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捧場照理說事。
我國方便快捷的行動支付在給大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到非常的自豪。在網絡上經常看到大家對於我們遠遠領先於西方發達國家的行動支付而津津樂道,長期忍受落後的國人對於我國經濟科技的崛起而感到非常自豪,幾乎覆蓋了我們生活每一個角落的行動支付成了科技進步、經濟發展最生動的寫照。
不過在我們嘲笑發達國家落後的行動支付的同時,是否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發達國家的行動支付會大大落後於我們呢?可能有朋友會不假思索的說,因為我們的科技發展已經領先發達國家了,就因為我們先進。真的如此嗎?
冷靜下來想一想,行動支付裡面有應用到像5G技術那樣讓對手短期內難以超越的先進技術嗎?顯然沒有。事實上,美國的行動支付paypal也就是美國版的支付寶,早在1998年就出現了,比支付寶早了5年,比微信支付早了13年。
嚴格來講,我們甚至不應該說paypal是美國版的支付寶,而應該說支付寶是中國版的paypal才對。然而,事實就是paypal無論在用戶規模還是交易金額、使用領域上,都遠遠無法跟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相提並論,人們連輩分都給記反了也很正常。
不僅是支付寶,我們現在無論買什麼都要拿出手機來掃的這個二維碼,也不是什麼新生事物,這種技術是日本人最早用於工業生產的發明,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有了,只不過真正讓它走入人們日常生活,把它發揚光大的是中國的行動支付。
所以說技術本身顯然不是西方行動支付遠遠落後於我們的原因。那麼什麼才是原因呢?歸結起來有三點。首先是中國人的支付習慣。發達國家有著悠久而發達的信用卡體系,信用卡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走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在美國,人們對於信用卡的依賴程度絲毫不遜色於我們今天對手機付款的依賴,在歐美國家,即使再偏僻的小賣部,你也可以使用信用卡來結帳。
這種依賴早在半個多世紀之前就已經建立起來了。然而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講,即便今天信用卡的普及程度也並不高,雖然今天再偏僻的村鎮也可以通過掃二維碼支付,但是在十年前,我們有太多的地方是無法使用信用卡支付的,二維碼的普及速度和普及程度要遠遠超過當年的pos機。
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為啥行動支付的普及速度遠超當年的信用卡呢?這就要得益於我國以驚人速度發展的通訊網絡,咱們早就在節目中講過,今天我國的通訊網絡建設要遠遠超過西方發達國家,而這一切的變化就發生在剛剛過去的十幾年裡。
正是發達的通訊網絡,讓幾乎全國所有地方的人們都可以非常便捷地使用行動支付,用最簡單又直觀的方式去掃一掃來收款和付款。當然,說到這裡還有一點不得不說,這也是造成今天西方發達國家行動支付普及程度遠不及我們的一大原因,那就是行動支付所帶來的個人信息洩露讓更注重個人隱私的西方人十分擔憂。
我們用行動支付買過東西,很快就可以在淘寶上看到同類產品頻頻推送給你,原因很簡單,通過你的支付,第三方支付平臺也知道了你的消費習慣,積少成多,你這個人的經濟狀況、住址、聯繫方式、習慣、愛好、行蹤就統統暴露在了行動支付的大數據之下。
其實想想也挺可怕的,難怪在歐美發達國家人們對於行動支付可能給個人隱私帶來的洩露非常不放心。他們會想,既然我已經有了方便的信用卡,為啥還要把個人隱私再重新暴露一遍給第三方支付企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