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改電影三十年

2020-12-05 Mtime時光網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時光網特稿

 2017年堪稱日本漫改電影「元年」,除了是因為年內本土上映的漫改數量幾乎是歷年之最,還有一個特殊的時間點——距離日本影史第一部搬上銀幕的漫改真人系列

《比波普高校》

(尤以1987年的

《比波普高校:高校與太郎進行曲》

作為標記),今年剛好是第三十年。


  

地球人都知道,漫畫和動畫是日本引以為傲的強項,國內外的群眾基礎都十分穩固。除非是像宮崎駿或新海誠這些被譽為「十幾年一遇」的堅持做原創動畫電影的少數者,大多數片方依然傾向將現有的漫畫劇本拿去改編成動畫劇場版,或是真人電影。一方面,能利用原作的號召力及已有粉絲群體降低投資風險;另一方面,

漫改電影產業雖然才三十年,但日本動漫創作歷史已走過了100年,能讓片方挖掘的經典動漫作品甚至「遺珠」漫畫實在太多

,不需要吭哧吭哧寫原創劇本,就可以帶一波熱度。


  整個肥沃的日漫土壤,加上日本國民普遍對本土IP的情有獨鍾,漫改電影即使不外銷,也基本能在國內賣座,就當給漫畫粉絲開個自嗨趴,再曝光了自家藝人,也皆大歡喜。所以近幾年,因為演漫改而火起來的「日本鮮肉」,在營銷手段和受眾群體等層面上,和我國的「流量小生們」有得一拼。


  縱觀2017年日本本土已上映及已定檔的漫改真人電影,數量竟多達28部,比去年的20部又多了近10部,比2015年的13部更是翻了個倍。(今年上映漫改一覽表,詳見下圖)



  也有沒那麼老牌、但在近年比較「現象級」的漫畫IP,例如暗黑血腥向《東京食屍鬼》、科幻懸疑向

《亞人》

、催淚治癒向

《3月的獅子》

、腦洞校園漫《齊木楠雄的災難》等等……



  

從以上2017「井噴式」的漫改片單,就可以看出日本漫改真人電影產業的三大慣性:一、堅持打鐵趁熱;二、堅持人氣「鮮肉」;三、堅持「挖墳」和「炒冷飯」三十年。



  要是不算上有前作口碑在的《浴場2》和主要是日劇影響力的《信長》,這幾年在真正意義上成功將二次元真人化並且獲得極佳票房的,只有《浪客劍心》。接下來,讓我們回顧往年的漫改歷史,看能否從成功的案例中總結出什麼規律。

90年代的漫改「雛形」


  雖說日本漫改真人電影的歷史走過了三十年,但其實前二十年的數量加起來,遠遠不如2007-2017這十年之多。

從1987年到2004年,基本一年只出一部漫改

,並且這段時期所改編的漫畫題材,基本上都是輕鬆逗趣為主,不是圍繞校園就是生活日常,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從1988年開始公映、每年出一部的

《釣魚迷日記》

了。 

 

  從上個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日本電影產業開始復甦,第一屆東京電影節就是在1985年舉行。這一時期的日本重點影片多為暢銷小說改編,「原著觀眾」這一群體開始被盯上。相比起早期

小津安二郎

黑澤明

年代的風格,80-90年代的日本影片開始更看重「娛樂性」。



  

在這種大環境下,電影「盯上」漫畫題材也是意料中事了。1985年12月14日

《比波普高校》

在日本上映,這個改編自木內一裕同名漫畫的校園青春片不僅奪得了1986年全年日本票房第二位,還是

中山美穗

的出道代表作。


  從1985-1988年,該系列每年都出一部電影版,而1987年的《比波普高校:高校與太郎進行曲》更拿下了當年第1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的「最具話題影片獎」,足以見得《比波普高校》在當年的火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會以1987年作為漫改電影的開始之年。


  至於90年代的的漫改電影,最為代表性的就是95版

《花樣男子》

(內田有紀和藤木直人主演)、堂本剛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之上海人魚傳說》(1997)和反町隆史的《GTO麻辣教師》(1998)。


  

