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消金公司ABS融資持續增長 同業拆借和借款仍是主力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時報

持牌消金公司的融資渠道逐步拓展,ABS融資呈持續增長態勢,但目前同業拆借和借款仍是最主要融資渠道。消金公司股東增資規模尚不大,由於槓桿率限制,註冊資本的持續增長對於消金公司的未來發展非常重要。目前,融資渠道相對狹窄、融資能力有限、融資難仍是一些消金公司面臨的難題

《投資時報》記者 田文會

自2010年首批四家試點公司開業以來,由於不允許吸收公眾存款,融資一直是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問題。

根據2014年1月起施行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消金公司融資渠道包括:接受股東境內子公司及境內股東的存款;向境內金融機構借款;經批准發行金融債券;境內同業拆借;出資人給予流動性支持和補足資本金。隨著融資渠道拓展,設立信託計劃和發行ABS也成為消金公司的融資渠道。

而融資渠道的選擇取決於融資成本、融資渠道資格以及資產負債的匹配等。

從融資規模來看,同業拆借和借款仍是目前消金公司最主要的融資渠道,若拆入資金來自銀行,利率較低。ABS則呈持續增長態勢,融資利率可以較金融債券更低,若ABS採取持續購買方式,還可以最大限度的循環利用融資額度。不過,ABS是否出表,對消金公司ABS融資也造成一定困擾,這關係到是否受資本充足率等槓桿率約束。

金融債券融資利率不高,但目前獲批可發行金融債券的消金公司僅有四家。債務融資中,股東存款成本是最低的,但非銀行系消金公司的股東資金有限。另外,還有少數幾家消金公司通過設立總體跨度長達數年的多期信託計劃融資。由於註冊資本和淨資本決定債務融資槓桿率,註冊資本的增長非常重要,但目前整體增資規模有限。

《投資時報》記者對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招聯消金)、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捷信消金)、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下稱興業消金)、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中銀消金)等四家披露完整年報公司進行統計發現,2017年至2019年,其同業借款(拆入資金)餘額總計5140.27億元(不含中銀消金2019年拆入資金),在這四家公司負債總額中佔絕大部分比重,且大幅超越全部25家已開業持牌消金公司2017年至2020年(截至5月22日)ABS、金融債券、股東增資這幾項融資渠道的融資總和。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主任金淑英曾在2019年3月舉行的消費金融公司融資暨業務信息統計發布管理辦法專題研討會上指出,融資渠道相對狹窄,融資能力有限,融資難一直是消費金融公司的重要問題之一。其建議消金公司大力拓展資金市場的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加強負債管理等。

展望未來,持牌消金公司或將走向股票市場的股權融資之路。

借款和同業拆借是融資主渠道

目前來看,借款和同業拆借仍是消金公司最主要的融資渠道。

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今年4月1日的公告顯示,同業拆借市場非銀行金融機構成員中已有14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

據招聯消金年報,2017年至2019年招聯消金負債中同業借款餘額分別為410.5億元、647.96億元、809.85億元,佔負債的比重分別為96.96%、96.92%、97.18%。截至2019年末,除了兩筆期限一年以上的同業借款,其餘同業借款期限皆在1個月至1年之間,利率在3.11%—4.45%之間,2018年則在4.20%—6.39%之間,2017年在4.68%—6.20%之間。

另據招聯消金2020年第三期金融債券募集書,截至2019年6月末,招聯消金已經獲得165家金融機構授信,授信總額度為1803.69億元,其中公司股東招商銀行(600036.SH)給予招聯消金270億元的同業授信。

據捷信消金年報,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拆入資金餘額分別為703.18億元、763.23億元、784.24億元,佔負債的比重分別為89.11%、86.04%、84.12%;拆入資金實際利率分別為5.56%—11.35%;3.50%—13%;4.50%—13%。利率區間高端可能與拆入非商業銀行資金有關。上述三年,捷信消金拆入商業銀行之外金融機構的資金餘額佔拆入資金餘額的比例分別為84.34%、74.20%、71.43%。

