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臺軍售,歐巴馬有多少話事權?

2021-01-20 防務指南

這次更多的是一個「象徵性的軍售計劃」,即在臺灣選舉前表示(民主、共和)兩黨對臺灣的持續支持。


在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好萊塢電影《戰爭之王》的片尾,被捕獲的跨國軍火販子尤裡一席話讓人如當頭棒喝:「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軍火販子是你的老闆——美國總統。他一天賣的比我一年的還要多。」


如果這句銀幕上的「戲子之言」不假,那倒不難理解年關將至,歐巴馬政府突然宣布對臺軍售的舉動了。


在這份18.3億美金的武器清單中,反覆出現的名字是洛克希德·馬丁和雷神兩家公司。這兩個排名世界前十的軍火商,在2016年軍火公司向總統大選和政黨政治捐款中,分別位列第一和第三。


其中的世界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在歐巴馬第一個任期伊始,給了民主黨55%的政治捐款。


向「大金主」投桃報李,邏輯上不是不成立。

一直以來,對臺灣出售武器模式上,美國採取了非盟國和地區的「對外軍售」模式,即一套經過政府立案、申請、審批覆雜流程的辦法。


首先是臺灣在美國在臺協會的牽線搭橋下,向美國方面交出一份採購清單,這個事情往往發生在一年的年終。


而後在次年年初,雙方將對臺灣方面提出的軍購清單進行會談。直接對接對外軍售項目的國防部工作組將受邀前往臺灣考察,並回國匯報。在小布希政府時期,這種一年一度磋商的辦法被一種更加靈活、簡便的「基於實際需求」模式取代。


春季一到,美國行政系統內各部門的高層將有一個小範圍的協調磋商。坐在這張「圓桌」上的,往往是國防部一位副部長、國務院一位負責軍控和國家安全事務的副國務卿以及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


美方的決定,臺灣當局將在緊接著召開的美臺防務年會上知曉。而一旦雙方達成共識,國防部便會報請美國總統批准。


被世界公認出口武器規則最嚴格的美國,表面上看確實如此。但即使是號稱世界上最民主的土壤,也不缺錢權交易的噱頭。


眾所周知,歐巴馬上臺執政之前的1994-2008年,美國軍火商都是將50%以上的政治獻金獻給共和黨。直到歐巴馬上臺後,這一現象被打破。


根據2010財年的捐款數額統計來看,捐款總額排在第一位的洛克希德·馬丁將55%的款項捐給了民主黨,排在第二的波音為民主黨貢獻了63%;隨後是諾斯羅普·格魯曼,59%;雷神排第四,58%;排第五的是通用動力,62%捐給了民主黨。


這很快讓洛克希德·馬丁享用了歐巴馬政府上臺後準備的「第一口」對臺軍售盛宴。在2010年初歐巴馬籤下的對臺軍售大單中,黑鷹直升機和「愛國者3」飛彈都由洛克希德·馬丁生產。


歐巴馬上臺初期先後籤下的百億美元對臺軍售案,可以說是對「大金主」的投桃報李。但今天時隔四年即將卸任的舉動卻有些奇怪。


因為在歐巴馬的第二任期,情況發生了改變。


根據美國「公眾誠實中心」公布的2014年選舉中期美國軍火公司政治捐款的排名數據,排名第一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捐款總額為296.1022萬美元,其中60.1%給了共和黨,39.9%給了民主黨。排名第二的是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總額為265.864萬美元,其中56.6%給了共和黨,43.4%給了民主黨;排名第三的是波音公司,總額為262.2329萬美元,其中58.2%給了共和黨,41.8%給了民主黨。


到了今年,在對2016年總統大選和政黨的政治捐款中,洛克希德和雷神分列第一和第三,把60%以上的政治捐款給了共和黨。


數據分析模型會告訴你,歐巴馬政府這樣的決定是壓力多過「報恩」。

軍火商向五角大樓辦公室的華麗轉身,成為軍工企業的「代言人」,背後是軍工企業對政府高層的強力遙控。歐巴馬政府時期,軍工企業成為推動對臺軍售的核心力量,軍事部門的介入堪比前任政府。


國會對軍售案的出臺介入力度也相當大,歐巴馬政府新一屆國會就職以來,熱衷在臺灣問題上表達強硬態度的議員明顯增加。


最為有名的是2002年成立的親臺團體「臺灣連線」。這個團體在成立之初有85人。而現在,據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美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孫哲介紹,在美國第111屆國會,435名眾議員中有134名屬於「臺灣連線」,而參議院100個議員中就有27名,兩院加起來親臺勢力佔去了議員總數的三分之一。


