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戰CES,國產晶片公司地平線的崛起與加速 | CES 2020

2020-12-10 雷鋒網

美國拉斯維加斯的CES舞臺見證了太多成長。

對於邊緣人工智慧晶片企業地平線來說,四年來每一次的CES登臺都是實打實的印記。

2017年初亮CES時,地平線甚至沒有自己的展臺,而是以英特爾FPGA硬體平臺的嵌入式ADAS系統提供商的身份出現。

一年後,地平線擁有了獨立的展位,並帶來了主打自動駕駛市場的「徵程」系列處理器與瞄準AIoT邊緣計算市場的「旭日」系列處理器,正式向全球宣告地平線的晶片的從無到有。

以晶片為基礎,地平線找到了從技術過渡到產品的切入點。2019年CES上,地平線帶來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Matrix,和基於Matrix的多個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包括Matrix視覺感知解決方案、NaviNet眾包高精地圖採集與定位方案、雷射雷達感知方案)就是最好的證明。

如果說,前三年地平線還在探索一家晶片公司能夠賦能行業的業務空間,那麼2020年CES上的地平線,很明顯已經找到並且堅定了自己的商業化道路。其技術在朝著更為縱深的方向發力時,也在打造著屬於自己的產業鏈生態。

CES 2020展會期間,地平線不僅展示了中國首款車規級 AI 晶片「徵程二代」,基於「徵程二代」推出的單目前視 ADAS 解決方案。同時,已經進行升級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Matrix 2等產品方案也在展會上首次亮相。

此外,在今年地平線的展臺中央,地平線聯合合作夥伴展出了徵程二代賦能的ADAS、自動駕駛、眾包高精地圖、車內多模交互等多個合作落地產品和方案。 

地平線展出與部分國際、國內客戶合作的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產品

晶片的從無到有、產品方案的從一到多,產品力的愈發縱深, CES的舞臺一路見證了地平線的崛起。地平線也用自己的方式在人工智慧賽道上走出了一條堅實的商業化道路。

 

車規級AI晶片填補國產空白

汽車電子晶片行業是個有潛力的市場。

用一個數字來表明:到2021年汽車電子晶片行業需求規模將達到約500億元。2020年全球使用車聯網的汽車數量將從目前的6000萬臺大幅增加至2.5億臺,到2035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將達2100萬輛。

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多年來汽車晶片領域一直被國際少數的大廠壟斷。隨著自動駕駛行業的火爆,國內新興的AI晶片公司也一直期望在這個領域能夠有所突破。

然而,汽車行業對於晶片有著車規級的嚴格要求。車規級的AI晶片需要滿足汽車電子可靠性標準AEC-Q100,需要經過嚴苛的研發、製造、封裝、測試和認證流程,產品開發周期長,難度大。其難度遠非消費電子級晶片和工業級晶片可比。

因此,國內多數涉足自動駕駛的初創企業,大多採用國外的車規級晶片和自身算法來提供不同場景下的ADAS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但在更底層的晶片上,是受制於國外晶片廠商的。

2019年8月,地平線正式推出了中國首款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徵程二代。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這款晶片在8月份推出時就已實現流片和小規模量產。這款車規級AI晶片「徵程二代」的出現,補齊了國內汽車AI晶片產業鏈的關鍵空白。

此次CES地平線介紹道,率先搭載徵程二代車規級AI晶片及解決方案的量產車型最早將於2020年初上市。預計今年內,地平線將會陸續推出新一代車規級AI晶片,為自動駕駛的落地發展提供更多動力。

 

走出國門,秀國產實力

而此次徵程二代(Journey 2)選擇在CES 2020上展出,對地平線而言也是一次秀實力的機會。

這款晶片集成了地平線第二代BPU架構(伯努利架構),能夠提供4 TOPS的等效算力,典型功耗2瓦,能夠高效靈活地實現多類AI任務處理,對多類目標進行實時檢測和精準識別。

徵程(Journey)二代晶片

憑藉這款已經流片的AI晶片,地平線能夠實現諸多的行業賦能,包括自動駕駛視覺感知、眾包高精地圖與定位、視覺ADAS和智能人機互動等智能駕駛場景。

比如基於徵程二代推出的面向全球市場的單目前視 ADAS 解決方案就是典型案例。

得益於徵程二代的性能,地平線的單目前視 ADAS方案能夠在 100 毫秒延遲內有效感知車輛、行人、道路線、交通標誌、車牌、紅綠燈等六大類近百種目標的檢測和識別。

而針對ADAS行業痛點,其單目前視 ADAS 解決方案專門針對中國道路和場景進行了優化。這對國產ADAS廠商進入國內主流汽車供應鏈來說有望成為一股破冰之力。

 

