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系血液、淋巴組織腫瘤的微小殘留病(MRD)監測—— Ig,TCR 基因...

2021-01-11 丁香園

MRD 已成為風險分層和個體風險導向治療決策的重要生物標記。對兒童 B-ALL 患者的大隊列研究表明,MRD 狀態是復發和臨床結果的強大預測因子。在成人復發/難治性 B-ALL 患者中,MRD 陰性顯著延長總生存期 (OS);MRD 狀態也被用於指導治療 [1]。NCCN 指南將 MRD 描述為治療響應的評估重要組成部分,建議在完成初始誘導後對 ALL 成人患者進行 MRD 檢測。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Acute LymphoblasticLeukemia V1 2020

血液腫瘤已進入個體化精準治療時代。然而,如何對腫瘤細胞或克隆進行精準的監測、何時採取預防或早期的幹預措施,仍是待解決的問題。而重要的解決方案之一,在於尋找簡便、可靠的可作為微小殘留病 (MRD) 檢測的標誌物與檢測手段。

微小殘留病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 是指按目前的治療標準經治療取得完全緩解 (CR) 後體內殘存微量腫瘤細胞的狀態。血液腫瘤細胞的殘留監測依賴於檢測方法的靈敏度。傳統細胞形態學的檢測靈敏度是可以檢測 5% 的腫瘤細胞,在這之下,可能需要一些更靈敏的方法,比如流式檢測的靈敏度達到 10-3-10-4,分子的檢測靈敏度更高一些。從分子檢測來講,MRD 可以檢測多種指標,包括特定的 TCR 基因重排,Ig 基因重排,融合基因和基因變異等等。

淋巴細胞的基本特徵之一,即 B 細胞中 Ig 基因和 T 細胞中的 TCR 基因的重排。基因重排指的是不同的淋巴細胞的 Ig 或者 TCR 片段在細胞分化過程中發生的重新排列組合。

正常淋巴細胞未受任何刺激情況下,其基因重排是隨機的,細胞表現為多家族和多克隆性,具有發揮各種細胞免疫作用的潛能。而在淋巴細胞白血病或淋巴瘤發生過程中,淋巴細胞在某一個或幾個特定的 TCR 或 Ig 基因性重排的細胞中發生轉化,導致 TCR 或 Ig 基因單克隆性表達,使淋巴細胞呈現為克隆性增殖,導致在淋巴結,外周血或者骨髓細胞中出現 1 個或 2 個主要淋巴細胞克隆,為單克隆性,TCR 和 Ig 基因家族的單克隆重排是淋巴瘤細胞群的重要特徵。臨床上對於重排檢測的應用主要在:疾病的輔助診斷與鑑別診斷、治療後微小殘留病(MRD)的監測兩方面。

圖 1

基於臨床的需求,高博診斷中心分子實驗室已經開發出基於 NGS 深度測序法的 Ig 和 TCR 基因重排檢測 MRD 的方案。

如下述病例,本檢測通過對患者初發病理組織進行 Ig/TCR 基因重排的篩查,確認單克隆重排模式,並通過持續性監測患者特有的陽性克隆在體內的殘留,輔助臨床判斷預後,及時提示復發風險。

Ig 和 TCR 基因重排是檢測淋巴細胞克隆性增生的金標準,不僅對於淋巴瘤的輔助診斷具有重要意義,還對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有著輔助診斷、治療效果的判斷、復發的預測具有重要意義

病例患者張**檢測 Ig 基因重排,初篩時檢測到 1 種陽性克隆性重排,重排情況詳見圖 2。把該重排作為患者 MRD 動態監測的指標,根據患者的治療階段,進行周期性監測,提示疾病進展和預後效果。如圖 3 所示,MRD 值在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快速上升近 100 倍,提示患者疾病發生進展,經過相應的治療後,疾病得到迅速控制,MRD 值降低至 2000 左右,預示良好的治療效果。

圖 2

圖 3

講座預告

鄭勤龍主任:分子檢測在血液腫瘤臨床診療中的應用

時間:6 月 30 日下午 15:00-16:00

血液腫瘤是起源於造血系統的一大類惡性腫瘤的統稱,主要類別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腫瘤具有高度的空間異質性(相同腫瘤不同區域不同)與時間異質性(原發性腫瘤與繼發性腫瘤不同),從而使腫瘤的生長速度、侵襲能力、對藥物的敏感性、預後等各方面產生差異。而腫瘤細胞基因層面的變化是導致這種異質性的關鍵因素。

高博醫療集團診斷中心分子實驗室鄭勤龍主任將為大家帶來從基因分子層面講述血液腫瘤的異常類型,常用檢測技術和應用選擇,以及結合臨床實際案例介紹分子檢測的臨床應用和意義。

期待各位實驗室同仁、醫生、研究者參與!


