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號轉網」牽動16億用戶,明確九類禁止行為,移動、電信、聯通要...

2021-01-14 新浪財經

來源:e公司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手機號碼成為用戶在各大APP的通行證。

然而,手機號碼綁定APP後,如果用戶因當前使用的運營商資費高、信號差等原因想要更換運營商服務,其潛在的成本是很大的,這也使不少用戶在更換號碼或運營商服務時有所忌憚。

不過,好消息是,就在11月11日,工信部印發了《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下稱《規定》),明確了電信企業在辦理攜號轉網服務中的九類禁止性行為,同時明確了電信管理機構、電信業務經營者和用戶的權責關係。

《規定》的印發意味著攜號轉網即將從部分省市的試點推向全國,用戶可以在不更換號碼的情況下在不同電信運營企業之間切換服務;當前,三大運營商格局相對穩定,中國移動一馬當先,攜號轉網政策的正式實施是否會在運營商市場掀起一波新的風浪值得關注。

圖片:圖蟲創意

按照《規定》給出的定義,攜號轉網服務是指在同一本地網範圍內,蜂窩移動通信用戶(不含物聯網用戶)變更籤約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而用戶號碼保持不變的一項服務。

實際上,攜號轉網並不是新鮮事,之前曾在天津、海南、江西、湖北、雲南5個省(市)進行試點。但是由於攜號轉網辦理流程複雜、部分技術問題有待解決、運營商擔心用戶流失等諸多原因,試點結果差強人意。

正因此,去年12月起,工信部就要求簡化攜號轉網流程,並開啟網上辦理。而在最新的《規定》中,明確了電信企業的九類禁止性行為,包括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有妨礙服務、幹擾用戶選擇、阻撓攜轉、降低通信服務質量、比較宣傳、虛假宣傳等違規行為。

記者了解到,攜號轉網的最新時間表顯示,今年9月20日前,5個試點省(市)已正式提供攜號轉網服務;而就在11月10日,非試點的其它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也上線試運行了「攜號轉網」服務;11月30日前,全國範圍內將正式提供攜號轉網服務。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移動業務用戶數分別為9.42億戶、3.3億戶、3.25億戶,這也意味著,三大運營商合計近16億的移動業務用戶均可以通過辦理攜號轉網服務實現不換號情況下的運營商切換。

目前,手機用戶可以通過兩種途徑辦理攜號轉網,第一種途徑是,用戶通過簡訊查詢是否符合攜轉條件,如符合則獲取攜轉授權碼,接下來憑授權碼到營業廳辦理;第二種途徑是,用戶直接到需要轉入的營業廳申請辦理,在攜入方審核通過後即可完成辦理。

e公司記者致電中國移動北京客服,工作人員稱,公司已完成相關系統建設改造,具備試運行測試條件,但需要進一步測試和完善系統、業務功能。攜轉後的各類影響暫無法充分預估,可能導致使用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建議待系統穩定、正式推出攜號轉網服務後再辦理。

至於會出現哪些問題及影響,該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稱,攜出後,用戶在第三方登記的號碼可能因未及時同步攜轉信息,造成微信、支付寶無法充值、使用,銀行、電商網站等第三方行業簡訊無法收到,此外,因技術與設備差異,用戶還可能需要更換終端,用戶在攜出方享有的積分、信用分等各類優惠也可能無法使用。

至於攜號轉網服務在11月30日正式提供後是否還會存在這些問題,工作人員表示,等系統穩定之後,這些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會有相應的辦法來解決,屆時會有正式通知。

關於攜號轉網,還有不少內容需要關注。例如,有的用戶可能會認為原有套餐未到期、號碼綁定等原因不能攜號轉網,但根據《規定》,攜出方應為不滿足條件的用戶提供便捷方式以滿足條件,這就意味著,運營商不能再對用戶的攜轉需求加以限制。

當然,目前已試點城市的攜號轉網並不支持跨省轉號,僅針對同城中不同運營商之間的轉換。

攜號轉網的本質是為電信運營市場引入一條新的競爭機制。在之前的試點中,攜號轉網之所以推廣較慢,與運營商擔心「攜轉放開後,用戶有可能流失」的心理密切相關。在試點過程中,運營商還能半推半就,一旦11月底全面放開,運營商的市場份額將面臨調整的可能。

