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收藏"發繡":比同等刺繡品價格高一半(圖)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發繡作品

  以頭髮為原材料 幾十斤頭髮中才能挑出幾斤

  四大名繡名聞天下,有1500多年歷史的古老繡種發繡卻鮮為人知,主要是因為其資源稀缺而難以大規模發展。

  在昨日周門北彩虹會舉行的廣東首次發繡展上,發繡高級工藝美術師丁崇政認為,材料資源有局限決定發繡只能是市場的非主流繡種,但也決定其在收藏市場中的特殊價值。

  繡藝人多喜歡使用原發

  發繡是以人的真發代替絲線,在綢面上以有別於絲線刺繡的技法繡制而成的繡品。過去的發繡刺繡採取「雙勾」手法、以線條勾勒為主,再行繡制;而近年發繡藝人們在「雙勾」基礎上發展了「暈色」手法,即用國畫色彩襯底,再進行刺繡。

  丁崇政認為,發繡保持原色的效果清秀、淡雅、古樸、自然,有別於絲線的明麗,因此發繡藝人多喜歡使用原發,以顯示發繡的彈性強、光澤好的特點;但由於不同的發繡需要不同顏色的補充,再加上市場上部分收藏者更喜歡色彩多樣的發繡,因此他們將部分真髮漂白染色,以適應市場的需要。

  江蘇從業者不足500人

  發繡的頭髮原料不黴、不爛、不蛀、不褪色,但其價格也相應較高,丁崇政透露,同等水平的發繡和刺繡,價格比為1.5:1。

  當代的發繡主要集中在江蘇東臺和浙江溫州一帶,發繡的規模並不大,如目前江蘇的發繡從業者連500人都不到。

  發繡的材料資源非常缺乏,除了對發質有要求,還對長度有要求,至少在30~40釐米以上;質量較好的頭髮市場收購價很高,約為2000元/500克左右;而且,一般在幾十斤頭髮中才能挑出幾斤的適合使用的頭髮。

  工藝難度也是決定發繡價值的因素,導致從業者少、成本水平高。如以前發繡藝人的工錢約為40元/天,現在已經提升至70~100元/天,特別是繡人像發繡的每月收入至少為5000~6000元,令發繡成本難降低。

  材料的特殊性造就發繡特殊的收藏價值。在收藏市場中有兩類發繡收藏者,一類是以家人頭髮為材料製作成繡品,作為家族世代流傳的收藏品;一種是投資型的收藏者,他們認為發繡原料和工藝流傳都受限制,未來價值將不斷上升。

  收藏TIPS:

  ●不能在太陽下曝曬,會導致發色漸淺。

  ●由於非常精細,要防止灰塵,最好加框加玻璃。

  ●框背儘量密封以防潮溼,保存在盒子中要放置防潮劑。

  頭髮VS絲線

  ●絲線由多股合成,可以不斷分細,而頭髮只有獨根,不能細分,在進行細緻部分如人面的繡制時難度大。

  ●使用頭髮更耗時,大概比使用絲線多3倍時間。

  ●可以把幾根絲線糅合在一起進行繡制,但頭髮只能單獨繡制。

  ●發繡借鑑了刺繡的一些針法,但也有獨創的針法如參針,而刺繡使用平針、亂針等。

  ●頭髮質地較硬,難以駕馭。

  ●頭髮容易扯斷,要很好掌握力度。

  ●頭髮上色更難。

  ●頭髮的長度有局限,要求藝人用獨特技法將發與發之間的接頭完美隱藏。 (林琳)

