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阿里員工在某網際網路論壇這樣一篇帖子,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到底是什麼呢?
原來他說,一個最基層的公務員(中部省份三線城市)現在月薪5000,加上隱形福利實際月薪15000,以每年5%漲薪幅度算,工作40年,到退休職業生涯收入至少2170w。如果按照畢業就入阿里的高薪程式設計師收入來算,按p5->p8很順利的速度,直到35歲被淘汰,職業生涯收入也就1500w左右。可以說,普通公務員的收入都足以完爆優秀程式設計師了,更不用說社會地位、權力、相親市場受歡迎程度,哪一樣不完爆程式設計師?
對此,有的網友說,樓主就適合混吃等死去做公務員。很多做公務員沒爬上去的同學,以前很多是學霸豪言壯語。現在都是眼裡無光,被磨得死氣沉沉,沒有追求,就這樣一輩子。相反的,在網際網路內工作的同學,都是積極向上,內心有追求。這就是差距。人這一輩子活得好不好在於內心,而不是你覺得穩定然後一輩子看到頭。
不要把公務員想得太完美了,很多公務員同學,混得不溫不火,你說沒錢麼一點點錢小康。你說有錢麼奢侈品包包啥的完全是捨不得和買不起的。公務員要麼35之前混得有結果,要麼儘是給上層幹雜活的命。程式設計師是前面努力工作累計資產,完了後面不是不能換活法繼續賺錢。職位沒有好壞之分,一切看個人。都是圍城,在外面看不到裡面的。
35歲只是不做程式設計師而已,去小廠當個管理層工資還能大漲,不上班創業開店都有資本,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哪能上40年的班呢?而且程式設計師可不一定要等升p8,保不準就跳槽double了。如果你硬是要拿十年的程式設計師跟40年的公務員比,沒有任何意義。
且不說並不是bat到了35都會勸退,還有微軟谷歌這樣的,剛畢業年薪40萬,每年漲薪15%的可以幹到60的外企,那不是對公務員碾壓嗎?
另外,現在這個環境下根本沒有隱性福利,工作本來就沒有可比性。體制最大的優點是穩定,而不是錢多。外面的工作雖不穩定,但有無限可能,看個人傾向什麼。就簡簡單單的這麼計算比較,沒有認知,目光短淺,數學也不咋好。
還有就是通貨膨脹,就像四十年前的一萬塊跟現在的一萬根本不能比的。而且太遠未來的錢是不可預知和預支取的。
任何制度都在改革的,誰也不知道以後公務員的體制是怎麼樣,事業單位都在改編。無論做什麼,混吃等死狀態遲早都要悲劇。自己活到老學到老,無論啥崗位都會內心安定很多。如果你覺得當了公務員就可以天下無憂,這種心態相當危險了,哪天可能就等著哭了。
那麼,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