地平線Matrix 2

CES 2020上,基於徵程二代車規級 AI 晶片的地平線自動駕駛計算平臺推出了Matrix 2版本。

與2018年發布的Matrix 1相比,Matrix 2在性能方面裝配有16TOPS的等效算力,而其功耗僅為原來的 2/3。在感知層面,Matrix 2可支持包括攝像頭、雷射雷達等在內的多傳感器感知和融合,低延時實現最多23類語義分割以及五大類目標檢測。

地平線在Matrix 2上實現的感知算法能夠應對複雜環境 ,即使在特殊場景或極端天氣的情況下也能輸出穩定的感知結果。

地平線表示,Matrix 2能夠滿足多個國家、不同場景下高級別自動駕駛運營車隊以及無人低速小車的感知計算需求。「2020 年,Matrix將在全球市場數千輛車上完成批量部署,應用到 ADAS、無人駕駛計程車、接駁巴士、卡車和運輸車隊等領域。」

隨著 Matrix 2上市,地平線在自動駕駛方向的商業化規模有望獲得進一步增長。

除了軟硬體結合,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完整解決方案,地平線還考慮到客戶自主開發和定製化的需求。在方案的提供上,地平線沒有採取國際供應商一貫採用的「黑匣子」模式,而是採取更為開放的合作模式。

客戶可以採用一整套的 ADAS 解決方案參考設計;或是使用地平線提供的AI 工具鏈OpenExplorer(天工開物)來進行完全自主的軟體算法開發。

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地平線OpenExplorer (天工開物)包含面向實際場景進行AI算法和應用開發的全套工具。模型訓練工具、檢查驗證工具、編譯器、模擬器、嵌入式開發包等。此外,工具鏈中還有參考模型樣例、參考整體軟體方案支持客戶快速產品落地。

可見,以「徵程二代」為圓心,在自動駕駛行業的細分場景之下,地平線一步步崛起,形成了自己的產品矩陣,並以「開放賦能「為半徑,不斷拓展自己的生態版圖。CES 2020 讓這些產品方案走出國門,也為地平線帶來了更大的業務想像空間。


紮根四年,地平線友圈生態漸顯

過去的四年,是地平線深度打磨技術的四年,同時也是其紮根行業建立生態的四年。

此前的技術積累,在2019年轉換成商業爆發。隨著2019年車規級「徵程二代」的量產並成功批量部署前裝定點,地平線國內外業務增長迎來了新拐點。

據了解,地平線與全球多家頂級Tier1s在ADAS、自動駕駛、多模交互等領域展開多維度合作,其智能駕駛業務年內訂單高達數億元。

(從左往右分別為:地平線副總裁兼智能駕駛產品線總經理張玉峰、地平線聯合創始人&技術副總裁黃暢、佛吉亞中國區總裁唐德福、佛吉亞歌樂汽車電子事業部中國區總裁班傑明)

CES 2020開展首日,地平線還公布了與全球領先汽車零部件科技公司佛吉亞的戰略合作,雙方合作範圍涉及高級輔助駕駛和智能座艙等多個領域。

此外,在地平線朋友圈的名單上,還包括福瑞泰克、英博超算、中科慧眼、大陸等Tier1;領駿、智行者等自動駕駛公司;SKT、Deepmap等地圖玩家;禾賽科技、速騰聚創等雷射雷達玩家。

地平線智能駕駛合作夥伴

地平線表示:隨著更多項目逐步落地,預計2020年前裝定點項目將達到兩位數,2022 年徵程系列晶片年出貨量將達到百萬級別。

總地來說,AI晶片作為自動駕駛領域的底層技術,玩家們在這條長賽道中要比拼的是耐力、創新力。憑藉著「算法+晶片+工具」的基礎技術平臺,地平線的成長速度肉眼可見,也逐漸得到了市場認可。