根據2008年美國非黨派研究團體「責任政治中心」的一份調查報告,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中,共有151位議員投資大型軍工企業。而這些投資在2004-2006年給議員帶來了6200萬美元的利潤。


這些與軍火公司利益直接綁定的議員,常常聯名寫信給總統或國務卿,對內閣政府軍售決策施壓。


1992年,來自德克薩斯州的201名議員,聯名上書老布希,呼籲其儘快同意臺灣出售150架F-16戰鬥機。得州正好是F-16的生產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所在地。到了老布希的兒子小布希上臺後,美國國會內部著名的「反華」和「反共」派領軍人物赫爾姆斯和考克斯,率參眾兩院103位議員聯名致信小布希,要求對臺灣出售「宙斯盾」驅逐艦。一些知名議員也會通過大眾媒介,製造「中國威脅論」和發表對華強硬的主張,力促軍售案的通過。


在剛剛宣布的對臺軍售案中,向來以對華強硬聞名的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John McCain)就對媒體呼籲,「要建立更加常規化的過程,來考慮臺北的購武需求,以避免因為害怕影響中美關係而造成的延期,這種延期可能會危及臺灣的防禦能力。」


美國外交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眾議員羅伊斯(Ed Royce)則表示:「我們對待向臺售武應該無異於我們對待其他緊密安全夥伴。」


此外,美國對臺營銷也下了不少功夫,一些美國五角大樓的退休高官受聘於美國軍工企業在臺灣分公司,美國軍火公司還從臺軍高官或其親屬中尋找得意人選,利用他們的裙帶關係影響臺軍軍購的選擇意向。其中一個叫「國防部武器獲得管理室」是美國軍火商最中意的「代理人」大本營,因為該部門對臺灣軍購有建議權。


在臺灣軍火圈,最為外界所知的比如臺灣前「國安局副局長」辛尚志之子、號稱臺灣「軍火教父」的辛立仁,他是SW衝鋒鎗和雷明頓狙擊槍的代理商;又比如洛克希德·馬丁的代理商侯天利,他的兄長侯鴻昌是臺灣原「空軍與聯勤副總司令」;代理潛艇買賣的張家寶,是原「國防部副部長」霍守業的同學;此外圈內還有一些重量級人物。比如陳澤寵,其父為國民黨元老陳立夫;馬賓農,其嶽父是國民黨大佬楊森。這些「代理人」對臺軍的建軍計劃、軍購政策和人事變動了如指掌。

在對臺軍售問題上,歐巴馬不是可以單獨話事的「世界頭號軍火販子」,他身後是複雜的軍工「鐵三角」內部各種勢力的角力。當然,這樣的決定也有歐巴馬政府的主觀戰略考量和個人政績的考慮。


美國國際評估和戰略中心軍事專家費學禮(Richard Fisher)的觀點認為,這次更多的是一個「象徵性的軍售計劃」,即在臺灣選舉前表示(民主、共和)兩黨對臺灣的持續支持。


從軍售時間和數額來看,這是美國時隔4年後首次對臺武器出口,在過去將近40年中,這是間隔時間最長的一次。且數額相比歐巴馬上一任期120億美元的大單,規模壓縮不少。


與此同時,臺灣島內也出現了「這批武器是美國清倉所用」的批評之聲。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袁易表示,「臺灣想要的美國沒有賣。」


比如,臺灣需要的潛艇和F-16C/D戰鬥機,美國都沒有應允出售。


而臺灣軍隊前高級將領、曾任「立法委員」的帥化民看來,10年來美國已經沒有向臺灣出售過真正重大的軍事武器。「(軍售內容)對大陸沒有什麼威脅性。」帥化民分析。


但事實上,這18億美元左右的購武清單,在外交層面遭到了北京的強烈抗議和相比過去多數案例更加明確的抗議措施——制裁軍售企業。上一次中國政府首次對美國軍火商制裁,還是2010年。


2010年64億美元的對臺軍購大單宣布後,中方很快宣布四項反制措施——暫停兩軍計劃內有關互訪安排,推遲兩軍交往項目,推遲副部長級戰略安全磋商,以及制裁對臺售武的公司。而這次中國的反制措施中沒有了斷絕部分軍事往來的內容。