其中,《金田一》在當年共拿下了23.8億日元的票房,這個成績在當時也是可以交差了。



  哪怕到今天,一部本土漫改只要越過30億日元門檻,已經可以先走一波通稿慶祝了。

而當時年僅16歲的

堂本剛

也作為第一任金田一一的真人飾演者,成為很多漫迷心中的經典。


  相比之下,在當年僅僅收穫7.6億日元的95版《花樣男子》顯得太沒存在感了,他們大概也沒有猜到,這將來會是一個風靡整個亞洲多年的超級IP。


  其實,由

內田有紀

搭檔(顏值巔峰期的)

藤木直人

的95版《花樣男子》才是第一版從神尾葉子同名漫畫改編而來的作品。在其之後,1996年才出了第一代《花樣男子》的動畫版,這時的粉絲群體才開始擴大起來。


  直到後來,人們先後經歷2001年臺灣改編的

《流星花園》

和2005年松本潤版的

《花樣男子》

,這才真正迎來《花樣男子》空前絕後的火爆。


  2008年,在劇版結束後「趁熱打鐵」的電影版

《花樣男子Final》

居然在狂攬77.5億日元,快十年過去了,

至今還是穩穩守在日本漫改票房史的第三名


  從95版《花樣男子》的「遭遇」可以看出,日本漫改真人電影裡獲得票房成功的,很大一部分還是需要依賴電視臺的支持,或者常常,直接就是人氣電視劇的電影版。


2005年:漫改大潮序幕


  2005年絕對是日本漫改影史的分水嶺了。在05年之前,能上30億的國產漫改電影,一部都沒有。


  而那段時間,剛踏入新世紀的日本電影又是什麼境況呢?由於雄踞日本票房前列的基本80%都是進口片,我們這裡就只拿日本國產的電影做比較了——


  2001年宮崎駿一部雄霸全球的《千與千尋》總票房有308億日元(至今依然是日本影史第一);2002年的國產頭部是《貓的報恩》有64.4億日元;



  而漫改題材的電影,無論從受眾層面還是製作投入的層面,比起非漫改電影都稍遜一籌,30億仿佛是個邁不去的坎。



  改編自同名漫畫的《NANA》又名《世界上另一個我》,這個IP絕對是很多8090後的青春回憶了。在原作的熱度和話題性、以及當年歌唱事業如日中天的

中島美嘉

加持之下,《NANA》真人電影一舉攬下了40.3億日元票房,

成為第一部破30億、還破到40億的漫改電影。


  而該片的另一位女主角

宮崎葵

,雖然少年成名,但也直到出演了《NANA》才真正開始被更多人記住,並且和作品一起從日本火到了整個東南亞。


  

同樣是在2005年,改編自同名短篇漫畫的

《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

也取得了32.3億日元的票房,還奪得了當年「日本奧斯卡」(第2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這算是日本漫改電影中最具有藝術成就的一部了。


  原作漫畫《三丁目的夕陽》細緻描繪了日本東京申奧成功之後經濟復甦的人物故事和社會圖譜,這部漫畫的選題格局更大,和其他更為普遍的校園漫、格鬥漫、少女漫相去甚遠。



  如果說2005年《NANA》和《三丁目的夕陽》開始讓人嗅到了漫改真人電影的「可塑性」,2006年的

《死亡筆記》

才是真正掀起了這近十年日本漫改熱潮的序幕。


  

憑藉這本寫下名字就可以操縱生死的Death Note,伸張「正義」的夜神月成為日漫史上幾乎是第一個「反派」主人公。

大場鶇

原作、

小畑健

作畫的《死亡筆記》從2003年開始在《周刊少年Jump》連載,累計單行本發行量超過3000萬,一度造成漫畫搶斷貨的現象。


  原作的設定既有「死神」的魔幻元素、又拷問了制度與權利關係的現實問題,關鍵是,整個故事的推進過程,就是呈現了一場雙雄對決的智商遊戲,各種心理試探、下套、偵查和反偵查等等情節嚴謹並渲染得絲絲入扣,至今看依然是精彩得讓人拍手。