相關焦點

  • 微小殘留病的分子監測:哪些指標更有意義?
    導語血液腫瘤的治療已進入個體化精準治療時代。然而,如何對腫瘤細胞或克隆進行精準的監測、何時採取預防或早期的幹預措施,仍是待解決的問題。而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尋找簡便、可靠的可作為微小殘留病(MRD)檢測的標誌物與檢測手段。
  •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中心首席顧問裴正康教授榮獲2020年上海...
    成就傑出的「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裴正康教授系美國聖述德兒童研究醫院腫瘤科主任、中國衛生部兒童血液腫瘤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外方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中心首席顧問、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兒童白血病專家委員會首席顧問
  • 艾伯維Venclexta治療CLL實現微小殘留病陰性(MRD-)與...
    近日,艾伯維(AbbVie)在會上公布了Venclexta(venetoclax)與美羅華(Rituxan,通用名:rituximab,利妥昔單抗)組合方案(VenR)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R/R CLL)的關鍵性III期臨床研究MURANO的新分析數據。
  • 湘雅三醫院淋系腫瘤MDT年終研討會暨中山腫瘤醫院淋巴瘤MDT團隊院...
    12月23日下午,由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血液內科舉辦的「湘雅三醫院淋系腫瘤MDT年終研討會暨中山腫瘤醫院淋巴瘤MDT團隊院際交流會」在醫院幹部樓5樓示教室成功舉行。會議旨在提升醫院淋系腫瘤綜合診治能力,改善淋系腫瘤疑難患者醫療服務質量。
  • 淋巴腫瘤怎麼引起的?淋巴腫瘤一般長在哪裡?
    人的身體內布滿了淋巴管道、淋巴結和淋巴組織,形成淋巴系統。淋巴組織由細小的淋巴細胞組成,細小的淋巴細胞可隨著淋巴液流到身體各個器官和組織。正常的淋巴細胞是會按生理需要而增生,但當這些細胞產生惡性病變時,會不斷增生。它們結集在淋巴器官或淋巴組織內,形成腫塊。這些源發於淋巴結和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稱惡性淋巴瘤。
  • 一文盤點BCL-2抑制劑在血液系統腫瘤中的應用
    2016年4月11日,選擇性BCL-2抑制劑Venetoclax(維奈克拉)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單藥用於至少接受過1種治療的del(17p)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維奈克拉是首個獲批的BCL-2抑制劑,也是首個獲批的以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為靶點的小分子藥物。大量研究已表明單用或聯用維奈克拉對其他血液系統腫瘤同樣表現出抗腫瘤活性。
  • 張永紅教授:CAR-T細胞療法在血液腫瘤與實體腫瘤中全面出擊
    美國2017年統計數據顯示,14歲以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患兒的5年總生存率超過90%。然而,仍有部分難治復發的白血病、淋巴瘤無法通過傳統化療取得理想療效。近年來,多個研究和治療顯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在血液腫瘤性疾病具有優良的療效和較高的安全性。
  • 淋巴腫瘤早期,會有這5個表現,不能掉以輕心
    淋巴腫瘤早期出現無痛性和進行性的淋巴結腫大,每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有可能會出現。這主要和基因突變、受到病毒或病原體感染、長時間接觸放射性、化學藥物以及自身免疫疾病有關。需了解淋巴腫瘤早期症狀並且積極治療,才能遏制腫瘤細胞擴散。
  • 2020 ASH 中國之聲|B細胞血液腫瘤CAR-T研究進展
    本次ASH年會上,在惡性血液腫瘤領域備受矚目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有諸多研究進展披露。眾所周知,中國在CAR-T方面的研究走在世界前列,那麼今年ASH年會上,中國學者帶來了哪些相關進展呢?一起來看下吧。
  • 腫瘤患者需要做基因檢測嗎
    基因檢測目前在腫瘤治療上的應用主要有如下三點: 1)腫瘤遺傳易感基因檢測。腫瘤的發生發展與遺傳具有重要的聯繫,很多基因突變會在家系中遺傳,攜帶這些突變基因的人群,患腫瘤的風險更高。基因檢測可以預測相應腫瘤的發生風險,進行積極的健康管理。