制裁一旦展開,透過這次清單不難發現,受影響最大的企業有兩家——洛克希德·馬丁和雷神公司。


在雷神的官網上能看到,雷神在中國的業務大多停留在2000-2001年,彼時雷神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統,被北京機場、香港機場和其他十幾個中國民用、軍用機場選用,每個機場空中管制系統合同額為數百萬美元。但此後,便不再出現有新的項目合作。據相關報導,雷神在2004年撤走了在華代表處,並徹底退出了中國大陸市場。南方周末記者曾向雷神公司發出採訪郵件,未收到回復。


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國防工業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與中國的生意往來則比較多。在洛克希德官方主頁上搜尋發現,2013年洛克希德·馬丁在中國南部沿海建造10兆瓦特小型熱能轉換站;2014年,洛克希德·馬丁與中國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籤約,在2017年前為中國建造完成核反應堆冷卻劑系統;剛剛過去的9月,洛克希德·馬丁向中國奧凱航空公司出售兩臺全任務飛行模擬器。


此外,洛克希德·馬丁的子公司薩維科技,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上海設有分公司,業務主要是為港口貨櫃提供自動識別和分類管理系統,及貨櫃運輸、物流系統的解決方案。該企業與中國合同總額已超過3000萬美元,且逐年攀升。


隨著中國經濟體量越來越大,即使是對中國實行武器禁運的軍火頭子,也不免想要在中國的經濟浪潮中分一杯羹。這意味著他們在今後對臺軍售的項目中,會更加在意北京的態度。一個明顯的案例是最早進入中國的軍火大鱷波音公司。根據波音的估計,未來20年中國大約需要3700架民航客機,佔世界民航市場的四分之一強,因此波音一直在致力於爭取設立波音中國分公司,如此緊要關頭,波音在對臺軍售問題上要小心謹慎得多。


但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除非這些軍火商在華業務超過他們的軍火生產利益,否則美國的政治決策制度和運行體制決定了,制裁這些企業也無法阻止美國對臺軍售。


就像好萊塢電影《戰爭之王》的一句臺詞,「有時,他(美國政府)需要我這樣的自由工作者,來支持那些他不可能支持的軍隊。很不幸,對你,我是一個必須要存在的惡魔。」而實際上現實中,軍火公司恰恰也是靠這句話生存的,現實甚至往往比電影更殘酷。


南方周末記者 賴競超


往期精彩回顧:

南沙島礁是怎樣從臺灣手裡丟失的

中國正尋求海上立足點

從韓國軍方射擊中國漁船看中韓漁業糾紛

「普京"在敘利亞開啟報復程序?

多面「將軍書畫院」

俄土吵架|「豬隊友」美國很尷尬


防務,是國家安全,地緣政治,軍事發展……


防務指南,不僅有國內外防務智庫、專家的研究成果和觀點,國際防務領域的最新資訊,也有南方周末防務版和南方日報軍情觀察版的深度報導。


我們也歡迎你來信、來稿,分享您在防務領域的看法和思考。歡迎推薦你感興趣的防務話題,如果話題得到採納,我們會贈送一份精美書籍或雜誌。

互動方式:

1、在該微信對話框直接回復;