  2006年,

藤原龍也

松山研一

主演的真人版《死亡筆記》(前篇)率先在六月上映,同年10月動畫連續劇跟上,11月上映了後篇,即《死亡筆記:最後的名字》。這一年堪稱「死亡小本本」之年。


  兩部真人版票房共攬下了近80億日元票房,特別年底上映的

《最後的名字》,最後累計票房有52億,成為繼《海猿2:愛之界限》之後,第二部票房上50億的漫改真人電影。


  「死亡小本本」不僅在日本國內取得成功,整個作品文化更是影響到中國兩岸三地、東南亞、歐美及世界各地,在香港更是打破了進口片單日票房記錄,算是極少數真人版電影不僅沒有毀原作、甚至反作用於原作的成功例子。


  而且,熱度還依然持續到現在——2015年,致力於「炒冷飯」三十年的日本片方先是重啟了日劇

《死亡筆記》

,由「漫改小王子」

山崎賢人

飾演L、

窪田正孝

飾演夜神月,口碑參差不齊;2016年還上映了堪稱「正統續集」的真人電影

《死亡筆記:點亮新世界》

,延續十年前《最後的名字》之後的故事,還找來戶田惠梨香和(變成XXL)的松山研一出鏡,大打情懷牌,雖然差評遍地,但依然破了30億。今年,美版《死亡筆記》剛剛也在八月開畫…



  《NANA》和《死亡筆記》的成功,打破了以往「賣座的漫改電影基本是電視劇的劇場版」的狀況。一方面,2004-2006這幾年的日本電影屏幕數增加得很快;另一方面,漫改的主題開始跳出校園或生活日常的調調,或結合時代背景,或探討更深層的社會問題,面向的不僅僅是漫迷,而是更廣大的受眾。


近十年的成功漫改


  有了05、06年連續的幾波漫改成功案例,日本漫改電影的數量從2007年開始起來,每年都有將近10部上映;而從2011年開始,每年簡直都有將近20部上映(除了「消失」的2013年)。通過翻查數據發現,在日本漫改史上能突破30億日元的,全是05年之後的作品。我們總結了一些在日本本土票房大爆的漫改真人電影,一起來看看。


上映時間2009年

本土票房85.5億

(漫改影史第1名、日本影史第54名)

Mtime評分:7.9


  翻開日本漫改票房史,位於食物鏈頂端的居然是一群「菜鳥」。

《菜鳥總動員》

(又名「教頭當家」)是森田真法於1998年至2003年連載的長篇漫畫,講述一群菜鳥棒球運動員的成長與追夢故事,是日本常見的校園體育類少年漫,08年被拍成電視劇獲得非常高的人氣和收視,電視劇尚未播完,TBS就開始考慮製作續篇,而續篇並非新一季連續劇,而是直接作為大結局的電影版。


  

不良學生「戲劇性」的脫胎換骨、熱血而煽情的臺詞、激烈的對戰場面……這一切都給全國人民打了幾百斤雞血,最終電影版票房突破80億,成為當年的日本票房冠軍,至今也穩居日本漫改影史票房第一。順帶一提,雖然是漫改,但其實電影版的劇本是原創的,但也嵌入了大量原作漫畫中的名場面。


  成功關鍵:熱血、鮮肉、電視劇熱度。



《海猿》系列


  Mtime評分:7.5

  Mtime評分:7.4

  Mtime評分:7.2

  Mtime評分:7.9


  《海猿》絕對是日本漫改史上最值錢的一個系列了。改編自同名漫畫,圍繞潛水員仙崎大輔(伊藤英明飾)展開一個個海灘救援的驚險故事,系列的第一部在坎城電影節上首映,獲得不俗口碑。有了預算後,拍攝第二部時更是動用了一艘超過1萬噸的大型渡輪,這個規模在當時可謂創下了日本影史之最。《海猿》系列的導演羽住英一郎曾是

