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自助終端可以查詢個人信用報告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裴熔熔文馬騰飛攝影
在鄭州奮鬥了大半輩子的劉先生,近來很焦慮。去年年初,他通過按揭銀行貸款給正上大學的孩子早早買了房,但去年下半年以來,因為忘記時間,貸款已經發生了4次逾期。如今,孩子還沒畢業已有不良信用記錄,這是否會影響到今後的學業?房貸是否會受影響?
劉先生的遭遇並非個例。隨著全民進入大信用時代,個人信用報告已經成為每個人的第二張名片——金融往來中守信履約的證明。但在日常生活中,徵信看不見摸不著,卻稍不注意就可能因逾期留下不良信用記錄。
那麼,究竟哪些行為會影響個人信用?不良信用記錄是否可以消除?如何維護高質量的個人信用?
「連三累六」個人信用存行業紅線
可以說自出生那天起,每個人都和信用有了千絲萬縷的關係。個人信用報告包括個人基本信息、信貸信息、公共信息和非金融負債信息,客觀記錄個人信用歷史,成為反映個人信用行為的「經濟身份證」。
不過,這個「身份證」可不簡單,直接影響著你能否拿到貸款和申請信用卡。
如在劉先生的案例中,四次逾期中的三次為連續逾期,已經觸及了個人信用紅線。
「雖然劉先生孩子的學業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參考『連三累六』標準,在不良信用記錄消除之前,基本無法再從銀行申請到貸款和信用卡了。」某國有大行鄭州分行銀行卡中心人士告訴記者。
所謂「連三累六」,即近兩年內連續三個月逾期還款或者累計六次逾期還款,這是行業普遍使用的個人信用紅線。一旦觸及,個人貸款和信用卡申請至少在五年內被關上了大門。
在鄭州某文化企業上班的李先生對此也頗有「一把辛酸淚」。
2010年,尚在外地上學的李先生申辦了一張信用卡,後來畢業返回家鄉,更換了手機號,但卡中100多元的欠款由於無法收到新提醒遲遲未還。
「2013年左右,因為我要辦同一個銀行的卡才發現沒有還款,需要補繳4000多塊錢。但這還不是重點,因為逾期三年,我的信用報告已經有了不良記錄,房子買不了,車子買不了,各種貸款都不行。」李先生說,「過了5年期之後,我又辦了一張信用卡,因為又逾期了兩次,現在又有了不良記錄,幾年了卡上的額度都只有1.1萬,可想而知影響有多大!」
劉先生和李先生的遭遇絕非個例。在大信用時代,每個人的行為都置於大數據之下,隱秘的角落基本不存在。這就意味著,你的每一個信用行為都會被記錄在案。即便沒有觸及紅線,不良信用記錄仍然會有影響。
「在紅線範圍內,每個銀行都有自己的決策權,根據逾期原因是什麼來評估貸款情況。如果逾期金額較大或者存在惡意逾期情況,銀行基本也會拒貸;如果非惡意小額逾期較多,貸款利率也會受到影響,肯定不能享受優惠定價。與此同時,貸款審批層級也會相應增多,貸款難度增加。」某股份制銀行鄭州分行相關負責人說,小額逾期次數少的話,基本不會對個人信用產生大的影響。也有銀行表示,只要沒有達到「連三累六」紅線,對個人申請房貸的影響不會很大。
不過,信用記錄不良的後果還遠不止於此。
隨著信用報告使用範圍的日益廣泛和信用聯合獎懲機制的不斷健全,不良信用記錄不僅會影響個人獲得貸款、辦理信用卡,還會對任職資格審查、求職就業及參與相關經濟金融活動等產生不利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家庭和子女的信用。如果丈夫有不良信用記錄,那麼妻子按揭貸款也會被拒。
在上面提到的李先生案例中,李先生妻子的徵信已經受到影響,在李先生的不良信用記錄消除前基本無法貸款。
另外,如果存在法院判決未執行記錄,還會被法院限制高消費,比如限制乘飛機、坐高鐵,限制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等。
值得一提的是,某銀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相較於個人,銀行對企業的徵信要求更加嚴格。一旦核查到存在逾期或者民間借貸情形,即便已經付清貸款,也很有可能被銀行直接拒貸。
而一旦存在不良信用記錄,尤其是涉及「連三累六」紅線,不僅個人信用貸款會被銀行拒之門外,抵押類貸款同樣會受到影響;企業也是如此。「因為借款主體是第一還款來源,因此信用情況是最大的影響因素。」上述銀行業人士說。
官方解答四大行為將產生不良記錄
事實上,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個人貸款或信用卡出現逾期、少交等狀況的人員不在少數。在記者隨機詢問的10個人當中,6個人的徵信都曾或多或少出現過問題。最多的一人,一年中連續7次貸款逾期,4年內申請房貸在多家銀行被拒。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徵信系統已收錄10.2億自然人、2834.1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信息,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具體到河南,截至2019年年底,徵信系統累計接入河南省各類機構179家,採集全省6120.12萬自然人、60.2萬戶企業及組織信用信息。
這就意味著,徵信系統已經覆蓋了我國超70%的人群,河南省有近60%的人員納入其中。
回歸源頭,究竟哪些是導致信用記錄出現不良的因素?