資料顯示,日本、韓國、香港等國家或地區此前均實施了攜號轉網,其中,日本的實踐令主導運營商NTT docomo市場份額逐年下滑;韓國的實踐同樣對主導運營商衝擊巨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市場競爭;香港的實踐則由於運營商數量較多,引發了激烈的價格戰,政策實施初期轉網率持續走高,後期達到了動態平衡。

對照日本、韓國的經驗,主導運營商在攜號轉網正式實施後,有可能面臨比較大的衝擊。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理論上,電信、聯通會更受益於攜號轉網,但從實際情況,電信、聯通在服務和網絡方面還是實力弱一些,有些原本電信、聯通的客戶也有轉入移動的傾向。

然而,對比香港的情況,國內運營商卻基本不存在進一步開展價格戰的土壤,這是由於過去幾年,國內運營商紛紛拉低無限流量套餐的門檻,使用戶ARPU值不斷下降,運營商收入、淨利潤承壓;從近期情況來看,運營商之間的競爭已經回歸理性。

「攜號轉網最大的需求是可以讓用戶在運營商之間自由選擇更優惠的套餐,如果運營商之間的價格戰還存在的話,攜號轉網的全面落地是會產生一些影響的。」華西證券通信行業分析師宋輝向e公司記者說道。

不過,宋輝也強調,當前,運營商資費已經回歸較為理性的定價,也基本取消了低價卡套餐。「攜號轉網主要是滿足小部分用戶的需求,比如異地遷移以及網絡質量問題等,這些場景下可能會有一些需求,但在我看來,攜號轉網對運營商格局的影響不會很大。」

華創證券認為,網絡及用戶體驗,資費情況,政府監管力度等均會影響攜號轉網實施效果。據其判斷,攜號轉網的效果可能會陸續體現出來,一是在政策實施初期,中國移動用戶將極有可能淨流向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二是政策實施一段時間後,攜號轉網的衝擊將趨於平穩。

華創證券指出,綜合來看,中國電信目前發展勢頭良好,若中國聯通沒有及時採取措施,從中國移動淨流出的客戶將極大可能流向中國電信。同時,攜號轉網恰逢我國5G商用元年, 實施效果還會受到5G影響,但總體來看,中國移動主導地位不會改變。

記者也從運營商處了解到,目前,運營商在實施攜號轉網過程中都比較低調,而不會像宣傳5G一樣大張旗鼓。「畢竟攜號轉網帶來的只是小部分用戶的流動,而且可能是以低消費水平的用戶為主,影響不了運營商市場的大局。」

針對攜號轉網的政策效果多久能體現出來這一問題,業內人士判斷並不會太快,明年初或許是觀察政策效果及運營商市場格局變化的較好窗口。

當然,攜號轉網政策的落地還可能激發一些衍生效應。平安證券指出,隨著攜號轉網政策的全面推廣,三大運營商的BSS(業務支撐系統)和OSS(運營支撐系統)將會迎來全面改造,相關公司有望迎來利好。

平安證券認為,國內運營商主要通過綁定手機+寬帶的方式來推廣業務,其中寬帶業務是吸引客戶的重點。攜號轉網政策的推廣將加劇國內光纖寬帶市場的競爭,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勢必會啟動千兆寬帶建設,以彌補此前與先行者中國電信的差距,因此,10G-PON產業鏈公司有望迎來利好。