《跳躍大搜查線》

劇版的首席助理導演,也參與了電影版的導演工作(包括奪下173.5億的

《跳躍大搜查線2 :封鎖彩虹橋》

),備受這個日本史上最賣座系列的風格和意念影響。


  成功關鍵:大眾漫改、災難片、大製作、普適性強



  上映時間2008年

  本土票房77.5億

  Mtime評分:7.9


  前文已敘,就不再多作闡述了。這個F4和杉菜的故事,在2009年早已是國民級別的漫改。它和同年155億的

《懸崖上的金魚姬》

一起將大盤拔高,08年日本國產片總票房成為2000後最高紀錄。


  成功關鍵:電視劇熱度、明星效應



《交響情人夢》系列



  Mtime評分:8.2

  Mtime評分:8.1


  又一部8090後的老朋友——

《交響情人夢》

是繼《花樣男子》之後,最成功的一部校園愛情向漫改。同樣作為人氣日劇的續篇,兩部電影版也合共攬下近80億。

玉木宏

上野樹裡

在戲中的互動和演繹可謂高度還原原作,充滿二次元畫風,在當年更是掀起一股古典音樂的學習熱潮。


  成功關鍵:還是電視劇猛。



《20世紀少年》系列


  Mtime評分:7.4

  Mtime評分:7.0

  Mtime評分:7.2


  浦澤直樹的《20世紀少年》在世紀初獲得了日本國內外無數漫畫大獎,無疑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神作。跌宕起伏的劇情、厚重的人物命運和性格描寫、反日式傳統畫功的繪畫風格等等因素都註定了其不平凡。三部曲共投資了60億,在日本可以說是大手筆,走進影院的主力依然是漫迷(雖然也有被吐槽為Cosplay片)。也難得這是一部直接從漫畫改編而來的真人電影,沒有任何電視劇和動畫版的加持,三部電影一起斬獲超100億日元的成績,是相當經典了。


  成功關鍵:原作號召力、大咖(唐澤壽明、常盤貴子、香川照之、黑木瞳)



《羅馬浴場》系列


  Mtime評分:6.6

  Mtime評分:6.9


  當《羅馬浴場》席捲日本電影市場時,或許很多人都被影片中日本語古羅馬的「浴場文化」所折服。而續篇《羅馬浴場2》上映當年,在一枝獨秀的

《冰雪奇緣》

一枝獨秀、加上「柯南」「蜘蛛俠」「杉下右京」等「名人們」的包夾下,能突圍拿下45億日元的票房數字,確實讓人驚訝。


  成功關鍵:大眾漫改、故事爆笑新奇、日本溫泉鄉成賣點。



《浪客劍心》系列



  

  Mtime評分:7.6

  Mtime評分:7.4

  Mtime評分:7.5


  2012年,在不被人看好的情況下,真人版《浪客劍心》讓人眼前一亮,出色的動作場景加上極高的漫畫還原度得到了包括眾多漫畫粉絲的一致好評。而兩年後一口氣推出兩部續篇可以看出華納的信心,確實也拿下了近100億的票房。


  主演的選擇無疑異常關鍵,

佐藤健

遇上劍心,就像蓋爾·加朵遇上神奇女俠一樣,太合適;其他配角也同樣選用了大牌;動作戲請教了香港團隊;美術、場景、服裝等設計儘可能地還原漫畫……而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

它最大限度地去貼合當代電影的需求,大大削弱了「二次元作品」所產生的違和感。

整個《浪客劍心》攝製組積累了很多「實戰」經驗,造就了一部合格的暑期商業大片,這也絕對是

近年來最成功的、可以被學習參考的商業漫改作品模板之一。


   成功關鍵:誠意。



本土票房45.7億 

Mtime評分:6.8


  作為富士電視臺55周年紀念企畫的一部分,日劇《信長協奏曲》作為首部登陸月九的「古裝劇」備受關注。由

小慄旬

領銜眾大牌出演的本片改編自石井步的同名漫畫,講述高中生穿越至戰國時期後的人情物語。由於日劇完結在非常微妙的節點,大家對後續發展好奇得不行,所以企畫之初就作為作品完結篇的

《信長協奏曲 電影版》

一上映,自然是吸引了大量的劇粉。


  成功關鍵:還是電視劇猛。



  《死亡筆記》系列


  2006年《死亡筆記 前篇》本土票房28.5億 

  2006年《死亡筆記:最後的名字》本土票房52億 

  2008年《L改變世界》本土票房31億 


  關於「死亡小本本」風靡全球的詳情,前文已敘,不多做解釋。


  成功關鍵:主要是原作猛、故事大膽、真人版尊重原作智商。



  《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系列


  2005年《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本土票房32.3億 

  Mtime評分:8.4

  2007年《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2》本土票房45.6億 

  Mtime評分:8.0

  2012年《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 64年》本土票房34.4億 

  Mtime評分:7.8


  前文已敘,就不多做解釋。


  成功關鍵:貼合時代、大眾漫改、普適性強



  《銀魂》2017年 (截止發稿)

