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查看一款車的配置時經常會看到「滷素大燈」「氙氣大燈」或「LED光源」等字眼。但卻不知道這些詞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哪個更好。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它們到底是什麼鬼。
人類真正意義上成功使用電燈是從發現鎢絲開始,之前一直用的是碳絲。我們知道,普通的電燈發光體是燈絲,當電流經過直徑極小電阻極大的燈絲時就會因為生熱而發光,所以燈絲極其重要。在發明電燈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各國科學家都是在尋找合適的材料做燈絲,後來愛迪生成功製取了碳絲,但燈泡也僅僅能連續點亮幾百個小時。直到美國人庫裡奇發現了鎢絲。
其實滷素燈就是改良後的鎢絲燈。傳統的鎢絲燈發光原理是當電流通過電阻較大的鎢絲時使鎢絲產生高溫變色至白熾狀態從而發出光亮,所以鎢絲燈也叫白熾燈。但是鎢有一個缺點,就是在高溫狀態下會慢慢蒸發,所以燈絲在使用過程中會越來越細,直到燒斷,同時燈泡的玻璃表面會有一層黑色的粉末,影響亮度。
為了改善以上缺點,人們在密閉的燈泡內加入了滷族元素氣體,製成了現在的滷素燈泡,並廣泛用於汽車照明上。為什麼要加入滷族元素?因為滷族元素氣體在燈泡內可以和蒸發的鎢原子產生化學反應,使蒸發的鎢再次回到燈絲上,而且這種反應可以持續循環進行,被稱為滷鎢循環。這樣就大大增加了白熾燈的使用壽命,因此被廣泛使用。
氙氣燈的發光原理不同於滷素燈。它的燈管內同樣也充滿了惰性氣體-氙氣,不同的是它沒有燈絲。它是通過啟動器或鎮流器將燈管兩極之間的電壓提高至23000V以上,電流擊穿氙氣產生電弧,從而產生耀眼的光芒。接觸過機械的朋友都見過電焊時產生的刺眼的光芒,那就是高壓產生的電弧。與滷素燈泡相比,疝氣燈泡更加節能,亮度更高。
氙氣燈還有一個特點,由於高壓產生電弧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在通電的瞬間氙氣燈並不會瞬間點亮,需要3-4秒的時間才能到達最亮。同樣,在斷電的瞬間它也不會瞬間熄滅,也需要3-4秒才會變暗。
與兩者相比,LED燈來得更加簡單粗暴。它就是把一個發光二極體封裝在樹脂裡,一端接在電源正極,一端接在電源負極。它的亮度更高,壽命更長,也更加節能,唯一的缺點是成本稍高,因此常用於高端一些的車型中。
其實,一個完整的汽車燈組中,單單有光源還不夠,還需要另外一個重要的東西——透鏡。
我們小時候都玩過放大鏡,放大鏡可以把光線集中到一個點,從而使光線更強。其實放大鏡就相當於透鏡。我們的車燈在點亮時光線會發散,照亮的面積很大但是距離很近,亮度也不夠,因此高速行駛時很不安全。為了使車燈亮度更強,照射的距離更遠,現在的大燈組都加裝了透鏡。
值得一提的是,透鏡和光源的距離是設定好的,不能隨意改變,否則就會出現燈光發散的情況。因此,朋友們在給自己的愛車換燈泡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型號一致的燈泡,以免出現照射距離改變影響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