據興業消金年報,2017年至2019年興業消金拆入資金餘額分別為19.2億元、110.39億元、295.77億元,佔負債的比重分別為20.07%、54.33%、87.52%。據中銀消金年報,2017年和2018年,中銀消金拆入資金餘額分別為313.85億元和282.1億元,佔負債的比重分別為86.58%、87.84%。興業消金和中銀消金拆入資金基本來自商業銀行。

上述四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2017年至2019年同業借款(拆入資金)餘額合計分別為1446.73億元、1803.68億元、1889.86億元(不含中銀消金),總計5140.27億元(不含中銀消金2019年拆入資金)。

有些消金公司還通過銀團貸款融資。據此前報導,自2017年持牌消金公司首筆銀團貸款落地以來,持牌消金公司通過銀團貸款融資已不下72.53億元。融資消金公司包括中銀消金、招聯消金、捷信消金、中郵消金、興業消金、中原消金等。其中,持牌消金公司2017年—2020(截至5月22日)銀團貸款業務成團額度分別不下21.5億元、31.93億元、6.1億元、13億元。其中,2018年3月捷信消金完成的超7億元境內一年期人民幣銀團借款年化利率為5.66%。

ABS融資持續增長

除了同業拆借和借款持續穩坐融資渠道的主力位置,持牌消金公司融資渠道總體來說已趨於多樣化。其中,有些渠道的融資如ABS呈持續上升態勢。

據銀保監會官網和持牌消金公司信息,在已開業25家消金公司中,已有10家持牌消金公司獲得ABS發行資格。

《投資時報》記者查詢資產證券化分析網,2017年至2020年(截至5月22日),共有7家消金公司合計發起ABS分別為139億元、140.55億元、185.44億元、79.47億元,總計544.46億元。

在已發行ABS的消金公司中,發行額度的分化較明顯。2017年至2020年(截至5月22日),捷信消金髮起ABS共計399.8億元,在持牌消金公司佔比為73.43%;興業消金髮起ABS共計59.93億元,佔比11%;馬上消金髮起ABS共計37.95億元,佔比6.97%。前三位佔比已達91.40%。

據中國貨幣網,捷信消金髮起的捷贏2020年第二期ABS優先A檔和優先B檔票面利率分別為3.95%和4.87%。該ABS設計了持續購買的模式。捷贏2019年第四期ABS優先A檔和優先B檔票面利率分別為4.49%和5.18%。捷贏2018年第四期ABS優先A檔和優先B檔票面利率分別為4.50%和5.50%。

馬上消金髮起的安逸花2020年第一期ABS優先A檔和優先B檔票面利率分別為3.50%和3.98%。興業消金髮起的興晴2019年第二期ABS優先A檔和優先B檔票面利率分別為3.40%和3.75%。

不過,據興業消金2019年年報,該公司將部分金融資產出售給特殊目的載體,再由特殊目的載體向投資者發行ABS,該公司通過資產證券化交易轉讓金融資產後喪失對相關金融資產的所有權。該公司將相關金融資產所有權上幾乎所有的風險和報酬轉移給其他投資者,因此終止確認相關金融資產。上述信息或意味著,其出售給投資者的ABS資產已出表。

若持牌消金公司ABS資產不能出表,則意味著ABS融資額仍受槓桿率限制。2014年1月起施行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規定,消金公司「資本充足率不低於銀監會有關監管要求」。

另外,金融債也是一種低成本融資方式。

查詢銀保監會網站,目前獲批發行金融債的消金公司只有中銀消金、捷信消金、興業消金、招聯消金四家。

《投資時報》記者查詢中國貨幣網發現,消金公司2017年至2020年(截至5月22日)發行金融債券分別為無記錄、15億元、50億元、70億元。總計135億元。

其中,捷信消金2018年發行15億元第一期金融債券,票面利率6.74%,2019年發行20億元第一期金融債券,票面利率7.0%。合計35億元。招聯消金2020年第一、二、三期金融債分別發行20億元、20億元、30億元,合計70億元,票面利率分別為3.48%、3.04%、3.10%。興業消金2019年第一、二期金融債券分別發行額20億元、10億元,合計30億元,票面利率分別為3.77%、3.79%。