  日本累計票房37.89億(日元)

  中國內地票房 7997.5萬(人民幣)

  Mtime評分:7.5


  如果用票房數字來定義「一部漫改是否成功」的話,

《銀魂》這回算是繼2014年《浪客劍心》系列收官之後,最成功的漫改電影了

(不算上主要是電視劇續篇的《信長協奏曲》)。雖然從影片質量本身來看,和《劍心》相差不是幾個級別。


  順帶一提,在《銀魂》真人版開篇就躺槍的另一部人氣漫改《JOJO的奇妙冒險:不滅鑽石 第一章》目前在日本上映了都一個多月了,還只有8.78億日元,差距也是十分懸殊。



  第二部就是2015年底山崎賢人和土屋太鳳主演的少女漫改《Orange橘色奇蹟 》,也收穫了超過33億的票房。算是少女漫比較成功的例子了。


  還有一部是2016年山田涼介和菅田將暉主演的

《暗殺教室:畢業篇》

,被漫迷稱為「良心漫改」, 奪得35.2億的好成績。和2015年的《暗殺教室》前篇一起加起來貢獻了近50億票房。


  但,如果不以票房論英雄的話,有一些票房並沒有非常靠前、但口碑不俗(主要是被原著粉認可)的漫改真人電影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例如2011年

《殺戮都市》

兩部曲一起也有40億+。票房數字雖不如前面的突出,但在佐藤信介執導下,松山研一、二宮和也、本鄉奏多、山田孝之等漫改達人加持下,整體還原得還是不錯。


  再例如分別於2007和2009年上映的

《熱血高校》

兩部曲,小慄旬和山田孝之等人的「校園黑幫」形象也是漫改史的經典了,前者25億、後者30.2億,票房不算大爆,但作為低成本校園漫改已可以交差。


  

再例如爭議之作《寄生獸》相對來說還原度挺可以了,前篇票房20億,後篇卻只有15億,表現一般;還有是枝裕和的

《海街日記》

在日本票房只有16.8億;佐藤健和神木隆之介的

《食夢者》

還原度也很好,但票房只有17.6億。


  漫改電影有其特殊性。很多漫改真人電影的目標群體主要在於漫迷,貢獻票房的人群不夠大眾,往往導致票房總是突破不了既定的數字關口。票房兇猛的「爆款」漫改不能只服務漫迷,哪怕是「民工漫」級別的漫改也不能全靠漫迷,還得打好群眾基礎、迎合大眾市場,這裡有三個TIPS:


  試著打造一部人氣電視連續劇,讓電影版成為劇版的續篇,或直接就是大結局(個人覺得真是耍流氓啊,真不想承認這是電影呢);選題還得更貼合大眾需要,多注意格局和普適性(畢竟少女漫能賣上30億的還是少);真人化在追求還原度的時候,還是要戒掉一些「二次元」習性避免僅僅變成一場Cosplay盛宴。


  反正,情懷不是一切。



附表:日本漫改影史本土票房TOP50(截至2017年9月13日)



(更專業的影視媒體,更全面的票務周邊服務,盡在時光網)