在市場和資本的篩選機制下,業內競爭將會更加劇烈。地平線如何保持技術的創新、商業化的持續探索,將是其成長為國產自動駕駛中堅力量的關鍵因素。(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四戰CES,國產晶片公司地平線的崛起與加速
    地平線展出與部分國際、國內客戶合作的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產品晶片的從無到有、產品方案的從一到多,產品力的愈發縱深, CES的舞臺一路見證了地平線的崛起。地平線也用自己的方式在人工智慧賽道上走出了一條堅實的商業化道路。
  • 地平線四度亮相CES,車規級AI晶片徵程二代引爆多項量產合作
    拉斯維加斯2020年1月8日 /美通社/ -- 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2020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邊緣 AI 晶片全球領導者地平線攜中國首款車規級AI晶片徵程二代、ADAS 解決方案、新一代Matrix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及一系列智能駕駛落地成果參展,向參展觀眾展示了一個多層次
  • 市場要聞 | 地平線與豪威集團合作,國產汽車晶片挑戰幾何?
    11月30日,邊緣AI晶片企業地平線與中國半導體設計公司豪威集團在北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地平線成立於2015年,主要研發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面向智能駕駛以及更廣泛的通用 AI 應用領域提供相關解決方案。豪威集團是中國半導體設計公司,主要提供圖像傳感器、觸摸顯示、高能效的電源管理以及接口管理等解決方案。
  • 地平線車載AI晶片量產加速!明年出貨將達50萬片
    獲得更多車企和零部件供應商的支持,既是對地平線實力的認可,也意味著其晶片量產進程將獲得全面提速。地平線方面透露,其車載AI晶片的前裝定點項目已超過20個,預計今年出貨量達到10萬片,明年超過50萬片——國產車載AI晶片將逐步打破外國企業的壟斷局面。智能汽車時代到來,對車載AI晶片的需求呈爆發式增長。吸引各大半導體巨頭紛紛入場,創業公司也不斷湧現。
  • 邊緣AI晶片企業地平線和豪威集團籤署戰略協議
    打開APP 邊緣AI晶片企業地平線和豪威集團籤署戰略協議 任雪芸 發表於 2020-12-06 09:21:00 邊緣AI晶片企業地平線與中國半導體設計公司豪威集團在北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地平線張玉峰:我們是最懂算法的晶片公司
    期間,地平線副總裁張玉峰接受了媒體專訪,就行業發展的熱點話題、地平線的發展規劃等話題進行了解答。  張玉峰說,不管它們是當作政治任務來完成,還是作為戰略任務,對於國內晶片企業來說都是很好的機會。  張玉峰表示,地平線在國內屬於真正第一家實現智慧AI晶片量產的企業,全球來看,目前還只有三家企業研發出了車規級AI晶片的產品,包括英特爾、英偉達和地平線。「我們於今年3月實現的量產,已經被長安UNI-T應用,在五六月時已正式交付到消費者手中。」張玉峰說。
  • 2020年美國消費電子展(CES)紀要之汽車電子篇
    來源:中金點睛作者:中金公司研究部 1月6-8日,我們在美國消費電子展(CES 2020)現場參加了豐田、現代、奔馳、高通、ZF、博世、大陸、法雷奧、地平線等汽車科技相關企業的活動。圖表: 智能駕駛產業鏈資料來源:萬得資訊,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AI晶片助力L2+級自動駕駛2020年加速落地在去年的CES上L4級乘用車已經鮮被提及,而今年CES上我們看到各大主機廠和Tier 1/2廠商更加專注於可量產的
  • 2016年聯想ces的相關盤點【圖解】
    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聯想在ces上的表現。  2015年對於聯想而言,是豐收的一年。聯想捷報頻傳,PC領域連續六個季度登頂,廣義PC市場提前超越 蘋果 成為全球第一。收購IBM x86伺服器業務和摩託羅拉移動業務後,聯想企業級業務和智慧型手機業務雙雙躍居全球第三。多點開花,齊頭並進,聯想無疑是當下名副其實的「科技全能王」。
  • 汽車AI晶片創業公司地平線,是如何實踐軟體定義汽車的?
    從2020年9月到10月,華為、百度、地平線、黑芝麻都紛紛在各自的發布會上展示出了自己的AI晶片產品。在AI晶片早期競爭階段,可能都聚焦在峰值算力上。但對於AI晶片,能有效的指標是:有效算力(算力利用率)、算力能耗比(TOPS/W)、成本和量產能力。這裡面吸引到車智君眼光的是地平線,2015年成立的汽車AI晶片公司,比特斯拉成立晶片團隊還早一點。
  • 國產晶片製造設備加速崛起!光刻機再傳好消息:助力國產芯去美化
    【9月12日訊】轉眼間就來到了9月12日,距離美國「晶片禁令」生效,已經只剩下最後不到三天的時間,根據相關媒體報導,不僅僅臺積電、聯發科、三星等晶片廠商將被迫斷供華為晶片產品,同時還有SK海力士、鎂光、索尼等巨頭,也將在9月15日以後,無法繼續向華為出售含美國技術或者是美國設備製造的晶片產品,而目前國產晶片製造產業鏈依舊較為落後
  • 地平線入選CB Insights中國晶片設計企業榜單
