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頂著特挑和更好的超頻潛質雙重光環,AMD最新的XT系列的市場表現似乎並不那麼搶眼。前陣子剛首發價拿下一顆3600XT裝了機就看到一些平臺放水,一下老幾百的差價也著實讓人心痛。好在入手3800XT時學乖了,直接車價入手,正好搭配新到的微星B550戰斧主板好好折騰一番。
直接上配置單:AMD R7 3800XT處理器,微星 MAG B550 TOMAHAWK戰斧主板,影馳RTX 2070S HOF classic 顯卡,星曜DDR4 3600 16G*2內存,HOF Pro 1T M.2固態,XPG 入侵者機箱,安鈦克HCG-X 850金牌全模組電源,XPG L240 RGB水冷,這個級別的裝機,風扇也必須不能少,直接6把RGB風扇整齊...
與其說AMD是學習Intel擠牙膏大法,倒不如說是向NV黃教主學習刀法,一下三款後綴帶T的特挑處理器,乍一看還是非常搶眼的。當然,上面的價格就別參考了,會這個價入手的神壕應該不多。
銳龍7 3800XT依然是採用7nm工藝,同樣的8核16線程,4MB二級緩存,32MB三級緩存,TDP 105W,基礎頻率3.9GHz,與銳龍7 3800X不同的地方是它將加速頻率提升到了4.7GHz,增加了200MHz。首發價格上,XT也要高上不少,不過目前電商平臺各種花樣的促銷價,真要入手還是沒那麼恐怖的。
另外必須得說明下,3800XT 並沒有標配散熱器,需要自己單獨購買,實測真要超頻使用,建議使用360水冷...
直接看下3800XT處理器CPU-Z跑分情況。默頻狀態,單核跑分532.1,多核得分5700.8
超4.5G,單核跑分546,多核得分6056.4
再來看下魯大師跑分測試,默頻狀態,整機得分55W,處理器得分19.2W
超4.5G,處理器得分19.7W...
默頻狀態下R15多核得分2147,R20多核得分4895
超4.5G狀態下R15多核得分2246,R20多核得分5206
默頻狀態下單烤FPU,至於超4.5G,說實話,我沒敢跑
在主板選擇上,X570和B550其實應該都算不錯的選擇,最終選擇的是微星 MSI MAG B550 TOMAHAWK戰斧飛彈主板,因為B550晶片組同樣支持Pcie4.0,整體價格上也相當更低一些。
B550 TOMAHAWK採用標準ATX板型,採用10+2+1相60A供電設計,CPU供電8pin,雙M.2固態硬碟接口且均帶冰霜鎧甲散熱馬甲,4條內存插槽,支持4000MHz以上內存,可支持單根32GB的DDR4內存最大內存容量128GB。
此外,B550 TOMAHAWK採用了大面積的散熱馬甲,MOS供電散熱和藍橋晶片散熱都有非常不錯的保障。預裝的一體式I/O擋板,更是讓人省心。
當然也不得不提的是,B550 戰斧飛彈主板雖然支持三代銳龍處理器,但並不支持基於2代銳龍架構的APU 3200G和3400G
內存方面,高頻率與大容量發展趨勢十分迅猛,RGB似乎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本次裝機使用的是星曜DDR4-3600MHz 16G *2 內存,配備磨砂質感的鋁合金散熱器和使用鑽石切割設計的透明導光罩,RGB燈效出眾的同時,也支持華碩、微星等主流板廠燈控進行同步管理。
直接AIDA64看看內存數據,星曜內存連續讀取速度為48698MB/s,寫入速度28324MB/s,複製速度為44838MB/s,延遲72.2ns...內存不是主角,所以就先不慢慢調教了.
