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溫州市楊府山公園智體小鎮中國保齡球(溫州佳鑫)青訓基地,市民張翼手握保齡球,以優美的姿勢投出球體,保齡球順著球道快速衝向球瓶,砰的一聲,十瓶全倒,周圍響起陣陣掌聲。
風靡一時 人人都打保齡球
張翼是溫州保齡球界高手,曾獲得「市球王爭霸賽」冠軍,全國城市聯賽季軍。「我從2001年開始打保齡球,如今已有20年的球齡。生活已經離不開保齡球,每天不打幾局就感覺手癢。」張翼說,與其他體育項目一樣,保齡球運動也是貴在堅持,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訓練。
省保齡球協會秘書長白希祥介紹,中國保齡球(溫州佳鑫)青訓基地原位於市區歐洲城,為了更好推廣及承辦大型賽事,他們在楊府山公園智體小鎮建成擁有14條標準球道的場館,是目前溫州球道最多的保齡球場館,2018年被授予「中國保齡球協會青少年訓練基地」稱號。
白希祥是溫州保齡球運動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上世紀90年代中期,溫州開始流行打保齡球,當時晚上黃金時段生意最火爆時,市民要拿著號碼卡排隊,等上幾小時。」他介紹說,1995年溫州開出第一家保齡球館,叫康城保齡球館,位於市區隔岸路,引起了市民的關注,很多人都去嘗鮮,「後來,花園、祥獅、環球等球館陸續開張營業。那時候球館通宵營業,最鼎盛時全市的保齡球館多達17家,球道144條,生意非常火爆。」
1996年,當時20多歲的白希祥來到祥獅保齡球館上班,看著客人玩球,他逐漸產生了興趣,並利用球館空閒時間練習球技。系統的訓練讓他的球技日益增長,之後多次在市保齡球賽中奪冠,還代表浙江隊取得全國體育大會3枚金牌,曾3次通過公開選拔入選國家隊,2018年入選國家隊教練。
2001年,祥獅保齡球館由於拆遷關門歇業;之後受2003年非典影響,房地產升值房租上漲,及其他運動項目的興起,溫州保齡球行業頹勢漸顯,保齡球館陸續關門歇業。白希祥說,目前溫州地區僅剩佳鑫、環球、蒼南海西3家保齡球館。
項目衰落 他們選擇堅守
白希祥說,保齡球業鼎盛時期,玩家並未把保齡球運動當做一項體育活動,而是為趕時尚、追流行。一旦熱情退卻,便「喜新厭舊」,較難形成固定消費群體;加上各種新奇的娛樂項目層出不窮,保齡球行業惡性壓價,實力不濟的相繼退市,保齡球最終被打入市場的「冷宮」,也是情理之中。
溫州保齡球運動進入低潮期後,一批愛好者不忍這項運動在溫州消失,於是他們從運動者轉為經營者,大家集資收購部分場館,苦苦堅持,等待這項運動的重新崛起。
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保齡球得到了更多年輕人的喜愛。而隨著停賽多年的中國國際保齡球公開賽等重大賽事相繼舉行,保齡球運動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2017年3月,溫州市保齡球運動協會成立,許春鈿擔任首任主席,自此溫州保齡球運動步入發展正軌。3年來,協會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承辦溫州市全民運動休閒大會保齡球賽、保齡球球王爭霸賽等賽事和活動。「溫州保齡球運動正在重新崛起,我們期待這項老少鹹宜的運動能夠被更多人接受。」許春鈿表示,保齡球是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比賽項目,該協會今後將舉辦各類不同形式的比賽和活動,為該項運動的發展助力。
2018年1月,中國保齡球協會青少年訓練基地落戶溫州佳鑫保齡球館。這是溫州開展社會力量辦體育和打造國家運動健康城市兩項試點改革後,第一個落戶溫州的「國字號」青訓基地,溫州保齡球運動迎來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