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開始玩攝影的侍墨姑娘,參加過很多攝影比賽,拿過一堆攝影獎狀,分享的都是實打實的拍攝經驗!
關注柳侍墨,學攝影,很快樂!
你投稿,我點評。歡迎帶圖寫評論!
在粉絲投稿的照片當中,我發現了兩張銀杏葉的照片。巧合的是 ,這兩張銀杏葉的照片構圖相似,拍攝失誤也基本相同——似乎,很多攝影新手都會犯類似的錯誤呢!接下來,侍墨姑娘就分享「變廢為寶」的2個實用小技巧吧!
歡迎留言、轉發!歡迎收藏、點讚!
第一張照片,來自粉絲「笨貓貓km5Ew」
粉絲留言:謝謝老師指導。
看這張照片拍攝的內容,攝影主體似乎是一個廊簷頂端。攝影前景是正處於漸變中的銀杏葉。
拍攝者可能是覺得這個古色古香的房頂很有特色吧?照片的顏色搭配很好,由綠變黃的銀杏葉襯託著中國紅的房簷,看上去蠻喜慶的。
第二張照片,來自粉絲「琪琪jwhZE」
這張照片拍攝的內容似乎是一處古建築的房角。攝影前景依舊是銀杏葉。
金黃的銀杏葉襯託著古建築的房角,透著濃濃的復古風情。
優點總結完畢。接下來說一說這兩張照片共同的拍攝失誤吧!
侍墨點評:這兩張照片都犯了「前景太厚」的錯誤。
這兩張照片都是以銀杏葉作為攝影前景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給照片增加層次感,烘託渲染拍攝氛圍,襯託攝影主體這三方面。然而這兩張照片當中的前景都太厚了,把攝影主體擋住了一大半。照片的層次感確實是有了,但是攝影主體卻因為前景太厚,而顯得不那麼明確。
打個比方講,攝影前景就好比是隔著紗簾看美人。你把紗簾換成棉被……那你得費多大勁兒才能看清楚帘子後面的美人?
怎麼改?
侍墨建議1:明確攝影主體
明確攝影主體的意思是指,攝影主體必須是獨立的,放在畫面中最醒目的位置,要讓讀者一眼就能看到;攝影前景屬於陪體,在畫面中所佔比例不能太大,對於攝影主體的遮擋只限於一小部分,要以不能影響到讀者的判斷為宜。
比如上圖當中,攝影主體是「雍和禪房」的牌匾,攝影前景就是透亮的銀杏樹葉。銀杏葉子雖然遮擋住了一部分牌匾,但並不影響讀者對於攝影主體的判斷。
而下圖則是一張反面示例——
這張照片的攝影主體應該是位於照片右下角的北京角樓。攝影前景中的銀杏葉子應該是攝影配體。
可是,這張照片的攝影主體太小,而攝影陪體又太大了——光是銀杏葉樹幹的畫面佔比,就快趕上作為攝影主體的角樓了。
不過,這張照片還是有優點的。最起碼,作為陪體的銀杏葉子,並沒有擋住角樓這個攝影主體。
這張照片,通過二次構圖還是可以「拯救」一下的。
只保留銀杏葉子作為攝影前景,去掉銀杏樹幹和多餘的枝條。藍天、白雲,在金黃色銀杏葉子的襯託下,角樓變得更美了。
侍墨建議2:「輕薄」攝影前景
一般情況下,攝影前景通常就是攝影陪體。所以,侍墨姑娘的第二條建議是,讓攝影前景少一點,輕一點,薄一點——「輕薄」是相對於「厚重」而言的。
比如上圖,攝影前景是銀杏葉,攝影主體是虛化後的宮燈。前景不厚,也沒有擋住攝影主體,讀者就一目了然。
侍墨建議3:利用前景強調主體
攝影前景的作用之一就是強調攝影主體。比如,我們熟知的前景框架構圖。
上圖這張照片,就是利用前景搭建框架構圖,強調攝影主體的正確示例。
攝影主體是「甲秀樓」,攝影前景中的銀杏葉子構成了一個不規則的圖形,將甲秀樓圈在其中。
前景框架構圖,是攝影前景在實際拍攝時的一個特殊應用。攝影前景當然還可以有其他「樣式」——比如,「垂簾式」。
像上圖當中也是利用銀杏葉作為攝影前景,而銀杏葉的形態就像垂下來的半塊門窗子一樣,擋住了房簷的頂端,露出了漂亮的瓦當。
用攝影前景當成「垂簾」,不一定必須方方正正。只擋住一個邊角,或者採用對角線構圖也是可以的。
比如上圖,攝影前景仍然是銀杏葉,但是與攝影主體接壤的部分,則呈現出對角線狀態。
把攝影前景「打造」成三角形的「垂簾」,非常值得一試喔!
另外,攝影前景「擺布」的位置還可以與攝影主體相呼應。
攝影嘛,布景嘛,攝影前景和攝影主體的位置關係,是由攝影師說了算的嘛!
比如上圖,攝影陪體在左上,攝影主體在右下——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左上角的銀杏樹葉與右下角的「佛」字顏色相近,位置也相互呼應,照片的視覺重量得到了平衡。
你投稿,我點評。交流實拍經驗,分享攝影心得。
關注柳侍墨,學攝影,很快樂!
點評照片,可以幫助攝影新手快速找到拍攝中的不足之處。
如果你也喜歡侍墨點評,歡迎在評論區上傳你所拍攝的照片。侍墨姑娘會收集、歸納、整理,一對一做詳細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