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8年,為解決工業生產中產生的蒸汽機速度控制問題, J.瓦特成功發明蒸汽機轉速調節系統,開創自動調節裝置的研究和應用,同時拉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序幕。其重要標誌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是一場生產與科技的革命,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日不落帝國,世界由此走向聯合。
事實上,引起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技術是自動化,但自動化這個概念真正被用來描述生產過程的自動操作是在1946年,由美國福特公司的機械工程師D.S.哈德首先提出,並且福特公司率先藉助自動化生產線生產出了全球首輛汽車。1952年,J.迪博爾德第一本以自動化命名的《自動化》書籍出版,認為「自動化是分析、組織和控制生產過程的手段「。
時至今日,隨著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發展,自動化被廣泛應用於各個技術和場景中。21世紀初,出現了一種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編程軟體技術,2012年,上市公司Blue Prism將其命名為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在企業數位化轉型浪潮下,RPA的出現為企業的技術架構、應用實施提供了新思路。其非侵入性和AI可拓展性等特點在大量重複、有規則的勞動中可代替人類勞動,為企業減少錯誤率、提高效率,成為數位化轉型最基礎的數據抓手和能幹的數字員工,由此形成的RPA市場正在快速爆發。
億歐智庫基於對全球RPA市場的大量桌面研究,以及對行業專家的訪談,撰寫此份《千帆競發—2020RPA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研究報告。報告從RPA的起源出發,回溯RPA行業的發展背景和歷史,重點研究RPA落地實踐及對企業數位化轉型的賦能:從產品功能、解決方案等技術角度具體剖析落地實際情況;從場景、行業等具體業務應用中探究差異化需求和應對策略。此外,還通過分析全球龍頭企業UiPath、Blue Prism、Automation Anywhere及多家典型代表企業的發展模式與變化,希望從多維視角還原更全面的RPA市場動向,為RPA供應商提供借鑑,為部署RPA企業提供優化解決優化方案,為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構提供市場潛力判斷依據。
由於篇幅限制,本文將重點呈現RPA行業現狀、RPA行業實踐、RPA未來趨勢的部分內容,完整版報告請點擊《千帆競發—2021RPA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研究報告。
一、RPA行業現狀
RPA成立年出現兩個小高峰,2020年再現投資熱
據億歐智庫統計,國內自研RPA的企業共有59家,2015年和2018年為RPA成立年小高峰,其原因是2015年自動化技術受到關注;2018年則是自動化與AI結合產生的價值在市場上得到應用和驗證。2015年國內開始出現融資潮,總體呈波折上升趨勢。自2020年年初截止10月,2020年總投資事件(10起)已超過RPA元年2019年(7起),國內新一輪RPA熱潮再次掀起。
RPA主要應用在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行業
據億歐智庫不完全統計,RPA主要應用領域為金融、製造、醫藥和零售電商。截至2020年10月,國內採用RPA企業金融業佔比最高,為54.55%,77.78%的金融機構為銀行。其中,浦發銀行和招商銀行為首批使用RPA的銀行,分別於2016和2017年率先在國內金融業引入RPA技術,以提高運營自動化水平。
2022年全球市場近400億元,中國尚處於初期階段
億歐智庫測算,在2017~2019年期間,全球RPA市場以49.10%的年複合增長率迅速發展,2019年全球RPA市場規模達到118.33億元;2020~2022年增率長稍有減緩,但仍以42.89%的年複合增長率保持上升,預計2022年將達到400億元規模。
中國RPA行業尚處於初期階段。2017,中國RPA市場規模僅為3.1億元。從整體上看,中國的RPA市場規模與全球RPA市場規模均在上升,但中國RPA市場發展速度落後於全球,預計2022年規模為26.16億元。
二、RPA行業實踐
部署企業多為技術引入,自研集中在金融、製造、電商領域
採用RPA的機構以需要數位化轉型的實體企業和提供企業集成軟體的服務商為主,且比例較為均衡。以上市公司為例,53.33%的為實施方,46.67%的為集成服務商。
這些企業使用的RPA大部分為技術引入,自研較少,還有一些通過投資途徑進入RPA行業。
自研實體企業中,金融企業最多,佔比37.5%;其次為製造和電商,佔比25%,最後為物流,佔比12.5%。
金融:銀行系統集成需求高、證券更注重安全合規
在金融領域中,RPA普及率前三的分別是銀行、證券、保險。這些細分領域均存在業務流程繁瑣、流程系統自動化不足、業務監控不全面、數據統計及分析能力弱,以及人工容易出錯等轉型痛點,但在RPA項目具體實施中,其需求側重點和程度也有較大差異。
銀行本身系統複雜,集成困難,且在金融科技浪潮影響下,客戶對端到端的體驗要求較高,以BAT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在客戶體驗和技術賦能上都有所突破,更刺激銀行的降本增效需求,因此銀行對新技術的應用最為迫切。在RPA應用中,銀行更注重系統集成、數據打通;證券更注重系統安全、合規和操作正確性。
製造:燈塔網絡下迎來未來製造業改革浪潮,RPA逐步深入推廣
在製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大規模部署工業4.0的「燈塔工廠」在行業中形成示範的燈塔效應。全球燈塔網絡的經驗研究顯示,製造業和供應鏈領域正在經歷四大轉變:以企業敏捷性和客戶為中心;供應鏈韌性;速度和生產率以及生態效率。
RPA自動化在燈塔工廠業務系統裡不斷產生價值和作用,為其提升綜合生產率、降低人工平均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穩定性、縮短產品生產周期。目前,RPA解決方案正逐步深入推廣。
三、RPA未來趨勢
一批RPA供應商將面臨淘汰,新進玩家需找到破局點
隨著RPA市場的爆發,不少巨頭甚至創業企業陸續成為新進玩家,開始將RPA作為經營產線之一。從RPA的技術發展和生命周期看,由於傳統RPA出現較早,RPA技術已步入成熟期且已跨過「死亡之谷」;但智能RPA即(RPA+AI)其產品和服務創新正處於高速成長階段,尚未走入泡沫期,且目前RPA市場上魚龍混雜,存在較多噪音。
企業級智能RPA部署周期長,研發成本高,新進創業企業限於資金和戰略規劃,在目前馬太效應加劇的市場環境下,需要找到新的技術或服務突破點;而試水的科技巨頭或自研企業,也礙於組織架構限制,在RPA賽道上難以長時間聚焦和協同,隨著RPA與用戶核心系統的連接和上雲,中立的RPA供應商或成為更佳選項。因此已入局的行業玩家在未來2年可能會面臨一批淘汰。
RPA競爭白熱化,瞄向更深入的企業業務集成、即將迎來收購高峰
目前,RPA市場雖正處於初步發展階段,但各供應商競爭激烈。傳統RPA技術門檻低,不少巨頭在2019年開始以收購的方式入局;RPA供應商一方面形成馬太效應,龍頭企業開始收購創業企業,另一方面則在流程解析、AI技術上繼續發力,差異化競爭。
隨著AI技術的發展,RPA市場玩家都試圖將RPA與企業原生軟體如SAP、Oracle等成熟的套裝軟體進行集成,使自動化更精準高效;未來RPA將更深入企業業務,如CRM供應商Pegasystems早在2016年就開始將RPA與CRM結合,未來這種與更多企業軟體集成、形成更完整企業服務解決方案的嘗試將會越來越多。
由於篇幅限制,本篇文章僅節選報告部分內容,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下載完整版報告:《千帆競發——2021RPA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研究報告。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本報告分析師具體溝通,也歡迎分享您的觀點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