    近日,CB Insights首次發布中國晶片設計企業榜單,專注於智能駕駛的AI 晶片企業地平線獲得關注,入選該榜。榜單評選從企業競爭力、研發能力、產業認可、發展趨勢和合作表現等維度全方位評估中國晶片設計企業的實力
  • 地平線張玉峰:我們是最懂算法的晶片公司和最懂晶片的算法公司
    在會議間隙,人工智慧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地平線副總裁張玉峰也接受了包括第一電動網在內的多家媒體專訪,不僅對自動駕駛行業的現狀發表了意見,同時也介紹了公司接下來的發展規劃。以下為實錄:我們希望我們不僅是在AI晶片,車規級AI晶片,在安全,功能安全和網絡安全上同樣能夠在一個領先市場這樣一個定位,也就是說引領這樣一個安全相關的技術發展趨勢。媒體:今年疫情,所以國家在供應鏈這一塊更希望實現一個國產化替代,在晶片這一塊,作為技術發展的一個大趨勢,這一塊您怎麼看待目前國內車規級晶片發展的現狀,如果想要實現自給自足的情況,我們還有哪些瓶頸需要突破?
  • 車規級晶片出貨量超10萬,地平線開啟「前裝量產元年」
    對此,行業中的領軍企業已經開始給出答案——12月1日,邊緣人工智慧晶片的全球領導者地平線舉行慶祝儀式,公布其中國首款車規級AI晶片徵程2,前裝出貨量正式突破10萬片。據了解,其2020年有望實現15萬片出貨,遠超行業預期。人工智慧「上車」地平線是當前中國唯一實現車規級AI晶片前裝量產的AI晶片公司。
  • IC China 2020大咖來了|餘凱——地平線公司創始人兼CEO
    IC China 2020主論壇嘉賓餘凱地平線公司創始人兼CEO個人簡介>餘凱博士,地平線創始人兼CEO,國際知名機器學習專家,致力於邊緣計算智能駕駛晶片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應用。企業概況地平線是邊緣人工智慧晶片的全球領導者。得益於前瞻性的軟硬結合理念,地平線自主研發兼具極致效能與開放易用性的邊緣人工智慧晶片及解決方案,可面向智能駕駛以及更廣泛的通用AI應用領域提供全面開放的賦能服務。目前,地平線是國內唯一一家實現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量產前裝的企業。
  • 地平線徵程 3 助力嬴徹科技自動駕駛卡車量產,用科技實現物流美好
    近日,AI 晶片企業地平線與自動駕駛卡車技術與運營公司嬴徹科技達成前裝量產定點合作。地平線徵程 3 車載 AI 晶片應用於嬴徹科技自主研發的全棧自動駕駛系統,面向 L3 級別自動駕駛卡車商業落地,將於 2021 年底實現量產。
  • 打造「中國芯」――晶片全景圖&國產晶片的機會(下)
    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典型的推理晶片有依圖科技的雲端晶片「求索」;雲知聲、探境科技的語音識別晶片;地平線、黑芝麻智能的自動駕駛晶片等等。AI晶片按照使用場景可以分兩類:一類是訓練和推理都能夠適配的CPU、GPU、FPGA;另一類是推理加速晶片,比如寒武紀的NPU、深鑑科技DPU、地平線的BPU,這類晶片既有產品,又提供IP讓其他開發者將深度學習加速器集成到SoC內。人工智慧算法的發展與晶片的發展相輔相成,晶片算力的不斷提升為AI算法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 預告| 大咖Live X 地平線李星宇:汽車晶片巔峰之戰——自動駕駛...
    8 月 22 日(星期三)晚上 8 點,【大咖Live】第 14 期智能駕駛·晶片專場,我們邀請到地平線市場拓展與戰略規劃副總裁李星宇詳細解析「汽車晶片巔峰之戰本場Live,地平線市場拓展兼戰略規劃副總裁李星宇將分享當前自動駕駛處理器的行業格局,如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動駕駛處理器,以及地平線的理念和實踐。Live 信息主題:汽車晶片巔峰之戰——自動駕駛處理器時間:2018 年 8 月22 日(周三)晚 20:00-21:00分享提綱1、目前自動駕駛處理器的行業格局如何?
  • 又一國產晶片巨頭崛起,5G晶片有望年銷1.2億顆
    華為海思華為海思成立於2004年,前身是華為集成電路研發設計中心,而現在已經成為了國內最大的半導體公司。海思的產品覆蓋很多領域,包括通訊網絡、硬體設備以及數字媒體等,其中最知名的當屬華為和榮耀手機上搭載的麒麟系列晶片。
  • 中國首款車規級AI晶片「地平線徵程2」出貨量超10萬
    12月1日,國內人工智慧晶片公司地平線對外公布,中國首款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地平線徵程2出貨量已超10萬,搭載此款晶片的汽車實現了L2+級自動駕駛。在第七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這款晶片還入選「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
  • 地平線榮獲 ASPENCORE 年度新銳公司和年度創新人物獎項
    11月7日,ASPENCORE第二屆"全球CEO峰會"在深圳舉辦,大會官方公布了全球電子成就獎名單,地平線與 ARM、英偉達、紫光展銳等優秀晶片企業榮獲該獎項。憑藉在邊緣 AI晶片領域的突出成就,地平線在本次峰會上榮獲兩項大獎——地平線公司榮獲年度新銳公司獎項、地平線創始人兼 CEO餘凱獲得年度創新人物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