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收人民幣現金?湖北出手了!

2020-12-21 瀟湘晨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閃 通訊員 張之光

雖然現在手機支付已很普遍,

但不是所有人都跟得上這個時代,

特別是有些上了年紀的人。

近年來,行動支付的便捷性

不僅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也逐漸改變了商家的結算習慣,

有些商家甚至掛出了「不收現金」的標示牌。

人民銀行武漢分行表示,「不收現金」的做法是一種違法行為。《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從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角度來看,「拒收現金」也侵犯了消費者選擇採用合法正當方式來支付的權利。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服務民生保障,暢通流通循環,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提升公眾對現金服務的獲得感,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根據總行安排部署,於2020年11月11日至2020年底在湖北轄內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本次行動以「打造安全、高效、和諧的人民幣流通環境」為總目標,通過重點排查、巡查暗訪、投訴追蹤、處罰曝光、擴大宣傳、提升服務等一系列措施,規範各類社會主體現金收付行為,切實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在接受現金支付的前提下,鼓勵多元化支付工具的運用,保障社會公眾享有支付方式的選擇權。

人民銀行武漢分行鄭重提示↓↓↓

如果遇到「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請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法律規定,保全證據,有效維權。湖北省內公眾可向當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投訴舉報,也可向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投訴舉報。投訴舉報電話:027-12363。

編輯:黃琳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拒收現金?你違法了!
    拒收現金?你違法了!據媒體報導,11月23日,湖北宜昌一老人冒雨來交醫保,卻因窗口不收現金被拒,現場工作人員稱:「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看到這令人心酸的一幕很多網友都表示非常氣憤
  • 向拒收人民幣現金說「不」
    11月16日下午,寧波銀行慈谿中心區支行在美華中心一樓大廳正門開展「百城千家萬名」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宣傳活動;11月17日下午,寧波銀行江北支行在來福士廣場舉行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宣傳活動……近日,在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統一部署下,寧波銀行多家網點行動起來,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宣傳活動
  • 江西一設區市出手整治拒收現金行為!(附舉報電話)
    江西一設區市出手整治拒收現金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十六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三條均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支付是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兜底」支付方式,拒收現金行為極易引發社會公平性缺位,不利於構建和諧社會。
  • 二十條新規,央行出手了,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
    剛剛,央行出手,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估計很多人還記得半個多月前,湖北宜昌一位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很令人心酸。國務院也有發布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通知。
  • 浙江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 遇拒收現金可撥打12363投訴
    只接受電子支付不接受現金支付,這種行為在浙江將被集中整治。  自2020年11月10日起,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在全省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凡存在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的,一經查實,將依法予以處罰。
  • 拒收人民幣現金違法!最高罰款200萬
    11月17日下午,在縉雲縣新區永寧星座舉辦了浙江省「百城千家萬名」整治拒收現金宣傳活動暨縉雲縣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現場宣傳活動。  近年來,非現金支付方式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但消費者支付需求多種多樣,現金支付習慣和偏好仍然普遍存在,非現金支付方式的廣泛使用造成了一部分消費者在某些場合消費時,被拒收人民幣現金,這既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也損害了消費者對支付方式的選擇權。  「你們如果到一些店裡面消費,如果他們不收,這是不行的。
  • 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 人民銀行金華市中心支行在行動
    、下鄉鎮、訪商戶,向社會公眾發放宣傳折頁、普及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政策知識,積極引導社會公眾正確看待現金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打造安全、高效、和諧的人民幣流通環境。因此,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屬於違法行為。2.拒收人民幣現金有什麼後果?答:《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在中國境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違者或將面臨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3.哪些場景可以使用非現金支付方式?
  • 不得拒收現金!二十條新規,央行出手了
    12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2020〕第18號,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公告,主要內容如下:1.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2.不得採取歧視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造成「數字鴻溝」;
  • 老人用現金交醫保被拒?拒收現金涉嫌違法!
    11月23日,湖北宜昌一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的事件在網絡上引發關注。 拒收現金,只能手機支付,這樣的行為合法嗎?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 實際上,這起事件不僅暴露了工作人員的態度問題,還涉及法律問題。
  • 「拒收現金」,整治!
    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   任何單位和個人非因法定理由   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   答: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包括紙幣和硬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因此,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屬於違法行為。   2、拒收人民幣現金有什麼後果?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在中國境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
  • 任何單位日常消費不得拒收現金 人民幣被拒收應該怎麼辦去哪投訴?
    任何單位日常消費不得拒收現金 人民幣被拒收應該怎麼辦去哪投訴?時間:2020-11-25 18:33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任何單位日常消費不得拒收現金 人民幣被拒收應該怎麼辦去哪投訴?
  • 央行再出手,易車生活、星美影院等5公司拒收現金被警告
    繼去年為期半年的拒收現金工作集中整治期過後,央行的整治力度仍未減碼。4月25日,央行營管部發布行政處罰信息,易車生活、星美影院等5公司因拒收人民幣現金被予以警告。近年來,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流通領域人民幣現金使用出現了一些新問題,一些消費者在旅遊景區、餐飲、零售等行業商戶消費時被拒收人民幣現金。這一現象也引起監管注意。早在2016年7月,就曾有地方官媒報導,一所大學內的一家麵館只接受手機電子支付而「謝絕現金」,央行相關中心支行人士對此表示,這種做法屬於拒收人民幣情形,是一種違法行為。
  • 央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
    中國央行12月15日發布第18號公告,強調人民幣是中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中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央行表示,經過近幾年的宣傳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問題總體得到緩解,但仍有一些商戶、機構存在不願意收取現金等現象。
  • 中國人民銀行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
    原標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理財參謀)來源:人民日報近年來,智能化服務的廣泛應用,正在深刻、持續地改變公眾的生活消費方式,特別是行動支付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非現金支付成為不少商家和消費者喜愛的支付手段。
  • 中國銀行邢臺市冶金路支行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宣傳活動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集中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邢臺市冶金路支行高度重視,積極傳導人行工作要求,認真學習人民銀行《關於持續做好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工作的通知》內容,切實將現金收支服務工作落實落細,規範一線服務人員業務操作流程,為客戶提供有效便捷的兌換服務,確保現金供應順暢,收兌合規。
  • 資訊速覽|你的現金被拒收了嗎?央行出手整頓!
    央行發公告強調不得拒收現金 12月15日,中國央行發布第18號公告,強調人民幣是中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中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 現金支付被拒?央行出手!
    現金支付被拒?央行出手!(點擊查看詳情)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公告,強調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 中國人民銀行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
    原標題:中國人民銀行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   近年來,智能化服務的廣泛應用,正在深刻、持續地改變公眾的生活消費方式,特別是行動支付的快速發展
  • 「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背後:央行已三令五申不得拒收現金
    11月24日,一則湖北宜昌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的視頻引發關注。在被爆料的視頻中,工作人員面對冒雨前來繳納醫保的老人明確表示不收現金。拒收人民幣不是違法的嗎?針對老人繳納現金被拒事件,網友也紛紛加入吐槽,「一點沒有人情味兒,隨便來個工作人員收了老人的錢,幫她手機支付一下不就行了,也不是什麼大事兒,能費多少工夫?」
  • 「拒收現金被記過」是必要糾偏
    時下,隨著多樣化支付方式廣泛運用,也出現了少數商戶為圖方便只接受非現金支付、拒收人民幣硬幣甚至紙幣的現象,給部分消費者帶來了困擾。眼下,伴隨行動支付的普及,買賣交易開始步入了「無現金社會」時代。人們開始慢慢習慣由隨身攜帶現金轉為行動支付,「一部手機走天下」已然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