  • 吳彤主任:移植結果不理想,可能是遺傳易感基因在作祟
    在近期由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湖北省抗癌協會、北京生命綠洲公益服務中心主辦,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血液科承辦的「2020臨床細胞免疫治療及造血幹細胞移植大會」上,高博醫學(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博仁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科主任、醫療院長吳彤主任就「遺傳易感基因對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影響」進行了分享。
  • 橡鑫科技建國內最大血液腫瘤基因資料庫
    「通過基因精準診療分析實現對血液病的早發現。」記者日前從開發區企業北京橡鑫醫學科技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通過基因檢測技術開發的血液腫瘤檢測服務已經為上萬例患者提供了診斷,成為行業領軍企業,並就此建立起國內最大的血液腫瘤基因資料庫。
  • 雙特異性抗體(倍利妥)國內獲批,急性淋巴白血病患者迎來新曙光
    什麼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種血液系統腫瘤,是指骨髓或者外周血出現了惡性血液腫瘤細胞,通常,當骨髓或者外周血的惡性腫瘤細胞超過20%時,就稱為白血病。白血病可以大致分為慢性和急性兩種。如果引起急性白血病的腫瘤細胞是起源於淋巴細胞,則稱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ALL患者在兒童和成人中都比較常見。
  • APBMT2020丨高博團隊學術成果再創佳績,為血液腫瘤患者治療賦新思路
    吳彤主任所帶領的移植團隊聚焦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復發的血液腫瘤的新治療,從基因層面深挖影響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的因素,進一步尋求提高療效的有效手段。團隊楊帆醫生、李智慧醫生代表團隊在本次APBMT大會上進行了成果匯報,陶秀豔護士長分享了兒童供者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成功採集的操作及護理經驗。
  • 陸道培醫院分子醫學室開展新項目:用轉錄組測序全面解析血液腫瘤...
    如正常的 BCR 基因和 ABL1 基因各自斷裂後錯誤拼接出 BCR-ABL1 融合基因,所產生的 BCR-ABL1 融合蛋白也是正常 BCR 蛋白的一部分與正常 ABL1 蛋白的一部分錯誤拼接的產物。該融合蛋白的調控和功能發生了紊亂,是導致腫瘤發生,包括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部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和少數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發生的最關鍵病因。
  • 血液腫瘤治療界的「天團」——CAR-T細胞免疫治療藥物
    血液腫瘤治療界的「天團」——CAR-T細胞免疫治療藥物 2020-12-10 1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ctDNA檢測在腫瘤臨床診療上的應用現狀及前景
    基因突變是腫瘤產生和發展的重要原因。隨著細胞分離技術和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液體活檢在腫瘤精準醫療中的價值日益凸顯。通過採集患者血液、尿液等體液標本中的腫瘤相關產物,包括血液中游離的循環腫瘤細胞(CTC)、循環腫瘤DNA(ctDNA)和外泌體等,液體活檢可以實現對腫瘤基因圖譜的非侵襲性檢測,從而對腫瘤疾病進行診斷和輔助治療。
  • 2020年華大基因腫瘤醫學成果展示:3款最新腫瘤檢測技術,助力癌症...
    卵巢癌的精準靶向治療相對於其它腫瘤來說起步較晚,但隨著PARP抑制劑的問世給卵巢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2014年第一款PARP抑制劑奧拉帕利被FDA批准用於胚系BRCA基因突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隨後又有多個PARP抑制劑陸續獲批上市,極大地延長了卵巢癌患者的無鉑間期,提高了生存獲益,帶領卵巢癌治療真正邁進了精準維持治療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