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科技: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探索新發展

2020-12-14 中國產經新聞網

8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和成都分行分別公示了各自地區的首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名單:廣州有5個、成都有6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據報導,廣州分行的首批創新應用項目圍繞金融科技、普惠金融、跨境貿易結算等領域的痛點難點問題展開,體現了金融科技兼容並包、融合賦能的特點。一是著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金融服務難題;二是提升跨境結算業務的風控水平,助力「穩外貿」;三是積極探索前沿信息技術在金融領域的融合應用。

廣州市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公示信息表

 

根據公告信息,央行成都分行此次入圍的試點應用涉及靈活用工資金代付、小微智慧金融、智能銀行客服、智慧財產權融資、農村金融、小微融資風控等場景,申請機構包括農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成都銀行、新網銀行、成都農商行等。

 

成都市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公示信息表

為落實《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探索設計包容審慎、富有彈性的創新試錯容錯機制,劃定剛性底線、設置柔性邊界、預留充足發展空間,努力打造符合我國國情、與國際接軌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

2019年底在北京啟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以後,截至目前,中國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範圍已經有9個地區,分別為:北京、上海、重慶、深圳、雄安新區、杭州、蘇州、成都、廣州。除北京公布了兩批創新應用項目之外,其他地區均公布了首批創新應用項目。目前60個創新應用中,有銀行參與的項目達54個,銀行參與度達90%。

