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考研人,你們還好嗎?是不是總感覺自己還沒複習好呢?沒關係,作為一個辭職再考研的「學酥」,我已經成功上岸,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考研前20天的複習策略。
英語英語需要一定的積累,在最後的衝刺階段,最想要全面鞏固是不可能的,因此抓住重點十分重要,因此,在考研前20天,我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早起30分鐘瀏覽所有單詞 。沒有特地去背單詞,就是看,看所有英語資料上自己標註過的單詞,尤其是真題的單詞。這招對我自己來說還是非常有用的,因為考研英語大部分題目只需要認識單詞,不需要拼寫,瀏覽會讓我對單詞留下印象,考場上碰到同樣的單詞基本能想起個大概。背誦自己的作文模板。作文部分就要考察拼寫啦!我自己的英語寫作能力並不算熟練,所以準備模板對我來說就很重要。考前5天堅決不做題。很多同學認為,考前做做題,保持手感特別重要,考場上能發揮得更好。但這招對我來說行不通,第一次考研的經驗告訴我,考前再做新題只會加重焦慮。英語好的同學考前做題給自己增添一下自信是可以的,但如果你本來就覺得自己沒複習好,考前做一篇閱讀5錯4,心態不好直接崩。想在最後階段提高自己的英語成績,最重要的就是作文,整理好自己需要的句式、模板,嘗試用你自己模板寫一下近3-5年的真題,如果發現某一年的真題是用自己的模板套不上的,一定要注意再調整模板內容。政治政治一般是大家後期複習的重點,對於經歷了2次考研的我來說,感覺政治跟對老師比自己努力更重要。由於我當時考研時間本就緊迫,所以並沒有把政治作為複習的重點,主要用了2份資料,最後成績是70多分,追求更高分數的同學請忽略以下方法。考研前20天,我複習的主要資料是石磊的「保命35分」和「保命32分」,保命35分是針對選擇題,老師會在網課上幫忙劃重點,我考前主要是背了一下上面所有的重點內容。保命32分對我來說作用更大,主要針對問答題的答題模板,類似一種「萬金油」模板,我兩次考研都用的這些模板,都在70分以上。政治主要就是這兩份資料,其他的我都沒怎麼看,主要是時間真的來不及。專業課專業課真的是老大難,我辭職時已經是8月底,9月份才開始看專業課的書,時間可以說非常緊急了。我考的藝術設計專業,專業課總共兩門,一是手繪,二是理論。手繪基本被我忘了個精光,工作期間就沒有動筆畫過畫,但好歹基礎還有點,基本就是每天練習,找到手感,準備一些模板元素,方便考試用。最後20天主要畫學校的真題,想自己的模板。理論一共3本書,考前20天,我用10天時間背誦了一下整理過的筆記,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的就算背會了,那種自己完全說不上來怎麼回事的就重點背誦。然後用5天時間複習真題。歷年真題真的特別重要,一定要用好真題,總結出每一章節的考察重點,和出題方向。例如:我們學校的考的《世界現代設計史》這本書,基本不會出「人物題」,大多考「事件」,所以我在複習時就主要複習事件,人物看看即可。最後5天瀏覽專業課書,沒有背,就是翻看。由於之前已經複習過,看起書來很快,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快速掃一眼就過,沒有複習到的點停下來多看幾眼,主要留個印象,防止考到一點也答不上。上了考場就會發現,很多題目是需要自己「胡說八道」寫一通的(不能空著),通過這種書本瀏覽,我對書上一些內容有點印象,這也成為我「瞎寫」的素材來源。有人可能擔心,看一遍能有什麼印象?但其實這些書你已經複習過,本來就有個模糊的概念,最後再看一遍是加深印象,而且真的上了考場 ,你會發現你的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大腦被開發到極限,很多平時想不起來的突然就湧現了。尤其是我們的專業課,最後考了70多分的課外知識,不知道的只好結合書上和現有的知識硬寫了。我將這種行為稱之為「求生欲答題法」。以上僅僅是我個人的經驗,相信大家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備考,一定形成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最後,心態是最重要的,放下所有情緒,做好該做的事情,相信大家一定可以成功上岸。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