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國考的號角已經吹響,接下來各家省考也將相繼開始。公務員崗位究竟該如何選擇,恐怕一百個人有一百種不同的看法。不過,標準都是一樣的:錢多事少離家近!其中,錢多是排在第一位的,那今天就給大家解密一下體制內公務員的薪資狀況,看看究竟哪個崗位屬於體制內的「高薪崗位」。
公務員的薪資總體來說,處於當地社會中等偏上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是在公務員隊伍內部來說,就算同樣都是為人民服務,大家的薪資狀況也是差距很大的。
一方面,不同地域的公務員工資水平相差很大。公務員的薪資狀況很大程度上要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相掛鈎。因此,可以想見,最有錢的必須要數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公務員。這兩個地區本身的經濟發展水平就比較高,再加上近年來各城市對人才的重視,開出的待遇一個比一個更讓人心動,導致其薪資水平遠超過內地以及全國公務員的平均薪資水準。
以我去年考上深圳市某局的同學來說,應屆碩士畢業生剛入職年薪到手在27萬上下,單位還給配了兩室一廳的公租房,離單位只有30分鐘通勤時間。食堂一日三餐管飯,健身房、洗衣房一應俱全,對於一個單身青年來說,幾乎是沒有什麼額外花銷的。可以說,到手的年薪幾乎就是淨收入了。這個待遇,著實讓我們一眾其他地方的公務員羨慕的直流口水。
另一方面,同一地域不同系統的公務員工資水平也是有差距的。最富的當然要數政法系統的公務員,一個月單獨1200塊錢的司法補貼,一年下來就是一萬五,這對於吃死工資的公務員來說,也著實不算個小數目了。注意,政法系統其實不只是我們平常所了解的公檢法,司法局、政法委都屬於這個大範圍內,所以也都享受這1200塊的補貼。對於法院、檢察院的員額法官、檢察官來說,入額之後工資更是會翻上一倍,可以說在同一地區體制內來說,算是很高的收入了。
所以,如果把這兩項加起來,那就是長三角、珠三角的政法系統公務員,應該是最符合公務員體系內「高薪崗位」的要求了。
另外,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於珠三角和長三角,北京和上海這兩個超級大城市的公務員薪資水平反而沒有那麼有吸引力。北京的普通公務員,應屆碩士轉正之後一年到手也就在15w上下,即使是政法系統也就在17~18w左右,而且公租房還需要排隊等很久。上海公務員的工資跟北京半斤八兩,能夠稍微多一點點。在人均高薪的魔都,這點薪水確實不太夠看。但是話又說回來,北京和上海的公務員可以解決北京和上海戶口,這一點本身已經足夠讓廣大想要留在北上的考生心動了。所以即使薪資水平並不是很高,每年京考、滬考也是有大量的考生報考,競爭非常激烈。
作者/來源:體制內小半仙兒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