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為開發者大會HDC.2020 HarmonyOS 2.0 推出到現在,已經有大批的開發者和合作夥伴相繼與HarmonyOS牽手,成為HarmonyOS生態中重要的一環。HarmonyOS以打通未來萬物互聯的場景為己任,那麼面對當前的發展形勢,其生態應該如何建設呢?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副總裁楊海松在接受CSDN專訪時表示,HarmonyOS立足給生態夥伴創造價值,構建健康可持續的HarmonyOS生態。
HarmonyOS熱度不減,生態建設無捷徑
在今年正式開源後,OpenHarmony開源項目的關注度持續飆升。從數據來看,其開源兩小時內訪問量達到40.49萬次,總下周量6.3萬次,Star數達到了3000+。那麼這種超高的熱度,是否可以成為其生態發展的捷徑呢?
而面對這一系列的數字,楊海松卻表現出一份淡然:「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開源項目,其在開源的那一刻都會是一個非常高的點,但只有該項目能夠給使用者帶來生態價值,才會在波谷後迎來長期有序的發展波峰。未來,HarmonyOS需要持續給生態合作夥伴帶來價值」
從一個開源項目自身的生態健康角度來看,真正健康的生態,是讓開發者們能夠基於HarmonyOS創造出新的商業價值。只有這條生態鏈裡每一環的人都能夠獲利,那麼這個生態才能實現正循環。
那麼如何才能讓夥伴們獲利呢?對於硬體廠商而言,HarmonyOS能夠給合作夥伴帶來的是差異化的產品競爭力。目前,全球人均智能設備保有量正在高速增長,在未來諸多的IoT智能硬體競爭中,HarmonyOS生態能夠幫助設備廠商給用戶帶來新的差異化體驗,提升產品競爭力,避免低成本血拼,同時軟硬體的接入能夠更好的連接用戶,提升智能化進程和用戶使用率。
對於應用廠商而言,HarmonyOS能夠幫助其低成本、快速獲取IoT設備帶來的入口和流量。HarmonyOS將各種設備組合連接成一個一個超級終端,幫助應用廠商一次開發多端部署,用極少的研發投入即可享受眾多智能化IoT設備帶來的流量。
楊海松說:「無論是應用開發者還是設備開發者,在鴻蒙生態裡都能找到新的商業價值。」通過商業賦能更多合作夥伴,雪球正向越滾越大,這樣才能讓HarmonyOS和眾多合作夥伴一起實現整個生態的升級。
開放的HarmonyOS生態,正在匯聚新的力量
楊海松在本次採訪中提到,目前HarmonyOS 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企業支持。有120多家應用廠商、20多家硬體廠商已經共同參與到HarmonyOS生態建設當中。圍繞HarmonyOS的開發者課程也迅速上線,已經形成10萬+人才生態圈。在實踐操作方面,HarmonyOS得到了業界KOL的支持,目前已完成7款晶片移植、7款開發板的上線,讓開發者有更多渠道獲取HarmonyOS的開發工具,提升開發效率。
想要聚集開發者到廠商,那麼必然需要為其提供切實的支持,那麼HarmonyOS表現如何呢?楊海松表示,HarmonyOS能夠為大家提供三個方面的差異化提升。
第一,HarmonyOS差異化的生態定位使其具有更廣的產品形態範圍。目前HarmonyOS開源的主要是128KB~128MB內存的設備,在未來還將面向平板電腦、手機等內存更大內存設備開源。HarmonyOS是面向多設備的,而並非像Android或者iOS之類面向單一設備而推出的作業系統,所以HarmonyOS可以被稱為是萬物互聯時代的全場景作業系統,其在產品形態上範圍更廣,也更有創新空間。
第二,HarmonyOS分布式技術架構能夠給夥伴帶來差異化產品競爭力。HarmonyOS在搭載於不同的設備上時,能夠實現很好的適配,這套軟體架構設計的DNA就是為多設備而來的;無論是基於跨設備的分布式軟總線、數據管理、任務調度還是分布式安全,都能夠實現跨終端的協同,這種便捷的跨終端技術能力能夠為夥伴帶來差異化的產品競爭力。
第三,HarmonyOS能夠給合作夥伴帶來新的商業價值。華為始終堅信萬物互聯的市場空間足夠大,其相比如今的手機市場絕對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在足夠大的市場空間下,企業之間的競爭並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如何更好的幫助夥伴一起去獲取市場,一通幫助用戶提升體驗,而HarmonyOS能夠幫助合作夥伴讓更多終端互聯,讓用戶在多設備之間的體驗順暢如一。
一橫一縱,實現商業賦能
