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那麼愛給東西戴套?

2020-10-20 極物來了

前兩天,辦公室同事入手了一個新的平板電腦。

與平板電腦一同入手的,還有一個保護套。

那一刻,我突然發現,什麼時候開始,買電腦的同時買一個保護套成了標配。

中國人好像一直有給東西戴套的習慣,小到生活用品,大到電器擺件,給物品戴套已經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1

熱衷於戴套的上一輩人

說起戴套,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我們的父輩。

小時候,母親總是熱衷於給一切東西戴套。

記得以前家裡有個老式的電視機,由於老式電視機個子很大,所以特別容易積灰塵。

媽媽就會買一個套子,搭在電視機上面。

對父母那一輩人來說,給物品戴套就跟吃飯喝水一樣常見。

被子要套上被套,枕頭要套上枕套,沙發要蓋上沙發墊;

冰箱、空調都要鋪上一層布遮灰;

騎自行車時,座椅上要套上一個毛線織的保護套,開車時,座椅上也要套上保護套。

遙控器和紙巾盒也都要套上保護套。

甚至小時候發了新書,父母還會很主動地幫我們買幾個包書皮的套子,5毛錢一個,物美價廉。

那時候,用廉價的毛線給物品織出一個精美的保護套,是很流行的事情。

而在保護套的審美上,父母那一輩的審美簡直是不要太統一。

似乎所有的媽媽們,內心都住了一個小公舉,無論原本多好看,多高級的東西,都會無一例外地被遮住真容,戴上符合媽媽們審美的保護套。

比如:套空調的保護套最好帶點白色的紗巾,不管什麼保護套,都最好加一點蕾絲邊,粉色和白色是高頻率顏色,大紅色黃色以及紫色等鮮亮的顏色偶爾也能擁有姓名。

黑色以及灰色等不吉利也不鮮亮的顏色,一般是很難踏上保護套界的舞臺的。

青春期的時候,經常會和朋友吐槽這種奇特的審美,當年被各種蕾絲邊支配的恐懼,仿佛就發生在昨日。

2

其實我們也一樣

小時候經常吐槽父母們喜歡給一切戴套,並自信地覺得自己作為一個新時代青年肯定不會這樣。

可是長大後才知道,戴套這種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不分年齡。

這一屆年輕人,同樣也擅長戴套。

從給電腦鍵盤買鍵盤膜,到給手機貼膜,戴手機殼,當代年輕人,比起上一輩人,絲毫不遜色。

想起之前有個朋友搬新家,搬進去第一天就是買了各種套子。

給馬桶買了個馬桶套,喜歡的家具,每一個角都用軟軟的海綿包起來,門把手裝了個保護用的矽膠套,連開關上都貼了一個萌萌噠的卡通貼紙。

而在淘寶上搜保護套,能搜出一大堆千奇百怪的保護套。

電腦袋子,卡套,護照夾這種是最基本的;

還有數據線保護套,耳機保護套,給需要高頻率使用的數據線帶個保護套,它的使用壽命能延長很長一段時間;

保護衣服的防塵罩衣服掛袋,保護杯子防摔防燙的保護套。

前段時間還有個朋友向我吐槽,自從入手了airpods,她各種保護套就沒少買,可愛的,惡搞的,萌萌的,各式各樣。

畢竟,電腦手機就那麼幾款顏色,選來選去也變不出什麼花來,可是保護套就不一樣了,只要你選得好,就很難和別人撞,而且換了個手機殼通常還能讓人有一種換了個新手機的新鮮感。

現在的年輕人,隔個把月換個手機殼是常態,淘寶上搜手機殼,或廉價或昂貴,或個性或實用,各種各樣的特色手機殼能讓人眼花繚亂。

不知不覺中,曾經最不屑於用保護套的年輕人,已經漸漸成為了套子最忠實的擁護者。

3

戴套,無非就是想尋求一種安全感

我曾一度很不理解,為什麼原本好看的東西,長輩們非得用一個難看的的套子包起來。

等到自己長大後才知道,對於辛苦生活的成年人來說,與美相比,安全感更加重要。

更何況,套子也不一定就不好看。

不管效果如何,給物品戴上了保護套,都好像感覺安全了一點,好像多了一點肆無忌憚的底氣。

就像小時候給教科書包書皮,不管我們對書皮如何作妖,只要把書皮拆掉,書還是乾乾淨淨的樣子。

長大後給手機貼膜,戴手機殼也是如此,在沒有貼鋼化膜之前,手機不小心掉落的瞬間,我就好像掉了幾千多塊錢,但是貼了鋼化膜之後,那種焦慮感就減弱成了幾十塊錢,簡直不要太安心。

生活原本就足夠戰戰兢兢,小心翼翼了,能夠為這樣的生活增添一份安全感,何樂而不為呢?

