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文化博大精深,許多人可能覺得自己平時不怎麼接觸得到,卻沒發現,詩詞其實早已經融入到了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很多我們平時所用到的成語、俗語,甚至是流行歌曲中的歌詞,都是來源於詩詞。
流行一時的網紅詩句「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出自唐代詩人韋應物的《簡盧陟》:「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人生七十古來稀」出自杜甫的《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聰明反被聰明誤」出自蘇軾的《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出自蘇軾的《定風波》:「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瓊瑤的電視劇《情深深雨濛濛》火爆的時候,主題曲也跟著電視劇的播放風靡了大江南北:「情深深雨濛濛,多少樓臺煙雨中,記得當初你儂我儂,車如流水馬如龍。」這首歌曲的歌詞是瓊瑤親筆操刀所寫,體現了她深厚的古詩詞底蘊,基本上每一句都是來自詩詞。
「多少樓臺煙雨中」是出自杜牧的《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車如流水馬如龍」是出自李煜的《憶江南》:「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這些高雅的句子都來自詩詞,那麼「記得當初你儂我儂」這一句非常口語化,總不是來自於詩詞了吧,答案還真的是出人意料。「你儂我儂」這個詞語也並非是瓊瑤的首創,而是出自元代大才女管道升的一首《我儂詞》:
我儂詞
元 管道升
爾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爾,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爾,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爾,爾泥中有我。我與爾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能寫出如此優秀作品的管道升,自然不是一個普通人物,她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趙孟頫的妻子,管道升本人也擅長寫詩、繪畫,與趙孟頫堪稱是天作之合。
趙孟頫給妻子寫的碑文《魏國夫人管氏墓志銘》中記載,管道升是齊國名臣管仲的後人,管氏族人因為避難來到了浙江吳興地區,管道升的父親管公性格豪爽,不拘小節。管道升從生下來就特別聰明,父親感到非常驚奇,心裡想著一定要給她找一個人品才貌俱佳的乘龍快婿。
趙孟頫剛好也是浙江吳興人,管道升的父親很看中他的才華,認為他將來一定會大富大貴,於是就將女兒嫁給了他。
後來才華出眾的趙孟頫果然得到了朝廷重用,管道升也被封為魏國夫人。管道升的一生能夠和丈夫恩愛如初,與她自身的處世智慧有很大的關係,這首《我儂詞》就是很好的證明。
趙孟頫和管道升雖然是琴瑟和諧,但隨著管道升的顏老色衰,趙孟頫也產生了納妾的想法,畢竟古人納妾也是一個很尋常的事情,於是,他就旁敲側擊的填了一首詞給夫人,意思是說:「豈不聞王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無過分。」
管道升當時已經四十歲了,面對丈夫納妾的想法,她沒有像怨婦一樣大吵大鬧,而是拿出才女的本事,寫了一首《我儂詞》回給丈夫,不是指責丈夫的變心,而是表示兩人的情深義重不可分割,趙孟頫讀了以後,大為感動,就此放棄了納妾的念頭。
看來人間還是有真情在的,一首真情流露的詞,就這樣讓蠢蠢欲動的丈夫按耐住了納妾的心思,就算再娶一個年輕美貌的妾,也不會有管夫人這樣的才華,也比不上兩個人在一起幾十年的深情厚誼。
儂,就是你的意思,「你儂我儂」,就是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我們的感情特別深,情到深處,就像火焰一樣熱烈。拿一塊泥,捏一個你,捏一個我,將咱倆再一起打破,用水調和。再捏一個你,再捏一個我。我的泥人中有你,你的泥人中有我。我和你活著蓋同一床被子,死了用同一口棺材。
全詞勝在立意別致,用女媧捏泥人的傳說,來寫夫妻兩個人之間不可分離的感情,妻子如此情深義重,作為丈夫的趙孟頫讀了以後自然是深感愧疚,不會再有另娶的想法了。
之後,兩個人便又恩愛如初,直到57歲的管道升在南歸吳興的舟中病逝,3年後趙孟頫去世,與管道升合葬在湖州德清縣東衡山南麓。白頭偕老的兩個人,正像是管道升的《我儂詞》中所寫的一樣:「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夫人天姿開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備,翰墨辭章,不學而能。」天性開朗,德行美好,容貌端莊,文章辭賦,不用學就能精通,這是丈夫趙孟頫對管道升的評價,也是這位曠世才女的一生的最佳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