2、發郵件:344531600@qq.com

我們十分期待您的留言或來信。

微信號

fangwuzhinan


相關焦點

  • 蓬佩奧炫耀對臺軍售成績單,臺軍還要買買買
    蓬佩奧 炫耀對臺軍售超前任政府。(圖片來自臺媒)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即將卸任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7日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將訪臺,並稱臺灣是美國的可靠夥伴後,8日再次發表所謂「挺臺」言論,他在推特上表示,美國和臺灣友人站在一起,過去3年來川普政府對臺軍售超過150億美元(約4300億元新臺幣),遠勝前任歐巴馬政府的8年總和。
  • 美國又搞對臺軍售,兩岸關係不容外國插手
    臺灣外事部門在感謝聲明中提到,「此次對臺軍售充分展現美國政府對臺灣防務需求的高度重視,並已逐步落實對臺軍售常態化機制,使臺灣能即時獲取防衛所需裝備,有效提升嚇阻能力」。看起來,臺外事部門似乎在表達,以當前「臺美關係」的密切度,只要臺灣有需求,美國就會及時提供相應武器裝備。但事實上,這只是一條徹頭徹尾的「假消息」。
  • 川普的軍火成績單:東亞區業績最好,改變對臺軍售模式
    川普致力於將對臺軍售常態化 所有對外軍貿中,最刺激中國人神經的當數美國對臺軍售了。 早在2010年2月一次採訪中,波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傳播事務副總裁王玉奎就說:「對臺軍售是美國政府的決定,企業無法自行決定什麼。」 從近十年來的對臺軍售看,早在2010年1月,歐巴馬政府宣布一次性對臺出售64億美元武器裝備,包括愛國者PAC-3防空反導系統、黑鷹直升機、魚叉潛艦飛彈及魚鷹級掃雷艦等。
  • 川普任內對臺軍售創歷史之最!3年總額超歐巴馬8年,蔡英文嘴上說...
    最新動態來自「美國在臺協會(AIT)」負責人酈英傑所列的一組數據。在臺北一個公開活動上,酈稱臺灣今年「計劃向美軍購」總計118億美元,是美國軍火「頭號買家」,也是臺灣歷年軍購最高金額,並預告明年還有一筆52億美元對臺軍售已通知國會,屆時美國曆年對臺軍售總額將超700億美元。然而稍一查究,便能看出酈所言虛虛實實,用心不純。
  • 美臺軍售虛實難辨,「反中賣臺」不亦樂乎
    臺軍方立即出面「否認」酈英傑說法,稱臺今年對美新增軍購總額為55.8億美元。島內有關人士則猜測、緩頰稱,「118億說」或是「包含過去仍在執行中的軍購項目與設備保養維持費用」,或是由於臺美當局行政、會計年度算法差異造成歧義,即應為2019年宣布的對臺軍售總額。對此,AIT稍後改稱,今年美國對臺軍售公布總額數字是55.8億美元,「其他數字有待與華盛頓確認」。
  • 美對臺軍售挑釁不斷 中方堅決反對
    近年來,美國對臺軍售不斷加碼。原本還只是遮遮掩掩地從規模到裝備水平都有一定限制,隨著川普上臺後,這些規則陸續被打破。美國當地時間10月26日,美國國務院批准向臺灣出售100套波音製造的「魚叉」岸防飛彈系統,交易潛在價值可能達23.7億美元,這在川普任內已經是第九次。就在5天前,美方剛剛宣布一次性出售給臺灣三項先進武器。
  • 美方抓緊對臺軍售,一天內,中方三大部委嚴正表態
    美國再次批准對臺軍售,蔡英文甚至表示感謝。對此,中國三大部門接連發表了自己的態度。當地時間12月7日,美國國務院批准了對臺出售軍事通信系統的計劃,該筆訂單的價格高達2.8億美元。目前這份決議已經提交國會審核,預計在明年的1月份就會生效。據統計,這已經是美國今年第六次對臺灣出售武器。如果按照川普的任期來計算,已經是第十一次對臺灣民進黨當局出售武器。
  • 包藏禍心的美式軍售
    釋放軍工產能、拉動經濟增長是美持續擴大對外軍售的原始動力。在美國國內,軍工業已經成為與金融業、計算機等高科技產業同等重要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據統計,美國每生產1300億美元軍火,就可帶動1%的GDP增長;每增加10億美元訂單,就可提供上萬個就業崗位。正因如此,歐巴馬政府2013年籤署《武器貿易條約》,引起美國軍工巨頭的極度不滿。川普上臺後改弦更張,不斷放鬆軍火出口限制。
  • 美國再度對臺軍售蔡辦發言人回應說了什麼?美國對臺軍售中方回應
    美國再度對臺軍售蔡辦發言人回應據臺灣媒體12月8日報導,美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於當地時間7日宣布,美國務院批准對臺灣出售「野戰資訊通信系統」,目前正進行「知會國會」程序,可望在一個月後正式生效,估計軍售案總價為2.8億美元(約合18.28億元人民幣)。這是美國總統川普任內第11次、也是今年第6次對臺軍售。
  • 臺退役中將:美對臺軍售是故意挑釁,臺灣不要惹事