這是個焦慮的社會,每天都會有無數的人在耳邊跟我們說,你要走好每一步,不能一直待在舒適區,害怕走出來。

可是對那些一直在為生活打拼的成年人來說,如果真的有舒適區的存在,他們應該只想躺平死賴,沒有人想要走出來吧!

小到物品保護套,大到我們學過的知識,積累的財富,每一樣都在為我們的生活套上一個安全的套子。

我想,「戴套」的意義就在於此吧,對很多人來說,這不是束縛,而是一種自己給自己的安全感。

朝這個方面想,或許,做一個「活在套子裡的人」也未嘗不可。

今 / 日 / 互 / 撩

你喜歡給自己的物品戴套嗎?

圖片大部分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字由極物原創,轉載請說明。

相關焦點

  • 美國人為什麼喜歡戴套,卻不願意戴口罩
    戴套的願戴口罩,投票拜登;不戴套的也不願戴口罩,支持川普。口罩恐懼與美式自由主義上面是我的學生方正製作的視頻,他在國外讀完博士後,從事政治學研究。順著這個話題,我分析一個觀察到的現象:美國人為什麼喜歡戴套,卻不願意戴口罩,致使疫情泛濫。二者有什麼關係?美國人願意戴套,是有根據的:上面是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人口統計。美國2019年有3.3億人,人口增長率只有0.48%,年增加95.7萬人。
  • 愛戴套的中國人——套中人生
    感覺咱們中國人,深深的喜歡帶套子,搞啥都要弄個套子。不好意思,配錯圖了,嘿嘿電視機,肯定要戴個套子電視機套子那麼,配套的遙控器,也要戴一下。遙控器套子空調自然也少不了。座椅套子這一點,我很是想不明白,有些高檔車,進口小牛皮的啊,為啥還要加個套呢。手機,自然也少不了的。先整一個膜,啥鋼化的,磨砂的。簡直能把賈伯斯氣死,好不容易費勁吧啦的給你厚度降低一毫米,你這一下就整回來了。再說,我這屏幕是康寧大猩猩的,還需要你保護啥?
  • 中國人,你們為什麼那麼愛月亮?
    美國人嚴謹的科學實驗態度當然值得尊敬,但中國人卻仍然更喜歡古代詩詞裡的「月亮」而非科學雜誌裡的「月球」。後者是毫無生氣的冰冷衛星,前者則是散發著柔和清輝的天上仙境。那麼,為什麼我們中國詩人寫詩偏愛月亮呢?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月亮,是中國人心目中的宇宙精靈,《史記天官書》云:「月者,天地之陰,金之神也。除了對月亮的神聖敬畏之外,中國人愛月,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喜歡戴口罩?
    日本人喜歡戴口罩,有事沒事的都戴個口罩,我總認為這有點怪怪的,以我們中國人的習慣思維,平時戴口罩的,如果不是臉上有什麼缺陷要掩人耳目,就是什麼明星歌星的怕引人注目。按道理說,日本這個四周環海的小島由於綠化非常好,水質也好,汙染又少,空氣肯定比較清新乾淨,應該沒啥好預防的,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戴口罩呢?難道日本人喜歡戴那玩意?難道日本的空氣汙染到這麼嚴重的地步,需要集體戴口罩才能防禦。
  • 佛祖從來不戴佛珠,為什麼信佛者卻那麼喜歡?
    女士戴小粒佛珠手鍊,尤顯脫俗高雅;男士戴大粒佛珠手串,隱約中霸氣側漏,更增添一絲沉穩與成功的男人味。佛珠日漸剝離了原有的宗教寓意,成為一種時尚的文化符號。相信也許多人一定想知道佛珠的真正寓意:佛珠是怎麼來的?佩戴佛珠究竟有什麼好處?誰規定僧人掛佛珠的?為什麼佛自己不佩戴佛珠呢?佛珠,本稱念珠。一些宗教在祈禱、誦經、念咒或靈修時,利用一定數目的珠粒,以作記數之用。
  • 部分男人"戴套就疲軟" 專家:有心理問題
