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庭院深受禪宗和中國園林「師法自然」的影響,庭院中的植物山石、沙礫,都代表不同的意義,除給遊人帶來視覺上的愉悅,也在精神上得到了休息。
日式庭院一般由樹木、植被、引水管、水缽、竹籬笆、燈籠、石子和砂碩等構成。其中規模小的元素如竹籬笆、燈籠、水缽等,被稱作點綴物,以作增添庭院景致情趣之用。
日系庭院樹木的種類
大致可以分為常綠樹和落葉樹兩類,而兩者的合理布局對庭院構景有著重要的意義。植被是緊貼地面生長的地被植物的總稱,也包括一些較低矮的灌木類、細竹類、蘚苔類植被。
水缽
日本園林中一竹製小品名「逐鹿」,利用槓桿原理,當竹筒上部注滿水後,自然下垂倒空筒中水,而後再翹頭,回復原來的平衡,尾部擊打在撞石上,發出清脆聲響,頗為有趣。日本有個喝茶、品茶的習慣,客人從外庭到內庭喝茶,首先要取之水洗手,洗去晦氣,然後與主人喝茶,喝茶引用的水一般取之他。
竹籬笆
竹籬笆是日式庭院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主要用作圍屏。他的原材料除了原生竹之外,近年來鋁製和塑料制人工竹也因其不易腐爛等特性而得到廣泛應用。
燈籠
燈籠以石制燈籠為主,燈籠原本用於寺院照明,現在已經成為日式庭院點綴物的一部分。
枯山水
枯山水是源於日本本土的縮微式園林景觀,多見於小巧、靜謐、深邃的禪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環境氣氛中,細細耙制的白砂石鋪地、疊放有致的幾尊石組,就能對人的心境產生神奇的力量。
禪宗庭院內,樹木、巖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數筆即蘊涵著極深寓意,在修行者眼裡它們就是海洋、山脈、島嶼、瀑布,一沙一世界,這樣的園林無異於一種精神園林。後來,這種園林發展臻於極致——喬灌木、小橋、島嶼甚至園林不可缺少的水體等造園慣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僅留下巖石、耙制的沙礫和自發生長與蔭蔽處的一塊塊苔地,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園的主要構成要素。而這種枯山水庭園對人精神的震撼力也是驚人的。
本文轉載於 溢柯花園 ,結合網絡資料做了圖片和文字的相應修正和調整。
回復「七原則」可查閱「日本設計的七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