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28日報導,華為周五對路透社表示,聯邦快遞(FedEx)近期將從日本寄往中國華為的兩件包裹寄到了美國,並試圖將另外兩件從越南寄往華為亞洲其他地區辦事處的包裹也轉運到美國,這些行為都是未經授權的。華為提供了聯邦快遞追蹤記錄的圖像。華為表示,這四個包裹只包含文件,「沒有技術」相關信息。
路透社報導原文截圖
據快遞跟蹤記錄顯示,5月19日和5月20日從東京寄給華為的兩個包裹,原定於5月23日送達華為卻被送往了美國田納西州的孟菲斯。5月17日從越南河內發出的另外兩件包裹,原計劃運往華為香港和新加坡的辦公室,但在5月21日抵達香港和新加坡當地的聯邦快遞(FedEx)站後被攔截,原因是「投遞異常」。根據聯邦快遞的網站,狀態「異常」意味著意外事件阻礙了包裹的遞送,例如海關延誤、假日或無人接受遞送。
針對此事,聯邦快遞發言人多納休(Maury Donahue)對路透表示,這些包裹是「錯誤發送」的,聯邦快遞沒有接到任何其他方面的要求。聯邦快遞表示:「這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僅限於極少數包裹。」
而早在23日,聯邦快遞曾在其官方微博表示,有關近期社交媒體平臺流傳聯邦快遞將客戶貨件沒收,並轉運至美國檢查的消息與事實嚴重不符。
然而據華為向路透社提供的一封電子郵件顯示,5月22日,聯邦快遞(FedEx)駐越南的一名客戶服務代表在回復他們的詢問時表示,是收到了美國總公司相關通知,要求將包裹保存並退回美國。因此,這批貨物並沒有交付給收貨人,而是被滯留。華為對路透表示,越南的兩個包裹都是由其貨運代理髮送的,其中包含緊急文件。據華為提供的聯邦快遞跟蹤記錄顯示,目前華為已收到一個來自越南的包裹,另一個已在途中。
華為發言人喬·凱利(Joe Kelly)對路透社表示:「最近的一些經歷表明,通過聯邦快遞(FedEx)發送的重要商業文件沒有送達目的地,而是被轉移到美國的聯邦快遞,或者被要求轉移到聯邦快遞,這削弱了我們的信心。」 他還表示,由於這些事件的直接後果,將必須重新審視與聯邦快遞的合作關係。
華為表示,已向中國郵政監管部門提出正式投訴,中國郵政監管部門正在調查這起事件。
針對路透社報導稱美國聯邦快遞公司在沒有說明的情況下,將華為的包裹轉運美國一事,聯邦快遞28日在其中國官方微博@聯邦快遞中國 再次發布聲明表示:對於少量華為貨件被失誤轉運表示抱歉。沒有任何外部方面要求聯邦快遞轉運這些貨件。
聯邦快遞微博聲明全文:
我們重視所有的客戶,他們每天交付給我們超過1500萬個包裹。我們對於少量華為貨件被失誤轉運表示抱歉。我們確認,沒有任何外部方面要求聯邦快遞轉運這些貨件。有關貨件正在退還至發貨方途中。該事件不能代表我們全球超過45萬名員工每天都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其所期望的高質量運輸服務。
聯邦快遞就算是否認「截獲」的說法,聲稱「傳聞」與事實不符,並宣稱僅僅是因為寄錯,強調是個孤立事件,那也應該提供詳細的情況說明,進行認真負責的調查,說清楚到底是在哪個環節出的問題導致將日本寄往中國的快遞寄錯到美國去,否則很難平息外界的猜測。
大多數人都會把這件事與當前美國對華為的全面打壓聯繫起來看。聯邦快遞是否在配合美國政府的某項指令,這是人們必然產生的疑問。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聯邦快遞服務質量已經差得驚人,同一家公司發自日本和越南兩個地點的4隻包裹在前後幾天裡被錯誤轉運,這樣的差錯率對一家快遞公司來說是摧毀性的。
值得一提的是,曾曝光美國監控全球的「稜鏡」項目的報料人斯諾登也曾表示,美國政府確實擁有「物流攔截」的能力,如下圖所示……
機密文件透露,2010年美情報部門攔截郵寄包裹,植入信標後再寄出畫面,圖自《無處可藏》
不僅如此,從英國政府當年對美國稜鏡項目的調查來看,美國國安局還有直接滲透和劫持「供應鏈」的能力:
然而,為了實現打擊華為等中國企業的目的,這兩年一些「親近美國情報口」的西方記者卻不斷把這些屎盆子扣在了中國頭上……
圖為去年美國《彭博商業周刊》炒作的中國「劫持美國企業供應鏈」的報導,然而這篇報導很快遭到了大量美國黑客和專家的質疑,甚至懷疑這是假新聞。但《彭博商業周刊》至今未就此事給出解釋。
我們可以假設,如果這件事當下發生在美國的高科技公司和中國快遞公司之間,美國輿論會怎樣表現呢?不僅美國媒體,美國的議員甚至高官都會跳出來譴責,認定是中國政府操縱了整個事件。美方的咄咄逼人,從政府官員到議員再到媒體都有雙重標準的蠻橫傾向。美方仰仗自己的實力,對道義顯得蠻不在乎,越來越讓人擔心它什麼都幹得出來。
聯邦快遞這種疑似受到政府干預的「差錯」是可以允許的嗎?同樣,無可信法律依據且嚴重違反商業道德的對華為斷供是應當鼓勵的嗎?美國這兩年破壞了多少國際規則,毀了多少國際條約,這是一個以當今世界的領導者自詡的大國應有的表現嗎?
華盛頓指控華為受中國政府控制,宣揚華為可能在設備上安裝了「後門」,但是迄今沒有任何證據。倒是美國的設備在歐洲屢被查出問題,聯邦快遞現在又把本應寄到中國的包裹投遞到了美國,此前還出過震驚世界的「稜鏡門」事件。究竟是美國還是中國更對世界構成了信息安全的風險呢?
作惡總是要付出代價的,美方竭盡力量打壓華為這樣對全球通信技術做出突出貢獻的公司,以及它對中國開展的野蠻關稅戰是否屬於作惡呢?
綜合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