    圖為魚叉飛彈(圖源:臺媒)海外網11月2日電 日前美國國務院一周內批准兩筆對臺軍售案,臺退役中將、前海軍副總司令葉仕文接受採訪時表示,臺海局勢不是戰略問題而是心理問題,臺灣購買魚叉飛彈充滿敵意,就是美國故意挑釁,最現實的問題就是臺灣不要惹事。
  • 臺「烏龍軍售案」被指另有隱情
    他說,過去美國對「愛國者」的後勤維修案都不會宣布,但川普上任後,美國處理軍售亂了套,開始正式對外宣布,臺「國防部」才知道「空軍防炮指揮部」有這筆182億元的軍售案。按照規定,後勤維修預算超過10億元就要上報「國防部」,經過「後勤次長室」等單位審核再由「國防部長」核定後,才能建案,而且「國防部」還要向「行政院」與「國安會」呈報,並讓蔡英文知道。
  • 警惕美國借「軍售」實施在臺駐軍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美雙方所籤的維護合約規定,由美國負責全系統廠級維修,臺軍只可執行基本維修,2014年美軍雖已同意將技術轉移,發射接收模塊等8項組件由臺軍維修,但仍不願開放核心技術,因為美方掌握核心維修,加上有美方技術人員進駐,因此一直都有美軍控管樂山雷達情資的傳聞。
  • 「美臺軍售」蔡英文很開心?專家分析:有致命弱點
    文|快樂天使 審丨瑾函 前段時間,美國對臺軍售一事引起廣泛關注,尤其是在最開始,美國國務院還未批准4架無人機對臺軍售,只是傳出了點風聲的時候,民進黨當局就已經興奮不已,而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不僅連連道謝。
  • 美對臺軍售創新高,外交部再次強調:充當「提款機」有何感想?
    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瘋狂鼓吹所謂的「臺美友好」,無下限的吹捧美國,甚至不惜拿臺灣民眾的切身利益去和美國進行交換。在今年,美國對臺軍售更是創新高,讓美國人很是開心。美對臺軍售創新高隨著大陸的迅猛發展,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快速上升,大陸對臺灣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當局已經打定主意要抱緊美國的大腿。
  • 美國會通過"臺灣保證法"鼓吹對臺軍售 專家:危險信號
    (原標題:美國會通過"臺灣保證法"鼓吹對臺軍售 專家:危險信號)
  • 美國會兩院通過「臺灣保證法」鼓吹「常態對臺軍售」
    美國會兩院通過「臺灣保證法」鼓吹「常態對臺軍售」 2020年12月23日 09:3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保證法」鼓吹美國應「常態對臺軍售」,協助臺灣當局發展及整合「不對稱戰力」;「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世衛組織、「國際民航組織」等;此外,該法案還鼓吹美國務卿應檢視「對臺交往準則」,擴展「美臺關係」,並說明「臺灣旅行法」的執行情形與改變。
  • 美國在臺協會解密電報 聲稱將持續對臺軍售
    臺當局防務部門編預算向美採購「地表最強坦克」M1A2T坦克,分4批次在2023至2026年交付。圖為昔日美軍與他國聯合演習的陸軍M1A2坦克。(美聯社)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就在臺當局防務部門公布所謂2020年「解放軍軍力報告書」之際,1艘美國驅逐艦昨由北向南航經臺灣海峽後,續往南行駛,這是美艦今年第9次通過臺海。而近來動作頻頻的美國在臺協會(AIT)則發布2封解密電報,強調所謂「美國關切兩岸的權力平衡」,「六項保證」始終是美國對臺及對中政策的根本要素。
  • 美國又要對臺軍售?臺灣已經欠債纍纍
    關於美對臺軍售的問題,中國方面一直表示強烈的反對,同時希望美國能夠遵守「一個中國」原則,不要讓中美之間的三個聯合公報形同虛設,同時,大陸方面也一直在警告民進黨當局,希望其能夠「適可而止」,試圖通過武力謀求「獨立」,根本沒有出路可言。
  • 「美在臺協會」稱明年還有52億美元對臺軍售 臺防務部門否認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所謂的「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長」酈英傑28日高調宣揚稱,今年美對臺軍售金額高達118億美元,史上最高,明年還有52億美元對臺軍售。臺防務主管部門29日對此否認,稱未規劃酈英傑所提出的52億美元軍購項目。
  • 美通過今年第二波對臺軍售,終將被大陸證明是廢品買賣
    其中,美國最常用的招數就是對臺軍售,近期,美國政府更加明目張胆?通過了今年第二波對臺軍售,而民進黨當局和島內某些綠營政客認為美國是在「挺臺」,著實可笑。據環球時報7月10日報導,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9日表示,美國國務院批准了一項對臺軍售案,該軍售案總價值6.2億美元,將為臺軍已有的「愛國者-3」防空飛彈進行「續命」。