相關焦點

  • 近幾年,發繡價格起碼漲了10多倍
    昨天,嶺南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楊飛武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發繡的收藏價值正直追四大名繡。最近,一批嶺南藏家迷上了藏在深閨少人識的發繡,大舉收購,令發繡價格不斷攀升。歷史已有1300多年「發繡不是用普通彩色絲線,而是全部使用人的頭髮繡成。通過針線的密度和人類頭髮顏色的自然差別,表現物體的質感和立體感。」楊飛武說。
  • 中國刺繡:四大名繡與地方傳統名繡(全面收藏知識)
    中國刺繡一直是國人引以為傲的藝術珍品和文化精粹。從古至今,我國各地的刺繡文化依然在代代相傳。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詳解中國各地的名繡特點,使您認識和了解我國四大名繡與地方傳統名繡的全面收藏知識。中國四大名繡也是中國刺繡的最傑出代表。二、中國四大名繡-蘇繡蘇繡是以我國蘇州、松江一帶為中心的的傳統手工藝品,而且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地方文化特色。蘇繡的圖案多是以寫生花鳥為題材內容,作品多為欣賞品。蘇繡的藝人刺繡技法嫻熟,繡工細緻入微,可以運用多種針法和花線繡出形象逼真的精美繡品。
  • 老繡價格一路走高,藏金不如藏繡
    古代刺繡以唐代以來的畫繡最具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之後經歷了宋代山水花鳥繪畫的影響,日臻完善,元、明、清時期到達頂峰。由於老刺繡的歷史文化、藝術欣賞、情趣把玩集為一體。近年來,越來越多收藏者關注老刺繡。老刺繡在收藏市場上價格也是一路走高。
  • 東臺發繡之美:萬縷青絲繡出別樣世間
    【導讀】 萬縷青絲繡出別樣世間,讓我們跟隨視頻走近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感受東臺發繡之美。以發代絲,以針代筆,發繡是我國傳統刺繡中獨特的一個分支。新華社推出視頻展現東臺發繡之美讓我們跟隨視頻走近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發繡,顧名思義即運用頭髮繡制的繡品,它以人發作「線」,用綢或絹作載體,利用頭髮黑、白,灰、黃和棕的自然色澤,以及細、柔、光、滑的特性,用接針、切針、纏針和滾針等不同針法繡制而成。
  • 頭髮做成的繡品成國禮 百萬元發繡需歷時四年完成
    2017年10月27日,杭州市民在觀看來自江蘇東臺的民間藝人張冬鳳製作發繡作品《虎嘯圖》。(圖片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盜圖使用)當日,來自江蘇東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發繡工藝亮相在杭州開幕的2017中國民間藝人節。 圖為江蘇東臺的民間藝人張冬鳳製作發繡作品《虎嘯圖》。
  • 紅山發繡—纖纖青絲展絕技
    」在古代又稱墨繡,是以人的頭髮代替絲線,結合繪畫與刺繡製作的藝術品。發繡所用畫作主題多樣,包括山水,花鳥,書法、人物寫意等,繡品以質樸素淨為主,針腳細密,色彩柔和,風格獨特,渾然天成。紅山發繡製作工藝及其繁瑣,首先選圖,繪圖,根據圖案選擇刺繡形勢。
  • 美術研究|美術學|雅好與時玩——明末文人對畫繡的品鑑及收藏!
    (圖1)補繪若要與絲繡相得益彰,實非易事,繡女不但要熟悉用筆調色,還須知曉畫理。善於畫且精於繡的女子可謂少之又少,唯有名門國秀才具備這樣才藝,繆瑞雲與韓希孟便是其中翹楚,韓氏的繡品被時人稱為「韓媛繡」。(8)韓希孟不但摹繡名家畫作,還能自創繡稿,尤其擅長花鳥草蟲題材。
  • 絲帶繡比普通刺繡更立體,更好看,繡起來更快,DIY手工附教程
    絲帶繡,有時候也稱為緞帶繡,有些簡單的絲帶繡,和刺繡針法大同小異,學起來一點都不困難,並且繡起來很快呢。如上圖中的絲帶繡,一會兒功夫就能繡好一幅哦~~像圖中這種絲帶繡小鏡子,鏡殼是活動的,可以把自己親手做的刺繡或者絲帶繡放進去,裝飾效果非常棒。
  • 非遺精品 中國發繡
    幾個世紀之前,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就已經開始用頭髮作為素材製作繡品。雖然相比色彩繽紛之絲線,頭髮的顏色相對單調,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沒有豐富的表現力。頭髮對於發繡品的製作者來說,如鉛筆之於素描者。畫家用一支鉛筆就可以表現出萬物的質感和明暗層次。通過充分利用頭髮的色澤和粗細、長短差異,發繡作品亦可以表現出大自然的萬事萬物。
  • 手工刺繡:46款美麗的抱枕刺繡圖,包括毛線繡和絲帶繡,一看就會