    男人不願意戴保險套,也是因為那層薄薄的橡膠礙事。不過,有的男人不是「不願」戴,而是「不能」戴。所謂「不能」,是指戴套後不能勃起,只要不戴套,就能重振雄風。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中心副教授劉雅峰指出,這樣的病例很多,但患者往往自己不覺得有問題。實際上,一個身心健康的男人完全可以適應戴套做愛。若是戴套就疲軟,說明可能有身體或心理的疾病,應該儘早診治,以免病情加重甚至影響兩性關係。
  • 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喜歡盤東西
    為什麼用「盤」來指代這個不斷摩挲器物的動作但在中國人看來,這個難得的表麵皮殼,非長年累月不能形成——按器物而異,生成包漿分別需要數年、數十年甚至數百年,因此從包漿程度,不僅可以大概看出器物的年代,還能夠感受到盤玩者喜愛的溫度。
  • 男朋友不懂戴套? 為什麼戴了套還得病?套套的事你懂了嗎?
    「親愛的,你相信純真的愛麼?我只是單純地喜歡你。」嘴上正人君子,內心卻早已躍躍欲試,誰還不是個大豬蹄子。可能在線槓精又來了,我又不差錢,一次戴兩個雙重保險,是不是還要為自己的小機智叉會兒腰                        聽到這,小琪又有問題了,為什麼保險套會有
  • 為什麼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那麼少
    為什麼每年那麼多天才學生就出不來一個諾貝爾獎得主呢諾貝爾獎得主華人還真有好幾個,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崔琦,錢永健。這些因為得獎的時候是外國國籍,而且人家受的教育與研究環境也是在國外,所以只能是華人。當然了中國本土的有莫言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屠喲喲2016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
  • 發現女朋友做過人流,我更不想戴套了
    他說是,我知道,但任何正常男人知道這種事之後心裡都會彆扭一陣子的,除非不愛她,沒想跟她結婚。之所以反應這麼大也是因為我非常在乎她,既心疼又心碎,她在我心裡再也不是完美無瑕了,這就很難受。他還說,知道她做過人流以後,我更不想戴套了。
  • 阿富汗哈扎拉人長得那麼像中國人,是中國人後代嗎?只有一點相同
    有網友問:為什麼阿富汗的哈扎拉人長得像中國人?一般在這個時候,就會有人說因為哈扎拉人蒙古後裔 ,所以長得像中國人。還會告訴大家,哈扎拉人是蒙古西徵的時候,遺留下來的蒙古士兵的後代,其實這個說法,基本上都是錯誤的。
  • 男人為什麼都不喜歡戴「套」?別臉紅,聽聽過來人怎麼說的
    在公交車上無意中聽到一對閨蜜的交談,語言中在討論其中的一位男朋友,那位女子是這樣說的:「他什麼都好,就是不喜歡戴套。」,她閨蜜問她們同居多久了?那位女子說他們已經同居了快半年了,而且她的男朋友欲望還挺強烈 的,有時會一晚好幾次,但是他就是不喜歡戴「套」,為這事兩個人還爭吵過,但是吵過了下次依舊這樣,她很擔心這樣下去會不會意外懷孕。她的閨蜜很無奈,只能勸她回去跟她男朋友好好談談。為什麼男人都不喜歡戴套?
  • 外國人很疑惑:這東西我們頓頓離不開,為什麼中國人卻不愛吃?
    外國人很疑惑:這東西我們頓頓離不開,為什麼中國人卻不愛吃?不知道大家對這件事情有沒有印象,那就是一個女孩子給自己前男友送了一卡車的洋蔥,重量差不多1噸左右。說到洋蔥這種食材,大傢伙可都是又愛又恨的,偶爾吃著挺好吃,但處理的時候很容易就淚流滿面了。由於地理位置的差異,中西國家在飲食文化和習慣上也是不同的,中餐廳講究的是熱鬧,而西餐廳注重的浪漫和情調。對洋蔥而言,它是西餐美食必不可少的食材,也是外國人頓頓離不開的。但對我們中國人而言,洋蔥就是一種非常普通不起眼的家常蔬菜,雖然價格便宜,可是用途不廣,愛吃的人也少。