據2020年3月發布的《中國銀保監會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消金公司募集發行金融債,應具備的條件包括:資本充足性監管指標不低於監管部門的最低要求、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等。

對於債務融資,註冊資本是基礎,因此,股東增資對消金公司很重要,且不會產生債權。

《投資時報》記者查詢工商信息,2017年至2020年(截至5月22日),分別有2家、8家、10家、1家持牌消金公司分別合計增資46.1億元、67.99億元、65.72億元、3億元,有16家持牌消金公司總計增資182.81億元。另外,今年5月14日,銀保監會湖北監管局已批准湖北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由5億元變更為9.4億元。

相關焦點

  • 消費金融急「輸血」一周內3家機構獲準進入同業拆借市場
    進入10月份,尤其是從10月中旬開始,已經有3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獲得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準入資格,分別為長銀消費金融、杭銀消費金融以及金美信消費金融。截至目前,已經有17家消金機構獲得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準入資格。
  • 陸金所刷新銀團貸款記錄,超24家持牌消金公司
    作為平安消費金融的大股東,陸金所控股的吸金能力讓其他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同時在資金助力下,陸金所帶領平安消金衝擊持牌頭部陣營也有了更多可能。陸金所控股稱,此次銀團貸款為純信用授信,由滙豐銀行和花旗銀行牽頭,中銀、摩根大通、高盛、美銀、日本瑞穗等眾多國際銀行參與,融資成本也遠低於市場利率。
  • 哈銀、北銀正招聘融資管理崗 或計劃申請發行ABS
    在業績整體下滑和民間借貸利率紅線下調雙重壓力之下,多元化融資「補血」成為消金公司的選擇。近期,北銀消費金融、哈銀消費金融兩家消金公司正招聘融資管理崗。兩家消金招聘融資管理崗公開招聘信息顯示,北銀消費金融投融資管理崗需負責開展同業借款、同業拆借、股東存款等融資業務;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金融債,探索構建多元化融資渠道;優化資金管理系統,配合落實資金系統需求等工作內容。
  • 興業消費金融擴融資渠道 助力消費促構建「雙循環」
    雙循環背景下,消費已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在政策端、需求端和網際網路發展的推動下,消費金融規模有望較快增長。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應當發揮自身專業特點,利用金融之力創造新的消費增量,為消費轉型升級注入更多活力。近期,持牌消費金融機構資產證券化項目(以下簡稱「ABS」)發行進入密集期。
  • 洶湧「補血」擴業務,消金公司增資潮繼續!然而這並非「萬能鑰匙」
    來源:獨角金融作者:劉芬 姜旭波持牌消金公司的增資熱度有增無減。上海銀保監會11月15日發布公告稱,核准中銀消費金融變更註冊資本並調整股權結構,同意該公司註冊資本由8.89億元增加至15.14億元。(圖片來源:中國銀保監會官網)自此,包括中銀消費金融在內的9家消金公司,在2019年完成新一輪的增資。
  • 持牌消金公司的2019:捷信丟失「皇冠」、華融消金「掉隊」
    來源:新浪財經文/宗禾2019年報披露漸次收官,持牌消金公司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新浪金融研究院梳理發現,2019年,各家持牌消金公司的業績進一步分化。持牌消金公司2019年淨利潤、營業收入情況梳理分化加劇的背後,也暴露出行業競爭中前所未有的壓力。資本博弈之下,持牌消金公司未來路在何方?頭部公司重新洗牌捷信消金丟失「皇冠」從盈利情況來看,頭部公司的「座次」重新調整,捷信消金的冠軍寶座被招聯消金搶奪。
  • 光大旗下消金公司開業,銀行系持牌消金公司增至18家
    截至目前,我國持牌消金機構已達27家,其中銀行系持牌消金機構佔近七成。8月17日,光大銀行旗下北京陽光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陽光消費」)在北京正式揭牌開業。這意味著銀行系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已增至18家。資料顯示,陽光消費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註冊地為北京。
  • 馬上消費金融衝刺A股IPO,或為持牌消金直接上市帶來標杆意義
    記者| 苗藝偉馬上消費金融或將成為中國首家上市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9月11日,中國銀保監會官網公布消息稱,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申請A股上市獲得重慶銀保監局批覆,發行規模不超過13.33億股,發行所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應全部用於補充公司核心一級資本。
  • LPR4倍新政倆月|有持牌消金下調利率,原告小貸主張執行新標
