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本期導讀:
在如今,很多人的家中喜歡裝飾一幅「萬馬奔騰圖」,這些大多都是臨摹徐悲鴻的作品,因此在如今,提到畫馬,一定會想到徐悲鴻。
但是很多人對於徐悲鴻的了解,也僅僅是畫馬很出名,然而徐悲鴻最貴的一幅作品卻不是畫馬,而是畫牛。
在近現代畫壇中,畫牛大師是李可染,然而卻被徐悲鴻畫的牛超越了,也讓大眾對徐悲鴻有了新的了解。

徐悲鴻的父親,是一位老先生,在私塾中教學,但是家中卻一貧如洗。這樣的生活徐悲鴻幾乎持續了半生。
但徐悲鴻卻不是怨天尤人,反而發憤圖強,從小便刻苦的學習,在9歲的時候便開始跟著父親學習繪畫,稍微學了幾年後已經能夠賣畫補貼家用。
小時候的這段兒經歷,讓徐悲鴻一生受益,之後的他出國留學,與畫壇大師之間相互探討繪畫,也才成就了自己。

在成名之後的徐悲鴻,開始致力於中國傳統畫改革,融入了西方繪畫的元素,立足於中國寫實主義繪畫之中,成為了近現代一位家喻戶曉的繪畫大師。
徐悲鴻一生的繪畫造詣,到如今,在大眾的心目中,全部融入到了畫馬之中。但是很多人卻忽略了徐悲鴻其他的作品。
畫馬是徐悲鴻一生最愛的題材,但是在畫牛上,卻絲毫不差於畫馬,而且畫馬的作品比較多,廣為流傳,因此也掩蓋了畫牛的造詣。

在2011年的12月5日,徐悲鴻的1951年創作的作品《九州無事樂耕耘》在保利秋拍中亮相,這幅作品便引起了很多收藏家的關注。
因為這幅作品本身就有著一個記錄,在1996年的時候,這幅作品在中國嘉德春拍中以192.5萬成交,成為了當時中國美術專題拍賣的最高價。
因此這幅作品一亮相,便吸引了很多收藏家的競相關注。之後經過了多輪的激烈競爭,最終以2.6億的天價成交,一舉成為徐悲鴻最貴的一幅作品。

到如今,這幅《九州無事樂耕耘》仍然是徐悲鴻最貴的一幅作品,但是說起來,徐悲鴻畫牛比畫馬貴,讓人著實有些難以理解。
但是這幅作品卻實實在在的霸佔著徐悲鴻的作品價值高度,而且不僅僅是藝術價值,他同時也是很少見的以農民為題材的國畫。
物以稀為貴,加上之前這幅作品打破過一次記錄,以及如今徐悲鴻的名氣,因此拍賣出2.6億也已經不稀奇了。

在如今的畫壇中,李可染是公認的畫牛大師,卻被徐悲鴻的這幅作品輕鬆超越了,但也不能否認李可染大師在畫牛上的造詣,只能說各有所長,都是近現代畫壇的大師。
而且我們也能看出徐悲鴻大師是一位全能的畫家,但由於畫馬過於優秀,掩蓋了自己畫牛的造詣,大家如何看待李可染大師與徐悲鴻大師的畫牛作品呢?
文|起源
起源|本文最精彩的內容:
徐悲鴻被稱為畫馬大師,自然畫馬的作品價值也不菲,作品《九方皋》在2012年拍賣出1.02億的高價。李可染大師被稱為畫牛大師,作品《牧牛圖》在2011年拍賣出7751萬的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