  • 中國人為什麼都不愛讀書?
    到中國的公共場合去轉一轉,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中國人沒有讀書的,他們不是在玩手機,就是打麻將,噴空氣,或者看電視,沒有一個人在讀書,這是一種可悲的現象,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都不去閱讀,那它就是一個沒有希望的國家或民族,那麼中國人為什麼都不愛讀書呢?國民文化素質偏低。
  • 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喜歡紅色?
    為什麼我們中國人對紅色這麼執著和偏愛呢?其實這一切都來自於三千年前周朝時的瘋狂。——《論語·陽貨》可是為什麼他們都這麼推崇紅色呢?正當他們發愁犯怵的時候,突然一個超圓超亮的東西升起來,飛禽走獸瞬間嚇跑了,只留下面面懵逼的人類。這東西就是太陽。
  • 為什麼電視中後宮的妃子手指上都要戴這個東西,原來這叫做時尚
    現在的宮廷劇,講述清朝故事的最多,很多觀眾在看電視的時候,都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特點,後宮之中無論是妃子還是皇后,都會在手指上戴幾個金光燦燦的東西,這是為什麼呢?先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個東西叫什麼,這些套在妃子手上的,叫做指甲套,顧名思義,指甲套就是用來套指甲的,一般每個人會帶四個,分別帶在左右手的小指和無名指上。
  • 中國人,為什麼不愛讀書了
    今天的中國人為什麼不愛讀書了?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一個相當難以回答的問題。還是今天中國人從本質上就不愛閱讀和思考了,可能都不是,應該回歸到體制和文化上去思考了。首先,今日讀書太過於世俗化。今日我們的小孩,大概只有學前0到3歲是快樂的,一進幼兒園,各類補習班也接踵而至。舞蹈,美術,書法各種特長該有一樣吧,奧數那不用說,進名校就要考它。
  • 美國人疑惑:這東西這麼貴,為什麼中國人都愛泡來喝?
    有一位到中國旅遊的美國人表示:中國的景點很美,人們都很熱情,發展也非常迅速,但有一點他感到十分的疑惑,就是他發現為什麼每家每戶都有儲備茶葉,經常在待客的時候泡來喝,還有很多小餐廳或者是大酒店,在桌子上都擺著茶壺,為什麼這東西這麼貴,中國人都愛泡來喝?
  • 皇宮裡娘娘們手指上戴的又長又尖的東西叫什麼?有什麼象徵呢?
    從戰國時期開始,中國人就有蓄甲的習慣了。留著長指甲,代表你是脫離生產,不用幹活的高級貴族。貴族小姐們以【又細又白又尖】的指甲為美,還懂得用鳳仙花磨汁,敷在指甲上染色。清宮女子手上戴的指甲套叫「護甲套」或「護指套」或「金驅」。其實,護甲並非是清代專屬,存在的歷史可追溯到漢朝。
  • 為什麼男人都不願意「戴套」?女孩子可別犯傻,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到了娘家後,劉阿姨和女兒長談了一個晚上,小琴也萬萬沒想到自己能這麼快懷上,本來計劃著去上環的,可是老公總不愛戴套,加上照顧寶寶沒時間,現在懷上了只能硬著頭皮生下來,有了這次教訓怎麼著也得做結紮了。聽完女兒的一番話,劉阿姨更是心裡不舒服,這麼多痛苦讓我女兒獨自承擔,為什麼這麼不公平,開始責備小琴的老公沒責任心,不知道體諒老婆,誰料小琴說,我老公說保險套就是對男人的束縛,我肯定不會帶的,還是讓我去做結紮最好。聽到這樣的說法,劉阿姨是越想越後悔,壓根就不該同意這門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