相關焦點

  • 這三十年來,日本漫改電影並沒有像你想得那麼「撲街」
    接下來,讓我們回顧往年的漫改歷史,看能否從成功的案例中總結出什麼規律。雖說日本漫改真人電影的歷史走過了三十年,但其實前二十年的數量加起來,遠遠不如2007-2017這十年之多。2005年絕對是日本漫改影史的分水嶺了。在05年之前,能上30億的國產漫改電影,一部都沒有。而那段時間,剛踏入新世紀的日本電影又是什麼境況呢?
  • 剖析:為何美漫改電影既叫好又叫座,日漫改電影卻頻頻遭遇滑鐵盧
    在當今世界動漫界,日本和美國的動漫基本已經壟斷了整個市場。所以我們能時常在院線的海報上看到,即將又會有一部來自於美國或者日本的真人版漫改電影上映的消息。大部分的美國漫改電影自上映,好評和票房都會如海嘯一般席捲全球各地。比如美國漫威的「復仇者聯盟」系列漫改電影,已經不能只用好電影來形容它在全球影迷心中的地位。
  • 「漫影聯動」在日本:4成漫改電影票房超10億日元
    這兩年大量的日本漫畫改編真人電影,甚至知名的集英社都開始搞漫畫完結與真人電影同步推出的套路儘可能的獲得作品最大的商業價值,大量的真人化電影催生了山崎賢人這樣的漫改小王子,但就票房反響和製作水平來說漫畫改編的真人電影通常都是雷
  • 2018年日本漫改電影上映盤點:有你喜歡看的嗎?
    2018年是漫改電影元年,一部部漫改電影接踵而至,有的交出了滿意的答卷,有的就全面崩壞!現在就來介紹下2018年已經上映或未上映的漫改電影。《天才麻將少女 阿知賀篇episode of side-A》《天才麻將少女 阿知賀篇episode of side-A》《天才麻將少女 阿知賀篇episode of side-A》是小沼雄一執導的真人漫改電影,由櫻田日和主演。於2018年1月20日日本上映。
  • 《花牌情緣》一部典型的日本漫改電影
    在日本,動漫已經成為第三大產業,通過動漫這一成熟的產業鏈,日本的年營業額已達230萬億日元。而且越來越多的日本文化也是通過動畫與漫畫進行傳播的。日本人通過動漫進行文化輸出可謂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輸出範例,光是看看佔領我們童年的動畫片中有多少是日本動漫,而我們又通過日本動漫了解了多少日本文化就能略知一二了。
  • 漫改真人電影《浪客劍心最終章》再定檔,這是你最愛的真人漫改嗎
    《浪客劍心最終章》終於有消息了,距離上映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了,真人漫改《浪客劍心》系列是你最愛的真人漫改嗎?近日,漫改真人電影《浪客劍心最終章》重新定檔,最終章兩部作品《The Final》和《The Beginning》將於2021年4月23日、6月4日在日本上映,並且新海報曝光,當然預告也少不了。
  • 死神漫改真人版電影《境界》上映 還原動漫名場面
    《境·界》漫畫已連載完結,而今天,記憶裡的那個拿著斬魄刀的橘發少年終於要破壁而出,重新回到了我們的面前——由日本漫改之王華納兄弟影業日本公司出品,日本當紅偶像福士蒼汰主演的死神真人電影《境界》今日正式全國範圍內上映。在上映前,小編八一八這部電影的十大看點。
  • 法國版《城市獵人》受好評 漫改電影怎麼改?
    12月17日,中國傳媒大學教師王鵬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透過與原版動漫及成龍版電影的對比解析法國電影《城市獵人》,並與觀眾就漫改電影議題展開進一步討論。
  • 日本漫改電影《銀魂》徹底顛覆自我,但是求你們不要再拍真人版了
    這次真人畫的兩個基金,是曾經拍過勇者義彥系列的福田雄一擔當導演,第二個是請到了小慄旬出演坂田銀時,不過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是這兩年漫改電影迎來了票房大爆炸的黃金期。在不搶錢就來不及了。二零一六年,日本電影票房動畫電影有六部真人電影只有四部。
  • 日本票選2018年最成功的漫改真人電影 《銀魂》第二_遊俠網 Ali213...
