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影視行業從業者的動態來看,幾乎所有人都在懷念2015—2017年的影視圈。也代表著2019年影視行業的落寞和衰敗。「大退潮來得比預想更兇猛」,在最近一場文化產業峰會上,一位曾關注影視娛樂板塊的投資人對投中網說道。
上一次在影視作品裡看到迪麗熱巴,還是去年6月上映的《一千零一夜》。在今年8月播出的一檔綜藝節目中,這位當紅演員說自己已經八個月沒有拍戲了,而在過去三年,迪麗熱巴每年都要參演4到5部作品,忙到除夕夜都在拍戲,隨著《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烈火如歌》的播出,人氣水漲船高。
巧的是,拿下金鷹女神的桂冠後,迪麗熱巴反而陷入近一年的劇荒。她並不是個例,2019年,以往經常出現在銀幕和電視中的那些熟面孔,很多都看不見了:楊冪只出演了一部電視劇和一部電影,反響不大;李易峰一年多都沒有拍戲,作品顆粒無收;唐嫣和趙麗穎忙著結婚生子,也消失在公眾視野中。
「去年限薪令下來後,大牌演員都達成了默契,集體觀望,那會兒我們製作方很難請到他們,所以只能去找一些年輕有潛力的演員。」一家影視公司的製片總監章遠對燃財經說。
但從今年開始,形勢發生了變化,市面上的項目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減少。從一線到三線,從老人到新秀,能接到的戲越來越少,「以前是人挑戲,現在是戲挑人,大家都變得非常謹慎」,章遠深有感觸。
寒冬直接導致的結果是,未來一兩年有無數家公司要倒閉,從業人員找工作都成問題。一位編劇稱自己已經被裁員,「公司舊的項目收不到回款,又接不到新項目,每一天都步履維艱。」橫店是中國影視行業的晴雨表,一位導演稱,你現在去橫店看,基本很少有開工的項目了,我的幾個在影視基地的兄弟已經開始在周邊賣燒烤了,這樣的景象在橫店幾乎不足為奇。
其實對於這個行業本身來說,老戲骨與實力演技派渡過寒冬實質上是鍍一層金箔在身上,對於在這個行業踏實做內容的他們來說,寒冬只要熬過去就好了,修煉內功,專注內容才是當下要做的事。一位創業者稱,雖然凜冬已至,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項目可接,只能說以前是有錢可以站著撿,現在需要去「跪著掙」。真正需要去洗牌可能是剛踏入影視行業的新星們,需要磨練自己的本領,提高自己的水平了。
從觀眾的角度出發來看,儘管有一些讓人叫好的頭部影片出現,但同時院線也湧現了一大批爛片,屬於純資本導向的製作,這只會讓中國文化影視行業與好萊塢的差距越來越大。不過,在寒冬中他感受到行業正在向好的方向走,以前談合作的時候,許多明星一開口就是流量和IP,現在討論的則是怎麼把內容打磨好,「在被資本裹挾的時候,大家都在想怎麼多拍多賺,現在知道只有好的內容才不會被淘汰。」在新秩序之下,資本評判好內容的標準也會隨之改變,只有精耕細作才能立住腳跟。還有一個現象是,大規模個人IP的轟炸與視頻創作的熱情,短視頻的介入,也稍稍影響了爛片的恰錢情況。
最後,通過數據顯示,文化產業區營業收入卻實現了突破性增長,小編認為這次寒冬中,一邊是影視城紛紛提檔升級,一邊是行業淘汰洗牌,反而能有效激發電影發展的新動能,同時實現電影發展的更上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