除了銀行積極參與之外,各創新應用的申請機構還包括有支付、旅行、科技、雲計算等領域的公司,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品牌,如北京度小滿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小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騰訊雲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國家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在金融科技公司睿智科技看來,從參與試點的主體可以看出,在金融跨界合作越來越頻繁的背景下,要努力探索不同的前沿技術在各金融場景的應用,探索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如何獲得創新發展,探索不同的主體如何合作來提供創新金融服務。唯有如此,才能夠打造出健康開放的金融科技新生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睿智科技:「監管沙盒」推動金融機構加強金融科技能力
    隨著中國版「監管沙盒」已經有了實質性進展,這對於睿智合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睿智科技」)等金融科技企業來說,迎來了新的一輪發展機遇。相較第一期,北京對第二期監管沙盒項目申報要求進行了調整,主要是申請主體範圍從持牌金融機構擴展到持牌金融機構和非持牌的金融科技公司。
  • 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 擴至6城 深圳上榜
    近日央行披露,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將從北京擴至上海市、重慶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區、杭州市、蘇州市等6市(區),將引導持牌金融機構、科技公司申請創新測試。央行方面表示,在依法合規、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下探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賦能金融「惠民利企」,紓解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普惠金融「最後一公裡」等痛點難點。
  • 央行、銀保監齊發聲:如何有序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
    金融科技該如何監管?這不僅是監管一直在探索的長期命題,也是金融科技行業熱切關注的方向。11月6日,央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提出,在借鑑國際監管經驗的基礎上,我國應以創新監管工具為基礎,以監管規則為核心,以數位化監管為手段,加快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的金融科技監管框架。
  • 剛剛,北京公布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第二批應用
    為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的批覆》、《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2019年12月在中國人民銀行支持指導下,北京市率先在全國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記者注意到,此次試點拓展了業務範圍和申報主體。
  • 中國銀聯「手機POS創新應用」項目納入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
    來源:支付之家網2020年3月16日,中國銀聯「手機POS創新應用」項目正式納入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成為全國首批六個入選項目之一,其試點驗證將在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框架內有序開展。此次「手機POS創新應用」項目成功入選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表明手機POS產品符合金融科技應用發展趨勢,在產品設計、信息安全和機制保障等方面具有較強的行業示範性。
  • 成都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首批創新應用出爐 11家機構入圍
    8月24日,央行成都分行官網公示2020年第一批成都市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6個創新應用擬納入,包括3項科技產品和3項金融服務,中國民生銀行成都分行、新網銀行、成都銀行、迅鰩科技、四川商通實業、成都數融科技等11家機構入圍。
  • 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首次公示亮相!涉及單位包括工行...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朱丹丹 北京報導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首次公示亮相了!1月14日,央行營業管理部網站顯示,首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正式向社會公示。央行營業管理部還指出,試點項目代表了目前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主流方向和先進成果,具有技術先進、場景普適、示範性強等特點。
  • 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擴圍:上海重慶深圳雄安杭州蘇州入選
    自去年12月北京啟動試點後,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擴容至6市(區)。4月27日,央行宣布,為深入做好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央行支持在上海市、重慶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區、杭州市、蘇州市等6市(區)擴大試點,引導持牌金融機構、科技公司申請創新測試,在依法合規、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下探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賦能金融「惠民利企」,紓解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普惠金融「最後一公裡」等痛點難點,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 互融雲 聚焦廣州「監管沙盒」試點企業金融科技發展
    6 月 5 日印發《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沙盒」試點工作實施意見》(穗金融〔2020〕 17 號)。據了解,「監管沙盒」是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及相關制度設計,為暫未實施應用的創新型金融產品、服務、業務模式,提供安全、可控的小範圍內部測試環境,通過測試全面掌握其設計漏洞及風險情況,為進一步改進完善或應用推廣提供依據。
  • 金融委定調金融科技創新與監管
    經濟觀察網 胡群/文 金融科技創新與監管迎來了金融監管當局頂層定調。  「當前金融科技與金融創新快速發展,必須處理好金融發展、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關係。」10月3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會議指出,既要鼓勵創新、弘揚企業家精神,也要加強監管,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有效防範風險。
  • 北大-睿智科技Fintech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 探索金融科技產學研新模式
    2020年9月16日,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與睿智合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睿智科技」)聯合發起的北大-睿智科技Fintech聯合實驗室在北京大學靜園六院正式成立。該聯合實驗室將探索產學研結合的新模式,推動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在金融科技行業中的應用和發展,助力傳統金融行業的數位化轉型。
  • 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公示(2020年第三批)
    為落實《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在中國人民銀行支持指導下,北京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組堅持「持牌經營、合法合規、權益保護、包容審慎」的基本原則,充分發揮創新監管安全管理、創新服務、信息披露和權益保護機製作用,在深入開展金融科技創新輔導的基礎上,於2020年12月25日向社會公示第三批5個創新應用。
  • 「監管沙盒」擴圍提速 推動金融科技加快發展
    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等前沿科技應用賦能使金融服務效率大幅提升,服務成本不斷降低。金融科技在推動金融行業發展、增加經濟社會福祉的同時,並沒有改變金融的本質和經濟運行的規律,由於金融科技應用的電子化、虛擬化等特點,使得風險更加具有隱蔽性,金融科技的創新發展也對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 監管沙盒試點應用相繼公布,央行強調加快完善金融科技監管框架
    近日,央行上海總部公布了上海首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即上海版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而上海也成為擴大試點的6市(區)中率先公示創新應用項目的城市。除了上海,近期深圳也公布了首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再加上成都、廣州加入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城市名單,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加速推進。
  • 上海第二批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試點公示騰訊雲計算等現身
    隨著首批金融科技監管沙盒項目的推進,上海又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公示了第二批入選項目。據央行上海總部消息,2020年12月31日,在深入開展金融科技創新輔導的基礎上,上海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組對外公示上海市第二批5個創新應用。
  • 中國監管沙盒的區域性適用研究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2019 年 10 月 30 日, 中國人民銀行 ( 以下簡稱央行) 上海總部發布 《關於促進金融科技發展支持上海建設金融科技中心的指導意見》 ( 以下簡稱 《指導意見》) 。[3]《指導意見》  指出, 將支持金融機構強化戰略部署、 探索設立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 研究探索監管沙盒機制等體現了金融管理部門對當前金融科技發展和監管的理念。
  • 中國正式啟動金融科技「監管沙箱」
    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告,為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實《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積極構建金融科技監管基本規則體系,探索運用信息公開、產品公示、社會監督等柔性管理方式,努力打造包容審慎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著力提升金融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和穿透性。
  • 未央今日播報:央行營管部組織召開北京市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
    央行營業管理部組織召開北京市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啟動會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於2019年12月23日組織召開北京市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啟動會,人民銀行科技司李偉司長指出本次在北京市啟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就是要探索打造包容審慎的新型監管工具,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動金融科技創新
  • 財經早班車|央行支持在上海等6市(區)擴大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
    國家統計局:3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呈現四大積極變化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副司長張衛華27日解讀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時表示,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決策部署逐步落實落地,企業復工復產不斷加快,工業產品銷售開始回暖,企業利潤呈現一些積極變化。
  • 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試點一周年:9城落地,度小滿入圍北京、重慶
    人民銀行表示,為落實《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將積極構建金融科技監管基本規則體系,探索運用信息公開、產品公示、社會監督等柔性管理方式,努力打造包容審慎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著力提升金融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和穿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