號外!!!e公司、證券時報網攜手50+家消費品上市公司雙十一特別企劃,第二波有獎互動走起!【註:活動詳情見e公司官微三條】

相關焦點

  • 新規正式施行 運營商攜號轉網九類行為遭禁止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濮振宇)12月1日,工信部出臺的《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施行。規定明確,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為用戶提供便捷的攜號轉網服務,不得有妨礙服務、幹擾用戶選擇、阻撓攜轉、降低通信服務質量、比較宣傳、虛假宣傳等九類違規行為。
  • 攜號轉網走進深水區 移動電信聯通暗戰升級
    26省試運行以來,中國移動攜入用戶36413,攜出30165;中國聯通攜入16525,攜出28952;中國電信攜入25734,攜出19555戶。目前,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的用戶數佔市場60%左右。截至 2018 年 12 月底,中國移動的移動用戶數為 9.25 億戶,中國聯通為 3.15 億戶,中國電信為 3.03 億戶。
  • 攜號轉網電信的用戶,你會轉網到移動和聯通嗎?
    攜號轉網開了,你會把電信號碼攜號轉到其他兩家嗎?在這個月底的時候,將會有攜號轉網業務的正式開始,那麼對於說目前使用電信手機號碼的用戶,是否會攜號轉到其他的運營商中,那麼下面和大家一起來說一說。目前所用的電信卡,沒有轉網到移動和聯通的想法對於三大運營商來說,其實攜號轉網業務的開展,不論是對用戶還是對運營商自己來說,其影響都是比較大的,對於用戶來說,其實還是比較有利的,我們能夠有很多的選擇可以使用,而對於運營商來說,其實三家的競爭是更加的激烈一些了。
  • 攜號轉網年內實施,聯通電信要搶用戶,移動忙守陣地
    3月5日,「攜號轉網」年內將在全國實現的消息,再次受到全民關注。「(攜號轉網)本質是移動怎麼去保護他的存量,聯通和電信怎麼去搶增量用戶。」一位江西運營商的內部人士對AI財經社說,而江西也是全國5個攜號轉網試點省市之一。
  • 消息稱三大運營商攜號轉網用戶達184萬戶 電信吞移動聯通用戶
    單純數據上來看,中國電信是最大贏家,畢竟攜入用戶最多,攜出用戶最少,而中國移動相對成績也不錯,目前攜入的用戶人數也不少,與電信不相上下,說明用戶對中國移動的認可度也較高。相比較之下,中國聯通攜入用戶最少,淨攜出的用戶最多。
  • 攜號轉網來了,移動卻突然宣布寬帶新規,聯通電信:無視新規
    移動降低力度很小,新推出的套餐,比聯通電信貴,流量還少,而舊款套餐,也沒有明顯升級,58元套餐仍是1G流量,還不如電信19元套餐。於是,在試點地區,很多用戶都辦理攜號轉網;不能辦理攜號轉網的地區,用戶用8元套餐進行保號,移動為了阻止用戶保號,在多地取消了8元套餐。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移動老用戶都期待攜號轉網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實施。
  • 攜號轉網開始,移動、聯通流出用戶最多,中國電信成最大贏家
    編者按:對於國內絕大多數的用戶來說,攜號轉網這個利好的政策終於是在11月底來臨,但對於三大運營商來說,無疑是壓力山大,這其中首當其衝的肯定是中國移動,當然中國聯通目前也面臨著相當多的問題,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移動以及中國聯通轉出率已經超過80%,這是否意味著中國電信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 聯通、電信部分「靚號」用戶攜號轉網遇高額違約金 相關細則仍待明確
    自攜號轉網服務上線以來,用戶在攜號轉網時遇到的阻礙往往成為一時焦點。近日,部分「靚號」用戶在進行攜號轉網時被索要大量違約金一事引發了廣泛熱議。  業內普遍認為,攜號轉網的全面放開倒將逼運營商優化產品、提升服務質量。換言之,這項舉措將讓利於民,使用戶掌握更多的主動權,因此其自被提出以來就備受關注。
  • 移動,電信,聯通攜號轉網的方法
    今天說說三網攜號轉網的方法,很多號碼由於用了很久,綁定的業務太多了,註銷的話很麻煩,但是又不喜歡使用現在的運營商,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攜號轉網了。首先查看一下自己的號碼是否符合專網的條件編輯簡訊「CXXZ身份證件號碼」至10086 (移動) 10010 (聯通)10001(電信)」查詢是否符合攜轉條件。
  • 「攜號轉網」來了!12月1日起施行,禁止阻撓攜轉、虛假宣傳等9類行為
    《規定》明確指出,運營商在提供攜號轉網服務過程中,不得存在9類行為,包括妨礙服務、幹擾用戶選擇、阻撓攜轉、降低通信服務質量、比較宣傳、虛假宣傳等。
  • 攜號轉網,電信挖用戶、移動留用戶,各有「殺招」