「產生不良信用記錄的行為主要有四類。」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是貸款或信用卡沒有按期還款,具體表現為未按合同約定的日期、方式、金額,把當期應還款金額轉至合同約定的還款帳戶;二是對外提供擔保的貸款沒有按時償還;三是因違法違規或未按照合同履行義務,造成的行政處罰信息及法院判決未執行記錄;四是被他人冒用身份證形成的不良信息。
值得關注的是,多家銀行相關人士提醒,隨著個人消費需求的提升,網絡貸款平臺和渠道越來越多樣化,網絡借貸的人數不斷增多。網貸雖然給人們提供了消費的便利,但也給個人信用埋下隱患。
「網貸環境比較複雜,普遍借貸成本較高,如果個人存在從多個網貸渠道借款的情形,即便已經還完貸款,也會被我們行拒貸。因為銀行會認為其資金狀況整體緊張,收入和消費都存在問題,沒有辦法通過正規銀行渠道獲得融資,可能會存在核查不到的隱性負債,即便是正規的消費金融公司也不行。」某股份制銀行鄭州分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於花唄、借唄等與網購場景直接相關的借款渠道,會適當放寬準入條件。
不過也有銀行業人士表示,存在多種網絡借貸對個人房貸影響不大,但會影響個人申請消費貸、經營貸等信用類貸款,根據具體借款情況,要麼獲批額度低,要麼直接被拒貸。
5年保存期不良信用記錄可這樣消除
既然個人信用報告影響如此之深,那麼不良徵信記錄能消除嗎?如果出現錯誤的不良信息記錄該怎麼辦?別著急,這些皆有法可依。
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徵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為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
這就提醒廣大消費者,如果出現不良信用記錄,要儘快把已經逾期的款項還上,還要避免出現新的逾期,產生新的逾期記錄。更重要的是要儘快重新建立個人的守信記錄,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養成良好的意識和習慣,從根本上避免因出現不良信息而給自己造成的不利影響。
其間,也會有特殊情形,即徵信機構採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錯誤、遺漏,例如已經償還貸款但系統出現差錯,顯示貸款逾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冒用個人信息貸款或擔保等。
這該怎麼辦?
「出現上述情況,個人有權向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要求更正。」人行鄭州中心支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收到異議,應當對相關信息做出存在異議的標註,自收到異議之日起20日內進行核查和處理,並將結果書面答覆異議人。
經核查,確認相關信息確有錯誤、遺漏的,信息提供者、徵信機構應當予以更正;確認不存在錯誤、遺漏的,應當取消異議標註;經核查仍不能確認的,對核查情況和異議內容應當予以記載。信息主體認為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可以向所在地的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投訴。受理投訴的機構應當及時進行核查和處理,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書面答覆投訴人。信息主體認為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不過,某股份制銀行鄭州分行相關人士表示,若是金融機構過失,經證實一般可以將不良信用記錄消除;但若是忘記還款等個人過失,即便提交申請,仍不能消除。
打造高質量徵信參考這九條
產生不良再予以消除,終究不是治本之策,關鍵是要養成良好的個人信用習慣。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應該注意的信用要點?平時又該如何維護高質量的個人信用?
人行鄭州中心支行相關負責人分享了九點,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
一是申請信貸業務,要綜合考慮自身收入和負債情況,量力而行,切勿過度負債。
二是獲得貸款或使用信用卡後,一定要按時足額還款,不要逾期。
三是關心自己信用記錄,定期查詢,防止發生未經授權的查詢,防範個人信息洩露。
四是保管好個人身份證件,身份證複印件在使用時要註明用途,避免他人盜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導致「被貸款」「被逾期」。
五是保管好個人信用報告,不隨意丟棄信用報告,不要輕易把信用報告提供給其他商業機構。
六是在公共網絡查詢、保存信用報告後要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