    某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內部人士近日告訴記者。記者查詢中國裁判文書網,全國30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僅有兩家在基層法院的司法審判中被要求執行LPR4倍的標準(截至10月14日);但據記者了解,有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內部開始下調借貸利率。此外,不同於法院最終的判決,有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即「中貸協」)副會長單位旗下的小貸公司,以原告身份在法庭上也主張利息按LPR的4倍執行。
  • 我國已有30家持牌消金公司獲批 銀行系、產業系、網際網路系等各路...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31日,我國已有30家持牌消金公司獲批,其中26家正式開業,包括銀行系、產業系、網際網路系等各路巨頭爭鋒。在分析人士看來,新入場的多家實力新生,或將成為2020年持牌消金市場的新變量。隨著今後越來越多機構入局,在激烈競爭環境下,中小型消費金融機構將持續面臨考驗。平安、小米入場今年以來,消費金融行業頻頻傳來新消息。
  • 長銀消費金融獲準進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
    原標題:長銀消費金融獲準進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   10月10日,陝西長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長銀消費金融)在官網披露,近日,收到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的通知
  • 錦程消金再發ABS融資,被客戶投訴暴力催收
    發行ABS產品 或成重要融資方式2019上半年,消費金融領域共有11家機構發行了31隻ABS(以項目所屬的資產為支撐的證券化融資方式),發行規模為871.99億元,比去年同期的812.56億元增加了7.31%。其中,已有多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發行ABS產品,包括錦程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等。
  • 網貸天眼2019年持牌消費金融年度報告
    2018年以來 ,隨著監管收緊、基數變化等因素對持牌消金機構業績形成制約,在經歷了「跑馬圈地」式的快速發展後,持牌消金機構業績增速整體放緩。未來,消費金融紅利期仍在,業績增長可期。本報告將淺析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業績變化情況,並加以探討。
  • 持牌消金公司「硝煙四起」牌照競爭激烈、花式補血、會員制存爭議
    作者:姜旭波來源:獨角金融近日,小米、平安相繼入局,牽動了持牌消金公司的神經。自此,我國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由原來的24家,增加到了26家。早在今年5月份,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同時放寬中資和外資金融機構投資設立消費金融公司方面的準入政策。
  • 持牌消費金融公司2019年度報告:捷信、招聯、馬上居於第一梯隊
    2018年以來 ,隨著監管收緊、基數變化等因素對持牌消金機構業績形成制約,在經歷了「跑馬圈地」式的快速發展後,持牌消金機構業績增速整體放緩。未來,消費金融紅利期仍在,業績增長可期。本報告將淺析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業績變化情況,並加以探討。
  • 小米消金「搶灘」重慶
    業內人士分析,雖然今年以來民間借貸利率紅線大幅下調,但消費金融公司系持牌金融機構,不屬於民間借貸範疇,因此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在經濟雙循環新格局下,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凸顯,消費金融紅利持續釋放;網際網路企業和金融機構對消費金融牌照的重視程度日漸提高,賽道上競爭亦在加劇。
  • 捷信2020首期ABS發行 2019年發行規模佔消金公司61.75%
    相比於2018年,2019年企業ABS發行數量和規模都呈現下降趨勢,信貸ABS發行數量和規模則呈現出上升的態勢。可以發現,監管趨嚴對非金融機構發行ABS影響仍在持續,而金融機構則不斷發揮出持牌、正規的優勢,預計未來金融機構ABS發行規模還將繼續上升。表 2:不同發行模式下消費金融ABS發行情況
  • 杭銀消費金融公司獲準進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
    10月13日,杭銀消費金融發布公告稱,於近日收到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的申請批覆,獲準進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這也是本月第二家獲批的消費金融公司。 10月10日,長銀消費金融也獲準進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