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期間,深圳機場運行平穩有序,旅客量、航班量進出兩旺,累計迎送旅客115萬餘人次,日均進出港旅客超14萬人次,多款數位化產品為旅客提供平穩智能的出行服務。
國家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深圳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將幹線機場升級為「國際航空樞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機場群。如今深圳機場的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深圳機場順勢而為,緊隨「新基建」浪潮,緊抓5G、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專注「客、貨、城、人、智」五大戰略,堅持先行先試,全面打造以「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為核心的四型機場。
在數位化轉型道路上,深圳機場致力於打造「數位化最佳體驗機場」,攜手高技術企業先行先試智慧機場建設,不僅實現5G信號全覆蓋,全面開啟5G應用新時代,在機場運行和旅客體驗上也不斷發力。
在機場運行方面,深圳機場上線了智能機位分配、智能尋人、3D自動巡航 、5G航班直播、智慧航顯、智慧助航燈等功能及服務。
比如智能機位分配,實現「4小時變1分鐘」。過去每天1000多個航班的機位,人工分配需要4小時,現在應用AI算法,機位資源智能分配系統,自主學習機位分配的業務規則,可在1分鐘內完成。
這類自動化、智能化的科技應用,最大限度配置和優化了機場資源。
在旅客體驗方面,深圳機場交通營運中心書記兼總經理張超表示:「從出門到登機、從下機到回家,從規劃出行路線到開車出行,我們努力從各方面保障旅客擁有好心情」。
比如節前,繼P1、P2採用捷順無人值守解決方案穩定運行後,深圳機場P3停車場也正式啟用了無人值守模式,為客戶提供更快通行、更便捷支付的停車體驗。在今年國慶黃金周高峰期間,P3停車場每天為旅客提供近6萬次智慧停車服務。
據了解,深圳機場停車場向旅客提供約4600多個車位,即使如此,車位一直處於飽和狀態。面對巨大的日均車流量,深圳機場從2017年選擇捷順科技合作,共同探索智慧停車升級,嚴格從每個關鍵點改善旅客感受,並提出停車場「排隊不超過3分鐘」的承諾,將其納入機場考核。
停車場升級後,司機驅車到達或離開深圳機場時,停車場出入口99.8%的車牌識別率,加速車輛自動通行,無牌車掃二維碼即可入場;離場時,除了掃描停車場內張貼的繳費二維碼,車主還能在出入口使用支付寶、微信、二維碼、無感支付及現金支付等幾乎所有繳費方式,滿足各類人群在多種情況下的支付習慣;車主還可在手機上自助開具電子發票。目前,升級後的機場停車場已經節省了約一半的崗亭收費人員,基本實現旅客「排隊不超過3分鐘」的承諾。
在無人值守的雲託管停車場,遇到異常問題怎麼辦?車主可以在出入口按下按鈕呼叫雲端坐席,實現音視頻可視對講,遠程開閘處理;通過環境監控,後端雲端坐席人員也可以根據情況主動介入。此外,停車場設置巡邏崗,遇到緊急情況可通過系統通知立即現場處理。
通過停車場管理平臺,管理人員可隨時隨地使用電腦和手機,查看P1、P2、P3停車場的實時動態和相關報表,並實現自動清分結算,有效提升了停車場運營效率。
深圳機場作為全球最繁忙大型機場之一,始終圍繞「大交通」不斷發展智慧機場建設。據介紹,未來,深圳機場在智慧交通方面將繼續「兩手抓」:
一方面加大停車場建設,擴張停車位資源;另一方面持續加強停車智慧化投入,在提高停車資源利用率的同時,為旅客提供更多機場出行的智慧服務,如打通機場公交、巴士、計程車、充電樁等資源,對接機場消費與停車優惠券等。
近日,深圳機場集團還憑藉數位化最佳體驗機場建設的卓越成果,獲得中國質量協會認可,榮獲「2020年全國質量標杆」獎項,奠定其數位化建設的行業領先地位。未來,捷順科技也將一如既往,協助機場智慧停車及智慧機場建設,切實加快深圳機場的高體驗、國際化航空樞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