    近期,有關機構公布了攜號轉網進展,全國已有1千萬人次轉網,與16億移動用戶相比,1千萬隻佔千分之6,折算到一年,攜號轉網率也不過1%。攜號轉網並未帶來有效流量,更不用說競爭(有關部門已明確,攜號轉網是服務,不是競爭手段,且在攜號轉網正式實施前,已明確競爭三大運營商借攜號轉網爭奪用戶)。
  • 攜號轉網遭遇強行挽留!武漢聯通用戶懵了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確定於11月底前在全國實施「攜號轉網」然而不少消費者表示在辦理的過程中卻遇到了被捆綁套餐、拖延辦理時間等種種障礙「套路」重重 想說「分手」不容易3月2日,湖北武漢的張先生去洪山區光谷步行街聯通營業廳辦理「攜號轉網」業務,經查詢,發現手機號有幾個套餐協議
  • 攜號轉網?移動,聯通,電信,廣電,到底選哪一家?
    攜號轉網到底選哪家?攜號轉網已經正式開始,攜號轉網到底選擇哪家呢?移動,聯通,電信?或者還有其他運營商廣電參與?每一家運營商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關鍵看消費者怎麼去選擇了!小編總結一下各運營商的優勢,到底在哪裡?是否具有吸引力?
  • 攜號轉網已開啟,移動、聯通、電信怎麼選?老用戶:都靠不住
    攜號轉網已開啟,移動、聯通、電信怎麼選?老用戶:都靠不住!眾所周知,網絡資訊時代,人們離不開手機、網絡,而國內的通信運營商,除了移動、聯通、電信,都是一些小規模的民營運營商,或者是虛擬運營商,但即便是三大運營商,幾乎壟斷了通信市場,也有一些缺點,比如說殺熟、胡亂收費等等,都是工信部曾經約談過的問題,而現如今,攜號轉網已經開啟,在全國範圍內試運行,既然如此,移動、聯通、電信怎麼選?
  • 攜號轉網:移動的轉出人數最多 電信最少
    2019年11月,三大運營開始實施攜號轉網政策。 一年之後,在12月15日的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在視頻致辭中透露,截至目前,我國「攜號轉網」服務已經累計有1700萬用戶完成攜轉,一小時攜轉成功率超過99%。
  • 攜號轉網風波後續,中國移動、聯通、電信三足鼎立,聯通或成第三
    自中國通信開始實行攜號轉網之後,很多手機用戶紛紛離開自己的老東家,找到了新下家。然而,中國通信至今只有移動、聯通、電信三足鼎立,一旦有用戶離開,便意味著自己的用戶開始減少,那麼三家之中究竟哪家最慘呢?用戶均有流失,移動比例最大從聯通於2019年11月公布的一份運營數據來看,經攜號轉網實施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家的移動用戶分別為9.42億、3.30億、3.25億,這也意味著在近兩年中國電信的移動用戶會一直處於領先位置,並且會長時間保持這個優勢。
  • 移動聯通電信老用戶享「特權」,攜號轉網似緊箍咒,用戶有福了
    三大運營商在國內市場的地位相對比較穩定,中國移動的地位無人能夠撼動,就像是微信在社交領域一樣,而電信、聯通和移動就像是西遊記裡面的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然而當攜號轉網的政策實行之後,通信行業就迎來了腥風血雨,給三大運營商都帶上了緊箍咒。為了挽留住老用戶,三大運營商也是花樣百出,競爭激烈,陸續推出了一系列的福利來吸引用戶。
  • 工信部攜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啟動全國「攜號轉網」服務
    11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攜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啟動全國「攜號轉網」服務。今年3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全面啟動「攜號轉網」工作,三家電信運營商在8個月時間裡,完成了1800多項系統建設改造;網內網間聯調聯測項目超過100多萬個;累計投資超過30億元;建成了全國攜號轉網實時交互聯動系統。
  • 中國聯通:攜號轉網用戶可辦理iPhone4套餐
    11月22日消息,今日攜號轉網在天津、海南兩省市正式啟動。中國聯通(600050,股吧)相關負責人表示,天津、海南兩地的電信和移動用戶在辦理攜號轉網聯通業務後,可申請辦理iPhone4購機入網工作。
  • 攜號轉網弊端被確認,移動用戶轉到電信,轉丟了這項功能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運營商長期都是移動、聯通、電信三分天下,雖然三家互有競爭,但很多網友表示「天下烏鴉一般黑」。三大運營商都沒少被網友噴,尤其是移動最甚,以前各種套路、隱蔽扣費等等,讓網友們是防不勝防。但好在工信部近兩年強勢出手,大力整頓電信運營商市場,明確了提速降費的大方向,先後取消了通話漫遊和流量漫遊,還要求三大運營商將收費明細都發送給用戶,讓隱蔽扣費也無處可藏。而且攜號轉網政策更是懸在三大運營商頭上的一把利劍。攜號轉網的風聲剛傳出來的時候,網友就十分期待,很多人就是因為捨不得電話號碼才沒換運營商。去年12月份,天津、湖北等五個省市已經開始了攜號轉網的試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