    最近特別開心,因為已經有幾十位姑娘都拿出了她們的刺繡作品,有的繡的非常非常好。也有的姑娘會問,繡好了這些作品,都能幹什麼用呢?圖一除了把繡片裝裱進相框裡做家居飾品之外,最簡單的就是把繡品做成各種各樣的靠墊或抱枕了。
  • 刺繡一絕「東臺發繡」標準引領換檔升級
    到元末明初,發繡突破宗教題材,題材不再囿於人物,出現了生肖動物和山水。歷代發繡精品有近百幅散存於全球各大著名收藏館院。     歷史在前進,東臺發繡也在傳承、創新和發展。1972年,東臺鎮政府決定整理挖掘發繡這門傳統絕藝,擴大生產。
  • 收藏舊時光,剪紙、刺繡、皮影、木雕
    傳說中,顧名世次孫顧壽潛之妻韓希孟本人是畫家,嫁入豪門後,得以親見諸多宋元名畫,遂將刺繡針法與國畫筆墨相結合,以針代筆,以線代墨,終以創立顧家刺繡一派。古時女子居家中,無網可上,無書可讀,沒有生產指標,也無需趕工,可以花去整年時間繡一幅名畫,自然極盡精巧之能事。這是現代刺繡所不能比的。 除了創於上海的顧繡,極具地域特色的蘇、蜀、粵、湘四大名繡同樣馳名。
  • 古老發繡藝術源自盛唐 已衰落至近乎湮滅(圖)
    ,東臺市書畫院顧問,東臺嘉麗發繡廠廠長,東臺市嘉麗發繡藝術館館長,東臺市發繡藝術學會副會長,東臺發繡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鹽城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副會長,東臺市工商聯合會常委,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鹽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首屆中國刺繡藝術大師。
  • 美美的小刺繡,2種針法就能繡,附刺繡視頻教程哦
    美美的小刺繡,2種針法就能繡,附刺繡視頻教程哦。敲黑板敲黑板敲黑板:文末附刺繡視頻教程,零基礎也能學得會!初學刺繡,有兩種刺繡針法是首先要學會的,那就是緞面繡和長短針。學會這兩種針法,很多的平面圖案就都可以繡出來了。上圖這種繡線,顏色看著很豐富吧?嘿嘿,這就是傳說中的段染線啊,也有的小夥伴習慣稱之為——漸變色繡線。顧名思義,段染線,就是一段段染成不同顏色的線。最常用到的段染線,是同色系的染色線,這樣繡出來的作品,既有豐富的色彩,又不會因色差過大,造成視覺上的不協調。
  • 桂花小刺繡胸針製作教程,繡個桂花給自己增添貴氣(刺繡部分)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關於桂花的刺繡教程,小桃已經出過兩期了,一期是適合繡在裙子、T恤上的花朵刺繡,一期是立體刺繡。今天小桃要為大家分享的桂花刺繡,主要用於製作胸針,將簡單的幾何圖形拼湊成一支抽象意化的桂花,一黃一綠兩種顏色的棉線就足夠配色,相當適合新手夥伴練手製作。
  • 中國唯一以家族冠名的民間刺繡——顧繡,繡苑瑰寶,震溢海內
    在作品下方繡一男子,頭戴巾帽,著圓領大袖長衫,側身,左手執弓,右手向後欲接男童遞過的物品。男童左手提竹簍,右手伸出向男子遞物,快步小跑,愉快地跟著男子,神態生動,活靈活現。畫面右上側繡一隻飛鳥,男子望向飛鳥,似準備將其擊落。其中一幅作品中部用滾針繡出雲朵簡練的線條,並表現了伸出雲外的一兩枝樹葉。兩幅繡品上部均題字「喜得月中仙貴子,連生天賜玉麟兒」,筆跡相似。
  • 傳統工藝:這真的是發繡,不是畫
    彩色發繡版 南宋 劉松年《鬥茶圖》 發繡, 江浙地區漢民族特有的傳統工藝品種之一, 發繡是運用頭髮繡制的繡品。頭髮具有特殊性能,堅韌光滑,色澤經久不褪。發繡以發代線,利用頭髮黑、白,灰、黃和棕的自然色澤,以及細、柔、光、滑的特性,用接針、切針、纏針和滾針等不同針法刺繡。發繡白地黑線,適宜繡制摹線(白描)人物,山水和建築物等,人物一般背景較少。以質樸素淨取勝,繡品針跡細密,色彩柔和,風格獨特。
  • 網布刺繡價格高不高
    網布刺繡價格高不高 2017-05-09 11:37:49 來源:全球紡織網 網布刺繡價格高不高?
  • 看到「高危刺繡」發繡,感覺要禿了!
    想想刺繡碰上頭髮那得費多少人的發量!一個人的頭髮雖然說可以重複循環再生,但也耗不起這遭。刺繡時通常一處便要繡上好幾針,鋪底要密且平。頭髮相對於蠶絲線會有不服貼的缺點,這就要靠各種針法去修飾。給大家講講發繡是怎麼來的吧。
  • 剪紙刺繡皮影木雕 收藏舊時光民間有奇巧
    伴隨著市場藝術火爆、世界非物質申遺潮、中國民間工藝熱等因素,獨具中國特色的剪紙、皮影、刺繡、木雕等民間藝術得以衝出江湖,成為市場收藏新寵。這是現代刺繡所不能比的。  除了創於上海的顧繡,極具地域特色的蘇、蜀、粵、湘四大名繡同樣馳名。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老刺繡價格在國內外市場穩步上升,品相較好的清代繡片,目前每件從幾百元至上萬元不等。在裝飾品中,清朝官服胸前區別官位等級的補子最受歡迎,一般根據品相,每件繡片在3000元到5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