    2018是日本平成的最後一年,有不少好的影視劇作品上映。作為動畫大國的日本當然也有許多漫改電影,最近日本網站「ランキング」就公開了來自10~49歲的7880名觀眾的投票,評選2018年最成功的漫改真人電影,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吧~第10名 《天才麻將少女:阿知賀篇 電影版》  該作以本篇角色原村和小學時代的摯友高鴨穩乃為主角,講述了穩乃為了與日漸疏遠的小和再次對戰,與奈良縣阿知賀女子學院麻將部的夥伴們向著全國麻將大賽進軍的故事
  • 漫改真人電影「東京卍復仇者」追加演員
    漫改真人電影「東京卍復仇者」追加演員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漫改之王佐藤健近期最棒電影——廢老頭也能拯救世界
    日本近期的漫改電影實在是不勝枚舉,年產量甚至比好萊塢的超級英雄電影還高,但質量好的非常少,不外乎是特效太假、劇情太爛、演員表現太浮誇。然而本片難能可貴地,成為我近期看過最好的日本漫改電影,特效頂尖、劇情不俗爛,相較去年的《亞人》是武戲偏重,本片是文戲與武戲比例拿捏均勻,即便前半段劇情有點拖沓,但後半段的精彩度可謂近期日本漫改電影的新高度,佐藤健粉一定要去看!
  • 5部必看日本漫改電影!顏值身材應有盡有!(無劇透)
    我是真的很喜歡看漫改成真人版的電影,所以要來跟大家推薦我心中漫改前五名! (愛情片全部都撇除XD)先說一下我的標準好了, 包含劇情、特效、還原度。電影裡的動畫技術,真的讓我很吃驚!日本的動畫技術已經到這種程度了?!替身的還原度很高,而且非常精細,尤其是山田孝之演的片桐安十郎,所持有的水項鍊替身,水是非常難畫的東西,可以讓它這麼栩栩如生,在打鬥時,也不會感覺很假,跟動畫相似度超高,真的好厲害啊!
  • 死神漫改真人版電影《境界》今日上映,十大亮點引發網友期待
    《境·界》漫畫已於騰訊動漫連載完結,而今天,記憶裡的那個拿著斬魄刀的橘發少年終於要破壁而出,重新回到了我們的面前——由日本漫改之王華納兄弟影業日本公司出品,日本當紅偶像福士蒼汰主演的死神真人電影《境界》今日正式全國範圍內上映。在上映前,小編八一八這部電影的十大看點。
  • 這是島國最好的漫改真人電影,全程抖腿看完!
    沒錯,就是那個誕生《龍珠》、《灌籃高手》等經典作品以及《火影忍者》、《海賊王》和《死神》三大民工漫的周刊。驅使我點開了電影。結果竟然意外的好看?!!!這可能真的是日漫史上最成功的真人電影了這部電影在日本也獲得漫改真人少有的好評目前評分是4分(總分5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漫改電影《攀巖的小寺同學》發布預告
    漫改電影《攀巖的小寺同學》發布預告 時間:2020.04.0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分享到:
  • 非常成功的漫改真人版電影,結尾三十分鐘全是高潮
    地球人都知道,漫畫和動畫是日本引以為傲的強項,國內外的群眾基礎都十分穩固。這也是日本的漫改電影數量繁多的最主要原因。有些時候,漫改真人電影都成為票房爆款,同時也有很多的漫改真人電影毀得一塌糊塗,讓人看了尷尬到想死,這裡點點就不列舉那麼糟糕得日本漫改真人電影。
  • 日本最受歡迎漫改電影迎來謝幕 《浪客劍心》最終章2020年上映
    近日,漫改電影《浪客劍心》公布了最終章上映的具體日期。據悉,《浪客劍心》最終章將分成兩部進行上映。其中,《浪客劍心最終章:The Final》將於2020年7月3日上映,而《浪客劍心最終章:The Beginning》將於8月7日上映。
  • 誰說漫改真人劇就是雷?這些漫改日劇神作光速打臉
    拾部君覺得,對於不少動漫愛好者來說,日本的漫改真人電視劇或者漫改真人電影現在已經成為了讓他們心情感到十分複雜的存在。日本的這些漫改真人影視作品真的是魚龍混雜,良心佳作有,雷劇爛片也有,而且在相當一部分動漫愛好者的印象中,似乎雷劇所佔的比重還更大一些......
  • 2014日本電影市場綜述 "冰雪"創造奇蹟 漫改電影復甦 – Mtime時光網
    少女漫電影勃發類似題材依然很有市場  熟悉日本電影市場的應該都知道,漫改作品的票房數字一向飄忽不定。有可能諸如今年般那樣全面飄紅,也可能像2013年那樣慘不忍睹。但有一類漫改作品始終保持著驚人的戰鬥力,那就是「少女漫」改編作品。這類作品製造宣傳得當,選擇當下的人氣年輕演員,基本都能獲得不錯的票房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