B550晶片組主板,支持Pcie4.0應該說是它與B450最大的不同,在裝機測試時,直接採用支持4.0的影馳名人堂的HOF PRO 1T M.2固態。不僅性能強大,帶散熱馬甲的HOF固態顏值也非常搶眼。
直接看下固態測試數據,CSD測試,支持Pcie4.0的HOF PRO 讀取速度直接上5009.77MB/s
使用AS SSD Benchmark 進行測試,總得分7709,可以說非常優秀。
RTX顯卡在渲染方面的優化應該也稱得上眾所周知,再結合3800XT本身的段位,在顯卡方面直接選擇了影馳RTX2070Super HOF classic顯卡,TU104-410核心,8G GDDR6顯存,基礎頻率1605MHz,而加速頻率可達1830MHz,8+6pin外接供電設計,視頻接口方面採用1個HDMI+3個DP接口組合。不論是做大型渲染還是遊戲,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魯大師測試結果上文已經提到,再看下顯卡3D-mark測試
3800XT搭配2070S顯卡配置,電源方面,建議650W金牌全模組往上,小子裝機選擇的是安鈦克 HCG-X850高端金牌全模組電源,基本上升級下一代顯卡也沒啥壓力。80plus金牌認證,全日系電容,轉化高的同時也更加耐用持久。電源散熱採用靜音風扇,低負載情況下,電源智能溫控功能可以智能的調節風扇轉速,可以大幅度降低運行噪音。
此外,安鈦克的10年免費換新的售後服務,也讓玩家可以用得更放心。
新出的後綴T的三款AMD處理器,除3600XT外,另外兩款都不帶散熱器,其實想超的話,其實哪怕是3600XT,也建議360水冷會比較安逸。當然,在裝機測試前,我也本以為240水冷足夠,只是現實比較打臉。實際裝機使用的是XPG240一體水冷散熱。
威剛XPG L240 RGB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正好用來鎮壓10700K。L240採用Asetek方案,水冷頭XPG LOGO,支持ARGB調控,底部全覆蓋純銅底座加持,並且預安裝了矽脂,冷排採用全鋁設計,尺寸為272 x 121 x 27mm。扇葉為乳白色設計,採用了雙導風槽和錯開的雙層葉片設計,降低噪音的同時提高散熱性能。
因為是ATX的板子,所以在機箱選擇上可以先直接刷掉一批。撇開個人喜好以及對異型機箱的愛好,選擇一款散熱較好,價格也適中的機箱更為合理。最終挑中的是XPG 入侵者黑色機箱(自帶2個12cm靜音風扇)。
這是一款標準的ATX機箱,兼容ATX及以下主板,箱體尺寸為470x206x482mm,最長支持40cm以下顯卡、17cm以下高度散熱器。電源下置並且有單獨電源倉,前置3x120mm或2x140mm風扇,頂置2x120mm風扇,側置2x120mm風扇, 後置1x120mm風扇。整體0.6mm SECC鋼材,用料非常紮實,單面側透鋼化玻璃,可以更好的展示機箱配件的RGB美。箱體淨重高達8.6kg,分量十足。
直接看整機效果
亮機之後又是另一番風景
看看桌面
這主機玩遊戲咋樣?直接兩款3A大作基準測試供你參考。 首先是《戰爭機器5》,2K解析度,高畫質條件下平均幀數為96.4,超高畫質條件下平均幀數79...
接下來是《古墓麗影· 暗影》,依舊還是2K解析度,高畫質條件下平均幀率為106,超高畫質條件下平均幀率98...
裝機點評
1,3800XT 加2070Super 顯卡為核心的主機,不管你是P圖/剪輯/CAD/渲染還是玩遊戲,都算得上一把好手,再加上高速的PCIE 4.0固態,整機價格肯定也不便宜,所以以上也僅供參考...
2,至於3800XT值不值得買的問題,個人覺得有錢可以任性,而且現在這顆U已經沒有首發那會兒價格那麼虛高了,車價還是不錯的。至於AMD在遊戲上雖然可能幹不過Intel,但是作為生產力的話,還是相當強悍的。
3,受限於散熱,最終只小試了下240水冷,勉強能穩個4.5GHz,如果你也打算入手帶T後綴的處理器,想要長期高頻使用,還是建議上個360水冷會更靠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