有萬象
    古往今來,歷代木雕的藝人們匠人們,一手緊握著雕刀,一手摩梭著木材,始終將這場對話延續著。  黃小明,是這個時代裡,這場千年對話的延續者。他獨創了竹簡式木雕、超寫實木雕、速寫木雕、取景框木雕等藝術表現形式,「寫境」又「造境」,深沉含蓄的木頭在他的刀下開始萬象叢生。
  • 黃小明:在執著裡遇見木雕的美好
    20世紀90年代,正是東陽木雕處於最低谷的時候,因為企業改制而不得不離開原東陽木雕總廠的他,仍想方設法四處奔走,籌措資金,尋找空間,只為安放心愛的東陽木雕藝術。為了「養活」東陽木雕,他開始探索生產性保護路徑,北上北京,南下昆明,為北京飯店、昆明翠湖賓館等度身定做木雕裝飾,並催生了一批創新作品。
  • 清水白木雕,明心而慧木,黃小明攜東陽木雕亮相中國美術館
    近日,「明心慧木——黃小明木雕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黃小明,從事木雕藝術的創作與研究近40年。其所從事的東陽木雕藝術源自浙江東陽,東陽木雕肇始於唐,發展於宋,興盛於明,造極於清,並在新中國成立後保持了穩健發展,在歷史上一直居於中國四大木雕之首。
  • 緣木問道黃小明木雕精品展 在浙江省博物館展出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木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黃小明攜多件匠心之作隆重亮相。文化部原副部長、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周和平,省文化廳副廳長陳瑤,省科協副主席王忠民,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杭間,省文物局副局長曹鴻、省非遺保護協會會長楊建新,省經信委輕紡辦主任李京寧,東陽市副市長蔣震雷等出席開幕式。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小明給武昌理工學院學子授課 傳授木雕工藝
    原標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小明給武昌理工學院學子授課 傳授木雕工藝 為了讓同學們對東陽木雕有所了解,將木雕文化傳承和創新,12月7日晚,武昌理工學院特邀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木雕」傳承人黃小明來校授課,帶來了一堂「東陽木雕的傳承與創新」學術講座。
  • 東陽木雕將「現身」中國國家博物館
    黃小明木雕藝術展26日在京舉行| 東陽木雕將「現身」中國國家博物館 黃小明木雕藝術展26日在京舉行|
  • 東陽木雕「個木園」 一園落成滿城驚
    、中國木雕藝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木雕」代表性傳承人,代表作《乾隆寶座》榮獲首屆艾琳·國際工藝精品獎金獎。東陽木雕是以平面浮雕為主的雕刻藝術,其多層次浮雕、散點透視構圖、保留平面的裝飾,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又因色澤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紋理色澤,格調高雅,故又稱「白木雕」,被譽為「國之瑰寶」,深受老百姓喜愛。黃小明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銳意創新,開創出「速寫木雕」、「超寫實木雕」、「多層疊雕」等「印象派記」雕刻手法,特別是故宮乾隆寶座的複製,為他帶來巨大聲譽。
  • 國家博物館展示非遺"東陽木雕"傳承 回應"工匠精神"時代呼喚
    原標題:國家博物館展示非遺"東陽木雕"傳承 回應"工匠精神"時代呼喚[ 九龍戲珠 國家博物館供圖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劉思恩):國家博物館26日主辦了「寄情與木 明志匠心——黃小明木雕藝術展」,展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黃小明從藝近40年來的匠心之作。展覽包含經典代表作、大型落地屏風系列等8大類約70件作品。
  • 中國東陽木雕和竹編展在科倫坡開幕
    新華社科倫坡8月13日電(記者唐璐)由斯裡蘭卡中國文化中心主辦的「木語竹韻·絲路傳情」東陽木雕和竹編展12日在科倫坡開幕。東陽木雕和東陽竹編均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東陽木雕是以平面浮雕為主的雕刻藝術,被譽為「國之瑰寶」;東陽竹編巧奪天工,是產自中國浙江東陽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之一。斯裡蘭卡中國文化中心主任樂利文在展覽開幕式致辭中表示,這是該中心首次舉辦中國木雕和竹編展,旨在讓斯裡蘭卡民眾從更多角度感受和了解中國傳統雕刻和編織工藝技法及其承載的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