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馬上就要到了,這就意味著新的一波換機高峰期即將來臨,我相信會有不少讀者朋友們會選擇在這段時期內更換或添置一部新手機,所以本文的主題會圍繞著「性價比」三個字進行,那麼何為性價比呢?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網上討論的主流氛圍便是「性價比=價格/SoC」,也就是所謂的處理器性價比,搭載同款處理器的不同手機,誰的定價更低,誰的性價比也就更高。
在網際網路品牌集中爆發的時候,這套公式確實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因為那時有很多網際網路品牌初入局者都是依靠價格戰來吸引消費者。誠然,當下再利用這套公式來衡量一款手機的性價比是非常不嚴謹的,因為SoC所能體現的東西,遠不及手機的全部。就好比蘋果目前最新的一款手機iPhone SE二代,該機與去年推出的iPhone 11搭載了相同的A13處理器,而它的價格又比iPhone 11便宜很多,但我們會認為它比iPhone 11更具性價比嗎?似乎並不會,因為它們本就不是同一檔位的產品,而且目標用戶也大有不同。
所以,我個人認為性價比應當是介於同檔位產品之間的綜合比較結果,綜合價格與定位,誰更加均衡誰就更有性價比一些。但是當這個標準落實到消費者身上時往往又會出現一些偏差,便是選擇向偏差,因為每個人的使用習慣不同,比如喜歡玩遊戲,那自然就是選擇散熱性能較好一些的手機體驗更好。我們先來用2000-3000元檔位的手機舉例,在這個價格區間內綜合素質較高的手機有Redmi K30 Pro和vivo iQOO Neo3。
對於這兩款手機,以我個人的使用習慣而言,我會偏向vivo iQOO Neo3多一些。因為它有著充電速度更快的44W閃充,有雙立體聲揚聲器,還有更高的144Hz屏幕刷新率,最重要的是價格便宜,標配版本2398元,它是現階段最便宜的驍龍865 5G手機。對於預算有限的用戶來說,vivo iQOO Neo3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但話說回來,Redmi K30 Pro和它相比就不值得入手了嗎?答案當然也是否定的,Redmi K30 Pro也有它的側重點,比如更大的電池容量,因此續航表現會更好一些;再比如更好的相機性能,如果你非常喜歡拍照的話,Redmi K30 Pro就會比vivo iQOO Neo3更適合你一些;還有屏幕形態,Redmi K30 Pro繼承了前代的機械升降式結構,因此該機正面依舊是一款完整的真全面屏,如果你不喜歡當下主流的打孔屏,那麼Redmi K30 Pro也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是為數不多的選擇。
最後再來說說高端機型,今年的高端機主打賣點幾乎都在相機方面,相機表現可以簡化為主攝表現+焦段覆蓋能力+算法優化,現階段拍照方面表現最好的手機包括小米10 Pro、華為P40 Pro以及OPPO Find X2 Pro。其中,小米10 Pro最便宜,售價4999元,與華為P40 Pro和OPPO Find X2 Pro之間有著非常明顯的價格差。所以,如果你的預算在5000元左右,可以直接考慮入手小米10 Pro,它足夠均衡。
至於OPPO Find X2 Pro和華為P40 Pro兩款機型,其實它們之間有很多差異,這裡簡單例舉幾項它們各自的突出點。OPPO Find X2 Pro的屏幕素質處於目前頂級水平,"3K"解析度+120Hz屏幕刷新率;65W充電速度非常快,基本可以讓你擺脫續航焦慮,小遺憾是不支持無線充電;顏值高。不足之處在於僅提供了12GB+256GB一個版本,價格直接來到了6999元,沒能給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而華為P40 Pro則是華為目前的當家旗艦,該機採用了6.58英寸OLED屏幕,解析度為2640*1200,支持90Hz屏幕刷新率。該機搭載了麒麟990 5G晶片,配備了LPDDR4X內存+UFS 3.0快閃記憶體,標配8GB+128GB存儲,內置4200mAh電池,支持40W有線+27W無線雙快充,同時支持IP68級防塵防水。不足之處在於機身正面屏幕開孔為雙打孔,且孔徑比一般的雙打孔屏手機都要更明顯一些。
當然,驍龍865(麒麟990 5G)機型遠不止這些,消費者反饋不錯的機型還有標準版小米10、標準版OPPO Find X2、一加8系列、魅族17系列、榮耀V30 Pro等等。性價比一直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念,很難一言蔽之,所以我們在選擇手機等數碼產品時不是非要按照某一套所謂的性價比標準去做選擇,重要的是使用習慣,合適的往往比貴的更可靠。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或是建議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區交流討論。也可以分享一下你入手數碼產品的心得或經驗,給更多的讀者朋友們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