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點讚越高的評論,能引起更多關注,卻不能說明就是好事。
這不,一名網友在楊麗萍阿姨曬出的一則在開心吃鍋的視頻下,發表了自己作為普通民眾的看法:「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讓你再年輕30年,到了100歲,你的容顏難道還能保護30歲樣子,即使你再美再優秀都是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到了90歲,兒孫滿堂那種天倫之樂。」
雖然語句不通順,但意思很明顯,給人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這條評論得到的點讚卻是1.1萬。
之後有位網友有可能是楊麗萍阿姨的粉絲,居然回懟說:只能下崽的豬根本不懂孔雀的快樂。
評論楊麗萍阿姨的這位女網友,本身的思想是比較狹隘的,她覺得女人應該生孩子,就覺得沒生孩子的其他女性是值得同情的,實在可悲可笑。
而反駁她的這位網友懟得也低級,直接把生過孩子的女性比作生崽的豬了,那請問你是從哪裡來的?你是誰的崽?
幸好楊麗萍阿姨和其他有生育過的女網友都沒有生氣。
1
女性不生孩子,是一種選擇,不代表遺憾
看看楊麗萍老師自己對此事的回應:人都會走向衰老,走向死亡,誰也救不了你,但你的精神是年輕的,你的氣息是美好的,就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味道。只要自己認為過的好,沒有傷害其他人,就可以。謝謝大家的理解和愛,望我們都能自在,如我。
搞笑的是,此事件一出,自媒體人紛紛聞風而動,強烈抨擊這位評論的網友。但是把批判的聲音都懟到一個人身上,也大可不必。在她背後給她點讚的上萬人,同樣是持這種想法的人,如果不是此事鬧大了,點讚數可能還會增加。
道不同不相為謀,不去理她,不點讚就好了。
很不願意看到網友們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
既然她想表達這個意思時,已經語句不通順了,又何必再與她溝通呢?大概率是溝通不了的,誰也別想去改變誰,學會尊重別人就行了。
還有自媒體網友說楊麗萍阿姨「人到中年」,她明明61歲了,是老年人了,把要寫的資料寫明白不是最基本的嗎?
楊麗萍阿姨是享受國務院津貼的國寶級藝術家。她有過兩次婚姻,都選擇了分離,這是她的選擇,人都是趨利避害的,選擇不孩子,肯定在她看來,是最適合她自己的,咱們作為很喜歡她的觀眾,能做的就是繼續欣賞她的作品,繼續祝福她。
2
與楊麗萍同年齡段的女明星,選擇單身或不育的不在少數
在楊麗萍阿姨(1958年出生)的這一輩明星之中,選擇不生育的明星阿姨有很多,像米雪、鍾楚紅和鄭裕玲都選擇了不生育。
香港媒體老喜歡說米雪(1955年出生)是因為以前受過情傷,所以乾脆連結婚都不願意。我之前看過她的一檔訪談節目,米雪很大方地談到她的育兒觀念,其實就是她本人完全沒有想過要生小孩,僅此而已。
當時她有一個很固定的愛人尹志強,兩人相愛多年,米雪不接受求婚,因為覺得不結婚還可以保持談戀愛時,想見面之前很心動、很期待的感覺。
而且她有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的孩子,米雪也把他們看作是自己的孩子一般疼愛。
對此抱有同樣的想法的便是鄭裕玲(1957年出生),她和米雪一樣,也演過很多劇集和電影,但她還有一個更耀眼的身份是主持人。
時至今日,TVB一些大型的晚會還會請她出山主持。
鄭裕玲出生在離異的家庭,在她還很小的時候,她母親就必須費盡心思,去撫養她和弟弟長大,因為父愛對她而言很遙遠,她的父親對她們母子三人一直都十分冷漠,所以她從小對婚姻和育兒這方面是比較恐懼和排斥的。
曾經有位奧運會的志願者在網上爆料,在奧運會期間,遇到過鄭裕玲,說她真人的氣質特別棒,英文十分流利,特別有禮貌。
因為她一向樂於助人,沒有架子,香港人總是親切的稱她為嘟嘟姐。單身的鄭裕玲也過得很好。
每個人選擇不生育甚至不結婚都有其自己的原因和想法,都是值得尊重的。
普通網友擔心不生孩子無非兩個原因:一是怕與伴侶感情日久生變,自己如果沒有獨立的事業,可能會是被拋棄的一方。
二是怕就算兩公婆能做到感情幾十年如一日,沒有自己的親生孩子難免晚景悽涼。前段時間熱播的《安家》中一對老年夫婦就是如此,老太太想賣房子給老先生看病,她那已離世的姐妹們的孩子都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同意賣房子,機關算盡,令人寒心。
鄺美雲
事業穩固的女明星則沒有這樣的煩惱,如億萬富婆鄺美雲,她的愛好不是和楊麗萍一樣跳舞,年輕時是唱歌,後來是炒樓和經營珠寶生意。
果然,自己掙的錢,最值得信賴。
3
生孩子的女性也絕不是生育機器,別人沒有資格嘲笑
說來好笑,我有一位朋友生了三個孩子,每次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她偶爾會向我們訴苦,說管教孩子太難了,太累了。
但如果你問她幸不幸福,她總會一臉慈祥的笑著說,當然幸福啦,三個孩子不知多麼愛我呢。看得出,我的這位朋友生活得很幸福!因為她完全沒有經濟上的壓力,思想傳統的她,每日在家相夫教子都很有成就感。
女性選擇不生育,不應該被歧視,甚至,別人根本沒資格去同情她們,而那些選擇了生孩子的女性,不管她生多少個孩子,也都是她自己的選擇,別人也沒有資格去嘲笑她們。
還有一種情況,那些不顧自己經濟窘迫,還生一大堆孩子的父母,在網上拍視頻求助的話,你要是覺得不值得同情,不打賞就是。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只有在經濟上比較寬裕,事業上比較優秀的女性,才可以理直氣壯地選擇不婚和不育。
普羅大眾能選擇的範圍不多,或者說按趨利避害這個原則,她們最終選擇結婚和生孩子的概率比較大。
無婚無育不見得會孤苦伶仃,已婚已育也不見得能活到90,歲並兒孫滿堂。
楊麗萍的家布置得詩情畫意,特別好。
羅振宇說:
成年人世界第一套準則,選擇,承擔其代價。結語:除了你自己,別人都只是旁觀者,選擇讓自己最開心的,並努力讓自己掙錢的能力,強大能為自己的喜好和選擇買單。就是對自己最負責任和最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