支持有了,那麼要如何才能將這些力量聚集起來,構築成完整的生態呢?楊海松向CSDN記者表示:「HarmonyOS的生態拓展主要從一縱一橫兩條線入手」。這兩條線橫向覆蓋所有的應用場景,主要在智能家居、智慧出行、社交購物、智慧教育、影音娛樂、移動辦公、運動健康等七大場景共同打造場景化超級終端,為消費者提供無縫的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縱向則主要為了做深產業鏈,從晶片到模組、開發板、硬體的解決方案、軟硬體集成解決方案到品牌廠家,實現全產業鏈的打通。
橫向覆蓋的場景中,HarmonyOS會找到每個場景下核心交互業務點。比如在出行場景中,硬體設備用戶用到最多的是手機、手錶和車機,其代表的主要能力不外乎導航、娛樂、查找地點、相關服務等,那麼HarmonyOS聯合相關硬體及應用合作夥伴,在該場景下,對消費者就導航、音樂和出行等服務進行進一步創新,打造出行場景下的虛擬化超級終端。正是基於這種方式,HarmonyOS逐漸與合作夥伴覆蓋了一橫一縱兩條線核心的硬體到應用,再加上HarmonyOS的技術能力,一起構建消費者差異化體驗。
在一橫一縱的賦能中,會有大量的企業加入,其中不乏以生存為第一要素的中小型企業甚至創業公司。那麼HarmonyOS能夠給他們提供了什麼支持和幫助呢?楊海松表示,主要包括了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是商業價值。開源的HarmonyOS完全免費,能夠降低企業接入時的成本。同時,HarmonyOS還可以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基於HarmonyOS能夠進行大量的創新,對現有產品進行升級,提升產品競爭力。
第二,HarmonyOS能夠帶來新的流量。HarmonyOS有望在明年年實現3億設備的目標,當企業加入HarmonyOS後,這意味著接入了一個億級增長的巨大生態群體,其將帶來的無限的流量入口。
第三,Harmony能夠降低企業TTM(產品上市周期,Time To Marketing)時間。接入HarmonyOS生態後,應用夥伴可以獲得分布式開發框架、大量APIs、編譯器以及DevEco 2.0的幫助;設備廠商也能夠通過官方提供的SDK、原始碼、開發板/模組和HUAWEI DevEco等開發平臺與工具鏈加速開發。僅第一階段,HarmonyOS就開源了50多萬行的完全自主研發的原始碼,這種開放可以為接入HarmonyOS生態帶來實質性幫助。
第四,HarmonyOS為硬體廠家和開發者提供了實體工具。HarmonyOS已經推出了預集成的開發板和模組了,在做做智能硬體的時候,可以直接拿來使用,開發成本會非常低。這將讓開發者在學習和使用成本方面大幅的降低。
給開發者建議:抓住機遇,
立足自己擅長的領域融入HarmonyOS生態
HarmonyOS要做的是平臺,並且對外多次聲明了HarmonyOS生態建設的邊線意識。但楊海松同時表示,這並不代表HarmonyOS不會去參與基礎軟體的打造,相反,HarmonyOS會持續不斷的進行一些case類應用軟體的打造,並且將這些能力持續不斷的開放給合作夥伴,讓大家都能基於這些能力進行創新。
舉例來看,HarmonyOS已經打造成功的全場景音視頻通話產品暢連,就已經開放給了諸多的合作夥伴。這一能力已經搭載於諸多的應用之中,比如京東商城的APP裡就內嵌了暢連能力,兩臺華為手機之間可以自由的分享當前頁面的商品,實時通信互連溝通。這類應用能力的研發和開放對於HarmonyOS的生態持續迭代發展將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而HarmonyOS也會持續聚焦在平臺上做賦能。
在採訪的最後,楊海松還為開發者提出了幾條未來發展的建議。
第一,建議大家去抓新的趨勢、新的技術和新的生態。帶來新機會。萬物互聯的趨勢已然出現,不可阻擋的新技術趨勢會帶來新的產業機會,無論就業還是創業,會帶來更多的新機會。對於個人開發者來講,在新的生態和新的產業機會到來之際,建議大家抓緊時間先上車。
第二個,對於個人開發者來講,希望大家能夠立足自己。自己擅長什麼,就以自己擅長的部分為契機融入到HarmonyOS的生態裡面。不管是使用者、開發者還是共建者,每個人都能在HarmonyOS生態裡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參與的機會。所以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的參與其中,HarmonyOS生態建設僅靠華為一家公司是不可能成功的,萬物互聯的時代是屬於大家的,鴻蒙也是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